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徹回到京城的第一件事,就是跟朝廷就此次兩地賑災一事做述職。

  物資和糧食藥材等快捷又及時的調配到位,將百姓傷亡和財產損失都減少到過往同情況最低。所以單從這些方面來看,韓徹這次救災都完成的很不錯。

  皇帝在見著韓徹後,就對著他就做了好一番誇讚,慰勞的話也說了許多。自任命使職官後,韓徹每一項政務都完成得這般出色,解決了朝廷不少的難題。那麼對於這麼能幹又得力的臣子,皇帝自然不可能吝嗇好話。

  韓徹也回以皇帝感動神情,在趁著氣氛到位後,緊接著他就對皇帝針對這次賑災,提議完善地方官員的考課制度。

  「臣以為因受災而損免之州縣,不應再將賦稅必集計入官吏當年考課。」韓徹言道。

  皇帝一聽,頓時就不說話了。賦稅一事事關重大,朝廷財政過去又全賴賦稅征繳,這並非是能輕易就做決定的事。

  韓徹也不急,只繼續跟皇帝分析其中的利弊。

  如今朝廷所制定的損免制度,是跟地方官吏政績考核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這就使得不少地方官吏在發現災情時,不願意去替百姓如實上報朝廷。

  過去朝廷為了避免這事,就制定一經發現官員所奏不實,將會對此做出嚴厲懲戒,然而這效果顯然並不好。

  這事情韓徹更是親身經歷過。

  就是當初他剛穿越過來,在安南任職時,收編的那群從渠縣逃荒過來的流民。他們就是因為渠縣當時所任職的縣令害怕擔責,未作如實上報朝廷做損免,才使得當地不少百姓因為繳納不出賦稅,被迫扔下田地家園,逃荒到安南來的。

  這期間,還有不少因未能得以救援或逃荒路上而死去的百姓。

  最終算下來,朝廷折損的實際更多,也招百姓深怨。

  「賦役減免,只少一年。政在養民,地方官員之職也需首在字人。」韓徹就說道。

  要知道賦稅是從百姓身上征繳來的,就需得地方官員先撫治好百姓,朝廷征繳到的稅收才能更多。

  「故臣認為,受災地區刺史縣令當年的政績,應該從戶口有無逃散,田畝守常額等方面來做考課。對及時治災的官吏,還應給予嘉賞和職位升遷的獎勵制度……」

  如此一來,地方官吏不用再擔憂如實上報災情而影響政績考核。更甚至因為救災方面的政績顯著,還能得到職位升遷的機會,自然就會認真負責。

  地方百姓能得以及時救災,也就能順利渡過凶年。

  不過這樣一來,難免又會出現地方官員為了政績,向朝廷虛報災患。因此韓徹這時就又說道:「臣還認為,可在各道設置專職官吏,謹查各州縣災害……」

  像這一次,韓徹之所以能比朝廷提前一周就得到兩地州郡的災害呈報,正是因為他有吩咐快騎,對各地方的物價和民生情況做考察。

  也因為做到了這份及時,兩地這次災患的損失,比起過去同樣規模的颱風暴雨災害下,要來得減輕許多。

  「及期及時蠲除振救,民未及困,而奏報已行,不使百姓流離死亡,得以安居樂業。」(2)

  災害雖然是天災,人力是沒辦法做到避免的,但卻能做到及時的發現災害,在它剛冒頭時就實施應對舉措,從而大幅度減少損失。

  同時,這些專職官吏不僅能在地方起到一個監督的作用,在消息傳達給朝廷時,也有利於朝廷更為及時的調節各地物價。

  就歉收受困地方所需,及時從盈餘之地低價買入,快速運輸。這麼一來,兩地的物價都能得到調節控制,朝廷還能從中獲利。

  這時,韓徹還給出了一系列的數據。

  在這次的救災中,韓徹讓裕州百姓做工製鹽,解決當地今年的賦稅。他再把鹽運輸到松州,雖是低價出售,但也因為朝廷對鹽嚴格的專/制/管控政策,這部分賺取到的銀錢,對朝廷來說,除了運輸耗費外,幾乎全是利潤。

  接著,韓徹再從別處運輸了棉花過來,放棉給松州受災區域百姓紡織,同樣在解決完當地今年的賦稅問題後,哪怕韓徹是在松州碼頭直接拋售的棉布,同樣也使得朝廷在中間賺取了一筆。

  最後在韓徹這麼一番商業操作下,使得在兩地賺取到的銀錢,再扣除早前賑災的糧食和物資藥材等耗費外,朝廷還出現了些許剩餘!

  「善!此事就按你所說的去辦。」皇帝在看過韓徹交過來的詳細帳冊後,立刻便沒有了種種顧慮,高興的當下就同意了。

  實在是朝廷過去財政匱乏嚴重,黨派之爭剛結束那會,又經歷了一場京城和北直隸等區域嚴重缺糧,縱使是皇帝,也難免有些怕窮。

  「聖上聖明!臣定盡心竭力,不負聖上厚望。」韓徹高興的忙作揖行禮。

  最難的事情通過了,韓徹這時就又順勢提起了另一建議。

  那就是增多常平倉的種類。

  常平倉最初設置,主要還是針對於糧食。因此過往一來,常平倉裡面囤積的基本都是米麵大豆這一類物資。

  然而每個州郡的情況都會有所不同,那麼在當地設置的常平倉,就應該按照實際情況去發揮作用。

  「可。」對比之前的事,這個提議在皇帝看來就真不算什麼了。

  而且還是對朝廷和百姓都有利的,皇帝自然也就沒道理不答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