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驛站不大,外頭卻布置了不少桌椅,他們人數多,為儘可能提供更多飯食,陳富直接在外頭搭了幾個簡易灶,同時開燒,一時間香氣四溢。

  不是面子工程。

  陳富引了魏游一行進入驛站內,一桌子菜滿滿當當,還有舞女樂師伴食。

  原身大概很喜歡這排場。

  魏游沉默地吃完:「東嶺百姓疾無糧,陳家若是富足,可多花些心思在這一塊。」

  「王爺仁慈,」陳富也不惱,且聽著他話里因鋪張浪費的責備,「王爺心繫東嶺,乃是東嶺百姓百年修來的福氣……」

  「東嶺情況如何?」魏游打斷了陳富的長篇馬屁,給江盛夾了一塊豬肝。

  被人扔回他的碗裡,又夾起一塊小魚乾。

  陳富沒注意到他倆的小動作:「小人心憂,卻也不知具體如何。」

  他解釋:「我等離開建州時適逢三月回南天,雖未碰上山洪澇災,卻是隱隱有預感,今年水氣水霧十足,回南天天氣持續了半月有餘,氣候反常,卻不想雨勢如此急驟。」

  「大福海運難道不是從東嶺出發?」

  陳富搖頭。

  「颱風來勢洶洶,停泊船隻怕是無法出東嶺,況且空閒海船需行駛兩月才可抵達津沽,來不及。」

  還是得去了東嶺才知當地情況。

  「二十艘海船,十艘刻著『陳』字,其餘十艘刻有不同姓氏,大福海運並非一家獨有?」魏游沉默了一會兒,把傍晚觀察到的不解之處問出口。

  陳富一愣,倒是小瞧了這位瑞安王的觀察力。

  「不能說?」魏游又問。

  「這哪是什麼秘密,」陳富反應過來,笑道,「王爺好眼力,也不瞞您,此次海運負責的海船、船員均來自東嶺海商聯盟,對外統稱大福商運。陳家在北空船最多,占了大頭任命總負責,其餘的船均是聯盟他族所派。」

  古代歷史上徽商、晉商連成整體發家致富,單打獨鬥在這裡難以生存,特別是東嶺本就不富裕,又與江南海商競爭,內部雖有鬥爭在大方向上還是抱團取暖。

  魏游想起那位魁梧的漢子,問:「柘慶鋒也是?」

  「他有些特殊,」陳富見魏游有些興趣,知無不盡,「柘家非東嶺漢八族人,乃是東嶺本土部落柘部落首領的兒子。」

  「部落?」

  穿越跨度大,要不是經歷過京城短暫幾日,他還以為直接讓他從現代到古代再到原始社會。

  「是也,東嶺山區現存不少部落人,現都入了漢,卻保留舊稱,」那和現代少數民族異曲同工,「柘慶鋒雖是部落出生,卻未待在部落,而是帶著部落的年輕人造船行商,是商盟少有的非漢人。」

  魏游點點頭:「倒是有魄力。」

  不管是古代現代,白手起家是最難的。資金、技術、人脈等,困難重重,更何況是古代,士農工商,雖說大荊商人政治地位與工持平,卻也是比農戶低一等的。

  一旁的江盛也來了興趣,不過他的關注點與魏游不同:「居然真有部落?那他們豈不是有圖騰,是蛇嗎?據說圖騰繪製在臉上,怎麼不見他有圖騰?柘既是木字旁,說明柘部落不善水,怎的跑來當海商了?」

  江盛的問題一串接一串,陳富應接不暇。

  「王君所問柘部落內部的事,小人便無從得知了,」魏游雖未介紹他,但一行人的態度不難猜其身份,陳富自然哄著,「若是王君好奇,我可喚他來解悶。」

  「那算了。」

  等下回遇上他自己問。

  晚間,他們在驛站休息,飯後陳富邀他登船觀賞一番,體驗豪華船艙入睡的樂趣,但無奈,魏游踏上船逛了一圈,整個人難受的緊。

  暈船,是意料之外,只能忍著。

  古代比不得現代,交通發達,飛機幾個小時就到了,這兒科技落後,走遠路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坐車,一種是坐船。

  此次目的地是東嶺建州,從南到北路途遙遠,特別是東嶺一帶山路難走,快馬加鞭二十幾日,坐車少說四個月。

  古代水路又分為兩種,一種是河運,一種是海運。

  大荊國雖有人工開鑿的大運河,但與京杭大運河貫通南北不同,大荊國的運河從京城始發,繞路內地西州,再往終點錢塘去。朝廷規劃建設京塘大運河,但由於邊境戰亂,被擱置了。

  再說到了錢塘,還得改換交通,統共四個月是免不了的。

  他們肩負賑災的使命,自然是越快越好。

  滿載海運只需三個月,是最快的運輸方式,由於是近海海運,減少了許多不可控因素,大荊國的海運發展算是不錯,海船建造、指南針、海運專業人士均得到發展,大荊國事中沒有跨洲航海的記載,南北海運的記載卻是有的,而且已經發展了不小規模,江南和東嶺有不少大海商。

  因此朝廷才敢放他們走海運。

  魏游靠著床邊緩和噁心感,偏生有人幸災樂禍。

  「哈哈哈哈,魏游你居然也有今天!氣我遭報應了吧。」江盛拍打著薄被,笑不停。

  魏游揉了揉眉心,無奈摁下他的手,把笑得抽搐的某人拖上床:「笑夠了就睡吧,太過活躍小心夜間失眠。」

  珍珠黑眼咕嚕轉了個圈,江盛聽從魏游的勸說,乖乖地躺下。

  等身邊的呼吸逐漸平緩,他輕手輕腳掀開被子,把被子輕輕放在一旁,綁緊身體像是做賊一樣,緩緩起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