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小芸元帥離開了自己的雪人士兵們還有點不舍,但一看到馬車裡香香甜甜的糕點和邊上擺著的小紅燈籠,她頓時就把院子裡的方陣拋到了腦後去。
「芸姑娘。」到地兒時,柱子悄悄喊住了小芸。
小芸仰著頭,「柱子哥哥,怎麼啦?」
「你要不要玩小摔炮,」柱子問道,「老爺讓我去買點菸花晚上放,剛過來的路上,我看京城裡好些孩子在玩那東西,想著你要是喜歡,我也給你買點回來。」
「要!」
小芸欣喜地蹦了兩下,「我想玩的,謝謝柱子哥哥。」
「好嘞,等會拿回來了就給咱芸姑娘送來。」柱子拿著紀應淮寫給他的購物清單,出門去了。
溫暖的炊煙自屋頂飄入寒風中,因為要祭祖,這會小廚房已經在忙碌地準備餐食了。這府上的下人都是柱子親自去挑的,他辦事很穩妥,買來的侍從們都很勤快,手腳也是如出一轍的利索。
瞧著里外都被清掃得乾乾淨淨的宅子,纖塵不染又透著生活氣息,一進裡頭就覺得溫馨舒適。
安立夏在書房裡,他摩挲著架子上擺得滿滿當當的書籍,眼裡藏著歡欣。
這些都是紀應淮自己去書鋪買回來的。裡面有科考相關的,也有醫學相關的,並排放在一塊,就像他倆在一起一樣和諧。
「師母,」小芸捧著一沓紅紙進來,「師父讓我和您一塊寫對聯,還要寫福字。」
「你師父在做什麼,他怎麼不過來?」安立夏問。
小芸把卷好的紙張平鋪在桌上,拍了拍手上沾到的紅粉,道,「廚房阿嬤只會包餃子,不會做餛飩,師父讓阿嬤揉好了麵團,現在在切餛飩皮,準備一會自己包。」
南北方的差異還是挺顯著的,他們那兒祭祖的菜色也與京城不一樣,紀應淮想著要做就好好做到位,乾脆自己上手操辦了。
「師母,師父說您寫字很好看,指明要您親手寫福字呢!」小芸給他拿來筆墨,站在邊上期待地看著他。
安立夏垂眸執筆,耳根微紅,「沒有很好看,別聽你師父瞎說。」
那濃黑的墨在鮮亮的紅紙上蜿蜒,頃刻間,筆下就出現了一個漂亮的福字。
「師母,」小芸驚嘆道,「您別謙虛了,這還不好看的話,我那蚯蚓字乾脆燒了得了。」
她把寫好的紅紙收走,放在邊上晾乾,又換了張新的用鎮紙給安立夏壓在桌上。
「再來一個再來一個,師母,讓我多看看,說不定我就有長進了!」
安立夏笑著故意放慢了些動作,讓小芸看得更清楚些。一連寫了六七張福字,算著前後門全貼上都嫌多了,他才開始寫對聯。
年少讀書時,家裡的對聯幾乎都是他寫的。他爹會先在外頭打聽一圈,然後回來告訴他要寫什麼內容可以給家裡招財,什麼內容是寓意保平安。
有回上門拜年時,紀應淮瞧見了他家門上的紅條條,直夸這筆鋒有大家之范,還問他是請了哪位高人寫的,能不能給紀府也寫兩幅。
立夏問他真的認不出來這個字嗎,紀應淮還裝傻充愣地逗他,說自己怎麼可能認識這麼厲害的人。
現在回想起來,哪是不認得,分明是在尋他開心呢。
對聯寫完了,安立夏回過神,把筆掛到了筆架上去。
城中鋪子裡買的普通紅紙有些掉色,他和小芸碰了紙,沾了一手的紅粉。
淨手時,小芸對著銅鏡突發奇想,伸出手指往自己眉心點了一點,紅色的粉末在那白皙的皮膚上留下了一個圓圓的紅點子。
她傻呵呵地咧著嘴笑,問安立夏,「師母快看我看我,我現在像不像那觀音菩薩座下的女娃娃?」
「像,」安立夏一本正經地點了點頭,「特別可愛,很有福氣。」
小芸一聽自己被誇了,嘴都合不攏,跟在師母身後把手上的紅粉洗乾淨後,就蹦蹦跳跳地躥去了廚房,去找師父了。
「慢點跑,新鞋還沒穿服帖,當心摔了。」安立夏在她身後提醒道。
「我知道啦!」小芸立刻放慢了步伐,讓師母放心。
她聽紀應淮講故事的時候聽到童話里的人物有水晶鞋、小皮靴穿,小小地表示了一下自己的羨慕,然後就收到了師父給她定製的鹿皮靴子。
和這兒尋常的款式不一樣,它鞋底做了現代式樣的小方跟,只有兩三厘米高,但走起路來和公主們一樣有清脆的敲擊音。
小芸特別喜歡,今天除夕才捨得穿上,有事沒事就走兩步。聽著聲音,感覺自己也會魔法了。
「噠噠噠」的腳步聲由遠及近,紀應淮都不用看外頭,就知道是二人過來了。
他剛剛把皮和餡全部準備好。
餛飩餡做了三種口味的:傳統薺菜肉餡、鹹蛋黃蝦肉餡和菌菇肉餡。
原本還想做玉米肉餡的,但柱子今晨沒找到賣玉米的,廚房阿嬤說去年玉米賣價低,今年種得人少,這會家裡有存貨的基本都是留了種等著來年種的,於是只好作罷。
紀應淮在現代的時候學過包餛飩,他經常包一些放冰箱裡存著,等不知道想吃什麼的時候就拿出來下一點,湊合一頓。
安立夏雖然沒親手做過,但以前過年他見他娘包過,稍微會一點。學著紀應淮的動作嘗試了一下,很快就上手了。
只有小芸完全沒做過,她一手托著皮,一手舉著攪餡的筷子,呆呆地看著兩個大人。
「芸姑娘。」到地兒時,柱子悄悄喊住了小芸。
小芸仰著頭,「柱子哥哥,怎麼啦?」
「你要不要玩小摔炮,」柱子問道,「老爺讓我去買點菸花晚上放,剛過來的路上,我看京城裡好些孩子在玩那東西,想著你要是喜歡,我也給你買點回來。」
「要!」
小芸欣喜地蹦了兩下,「我想玩的,謝謝柱子哥哥。」
「好嘞,等會拿回來了就給咱芸姑娘送來。」柱子拿著紀應淮寫給他的購物清單,出門去了。
溫暖的炊煙自屋頂飄入寒風中,因為要祭祖,這會小廚房已經在忙碌地準備餐食了。這府上的下人都是柱子親自去挑的,他辦事很穩妥,買來的侍從們都很勤快,手腳也是如出一轍的利索。
瞧著里外都被清掃得乾乾淨淨的宅子,纖塵不染又透著生活氣息,一進裡頭就覺得溫馨舒適。
安立夏在書房裡,他摩挲著架子上擺得滿滿當當的書籍,眼裡藏著歡欣。
這些都是紀應淮自己去書鋪買回來的。裡面有科考相關的,也有醫學相關的,並排放在一塊,就像他倆在一起一樣和諧。
「師母,」小芸捧著一沓紅紙進來,「師父讓我和您一塊寫對聯,還要寫福字。」
「你師父在做什麼,他怎麼不過來?」安立夏問。
小芸把卷好的紙張平鋪在桌上,拍了拍手上沾到的紅粉,道,「廚房阿嬤只會包餃子,不會做餛飩,師父讓阿嬤揉好了麵團,現在在切餛飩皮,準備一會自己包。」
南北方的差異還是挺顯著的,他們那兒祭祖的菜色也與京城不一樣,紀應淮想著要做就好好做到位,乾脆自己上手操辦了。
「師母,師父說您寫字很好看,指明要您親手寫福字呢!」小芸給他拿來筆墨,站在邊上期待地看著他。
安立夏垂眸執筆,耳根微紅,「沒有很好看,別聽你師父瞎說。」
那濃黑的墨在鮮亮的紅紙上蜿蜒,頃刻間,筆下就出現了一個漂亮的福字。
「師母,」小芸驚嘆道,「您別謙虛了,這還不好看的話,我那蚯蚓字乾脆燒了得了。」
她把寫好的紅紙收走,放在邊上晾乾,又換了張新的用鎮紙給安立夏壓在桌上。
「再來一個再來一個,師母,讓我多看看,說不定我就有長進了!」
安立夏笑著故意放慢了些動作,讓小芸看得更清楚些。一連寫了六七張福字,算著前後門全貼上都嫌多了,他才開始寫對聯。
年少讀書時,家裡的對聯幾乎都是他寫的。他爹會先在外頭打聽一圈,然後回來告訴他要寫什麼內容可以給家裡招財,什麼內容是寓意保平安。
有回上門拜年時,紀應淮瞧見了他家門上的紅條條,直夸這筆鋒有大家之范,還問他是請了哪位高人寫的,能不能給紀府也寫兩幅。
立夏問他真的認不出來這個字嗎,紀應淮還裝傻充愣地逗他,說自己怎麼可能認識這麼厲害的人。
現在回想起來,哪是不認得,分明是在尋他開心呢。
對聯寫完了,安立夏回過神,把筆掛到了筆架上去。
城中鋪子裡買的普通紅紙有些掉色,他和小芸碰了紙,沾了一手的紅粉。
淨手時,小芸對著銅鏡突發奇想,伸出手指往自己眉心點了一點,紅色的粉末在那白皙的皮膚上留下了一個圓圓的紅點子。
她傻呵呵地咧著嘴笑,問安立夏,「師母快看我看我,我現在像不像那觀音菩薩座下的女娃娃?」
「像,」安立夏一本正經地點了點頭,「特別可愛,很有福氣。」
小芸一聽自己被誇了,嘴都合不攏,跟在師母身後把手上的紅粉洗乾淨後,就蹦蹦跳跳地躥去了廚房,去找師父了。
「慢點跑,新鞋還沒穿服帖,當心摔了。」安立夏在她身後提醒道。
「我知道啦!」小芸立刻放慢了步伐,讓師母放心。
她聽紀應淮講故事的時候聽到童話里的人物有水晶鞋、小皮靴穿,小小地表示了一下自己的羨慕,然後就收到了師父給她定製的鹿皮靴子。
和這兒尋常的款式不一樣,它鞋底做了現代式樣的小方跟,只有兩三厘米高,但走起路來和公主們一樣有清脆的敲擊音。
小芸特別喜歡,今天除夕才捨得穿上,有事沒事就走兩步。聽著聲音,感覺自己也會魔法了。
「噠噠噠」的腳步聲由遠及近,紀應淮都不用看外頭,就知道是二人過來了。
他剛剛把皮和餡全部準備好。
餛飩餡做了三種口味的:傳統薺菜肉餡、鹹蛋黃蝦肉餡和菌菇肉餡。
原本還想做玉米肉餡的,但柱子今晨沒找到賣玉米的,廚房阿嬤說去年玉米賣價低,今年種得人少,這會家裡有存貨的基本都是留了種等著來年種的,於是只好作罷。
紀應淮在現代的時候學過包餛飩,他經常包一些放冰箱裡存著,等不知道想吃什麼的時候就拿出來下一點,湊合一頓。
安立夏雖然沒親手做過,但以前過年他見他娘包過,稍微會一點。學著紀應淮的動作嘗試了一下,很快就上手了。
只有小芸完全沒做過,她一手托著皮,一手舉著攪餡的筷子,呆呆地看著兩個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