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幾乎同時,沈大將軍將紙條丟進火盆中:「讓御史暫且別彈劾俞家。」

  沈家原是太/祖的親衛,姓就是太/祖所賜,幾代累計軍功才有今日。

  在許多讀書人眼中,他們便是皇室的家奴,這也是為何他們要親近已經敗落的吳家。

  吳家便是再敗落,在讀書人中的位置也不是他們沈家能比得上的。

  「爹?這是為何?」沈小公子翹著二郎腿皺眉問道,「現下許多讀書人都讚揚咱們呢,俞家氣盛,我們若是不趁機積累名聲,往後可沒那麼好的機會了。」

  沈大將軍卻是搖搖頭。

  「小皇帝如此對待安國公,怕就是想要看咱們爭鬥起來。」

  「只是得罪了勛貴,小皇帝往後難道真要依靠俞家?」

  沈大將軍不安地低低說道。

  另一邊俞尚書卻很是高興。

  「好好好,皇上終於做了件好事,那老狐狸,我早就想要罵他一通了。」俞尚書聽完屬下的稟告哈哈大笑。

  皇上雖然有了些心機,只是還不夠。

  他想要看他們爭,他們反而不能如皇上的願。

  至於小皇帝這般諷刺安國公,只怕那老狐狸要將此仇記到死。

  若是連安國公都不再插手,皇上往後除了依靠俞家,還能依靠誰?

  想到這兒,就連生性多疑的俞尚書都忍不住放肆大笑。

  一時間原本尖銳的朝堂爭鬥,竟然漸漸平息了下來。

  翰林院、被分來編書的朱翰林悄悄鬆了口氣。

  真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就連他這個窮編書的,都因長官之間的爭論,每日不得清閒。

  這幾日好歹是安靜下來了。

  他在翰林院消磨了一日的時光,回了家又同小閨女玩耍了好一會,這才進了書房。

  朱翰林拿出信紙給方長鳴寫信。

  他是方長鳴的同窗,兩人曾一同在飛鶴學院讀書。

  他是脫籍後的商戶子弟,好不容易才能參加科舉,許多人不願同他來往,長鳴兄是他唯一的好友,他和方長鳴一同入京趕考,方長鳴在惹了事後特特遠離了自己。

  只怕牽扯上他。

  想到這裡朱翰林嘆了口氣。

  長鳴兄,才華橫溢,只是現下朝堂局勢莫測,外放似乎也是件好事。

  他沒寫朝堂局勢,而是寫他這幾日都修了什麼書,小閨女如何惹人喜愛。

  字字句句都能看出他的悠閒愜意,隱隱也透出京城中局勢稍微穩定了些,最後他才寫了小皇帝申斥安國公的事。

  信件是和一些京城土產跟隨鏢局一同送到奇豐縣的。

  到底不是快馬加鞭送信,在路上足足走了兩月有餘。

  信件到來時,土豆已經開始陸續成熟了。

  方長鳴一邊吃著炒土豆絲,一邊將信遞給趙朗月。

  「朱翰林過的倒是自在。」趙朗月笑道。

  「可不是,他已經有五個月未來信了。」方長鳴用青布帕子擦了擦嘴說道。

  哪怕朱翰林什麼都不透漏,只是緊張時不寄信,愉快時多寄信,方長鳴也能從中看出朝廷氣氛如何。

  「小皇帝竟是直接嘲諷安國公?他這是?」趙朗月遲疑了一瞬,眼睛一亮,「他是想要俞尚書他們別再將黨爭放到明面上,維持平穩。」

  「是,這些人都想岔了。」方長鳴修長的手指點了點竹桌上的信,忍不住笑著說道,「你看他多聰明,知道這自以為是的人就會想太多,他這般下安國公面子,他們反而不敢輕舉妄動,只得蟄伏下來。」

  「正所謂人間之事不過潛龍勿用、見龍在田、終日乾乾、或躍在淵、飛龍在天、亢龍有悔。」趙朗月眉頭一挑,「若是讓俞家他們立馬便飛龍在天,到了明年怕是就亢龍有悔了,」

  「你在說什麼啊?」阿一啃著蒸土豆,燙得他齜牙咧嘴,還得分出心神聽他們說話,忙得很呢。

  就是趙朗月說什麼他沒聽懂。

  方長鳴因為臉上帶笑,顯得更加丰神俊朗:「只要俞家不能一家獨大,爭端太過泄了氣,明年的科舉可就沒有看頭了。」

  趙興恍然大悟他好歹也是書童,跟著方長鳴識字讀書的:「就是讓他們收著點!這麼簡單的事,趙公子還能扯上《周易》。」

  如今的朝堂還算安穩。

  馬上便是大比之年,這種面上平穩能維持多久?他們怕是都按捺不到會試。

  方長鳴、趙朗月和吳瑞卿同時意識到,今年秋日鄉試,便是他們出手的最佳時機。

  「差不多便是這個意思。」方長鳴眼睛亮晶晶,「小朋、小皇帝真不錯,不過是寫一幅字就給咱們讓好了路。」

  「縣令,你似乎很看重皇上?」趙朗月遲疑著問。

  方長鳴笑而不語。

  看重當然看重,自家老鄉,他能不看重嗎?

  一直沒有說話的吳瑞卿突然開口道:「皇上自然值得縣令大人看重,這土豆便是皇上所賞。」

  他一張端正的臉上,也不由得多了幾分喜悅,就連眉心深深的皺紋都淡了許多。

  「好吃,好吃!甜的。」這句話阿一聽得懂,他拿著煮土豆喊道。

  方長鳴暗想:嗯,小朋友可真讓他吃驚啊。

  唉,真想早點見到這位老鄉。

  方長鳴低下頭看著竹桌上的土豆大餐,心想,離著他們見面的日子怕是不遠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