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頁
李平坐到她身邊,拿起帳本一看,是王府去年莊子上的進項,應該是年初才報上來的帳目。
他又將本子放下,問黛玉到。
「我方才回來的時候,見張家的媽媽怏怏不樂的從王府出去,可是她家姑娘又出事了?」
提到這兒黛玉卻是皮笑肉不笑了,顯然是被張家那媽媽惹著了,答到。「張家姐姐卻是沒事,只是她嫂子遞來的帖子,想也知道為了什麼。」
李平一聽這人的來歷,就將事情猜了大半,又也點頭道。
「左不過就是勸你,不要帶張家人去南邊,下次要再來,就不要叫她們進門就是,王府的門也不是誰想進就能進的。」
黛玉聽了,將頭一歪,杵著腦袋笑了。
「這可是好,下次我就直說了,是王爺不要人,進,免得有人又去背後說我這王妃小性,不夠端莊大度。」
「我們家玉兒這麼菩薩心腸,哪裡小性了。今日朝中可是發生了一件大事。」敬王端了茶盞,嗅了一口,又放下,笑道。
「什麼大事?我看你這樣子必定是一件大好事。」黛玉又問。
李平到這時候了,還不忘恭維妻子一下,「玉兒真是聰明!」
又繼續說到。
「今天聖上答應了叫岳父也往南邊去,還下了旨意,叫把姑蘇的小林大人給調回京中來,可是一件好事?」
說話間敬王還故意將『小林大人』幾個字拖長了聲調。
黛玉點點頭,也算不上有多驚喜,大約也在意料之中,只是她哥哥卻慘了,去江南還沒安生幾年,又要回京,
「卻也是件好事,只是你可是他妹夫,也尊重些。可惜等哥哥上京,我們早已開拔了,他又撲一個空,還不知鬱悶成什麼模樣。」黛玉說到。
小敬王想來也是,自己這舅兄分明就是被聖上叫來頂岳父的差事,有些事情在林如海這個年紀處置起來自是得心應手,可對於當下的林瑾,就算林瑾是個八面玲瓏能做事的,也有些棘手。
「也是,就算快馬加鞭的趕來,江南事務繁重,也有許多事情要交割,也不是說走就能走的。」
敬王想著,這舅兄多半又要在帳上為自己多記上一筆了,又對黛玉道,「只是早前聖上遲遲不答應,恐怕岳父東西也沒預備,當下世間可是有些緊。」
黛玉倒是一點都不擔心,反而還轉過來安慰別人。「你不必擔心,我母親都預備得差不多了,我爹爹想著聖上必定會同意,所以早早就叫母親預備上了。」
「難不成岳母也要同去?」李平問了之後方才覺著自己問的有些多餘,林家女眷多半是丈夫去哪裡就跟著去哪裡。
就說蘇妙伊帶著兩個小孩子,也要往江南去。
果然見黛玉點頭道,「那是自然,我們家南邊來的夥計說,南邊暑熱也不是處處都能熱得要人命,就是風雨大些,比江南的夏日,也差不了多少。」
這些砥礪風貌,雖說能從地方志上看到不少,卻也沒有直接找了人來問更加準確和妥當。
林如海和賈敏早就把這些打探清楚了,比起來人都還沒挑定的女婿,林如海非但挑好了服侍的人,就連路上要經過的去處,都派人暗自打點了起來。
說到人,敬王還是免不了頭疼,他卻也沒什麼勢力,不像太子那般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可以將手伸得夠長。
李平苦惱得很。
「這次聖上給我派的官員,文官倒是無所謂,反正總有老泰山在,只是武將不知如何,到了那邊,南安王府又豈會乾乾淨淨將事情交割?」
自古移權多禍事,就算明面上交割了,他南安王府必定還有小動作。
可這次敬王是認真去做事的,就等著弄出點成績,好回來名正言順的拿了江南做封地,就帶著黛玉去江南養老。
「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事事又豈能如意?」黛玉卻是看得開,若真有這麼容易,她爹爹也不會費心要跟著一同去了。
李平想了想,又對黛玉道。「我明兒去問問蘇老將軍,他久在軍中,可有什麼能用的人,順道將這消息帶給他老人家。」
這些事情,去問武將最合適,尤其是征戰多年,在被啟用之後還能全身而退的老將軍。
但凡他能指點一二,想必敬王殿下挑人也不會那麼犯難了。
黛玉又道。「若是兄長上京來,他老人家也不必路途奔波去江南,也是一宗好事。」
於是到了第二日,敬王叫人備了些禮,一大早就騎著馬出門,往將軍府去,只過了中午就回來了。
這幾日有些陰,瞧著也要開始下春雨了,又是要有倒春寒的模樣。
黛玉見他臉也跟著陰了,定然是此行不順。「怎麼愁眉苦臉的,蘇老將軍沒有指點你?還是給你出了難題?」
其實蘇老將軍就算給李平這個新上任的敬王出一點難題也是好的,只是人家連題都不屑出。
「他老人家懶得再管事,只說他未打過水戰,那邊那種地方,誰願意去,就叫我帶著去就成。」敬王答到。
黛玉想想也是,這老人家看來是決意歸隱,再不想管朝中事,便又道。
他又將本子放下,問黛玉到。
「我方才回來的時候,見張家的媽媽怏怏不樂的從王府出去,可是她家姑娘又出事了?」
提到這兒黛玉卻是皮笑肉不笑了,顯然是被張家那媽媽惹著了,答到。「張家姐姐卻是沒事,只是她嫂子遞來的帖子,想也知道為了什麼。」
李平一聽這人的來歷,就將事情猜了大半,又也點頭道。
「左不過就是勸你,不要帶張家人去南邊,下次要再來,就不要叫她們進門就是,王府的門也不是誰想進就能進的。」
黛玉聽了,將頭一歪,杵著腦袋笑了。
「這可是好,下次我就直說了,是王爺不要人,進,免得有人又去背後說我這王妃小性,不夠端莊大度。」
「我們家玉兒這麼菩薩心腸,哪裡小性了。今日朝中可是發生了一件大事。」敬王端了茶盞,嗅了一口,又放下,笑道。
「什麼大事?我看你這樣子必定是一件大好事。」黛玉又問。
李平到這時候了,還不忘恭維妻子一下,「玉兒真是聰明!」
又繼續說到。
「今天聖上答應了叫岳父也往南邊去,還下了旨意,叫把姑蘇的小林大人給調回京中來,可是一件好事?」
說話間敬王還故意將『小林大人』幾個字拖長了聲調。
黛玉點點頭,也算不上有多驚喜,大約也在意料之中,只是她哥哥卻慘了,去江南還沒安生幾年,又要回京,
「卻也是件好事,只是你可是他妹夫,也尊重些。可惜等哥哥上京,我們早已開拔了,他又撲一個空,還不知鬱悶成什麼模樣。」黛玉說到。
小敬王想來也是,自己這舅兄分明就是被聖上叫來頂岳父的差事,有些事情在林如海這個年紀處置起來自是得心應手,可對於當下的林瑾,就算林瑾是個八面玲瓏能做事的,也有些棘手。
「也是,就算快馬加鞭的趕來,江南事務繁重,也有許多事情要交割,也不是說走就能走的。」
敬王想著,這舅兄多半又要在帳上為自己多記上一筆了,又對黛玉道,「只是早前聖上遲遲不答應,恐怕岳父東西也沒預備,當下世間可是有些緊。」
黛玉倒是一點都不擔心,反而還轉過來安慰別人。「你不必擔心,我母親都預備得差不多了,我爹爹想著聖上必定會同意,所以早早就叫母親預備上了。」
「難不成岳母也要同去?」李平問了之後方才覺著自己問的有些多餘,林家女眷多半是丈夫去哪裡就跟著去哪裡。
就說蘇妙伊帶著兩個小孩子,也要往江南去。
果然見黛玉點頭道,「那是自然,我們家南邊來的夥計說,南邊暑熱也不是處處都能熱得要人命,就是風雨大些,比江南的夏日,也差不了多少。」
這些砥礪風貌,雖說能從地方志上看到不少,卻也沒有直接找了人來問更加準確和妥當。
林如海和賈敏早就把這些打探清楚了,比起來人都還沒挑定的女婿,林如海非但挑好了服侍的人,就連路上要經過的去處,都派人暗自打點了起來。
說到人,敬王還是免不了頭疼,他卻也沒什麼勢力,不像太子那般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可以將手伸得夠長。
李平苦惱得很。
「這次聖上給我派的官員,文官倒是無所謂,反正總有老泰山在,只是武將不知如何,到了那邊,南安王府又豈會乾乾淨淨將事情交割?」
自古移權多禍事,就算明面上交割了,他南安王府必定還有小動作。
可這次敬王是認真去做事的,就等著弄出點成績,好回來名正言順的拿了江南做封地,就帶著黛玉去江南養老。
「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事事又豈能如意?」黛玉卻是看得開,若真有這麼容易,她爹爹也不會費心要跟著一同去了。
李平想了想,又對黛玉道。「我明兒去問問蘇老將軍,他久在軍中,可有什麼能用的人,順道將這消息帶給他老人家。」
這些事情,去問武將最合適,尤其是征戰多年,在被啟用之後還能全身而退的老將軍。
但凡他能指點一二,想必敬王殿下挑人也不會那麼犯難了。
黛玉又道。「若是兄長上京來,他老人家也不必路途奔波去江南,也是一宗好事。」
於是到了第二日,敬王叫人備了些禮,一大早就騎著馬出門,往將軍府去,只過了中午就回來了。
這幾日有些陰,瞧著也要開始下春雨了,又是要有倒春寒的模樣。
黛玉見他臉也跟著陰了,定然是此行不順。「怎麼愁眉苦臉的,蘇老將軍沒有指點你?還是給你出了難題?」
其實蘇老將軍就算給李平這個新上任的敬王出一點難題也是好的,只是人家連題都不屑出。
「他老人家懶得再管事,只說他未打過水戰,那邊那種地方,誰願意去,就叫我帶著去就成。」敬王答到。
黛玉想想也是,這老人家看來是決意歸隱,再不想管朝中事,便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