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想到此朱翰林又深深地嘆了口氣。

  朱翰林口中的高兄是吳太傅的親傳二弟子,現在是戶部左侍郎,也是吳太傅的弟子中,除去姚環外,唯一還身居要職的。

  他能保全下來,一是在吳太傅出事時,他正好丁憂,不在朝中,二是前些年戶部左侍郎空缺後,唐丞相和俞家掙得狠了,最後還是沈大將軍和安國公出面,讓為人剛正的高成林當了戶部左侍郎。

  朱翰林與高成林私交不錯,高成林丁憂歸來時被排擠,在翰林院修了四年的書。

  兩人境遇相同,又在一處修書,到底是多了幾分情分。

  「你啊,海大的心,指頭大的本事,咱們過好自個的日子就是了。對了方公子送了許多東西過來,還寄了信,我讓人給你放書房了。」孫氏見相公又要皺眉趕緊說道。

  「方兄寄了信過來?你怎不早同我說!」朱翰林將乖巧的閨女,塞到娘子懷裡,焦急地往書房走。

  孫氏只是讓人將東西放到書房裡,並沒有打開看都是些什麼東西。

  朱翰林急急忙忙地拆開信。

  方長鳴通篇都在寫,他在奇豐縣過的很好,身邊多了一位字恆玉的謀士,今年得了許多土產讓他可以送給友人。

  「方兄寫信難道就是為了這個?」朱翰林將信件橫看豎看,都沒看出什麼特殊。

  「字,恆玉。」朱翰林撓撓頭,他總感覺從哪裡聽到過這個字。

  突然朱翰林的眼睛瞪大,他有些不可置信地重新將信讀了一遍。

  吳瑞卿?

  怎麼會是吳瑞卿?!

  朱翰林小心翼翼地將信件收起來,他蹲下身一點點地檢查方長鳴給自己寄來的土產。

  再查看到第四個盒子時,他拿出南方特有的果子,卻還能聽到盒子裡有晃蕩的聲音。

  這盒子有些淺!

  朱翰林雙手摩挲著,好容易才找到了盒底花紋中的暗扣。

  隨著暗扣被打開。

  而盒底有兩封信!

  朱翰林先拆開薄的信。

  『得陛下庇佑,吾同吳家得遇土豆,已種成功,望賢弟將信交給高侍郎,於大朝會獻上種植之法,才不枉為兄一番周旋。』

  他立即拆開另一封比較厚的信,那信中畫了土豆的模樣,寫了該如何種植,看起來並不像在是胡編亂造。

  而且信中還說,吳家和方兄在建州和瓊州都找到了土豆,如今已經種植成了!

  「陛下,竟然、是真的?」朱翰林咽了咽口水,結結巴巴地說道。

  ————————

  「大人您那位賢弟可靠嗎?」吳瑞卿忍不住多問了一句,事關他們吳家的將來,再小心都不為過。

  方長鳴挑眉看他:「高侍郎有多可靠,朱翰林就多可靠。」

  且不說方長鳴相信朱翰林,就算朱翰林變了,朱翰林一家祖輩都是商戶,這些年他同朱家在商事上有不少來往,方長鳴自認這種利益關係,比高成林與吳家的師徒關係要牢靠。

  而且他們這次只獻上種植的方法,並未拿出實物,總還有退路。

  「如此,是屬下多慮了。」吳瑞卿鬆了口氣。

  「你只管等大朝會結束,讓人將土豆找到的消息傳出去便是,只有傳的夠遠,咱們兩家才能保全。」

  他從來不低估旁人的心狠手辣,他們在嶺南王眼皮子底下做這些,還有將來知道一切想要搶奪良種的人,都不會輕輕巧巧地放過他們。

  方長鳴心想,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第17章

  朱翰林立即將方長鳴寄來的土產分作四份。

  他招來小廝,讓小廝將這四份禮送到與他私交不錯的四家。

  這信能寄到自己手上,高兄那邊怕是有不少人盯著,朱翰林壓下想要親自將東西送去的衝動。

  他面色如常地吩咐小廝:「記得同人說,這都是南方的一些果子,是我學兄從建州送來的,這盒子也是建州工匠所做能讓果子晚些壞,果子味道很不錯要早點吃。」

  他也只敢多囑咐這麼一句,再多便不敢說了。

  知道是建州來的木盒,高兄府上的下人怕是不會把果子拿出來另行裝盤了吧。

  「是。」小廝只當是尋常地走禮,記下朱翰林的囑咐。

  高府就算朱府兩條街外,這兒住的大多是小官,戶部左侍郎是正四品官,按理說不該住在這兒,只是高成林為官清廉公正,哪怕在戶部這麼個肥差上,依舊如此家無橫財便住在這兒了,這也是為何僵持不下後高成林被暫且提了上來。

  「大人,朱大人又送了東西過來,說是南方的果子,是他的學兄從建州送來的,連這盒子都是建州工匠所做。」老管事李景親自抬了盒子到書房。

  「建州?那豈不是離著瓊州不遠?」果然聽到老管事如此說,高成林放下了手中的公文,奇了,朱翰林為人圓滑,他知道自己心中擔憂師父,按理說不該送這種東西過來。

  李景悄悄鬆了口氣,能讓老爺歇息片刻,這些果子也算是用點用處。

  高成林接過盒子,放在木桌上就感覺不太對勁。

  下方的隔板有些晃動?

  「你先出去吧。」高成林對李景說道。

  李景退了出去。

  高成林這才將所有的果子都拿出來,仔細敲了敲盒底。

  果然是空心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