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頁
張家嫂嫂覺著,作為女子,還是嫁人生子最為重要。
張漱玉卻仍舊搖頭道,拒絕了嫂嫂的提議。
「我才和離,忙這些作甚,縱使再嫁,還能有什麼好去處?況且我早已與王妃說好了要往南邊去,現如今又說我不去了,可不是朝令夕改,說話不作數了?」
她嫁不嫁人,嫁於誰,不過是父親和兄長一句話的事情罷了。
早前他們張家平白得了廣安侯府這門親事,原本就是高攀。
家中除了張漱玉,人人都是高興的,而京又不知多少人家艷羨。
要嫁人時,婚事讓張家面上有光,父兄高興。要休她時,也是侯府里夫人一句話的事,也從沒人問過她的意願。
或許她是女子,就不該有自己的意願。
如今嫂嫂忽地又有了自信,能為她尋一份好心事,也就是看著自家父親和兄長逐漸有了起來的勢頭,將來必定會有很多人趨炎而上,指不定自己又會被給出去,與某一個下屬拉攏關係。
這樣的事情張漱玉不想再來一次了,她在那侯府中,幾乎都認命了,也學著像嫂嫂一樣,努力去做一個合格的侯府媳婦。
只是侯府說休也就將她休了,不過對她而言,早前嫁到廣安侯府的好處便是父親和兄長為了讓她的嫁妝看得過去,確實也花了大價錢,她手中如今拿著的幾樣地契可以算得上是她自己的資產。
「你素來有主意,我也不便勸你。」 張家嫂嫂看出了張漱玉不想同自己去北邊,她作為嫂子說話也沒什麼分量,當下也不便勉強,只得等去了北邊,見到父親和丈夫再做打算。
若是家中男丁發話,張漱玉這個小姑,想來也不得不去。
於是乎還沒等過年,張漱玉就到去找了黛玉,還抱了個匣子一起
「你幫我瞧瞧這些東西值多少錢?」 她打開匣子,拿出來一些契書。
「這不是你的嫁妝家業,好端端的為何要換了銀子?」 黛玉一看這些契書上面的東西,是京中幾個產業鋪面,還有點土地,料想就是張家給張漱玉的嫁妝。
張漱玉笑笑,又同黛玉說到。
「如今要和你往那邊去,人人都說是窮家富路,當然要多備些銀兩。」
黛玉又仔細看了看那些產業,覺著張漱玉忙著要賣東西,便建議她。
「這些東西你忽然換了錢,我瞧著都是有進項的,倒不如留著錢生錢才是。」
不料張漱玉卻是急著要錢,又對黛玉說到:「說什麼錢生錢,我今後還指不定能不能回來京都繁華之地呢,還是換了銀子拿在手中妥當。」
「你可是擔心嫂子們在路上的花用,這才要換了銀子?」黛玉以為是她家中經濟遇到了困難,又問。
不料張漱玉卻又搖頭,「我家中不缺錢,聖上賞賜了不少,這也是我的嫁妝,我得了錢,自然是要自己用的。」
黛玉想了想,又對張漱玉道。「要不然你把這個,寫了契書轉讓給我,你若在路上帶了這些銀子在身上,一路行走也不方便,到時候若你要了,再從我這裡支取可好? 」
黛玉隱隱猜到了張家姐姐的意圖,只是也不好挑明相問,但若說錢財,她能幫忙的,便就盡力幫襯。
張漱玉見黛玉如此安排,這是最好不過,她若直接帶了大宗銀錢,確是不便。
「只是這些事情,萬勿叫我嫂嫂知道,我瞧著她像是不樂意叫我往南邊去似的。」
張漱玉為難得很,若不是怕年後不好換錢,她也不會急著找黛玉,沒想到黛玉竟是直接就答應了。
張漱玉只得又解釋了一下。「要是我同她一道去了北邊,指不定又會被我父親兄長嫁給什麼人。」
黛玉曉得張漱玉的難處,給了她一個安慰的笑容。「我知道了,不告會叫人知道的。」
黛玉名下的產業太多,手里的銀子也多,多了一些,或少了一些,旁人才看不出來。
張漱玉了結了一番心事,卻也能安生過了年。只是黛玉這一年過得可真是累,嫁了個王爺,今年又是新婚。
從臘月二十八就沒有閒下來過,各樣祭祀都少不了要去湊個數,一個正月里下來,人都跟著瘦了一圈。
過了正月,張家嫂嫂帶著小姑和兩個孩子到廟裡燒了香,祈求一路平安。
只要等二月二一過,她們娘們幾個就要北上了,等到了北邊,就是張家做主,張家嫂嫂實在是不想在京中命婦間小心翼翼過著。
京中命婦,多是看不起武將出身。
年後好些人家出來上香,今日廟中有好幾家命婦女參拜,故而封了廟,不接受平民百姓燒香。
這些年大家漸漸淡忘了早年孫家大姑娘被人綁去一事,往來參拜的人越發多了,廟裡的香火倒是比往日更好。
只是有俗句話說的好,不是冤家不聚頭,張漱玉萬萬想不到,竟然還能在廟裡遇到廣安侯府的大奶奶,她曾經的大嫂子。
張漱玉卻仍舊搖頭道,拒絕了嫂嫂的提議。
「我才和離,忙這些作甚,縱使再嫁,還能有什麼好去處?況且我早已與王妃說好了要往南邊去,現如今又說我不去了,可不是朝令夕改,說話不作數了?」
她嫁不嫁人,嫁於誰,不過是父親和兄長一句話的事情罷了。
早前他們張家平白得了廣安侯府這門親事,原本就是高攀。
家中除了張漱玉,人人都是高興的,而京又不知多少人家艷羨。
要嫁人時,婚事讓張家面上有光,父兄高興。要休她時,也是侯府里夫人一句話的事,也從沒人問過她的意願。
或許她是女子,就不該有自己的意願。
如今嫂嫂忽地又有了自信,能為她尋一份好心事,也就是看著自家父親和兄長逐漸有了起來的勢頭,將來必定會有很多人趨炎而上,指不定自己又會被給出去,與某一個下屬拉攏關係。
這樣的事情張漱玉不想再來一次了,她在那侯府中,幾乎都認命了,也學著像嫂嫂一樣,努力去做一個合格的侯府媳婦。
只是侯府說休也就將她休了,不過對她而言,早前嫁到廣安侯府的好處便是父親和兄長為了讓她的嫁妝看得過去,確實也花了大價錢,她手中如今拿著的幾樣地契可以算得上是她自己的資產。
「你素來有主意,我也不便勸你。」 張家嫂嫂看出了張漱玉不想同自己去北邊,她作為嫂子說話也沒什麼分量,當下也不便勉強,只得等去了北邊,見到父親和丈夫再做打算。
若是家中男丁發話,張漱玉這個小姑,想來也不得不去。
於是乎還沒等過年,張漱玉就到去找了黛玉,還抱了個匣子一起
「你幫我瞧瞧這些東西值多少錢?」 她打開匣子,拿出來一些契書。
「這不是你的嫁妝家業,好端端的為何要換了銀子?」 黛玉一看這些契書上面的東西,是京中幾個產業鋪面,還有點土地,料想就是張家給張漱玉的嫁妝。
張漱玉笑笑,又同黛玉說到。
「如今要和你往那邊去,人人都說是窮家富路,當然要多備些銀兩。」
黛玉又仔細看了看那些產業,覺著張漱玉忙著要賣東西,便建議她。
「這些東西你忽然換了錢,我瞧著都是有進項的,倒不如留著錢生錢才是。」
不料張漱玉卻是急著要錢,又對黛玉說到:「說什麼錢生錢,我今後還指不定能不能回來京都繁華之地呢,還是換了銀子拿在手中妥當。」
「你可是擔心嫂子們在路上的花用,這才要換了銀子?」黛玉以為是她家中經濟遇到了困難,又問。
不料張漱玉卻又搖頭,「我家中不缺錢,聖上賞賜了不少,這也是我的嫁妝,我得了錢,自然是要自己用的。」
黛玉想了想,又對張漱玉道。「要不然你把這個,寫了契書轉讓給我,你若在路上帶了這些銀子在身上,一路行走也不方便,到時候若你要了,再從我這裡支取可好? 」
黛玉隱隱猜到了張家姐姐的意圖,只是也不好挑明相問,但若說錢財,她能幫忙的,便就盡力幫襯。
張漱玉見黛玉如此安排,這是最好不過,她若直接帶了大宗銀錢,確是不便。
「只是這些事情,萬勿叫我嫂嫂知道,我瞧著她像是不樂意叫我往南邊去似的。」
張漱玉為難得很,若不是怕年後不好換錢,她也不會急著找黛玉,沒想到黛玉竟是直接就答應了。
張漱玉只得又解釋了一下。「要是我同她一道去了北邊,指不定又會被我父親兄長嫁給什麼人。」
黛玉曉得張漱玉的難處,給了她一個安慰的笑容。「我知道了,不告會叫人知道的。」
黛玉名下的產業太多,手里的銀子也多,多了一些,或少了一些,旁人才看不出來。
張漱玉了結了一番心事,卻也能安生過了年。只是黛玉這一年過得可真是累,嫁了個王爺,今年又是新婚。
從臘月二十八就沒有閒下來過,各樣祭祀都少不了要去湊個數,一個正月里下來,人都跟著瘦了一圈。
過了正月,張家嫂嫂帶著小姑和兩個孩子到廟裡燒了香,祈求一路平安。
只要等二月二一過,她們娘們幾個就要北上了,等到了北邊,就是張家做主,張家嫂嫂實在是不想在京中命婦間小心翼翼過著。
京中命婦,多是看不起武將出身。
年後好些人家出來上香,今日廟中有好幾家命婦女參拜,故而封了廟,不接受平民百姓燒香。
這些年大家漸漸淡忘了早年孫家大姑娘被人綁去一事,往來參拜的人越發多了,廟裡的香火倒是比往日更好。
只是有俗句話說的好,不是冤家不聚頭,張漱玉萬萬想不到,竟然還能在廟裡遇到廣安侯府的大奶奶,她曾經的大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