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頁
時間掐得正正好,就在劉邦酒足飯飽之時,一行腳步聲漸近,廳內侍從躬身退出,張澤若獨自一人入內,在主位落座,嘴角掛著淡笑,好整以暇地道:「梁王可曾飽足?」
「哈哈,王后招待得豐盛,自然是飽了。」
「那就好。你夫妻卻是連一頓酒飯,也沒有請他。」
劉邦默然。張澤若仍是淡笑,畢竟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由著她安排。
「大王現在關中,或許會去長安看一看。我答應他,會有一個讓他滿意的安排。所以……梁王,請上路吧。」
劉邦霍然抬頭。他不是沒想到這個結果,但他總還是不相信韓信會做如此選擇,說到底,始終是僥倖的。然而現在如同往事復演,韓信出征在外,其妻於宮中召見,要送他上路了。
他緩緩吐出一口氣,問:「不知我家人?」
張澤若笑意擴大,贊道:「梁王果然也是英雄,我還想,閣下會不會於此時同我爭辯是非曲直,那就要讓我小看了。便讓梁王放心,呂氏與其所生,均不能免。其餘倒也不必追究。」
好,也好,至少不是夷三族的酷刑。
「至少不是夷三族,梁王可還滿意?」
「滿意……滿意……若是我說,夷三族並非我本意,王后以為……」
「這句話,梁王應該問大王才是。」張澤若起身,冷漠地打斷了劉邦的話,緩步向外行去。她方踏出門,便有下仆端上兩杯酒液,人退出後,門也隨之掩上。
劉邦苦笑搖頭,對蕭何道:「本來以為他會放過你,看來你要陪我走了。」
蕭何已經將酒端在了手上,闔目不語多時,聞言才睜眼,重重的嘆了口氣,說話間好像仍是當年沛縣的主吏掾與他那不省心的亭長朋友:「都到這時候了,你也讓我死個明白,給我詳細說一說吧。」
這一詳說話可就長了。與其說是「詳說坑害當今太子當年淮陰侯的經過」,不如說是劉邦眉飛色舞吹噓自己發家史的經過。中間不時還向蕭何來一句:「他要做假齊王,這能怪我嗎?對吧。」
又或者:「我也不是一定要殺他,奈何太子年少,呂雉害怕啊。」
蕭何就點著頭,聽著他說到最後,就著他「這都是命啊」的感嘆,把酒飲盡了,生出這些年來少有的輕鬆釋然,嘆道:「不錯,這都是命啊。既然你出於私利不得不殺他,我出於身家性命不得不助你殺他,那今日還了這條命,也沒什麼不應該的了。」
是啊,劉邦想,也沒什麼不應該的。
飲酒以盡。
兩人坐著,一時也沒什麼話需要再說了,只是等了半晌,毒酒還沒發作,門卻被推開了。
張澤若立在門口,仍是方才淡笑從容的模樣,點頭道:「兩位既然有這樣的覺悟,倒也不必非得一死以償。梁王,你不用想新洲的封地了,我有一處好地方,送與你養老罷了。」
卻是擲過一捲地圖,劉邦展開看時,見有一處圈了硃筆,那便是他將要去的地方了。
------------------
一支船隊從臨淄出發,在南洋郡停留了幾天做補給並稍事休息,接著去黑金半島。
劉邦帶著家小與臣屬,以及他從梁國帶出來的士卒,就在船隊最後三條船上。
這三條船會換個方向,繼續向南航行,帶他前去他的封國,如今稱為新沛的地方。那裡據說草場如茵,氣候溫暖濕潤,雖然平原狹小但是極適於放牧。以華國現今的發展,光是賣羊毛和牛羊就能輕輕鬆鬆躺在金山上過活。另外也不乏礦產,等安置好之後,可以請人去勘探開採,以使國富民安。
這里又離諸國極遠,任是有什麼紛爭也不會打到他的國土上來,真正是極適合養老的地方。
只除了一點不好。
劉邦還沒打算養老。
推開一扇艙門,呂雉與她所生的三個兒子正坐在一起,不知道為什麼,他和呂雉生的孩子,性子都不像他們,儘管他打小有意培養,長大了還是過於溫軟。長子劉盈不是他記憶中那個長子了,性子卻還是差不多,下面兩個小的也是一樣。
見他進來,呂雉一瞬間是去拭淚的,但也就肩頭一動,她便放棄了這個舉動,轉而放開摟在懷中哭泣的幼子,撲倒在他腳邊,仰面哀泣。
「大王!妾若有過,大王降罪於妾一人,三子何辜,他們是大王親生的骨肉啊!」
還是這樣,劉邦無奈的嘆息,將她扶了起來。他知道她是示弱求憐,但他還真是吃這套。畢竟就像她說的一樣,她生的也是他的骨肉嘛。特別是這輩子他希望兒子能早點立起來,真是用了心栽培的,格外親近。
但他也沒辦法。
「你們先回自己艙中,我與你們母親說話。」
等把兒子打發走,劉邦關上門,沉靜地道:「我知道你性子剛強,不要哭了,我跟你說一說,我與韓信的事情。不少人都猜到了,你莫非沒有猜測麼?傳說中那個漢王,就是我。」
呂雉心跳幾乎都停了一拍,她確實有猜測,但是這和她有什麼關係呢,她擔心了許久,但劉邦畢竟還是得到了封國,這就要前往就國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哈哈,王后招待得豐盛,自然是飽了。」
「那就好。你夫妻卻是連一頓酒飯,也沒有請他。」
劉邦默然。張澤若仍是淡笑,畢竟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由著她安排。
「大王現在關中,或許會去長安看一看。我答應他,會有一個讓他滿意的安排。所以……梁王,請上路吧。」
劉邦霍然抬頭。他不是沒想到這個結果,但他總還是不相信韓信會做如此選擇,說到底,始終是僥倖的。然而現在如同往事復演,韓信出征在外,其妻於宮中召見,要送他上路了。
他緩緩吐出一口氣,問:「不知我家人?」
張澤若笑意擴大,贊道:「梁王果然也是英雄,我還想,閣下會不會於此時同我爭辯是非曲直,那就要讓我小看了。便讓梁王放心,呂氏與其所生,均不能免。其餘倒也不必追究。」
好,也好,至少不是夷三族的酷刑。
「至少不是夷三族,梁王可還滿意?」
「滿意……滿意……若是我說,夷三族並非我本意,王后以為……」
「這句話,梁王應該問大王才是。」張澤若起身,冷漠地打斷了劉邦的話,緩步向外行去。她方踏出門,便有下仆端上兩杯酒液,人退出後,門也隨之掩上。
劉邦苦笑搖頭,對蕭何道:「本來以為他會放過你,看來你要陪我走了。」
蕭何已經將酒端在了手上,闔目不語多時,聞言才睜眼,重重的嘆了口氣,說話間好像仍是當年沛縣的主吏掾與他那不省心的亭長朋友:「都到這時候了,你也讓我死個明白,給我詳細說一說吧。」
這一詳說話可就長了。與其說是「詳說坑害當今太子當年淮陰侯的經過」,不如說是劉邦眉飛色舞吹噓自己發家史的經過。中間不時還向蕭何來一句:「他要做假齊王,這能怪我嗎?對吧。」
又或者:「我也不是一定要殺他,奈何太子年少,呂雉害怕啊。」
蕭何就點著頭,聽著他說到最後,就著他「這都是命啊」的感嘆,把酒飲盡了,生出這些年來少有的輕鬆釋然,嘆道:「不錯,這都是命啊。既然你出於私利不得不殺他,我出於身家性命不得不助你殺他,那今日還了這條命,也沒什麼不應該的了。」
是啊,劉邦想,也沒什麼不應該的。
飲酒以盡。
兩人坐著,一時也沒什麼話需要再說了,只是等了半晌,毒酒還沒發作,門卻被推開了。
張澤若立在門口,仍是方才淡笑從容的模樣,點頭道:「兩位既然有這樣的覺悟,倒也不必非得一死以償。梁王,你不用想新洲的封地了,我有一處好地方,送與你養老罷了。」
卻是擲過一捲地圖,劉邦展開看時,見有一處圈了硃筆,那便是他將要去的地方了。
------------------
一支船隊從臨淄出發,在南洋郡停留了幾天做補給並稍事休息,接著去黑金半島。
劉邦帶著家小與臣屬,以及他從梁國帶出來的士卒,就在船隊最後三條船上。
這三條船會換個方向,繼續向南航行,帶他前去他的封國,如今稱為新沛的地方。那裡據說草場如茵,氣候溫暖濕潤,雖然平原狹小但是極適於放牧。以華國現今的發展,光是賣羊毛和牛羊就能輕輕鬆鬆躺在金山上過活。另外也不乏礦產,等安置好之後,可以請人去勘探開採,以使國富民安。
這里又離諸國極遠,任是有什麼紛爭也不會打到他的國土上來,真正是極適合養老的地方。
只除了一點不好。
劉邦還沒打算養老。
推開一扇艙門,呂雉與她所生的三個兒子正坐在一起,不知道為什麼,他和呂雉生的孩子,性子都不像他們,儘管他打小有意培養,長大了還是過於溫軟。長子劉盈不是他記憶中那個長子了,性子卻還是差不多,下面兩個小的也是一樣。
見他進來,呂雉一瞬間是去拭淚的,但也就肩頭一動,她便放棄了這個舉動,轉而放開摟在懷中哭泣的幼子,撲倒在他腳邊,仰面哀泣。
「大王!妾若有過,大王降罪於妾一人,三子何辜,他們是大王親生的骨肉啊!」
還是這樣,劉邦無奈的嘆息,將她扶了起來。他知道她是示弱求憐,但他還真是吃這套。畢竟就像她說的一樣,她生的也是他的骨肉嘛。特別是這輩子他希望兒子能早點立起來,真是用了心栽培的,格外親近。
但他也沒辦法。
「你們先回自己艙中,我與你們母親說話。」
等把兒子打發走,劉邦關上門,沉靜地道:「我知道你性子剛強,不要哭了,我跟你說一說,我與韓信的事情。不少人都猜到了,你莫非沒有猜測麼?傳說中那個漢王,就是我。」
呂雉心跳幾乎都停了一拍,她確實有猜測,但是這和她有什麼關係呢,她擔心了許久,但劉邦畢竟還是得到了封國,這就要前往就國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