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他不愛惜宋硯清,可他確實在大殿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請旨賜婚。

  說他愛惜吧,他現在又讓小廝捎帶那樣的話和染血的劍給宋硯清。

  真不怕一個沒弄好,最後落得個白髮人送黑髮人?

  議論聲起,周圍看熱鬧的人從短劍的用處中回過神來,紛紛對宋閣老的舉動感到莫名。

  有說辛如練惡毒的,還未正式過門就要害死宋三公子。

  也有說宋閣老昏了頭的,就算要哄著辛如練沖喜也不該如此遷就她。

  還有的在猜宋三公子聽了話,看了劍會是什麼反應。

  各種嘈雜小話低低切切,聲聲入耳。

  辛如練緊凝著眉,看著小廝消失的方向憂心忡忡。

  正想著要不要進去截停小廝,避免釀成大禍。

  這個時候,小廝拿著一面銅鏡顛顛地跑了回來。

  第5章 請鏡,請進,劍一面,見一面

  眾人探頭探腦地往宋府門口張望,你一句我一句談論宋三公子會作何反應,不時關注著裡頭的動靜。

  乍然見小廝出來,皆好奇地看過去。

  這一看,正好瞧見小廝手裡托著什麼東西。

  狀似白玉盤,但其顏色並不是潤澤的玉色,反而呈現出金黃雜糅青灰的色調,觀其材質倒像是青銅一類。

  直到在太陽照射下反射出零星的光,人們這才意識到那是一面銅鏡。

  眾人疑惑,對於小廝拿著這樣一面銅鏡來很是不解。

  進去的時候不是帶著一把劍嗎?

  怎麼出來就變成了鏡子?

  不待眾人想明白,小廝已經捧著銅鏡恭恭敬敬去到辛如練跟前回稟:「女郎的話我已帶到,我家公子對女郎站在他的角度上考慮表示感謝。」

  說著,小廝向著辛如練就是深深一禮。

  眼尖的辛如練發現,這禮也不是小廝該對她行的禮,而是作為男子對女子的還禮。

  之前她問話宋三公子時,曾朝著宋府深處拜了一禮,那一禮就是向宋三公子行的。

  現在小廝如此,頓時瞭然這一禮定是小廝授了宋三公子意,代他還的禮。

  辛如練頗感意外。

  她以為小廝只是單純帶話,更何況當時還拿著她的染血短劍。

  無論是她的話還是她讓小廝帶劍的行為,都算得上是驚世無禮。

  一般來說,在這種情況下,有人能把話一字不落帶到就已經很不錯了,不承想跟前的小廝就連禮拜的細節都一併記下並告知。

  一個看門小廝尚且能做到如此地步,想來宋家能走到今天,坐擁今日的輝煌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辛如練喟嘆之餘,不由得多看了一眼小廝,同時心下對這位素未謀面的宋三公子油然生出了幾分無關男女的好感。

  僕從能記得細枝末節或許還能說是被特意調丨教過的,主子特意囑咐還禮的含義就大不一樣了。

  並且對方還是在聽到她那一番話,見到那柄劍後囑意的,其性更是難能。

  辛如練感觸良多。

  先前她向宋閣老行了軍禮,宋閣老反手給她賠禮。

  方才她給宋三公子行了見禮,現在宋三公子又托人回禮。

  宋家一門風骨如斯,不愧是大齊數一數二的名門望族。

  小廝不知辛如練心中所想,禮畢,又道:

  「我家公子說,女郎是一國之將,身上背負著整個大齊,戰場殺夫是為大局,於上對得起君主,於下無愧於百姓,舍小家而保大家,此等家國大義,女郎且不必妄自菲薄,於宋某來說,女郎是皎皎天上月,冒昧請旨賜婚是宋某的不是,宋某身比殘泥,地下泥染指天上月,宋某罪不容誅,今後就算身死也是天罰,此生能得女郎為妻,宋某死而無憾。」

  一席話說得情真意切,話的主人雖未出現,可光憑聽也能想像出說這番話時,病榻上孱弱公子強忍著病痛,一字一句發自肺腑。

  說到戰場時,讓人不自主想到披鐵甲的將士揮血拼殺,保家衛國的場景,思及今日的安定都是大齊戰士們一刀一劍,用屍骨堆出來的,不由得心生敬畏。

  談及殺夫時,先前對辛如練的鄙夷轉而被深深的愧疚取代,正如宋三公子所說,一國之將為了戰局親手殺夫,他們作為最直接的受益人,有什麼資格去指摘辛如練的行為。

  等到最後自比殘泥時,又不禁使人憐憫起宋三公子病體纏身的慘痛遭遇,好好的一個人,終日困於病榻之上,二十年來每日每夜都在承受身與心雙重折磨,百般滋味何其悲哀。

  如果宋閣老先前所說還能當做是為了迎娶辛如練好救自己兒子,不得不哄著騙著,真假參半,那麼宋三公子後面這席話則完全排除了這種嫌疑。

  天罰,他說自己日後身死也是天罰。

  這意味著就算沖喜失敗,宋三公子沒有安然度過此劫,那也不干辛如練的事。

  話說得很明白,在場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無言。

  七天前辛如練被革職繳了兵權,誰又能想到七天後她會被賜嫁給宋三公子。

  皇室豪邁添妝,宋家重金求娶。

  以前,他們惹不起離經叛道戰功赫赫的辛將軍。

  如今,他們同樣惹不起被皇室和宋家奉為上賓的辛女郎。

  不對,該改口叫小宋夫人。

  辛如練眸色微動。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