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白明理一時間沒有說話。

  他發現自己連自己身邊的人的苦處都沒發現。

  或許他發現了,但是沒往深處想。

  宋河悄悄拉了竹蘭一下,兩人跪在了地上。

  「陛下,竹蘭多嘴多舌,她只是心中感念東太后的恩德,這才擾了陛下,陛下息怒。」宋河快速說道。

  這回,白明理下意識避開了兩人的跪拜。

  白明理一瞬間感受到了方長鳴的感覺。

  這世道,想要保持本心,實在是太難了。

  怪不得了。

  怪不得昨天方長鳴心情會那麼低落。

  他現在完全懂得了。

  自己來到這裡也不過是一年,方長鳴可是在這裡待了許多年了。

  竹蘭連自己的呼吸都聽不到了,難道她猜錯了?

  還是陛下厭惡她揣測聖意。

  她方向要請罪就聽到皇帝說:「起來吧。」

  「起來吧,朕記住了。」白明理看了看跪在他腳邊的宋河和竹蘭。

  只不過這醫藥的事,也是大事,驟然改變就怕真的出什麼事。

  既然東太后有這份善心,等她歸來的時候正好可以讓她來改善此事。

  藉此再多培養幾個醫女,多上幾年人手多了,設館教學也能安排上。

  一瞬間白明理心中就有了章程。

  竹蘭和宋河都有些懵,陛下這是沒生氣?

  「起來吧。」白明理又說了一遍。

  兩人這才慢慢起身。

  「多謝陛下寬宏。」

  白明理心想,自己倒是希望東太后早點回來了。

  如今宮中能用的人手實在太少了。

  ————————

  今日的小朝會足足開到午時。

  大體定下來此次選官的章法。

  這次的進士大多數都會成為地方的縣令,方長鳴把這些人丟出去,就是當磨刀石的。

  這是眾人都能看出來的。

  唐丞相在出議政廳時叫住了方長鳴。

  「方大人,不是人人都是你的,有這般牧民之能,若是讓這些人不管不顧地撞過去,只怕會撞個頭破血流。」

  與大族爭利,可不是件容易之事,小心到時候養出一幫新的蛀蟲。

  方長鳴腳步一頓,他轉回頭看向唐丞相笑道:「瞧您這話說的,怎麼能一桿子打翻一船的人呢?您怎能知曉這些人中有沒有像是唐公子那般厲害之人。」

  唐丞相:「你!」

  方長鳴並沒有跟他糾纏快步離開。

  從實權部門干起,還不是直接丟到像是嶺南奇豐縣那樣偏遠貧苦之地,對於任何進士來說都是好機會,如今又沒有內閣,更沒有什麼非翰林不入內閣的說法。

  真正的能升起來的都是從地方實權部門干起。

  不然唐致為什麼要一直等著,等到去奇豐縣?

  若是這進士中真有人恨上了他,方長鳴也不會放在心上,只會感覺可惜,白白讓這種腦子不清醒的人占了基層官吏的位置!

  居其位謀其政,若是連良種推廣這樣的事都不能平穩落地,他們也不必當這個官了。

  方長鳴這般明顯不再給唐丞相面子,幾乎是全面昭告了他要對他們下手。

  高成林走在吳太傅身旁,有些疑惑地問道:「師父,我瞧著方大人昨日分明不高興,我還當是他有些不忍心。」

  「不忍心什麼?當縣令?還是因為良種的功勞名聲,這些人必須要站在方大人這邊連選擇的路都沒有?」吳華清冷笑一聲。

  方長鳴若是連這都不忍心,安國公府和俞家就不會覆滅了。

  「是弟子想多了。」高成林有些猜不透方大人的態度,如今分明是要跟唐家一黨正式對立了,若是方大人往後退了那怕一點點,對他們來說都有可能壞事,他是關心則亂。

  「你不必擔憂這些,有這份心思還是跟禮部好好操持東太后回宮之事吧。還有梁州那邊,季連惠可是直接把梁州知府關了起來,大朝會上還有的吵呢。」

  吳華清說著這些,面上反而沒有任何擔憂之色。

  不爭一爭,這大齊的天怎麼能清呢。

  第96章

  梁州府府衙。

  季連惠靜靜坐在次位上。

  姜承雖然是坐在主位上, 但是如同泥胎木偶般。

  真正問話的是季連惠。

  而堂下站著的可不只是府衙的衙役,還有不少來看熱鬧的梁州平民。

  季連惠壓下眾多非議,堅持要當眾審訊梁州知府韓寺察。

  而且以陛下的旨意奪了他作為梁州知府受審可以不跪的特權。

  高大魁梧不似個讀書人的韓寺察如今跪在地上。

  頭上還帶著官帽, 這幅場面看著要多滑稽有多滑稽。

  圍觀的人更是里三層外三層,便是衙役維持著秩序也有些嘈雜。

  季連惠看向姜承。

  主位上的姜承一拍驚堂木:「肅靜!」

  別的不說,姜承一身的官威不怒自威,這一驚堂木下去, 堂下才安靜了下來。

  季連惠這才清了清嗓子開口。

  「韓大人,本官以往倒是不知梁州如此富裕。」雖說民間有俗語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但是梁州知府未免太貪了些。

  他們要來巡查這是在大朝會上定的。

  消息早早就散了出去。

  季連惠他們來回一趟, 足夠梁州知府韓寺察將很多證據處理乾淨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