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頁
非是侯府大爺膝下缺個兒子,她也要找個男丁依仗,不然將來老了如何。
侯府夫人連忙叫這媳婦打住,不要再哭。「你不必說這些,他們兩個都是我的兒子,我這做母親的自有安排,你雖守孝,也要把身子顧好了才是。」
「是……多謝母親關懷。」大奶奶自然也是怕哭多了惹人嫌,還是止住了。
侯府夫人安慰了一會兒大奶奶,便又回自己院子去。
「夫人。」走在路上,一直在夫人身邊服侍的媽媽忽的試探著問了一下。「你可是想要二爺……」
如今大爺沒了,又沒個後人,大奶奶又年輕,是以民間多用兼祧兩房的法子。
侯府夫人看了這媽媽一眼,淡淡說道。「如今還在孝中,就算有這個念想,也說不得,你只管顧好了二爺和大奶奶的身子。」
侯府夫人還沒想好,畢竟若是將來二兒子的孩子多了,再過繼一個給大房也成。
「是。」那媽媽聽了,便也不再提。
自此之後,廚房裡倒是常有湯水送來,安家二爺喪父喪兄,奔波千里,總算是補回來了一些。
「媽媽今日又來送什麼?」他見又有東西送來,味道和往日不同,便問了一句。
這媽媽笑道。「夫人找了老太醫開的方子,二爺您連著奔波了這麼久,也該好好補補。」
「有勞媽媽了。」他很乾脆的將湯水喝了,又要這媽媽退下,莫要打攪自己讀書。
這媽媽也就安靜退下了。
張家嫂嫂終歸還是沒有將小姑一起帶走,在二月一個晴朗的日子帶著兩個孩子,跟了好幾輛車,往北邊去。
張漱玉自從嫂嫂走後,越發關門過自己的日子,畢竟她們家中,也不剩幾個人了。
黛玉原本想把張漱玉安置到林家住,正好與她母親作伴,被張漱玉婉拒了。到了三月里就要開拔,就不再多搬動這一趟了。
這日李平又被召進了宮,一回來就見黛玉興沖沖的在倒騰東西。「今日卻又有什麼喜事,難得見你這麼高興。」
黛玉從那一堆玉器布料中探出一個腦袋,笑道。「可不單是我的喜事,也是王爺的喜事,王爺你一個做長輩的,竟是不知?」
「好王妃,你可莫要賣關子了,我這才從宮裡出來。」李平也湊過去,好奇極了,裝模作樣,央求黛玉。
黛玉想了想兩人的輩分,這才笑道。「王爺您啊!要做……做爺爺了!」
「爺爺?!」敬王皺了皺眉,忽的恍然大悟!「可是怡和那邊有了好事!」
「看來咱們王爺還不是個榆木疙瘩。」黛玉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樣,指了指自己挑出來的東西。「今日你才進了宮沒多久,公主府那邊就遣了人來道喜,現在宮裡也該知道了。我正愁要送點什麼,王爺你也來挑一挑。」
李平算了算了日子,又有些遺憾。「這可是不巧,我怕是趕不上侄孫出生了。」
黛玉將一匹緙絲拿了出來,又去拿另一塊緞子,又對他道。「所以我才說,要多挑些好東西,免得將來侄孫和我們不親呢!」
若是要挑禮物,李平可比黛玉還在行,二人你挑一件,我挑一樣,什麼都覺得好,樣樣都該送給怡和公主,不多時就挑了一大堆。
第二日黛玉就叫人拉著這麼些好東西,又約了張漱玉去看望才有了喜事的怡和公主。
兩人一進來,怡和公主就想從床上爬起來,張漱玉連忙叫她躺下。「可好生歪著,我們今日是來道喜的,不敢勞動公主招待。」
怡和公主笑道:「哪裡有這麼嬌氣了,一個個的只將我按在床上躺著。」
「您如今腳還傷著,可不是要躺好了。」身邊服侍的女官趕緊拿了兩個墊子來給她靠著。
「怎麼還傷了腳。」黛玉看了看怡和公主的腳,一時看不出是傷了哪一隻。
怡和又解釋了一下,「只是有些疼,走路略有不靈便,一兩日就好了,算不得什麼大傷,頭有些發暈,沒有站穩,就扭著了。」
張漱玉卻是又來拆公主殿下的台,對黛玉道:「你可莫要聽她胡說,我可是問清楚了,若不是駙馬爺接著你,你可就要從山石上滾下來,還真是不當心!」
黛玉心下瞭然,怡和公主想必是公主府待膩了,又開始爬上爬下了。
「我只是要去撿個風箏,虛驚一場,虛驚一場而已。」怡和公主連忙轉移話題,「只是小嬸嬸,你要和叔叔一道去,若是半道有了孩子,那可如何是好。」
其實這還當真是個問題,不過黛玉卻是沒怎麼放在心上,又對她們二人道,「我瞧著卻是難,你只看我哥哥,也是到了三十才有的孩子,早著呢!」
怡和公主卻是不服氣,又道。「林大人是林大人,你是你,哪裡做的數。」
黛玉笑著將手一攤,「若是真是有了,那就走到哪兒,生到哪兒唄!我又有什麼法子。」
說到這裡,怡和公主卻是不服氣,又撒嬌道。「你瞧瞧,可不止寬以待己,嚴以律人,竟是還管我管得這般嚴!」
黛玉卻又拿出一副長輩的姿態『教導』她,「我的乖侄女,不是嬸嬸要管你,就算是想走動,也等腳再養幾日可好?」
侯府夫人連忙叫這媳婦打住,不要再哭。「你不必說這些,他們兩個都是我的兒子,我這做母親的自有安排,你雖守孝,也要把身子顧好了才是。」
「是……多謝母親關懷。」大奶奶自然也是怕哭多了惹人嫌,還是止住了。
侯府夫人安慰了一會兒大奶奶,便又回自己院子去。
「夫人。」走在路上,一直在夫人身邊服侍的媽媽忽的試探著問了一下。「你可是想要二爺……」
如今大爺沒了,又沒個後人,大奶奶又年輕,是以民間多用兼祧兩房的法子。
侯府夫人看了這媽媽一眼,淡淡說道。「如今還在孝中,就算有這個念想,也說不得,你只管顧好了二爺和大奶奶的身子。」
侯府夫人還沒想好,畢竟若是將來二兒子的孩子多了,再過繼一個給大房也成。
「是。」那媽媽聽了,便也不再提。
自此之後,廚房裡倒是常有湯水送來,安家二爺喪父喪兄,奔波千里,總算是補回來了一些。
「媽媽今日又來送什麼?」他見又有東西送來,味道和往日不同,便問了一句。
這媽媽笑道。「夫人找了老太醫開的方子,二爺您連著奔波了這麼久,也該好好補補。」
「有勞媽媽了。」他很乾脆的將湯水喝了,又要這媽媽退下,莫要打攪自己讀書。
這媽媽也就安靜退下了。
張家嫂嫂終歸還是沒有將小姑一起帶走,在二月一個晴朗的日子帶著兩個孩子,跟了好幾輛車,往北邊去。
張漱玉自從嫂嫂走後,越發關門過自己的日子,畢竟她們家中,也不剩幾個人了。
黛玉原本想把張漱玉安置到林家住,正好與她母親作伴,被張漱玉婉拒了。到了三月里就要開拔,就不再多搬動這一趟了。
這日李平又被召進了宮,一回來就見黛玉興沖沖的在倒騰東西。「今日卻又有什麼喜事,難得見你這麼高興。」
黛玉從那一堆玉器布料中探出一個腦袋,笑道。「可不單是我的喜事,也是王爺的喜事,王爺你一個做長輩的,竟是不知?」
「好王妃,你可莫要賣關子了,我這才從宮裡出來。」李平也湊過去,好奇極了,裝模作樣,央求黛玉。
黛玉想了想兩人的輩分,這才笑道。「王爺您啊!要做……做爺爺了!」
「爺爺?!」敬王皺了皺眉,忽的恍然大悟!「可是怡和那邊有了好事!」
「看來咱們王爺還不是個榆木疙瘩。」黛玉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樣,指了指自己挑出來的東西。「今日你才進了宮沒多久,公主府那邊就遣了人來道喜,現在宮裡也該知道了。我正愁要送點什麼,王爺你也來挑一挑。」
李平算了算了日子,又有些遺憾。「這可是不巧,我怕是趕不上侄孫出生了。」
黛玉將一匹緙絲拿了出來,又去拿另一塊緞子,又對他道。「所以我才說,要多挑些好東西,免得將來侄孫和我們不親呢!」
若是要挑禮物,李平可比黛玉還在行,二人你挑一件,我挑一樣,什麼都覺得好,樣樣都該送給怡和公主,不多時就挑了一大堆。
第二日黛玉就叫人拉著這麼些好東西,又約了張漱玉去看望才有了喜事的怡和公主。
兩人一進來,怡和公主就想從床上爬起來,張漱玉連忙叫她躺下。「可好生歪著,我們今日是來道喜的,不敢勞動公主招待。」
怡和公主笑道:「哪裡有這麼嬌氣了,一個個的只將我按在床上躺著。」
「您如今腳還傷著,可不是要躺好了。」身邊服侍的女官趕緊拿了兩個墊子來給她靠著。
「怎麼還傷了腳。」黛玉看了看怡和公主的腳,一時看不出是傷了哪一隻。
怡和又解釋了一下,「只是有些疼,走路略有不靈便,一兩日就好了,算不得什麼大傷,頭有些發暈,沒有站穩,就扭著了。」
張漱玉卻是又來拆公主殿下的台,對黛玉道:「你可莫要聽她胡說,我可是問清楚了,若不是駙馬爺接著你,你可就要從山石上滾下來,還真是不當心!」
黛玉心下瞭然,怡和公主想必是公主府待膩了,又開始爬上爬下了。
「我只是要去撿個風箏,虛驚一場,虛驚一場而已。」怡和公主連忙轉移話題,「只是小嬸嬸,你要和叔叔一道去,若是半道有了孩子,那可如何是好。」
其實這還當真是個問題,不過黛玉卻是沒怎麼放在心上,又對她們二人道,「我瞧著卻是難,你只看我哥哥,也是到了三十才有的孩子,早著呢!」
怡和公主卻是不服氣,又道。「林大人是林大人,你是你,哪裡做的數。」
黛玉笑著將手一攤,「若是真是有了,那就走到哪兒,生到哪兒唄!我又有什麼法子。」
說到這裡,怡和公主卻是不服氣,又撒嬌道。「你瞧瞧,可不止寬以待己,嚴以律人,竟是還管我管得這般嚴!」
黛玉卻又拿出一副長輩的姿態『教導』她,「我的乖侄女,不是嬸嬸要管你,就算是想走動,也等腳再養幾日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