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哈,她蠢不蠢?」
彼時高啟泰正忙於揪改稅黨的漏洞,待想起來再去翻看時,又過去了好幾日。他靜靜地看著話本字裡行間的描述,有那麼一瞬間,他也覺得自己是那個面目可憎、殘暴肆虐的龍王長子。
高啟泰把薛珩喚來,翻了一半的話本子「啪」地丟到他腳下,「孤不想再看到這種空穴來風的東西來礙眼,想辦法銷毀掉。」
薛珩面有難色:「這……」
高啟泰不耐:「尋個由頭,賣得最多的幾家書坊書肆查封,其他人就懂了,很難辦到?」
要查封的可能不止書坊……薛珩儘量委婉地告知他現狀:「殿下,眼下即便是三歲孩童,都會傳唱白鷺洲的故事,就算把這些人的嘴堵上,如此大的動作必然招來六皇子黨的注意,反而被他們捏住了把柄,實在是得不償失。」
「那就任由這些人眾口鑠金地詆毀孤?」
「其實也都是私下裡的揣測……朗朗乾坤,就算是有官身的人家也不敢隨意議論……」
薛珩正勸著,額角一痛,連帶著有酒氣,是高啟泰抄起一隻黑釉高足杯朝他擲來。
「東宮什麼形勢,你不知道嗎?!」高啟泰厲聲道,胸口起伏不定,要是放在一年前高啟行還構不成威脅的時候,他何須在意這些。
薛珩沉默了,盯著那隻滾落地面的酒杯,連額角滲漏下來的酒液都懶得去擦。
「把沈徵喊來,孤要查出寫《白鷺洲》的人,此事必然與六弟黨羽脫不了關系。」
他自從發現沈徵有所隱瞞後,就起了戒備,然而近日御史台催促高啟行就藩的摺子里,就有沈徵親筆所寫的兩道。
薛珩一滯,覺得自己應該再勸,又忽然覺得什麼都不想說,他拱手退行,「是」。
第64章 背刺
沈徵被約見到芙清宮時, 已是夜深。
高啟泰身上帶著濃重酒氣,自偏殿大火以來,這還是他第一次踏足芙清宮,偏殿修繕一新, 裡頭空得可怕, 從前伺候的宮人均被遣散。
沈徵指頭微動,翻閱著高啟泰給的《白鷺洲》, 上面的一字一句他都很熟悉, 甚至有不少段落,是他親自提筆潤色。
「如何?」
「要找出背後含沙射影之人並不難, 但要是最後查出來,與六殿下無關呢?」
「即便不是六弟的手筆, 六弟黨羽就沒有在推波助瀾?哪怕他們真的清清白白, 憑什麼孤要遭受這些流言蜚語,他們就能獨善其身?」
沈徵不語, 高啟泰冷笑著挑明了:「髒水要潑,就該有來有往地潑,大家一起承擔。」
「臣明白了, 殿下給臣人手與時間。」
「你要多久?」
沈徵垂眸,推算了一下,「十日。」
高啟泰轉著酒杯:「就十日。」
「還有一事。」
「說。」
「朝中六皇子黨眾多,若按慣例辦案, 容易被六皇子耳目發現,不若將幕後之人找出來當面對質,好讓陛下與群臣看清。」
「那就這麼辦……等等。」
「殿下還有吩咐?」
「沈道麟, 我知道十日後羅挲皇子離京,你別以為沒有他, 孤就沒有拿捏你的手段。」
「臣自然不敢拿烏紗帽犯險。」
十日後,羅挲皇子與鄂侖國使團離京。
沈徵彈劾高啟行黨羽借《白鷺洲》話本一事含沙射影,詆毀東宮與皇家名譽的奏疏,也遞給高啟泰查閱,條理清晰,字句鏘然。
高啟泰滿意了,又飲了一壺酒,將奏疏拋回給沈徵,想到隨新稅推進而名聲大漲的高啟行,愈發等不及將他的面目撕破,叫父皇親眼看看。
翌日朝會,沈徵在群臣議事完畢後出列。
「陛下,民間近來廣為流傳名為《白鷺洲》的話本,撰寫人自稱無名氏,但似乎別有用心,將矛頭直指東宮。事關儲君與皇家聲譽,臣不敢輕視,已查出幕後之人,將事情原委寫於奏疏,望陛下明鑑。」
李德海接過他手中奏疏,擺到高澹面前。
高澹點著奏疏外封,默然不語,他昨夜犯過一次頭疾,今日是強打精神來的朝會。
《白鷺洲》一事,他早知曉。
新稅法初見成效,國庫增收不少,如何平穩推進新稅,把銀錢用到救災、明年春耕與軍備,才是他眼下最關注的事情。
民間上不了台面的流言蜚語,東宮沒有能力擺平,還鬧到朝會上來,實在不像話。
「不過是空穴來風之言。」高澹不置可否,可緊接著高啟泰拱手請求,「兒臣清者自清,正想與這位幕後之人當面對質,一問究竟。」
到底還是年輕,沉不住氣,也罷。
「那就傳上來。」高澹隨手翻開沈徵的奏疏,掃過頭兩句,繼而一目十行粗略讀完,眼神頓時變得凌厲,看著沈徵的眼神帶著責備。
沈徵頎長身影立在殿中,斂著眉目靜候。
呵,好一派溫順恭敬的模樣。
他怎不知沈道麟生了一根反骨。
高澹將奏疏放下來,有那麼一瞬後悔自己答應得太快,但君無戲言,撰寫《白鷺洲》的人已到殿中。來人裹著寬鬆的深灰藍色披風與兜帽,連下頷都被面紗遮得嚴嚴實實。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彼時高啟泰正忙於揪改稅黨的漏洞,待想起來再去翻看時,又過去了好幾日。他靜靜地看著話本字裡行間的描述,有那麼一瞬間,他也覺得自己是那個面目可憎、殘暴肆虐的龍王長子。
高啟泰把薛珩喚來,翻了一半的話本子「啪」地丟到他腳下,「孤不想再看到這種空穴來風的東西來礙眼,想辦法銷毀掉。」
薛珩面有難色:「這……」
高啟泰不耐:「尋個由頭,賣得最多的幾家書坊書肆查封,其他人就懂了,很難辦到?」
要查封的可能不止書坊……薛珩儘量委婉地告知他現狀:「殿下,眼下即便是三歲孩童,都會傳唱白鷺洲的故事,就算把這些人的嘴堵上,如此大的動作必然招來六皇子黨的注意,反而被他們捏住了把柄,實在是得不償失。」
「那就任由這些人眾口鑠金地詆毀孤?」
「其實也都是私下裡的揣測……朗朗乾坤,就算是有官身的人家也不敢隨意議論……」
薛珩正勸著,額角一痛,連帶著有酒氣,是高啟泰抄起一隻黑釉高足杯朝他擲來。
「東宮什麼形勢,你不知道嗎?!」高啟泰厲聲道,胸口起伏不定,要是放在一年前高啟行還構不成威脅的時候,他何須在意這些。
薛珩沉默了,盯著那隻滾落地面的酒杯,連額角滲漏下來的酒液都懶得去擦。
「把沈徵喊來,孤要查出寫《白鷺洲》的人,此事必然與六弟黨羽脫不了關系。」
他自從發現沈徵有所隱瞞後,就起了戒備,然而近日御史台催促高啟行就藩的摺子里,就有沈徵親筆所寫的兩道。
薛珩一滯,覺得自己應該再勸,又忽然覺得什麼都不想說,他拱手退行,「是」。
第64章 背刺
沈徵被約見到芙清宮時, 已是夜深。
高啟泰身上帶著濃重酒氣,自偏殿大火以來,這還是他第一次踏足芙清宮,偏殿修繕一新, 裡頭空得可怕, 從前伺候的宮人均被遣散。
沈徵指頭微動,翻閱著高啟泰給的《白鷺洲》, 上面的一字一句他都很熟悉, 甚至有不少段落,是他親自提筆潤色。
「如何?」
「要找出背後含沙射影之人並不難, 但要是最後查出來,與六殿下無關呢?」
「即便不是六弟的手筆, 六弟黨羽就沒有在推波助瀾?哪怕他們真的清清白白, 憑什麼孤要遭受這些流言蜚語,他們就能獨善其身?」
沈徵不語, 高啟泰冷笑著挑明了:「髒水要潑,就該有來有往地潑,大家一起承擔。」
「臣明白了, 殿下給臣人手與時間。」
「你要多久?」
沈徵垂眸,推算了一下,「十日。」
高啟泰轉著酒杯:「就十日。」
「還有一事。」
「說。」
「朝中六皇子黨眾多,若按慣例辦案, 容易被六皇子耳目發現,不若將幕後之人找出來當面對質,好讓陛下與群臣看清。」
「那就這麼辦……等等。」
「殿下還有吩咐?」
「沈道麟, 我知道十日後羅挲皇子離京,你別以為沒有他, 孤就沒有拿捏你的手段。」
「臣自然不敢拿烏紗帽犯險。」
十日後,羅挲皇子與鄂侖國使團離京。
沈徵彈劾高啟行黨羽借《白鷺洲》話本一事含沙射影,詆毀東宮與皇家名譽的奏疏,也遞給高啟泰查閱,條理清晰,字句鏘然。
高啟泰滿意了,又飲了一壺酒,將奏疏拋回給沈徵,想到隨新稅推進而名聲大漲的高啟行,愈發等不及將他的面目撕破,叫父皇親眼看看。
翌日朝會,沈徵在群臣議事完畢後出列。
「陛下,民間近來廣為流傳名為《白鷺洲》的話本,撰寫人自稱無名氏,但似乎別有用心,將矛頭直指東宮。事關儲君與皇家聲譽,臣不敢輕視,已查出幕後之人,將事情原委寫於奏疏,望陛下明鑑。」
李德海接過他手中奏疏,擺到高澹面前。
高澹點著奏疏外封,默然不語,他昨夜犯過一次頭疾,今日是強打精神來的朝會。
《白鷺洲》一事,他早知曉。
新稅法初見成效,國庫增收不少,如何平穩推進新稅,把銀錢用到救災、明年春耕與軍備,才是他眼下最關注的事情。
民間上不了台面的流言蜚語,東宮沒有能力擺平,還鬧到朝會上來,實在不像話。
「不過是空穴來風之言。」高澹不置可否,可緊接著高啟泰拱手請求,「兒臣清者自清,正想與這位幕後之人當面對質,一問究竟。」
到底還是年輕,沉不住氣,也罷。
「那就傳上來。」高澹隨手翻開沈徵的奏疏,掃過頭兩句,繼而一目十行粗略讀完,眼神頓時變得凌厲,看著沈徵的眼神帶著責備。
沈徵頎長身影立在殿中,斂著眉目靜候。
呵,好一派溫順恭敬的模樣。
他怎不知沈道麟生了一根反骨。
高澹將奏疏放下來,有那麼一瞬後悔自己答應得太快,但君無戲言,撰寫《白鷺洲》的人已到殿中。來人裹著寬鬆的深灰藍色披風與兜帽,連下頷都被面紗遮得嚴嚴實實。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