第3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晁靈雲聽閽人話里話外都在指責李大人污衊了牛僧孺,不快道:「你說的這些話,不也是莫須有的揣測?朝廷這兩年收服回鶻、平定昭義叛亂,都有李宰相的汗馬功勞,這樣一位於社稷有功的忠臣,豈能任你毀謗?」

  那閽人挨了晁靈雲的訓斥,警惕地看了她一眼,立刻脖子一縮,像受驚的河蚌一樣緊緊閉上了門,任憑李怡再怎麼敲門,都不再回應。

  李怡無奈地看著晁靈云:「你一說話就把人嚇住,再要從他嘴裡套出話來,可就難了。我不過是逢場作戲,你怎麼就那麼沉不住氣?」

  「我……」晁靈雲自知理虧,咬唇不語。

  「我知道你因為《周秦行紀》那篇文章,一直怨恨著牛僧孺,可我們不是說好了嗎?在真相未明前,先按捺住脾氣。」李怡嘆了口氣,問,「現在你打算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他不是被貶為汀州刺史了嗎?那我們就追去汀州,與他當面對質。」

  「如此殺伐決斷,真不愧是我的娘子。」李怡笑嘆,「既然你決定這麼做,為夫自然奉陪。」

  夫妻倆商議已定,便馬不停蹄地趕往汀州,哪知一個月後抵達汀州,才知道牛僧孺被聖上一貶再貶,半道上便已轉往循州做長史去了。

  得知自己又白跑了一趟,晁靈雲氣得簡直要吐血:「他到底作了什麼孽,竟讓聖上那麼恨他!」

  她嘴上抱怨著,心裡卻知道答案——這大約就是李大人當初給她的承諾,要讓牛僧孺付出的代價。

  只是連累她跟著東奔西走,讓她很難有大仇得報的喜悅。

  李怡在一旁見她面色怔忡,連忙安慰:「別生氣了,你想想碰上這種事,誰最鬱悶?我們雖然辛苦,至少也比劉僧孺強,從堂堂宰相淪落為一州長史,這等雲泥之差,若換做一般人,恐怕早就撐不住了。」

  「你這是安慰我,還是稱讚牛僧孺呢?」晁靈雲白了李怡一眼,沉默著思量了片刻,咬牙道,「我們都到了汀州,白跑一趟未免也太虧了。走,去循州!這一次就算跑遍天涯海角,我也要見到牛僧孺!」

  她一副咬牙切齒的模樣,讓李怡忍俊不禁:「好,都聽你的。」

  這一年夫妻倆在趕路的途中過了新年,一路翻山越嶺,終於在會昌五年的春天抵達了循州。

  進了州城,前往州衙一打聽,還好,這一回牛僧孺總算是沒去別處。

  李怡不欲驚動他人,直接將慈恩寺方丈的薦信當做拜帖,遞了上去。循州瀕臨南海,是極偏遠的地界,從長安來的人到了這裡都會變成稀客,被長官請上筵席,說一說京城裡的新鮮事。

  於是夫妻倆很順利地進入州衙,見到了牛僧孺。

  牛僧孺起初不敢相認,還是李怡先打了招呼,才震驚地攆走侍從,對著風塵僕僕的夫妻倆行禮:「光王殿下、晁孺人,二位怎會突然到循州來?還,還特意來見下官……」

  「此事說來話長。」李怡一笑而過,到了此地也不再隱藏自己的鋒芒,直接從包袱中掏出一卷《周秦行紀》,開門見山道,「我與內人此次前來,是有些疑問需要長史解惑。」說罷遞上書卷道,「請長史先過目。」

  牛僧孺還不習慣這個稱謂,微微皺了下眉頭,接過書卷瞥了一眼,臉色頓時一變:「二位不遠萬里來到循州,竟是為了這篇文章?」

  李怡看出他面色有異,試探道:「聽長史的意思,這篇文章似乎不同尋常?」

  牛僧孺與他對視了片刻,緩緩道:「不瞞殿下說,這篇《周秦行紀》,根本不是出自下官之手。」

  第259章 大徹大悟

  此言一出,李怡尚未反應,坐在一旁的晁靈雲已脫口道:「什麼?你說這文章不是你寫的?」

  牛僧孺掃了她一眼,久遠的記憶從腦海中翻湧而出,忽然意識到眼前這女子的背景並不單純,不由心生警覺:「下官堂堂丈夫,何必對二位撒謊?倒是二位帶著這篇杜撰的文章來質問下官,究竟是何用意,可否明示?」

  李怡微微一笑,抬起一隻手,示意牛僧孺稍安勿躁:「我就這麼對長史說吧,安定大長公主前年六月薨逝,對外說是得了急病,實際上就是看了這篇《周秦行紀》,不堪其中含沙射影的羞辱,憤然自盡。」

  牛僧孺大驚失色道:「大長公主竟然因為這篇文章,自尋短見?」他見李怡並不否認,不由扼腕嘆息,「真是造孽、造孽啊……」

  此時晁靈雲依舊不肯相信,盯著牛僧孺,顫聲道:「這篇文章,真的是別人冒用長史的名諱,捏造的嗎?」

  如果牛僧孺所言屬實,這麼長時間以來自己對他的仇恨、詛咒,豈不是全都搞錯了對象!

  公主枉死得冤屈,還有自己和李怡未出世的孩子,兩條人命又該找誰追討?

  牛僧孺冷冷看著晁靈雲,見她臉上滿是懷疑和驚慌,不像是懷有其他目的,便耐下性子解釋:「下官是貞元中進士,豈敢稱呼德宗為沈婆兒?若孺人執意要相信下官是這等悖逆放肆的小人,下官也無話可說。」

  「我……我……」晁靈雲語塞,腦中亂成一團。

  到了這個地步,她也不得不相信牛僧孺說的是真話,然而滿腔情緒無處安放,讓她又是激動、又是失落,不由渾身顫抖,眼含淚光。

  李怡在一旁握住她的手,將溫暖堅定的力量傳遞給她,沉聲道:「靈雲,我相信長史的話。長史在朝中樹敵眾多,就算要寫篇文章消遣,以長史洞察世事的智慧,又豈會落下如此明顯的把柄,被人攻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