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高澹把這頭加碼壓下去,那頭就翹起來,御書房案頭堆滿了新稅法擁護者與反對者的奏疏。
「鍾止善這老滑頭,就是讓朕二選一,要麼啟行去封地,要麼新稅法廢止。」高澹翻了最新呈上來的一份,冷笑著丟回案上。
李德海默不作聲地研著墨,陛下心情不好時,最忌胡亂接話,不經意瞧見御書房門外,自己的小徒弟正探頭探腦,那表情是有話想說。
李德海瞥一眼,高澹又抽出另一份奏疏批閱起來,硃砂筆的痕跡仿佛力透紙背。
他輕手輕腳走出去,一敲小徒弟腦殼:「做什麼這時候來?陛下正惱著呢!」
小徒弟捂住額頭,附在他耳邊說話。
片刻後,李德海回到高澹身邊,瞅准了高澹批閱完,眉頭稍微舒展的時機,細聲細氣稟告:「端妃娘娘病了,病得很急,要去看看嗎?」
高澹的動作頓了一瞬,看著他挑起了眉頭。
當日,後宮裡就起了傳聞。
端妃突患惡疾,一夜之間病倒,太醫署接連來了兩位太醫都束手無策,一直靠參湯吊氣。
大暐朝重孝,消息一早傳到高啟行王府時,他與正妃趕去皇宮侍疾,深夜才獨自歸府。
第二日朝會上,高啟行當著群臣面上奏:「母妃病情險峻,加之新稅法推行正值關鍵之時,兒臣請再留在京畿,短則半載多則一年,待一切塵埃落定,定然遵循舊制,往封地就藩。」
「眾愛卿以為如何?」高澹淡淡地問,眼神投向了文官隊列前的鐘止善。
一年半載,新稅法未到根深蒂固的地步,而高啟行積累起來的優勢,會隨著他就藩而削弱。
鍾止善恭敬頷首:「臣以為,六殿下重孝,也重諾,不會忘記今日在殿上所說過的話。」
民間不知朝堂上的唇槍舌劍,普通人家只覺徵稅比從前輕了。河南道宋州定和縣的柳家裡,柳小漁捧著一卷《白鷺洲》看得入迷。
是她用一個銅板向隔壁陳姑娘借來的話本。
《白鷺洲》是神話故事,開端是白鷺仙子在人間的水邊照影,恰被東海龍宮下凡施雨的龍王長子看中,藉口寶器被盜,問天庭借了捆仙鎖,將白鷺仙子囚於龍宮。
與尋常話本子纏綿悱惻的情情愛愛不同,《白鷺洲》濃墨重彩地描寫白鷺仙子一次次企圖逃脫又被抓回的經過,結局在最後一次逃脫之時,她被栽贓偷盜寶器的罪名依然沒有洗脫。
柳小漁看得屏住了呼吸,連她娘王蘭出屋都沒有注意,被賞了一記呼在後腦勺的巴掌。
「娘!別打腦袋,要打壞的!」
「就你這天天知道看話本子的腦袋……打壞說不準歪打正著。」王蘭嗔她一句,挎了個籃子要出門,袖子給柳小漁扯住了。
柳小漁一掀開籃子上蓋的墨藍色麻布,露出底下透著油跡的燒雞紙包、頻婆果、香燭,還有三串整整齊齊的銅錢,大呼一聲:「娘!你又去拜那什麼大勝教啊?哪一路神仙要這麼天天供奉啊,今年省下的稅錢快全變香火錢了。」
「去去去!小孩子不懂事別亂說。」王蘭將她推遠些,雙手合十向著虛空禱告:「上仙莫怪上仙莫怪,我閨女腦瓜子糊塗亂說的。」
說罷留下氣鼓鼓的柳小漁出了門。
柳小漁沒心情看話本子,《白鷺洲》拋到了窗台上,陣陣風吹過,書頁嘩啦啦亂翻,恰好停在白鷺仙子引火燒牢籠的這一章。
相距千里的繁華皇都里,平康坊的戲台也在演這一幕,惹得底下看客的賞錢雪花飛灑而來。
近一個月里,《白鷺洲》在梨園戲台演,在秦樓楚館、酒肆茶坊的歌姬口中唱,在街頭巷尾三兩結伴的孩童嘴裡,變成朗朗上口的童謠。
隨著故事流傳而起的,還有一種猜測。
白鷺洲不是仙界故事是紀實故事,撰寫人就是在寫自己被隻手遮天的皇城權貴囚禁的經歷。
話本子裡的種種巧合,矛頭直指東宮。
更有人聲稱,曾經夜半望見芙清宮一角的上空透出異常火光,正應了火燒牢籠的描述。
真真假假的風月秘辛,就像往乾草堆濺落的零星火點,無需風勢,無需燈油,便可噼里啪啦連頭帶尾地燒了個遍。
從當今太子為一己私慾囚禁良家女子,到太子無惡不作嗜殺成性,衍生出五花八門的傳聞。
高啟泰本是不理會這等民間俗物的。
是太傅鍾止善家的小娘子,他內定的太子妃鍾彗心在近日宮宴上,假裝不經意地問:「太子哥哥,最近天乾物燥,城內走水的銅鑼隔三差五就響一次,我聽聞你的別宮也曾經起過火?」
芙清宮那場大火,連他的幕僚都不敢提起。
高啟泰面目倏然之間露出了陰鷙狠厲之色,待鍾彗心再凝眸去看時,已恢復平靜:「不過是蠢笨宮人不小心打翻了燭台,早撲滅了。」
鍾慧心面色霎時一變,明麗嬌俏的臉白了白。高啟泰靠近一步,作勢要虛扶:「慧心妹妹不舒服?臉色這般難看?」
鍾慧心猛地後退,強自鎮定,嘴角牽出了一抹笑,「許是酒吃多了,我先去暖閣里緩緩。」
鍾慧心明顯不對勁,但最近高啟泰身邊人和事變得太多了,他只淡聲吩咐幕僚找人去留意,薛珩過了幾日,把那本《白鷺洲》擺在他案頭,「民間話本亂寫,鍾小娘子受了點影響。」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鍾止善這老滑頭,就是讓朕二選一,要麼啟行去封地,要麼新稅法廢止。」高澹翻了最新呈上來的一份,冷笑著丟回案上。
李德海默不作聲地研著墨,陛下心情不好時,最忌胡亂接話,不經意瞧見御書房門外,自己的小徒弟正探頭探腦,那表情是有話想說。
李德海瞥一眼,高澹又抽出另一份奏疏批閱起來,硃砂筆的痕跡仿佛力透紙背。
他輕手輕腳走出去,一敲小徒弟腦殼:「做什麼這時候來?陛下正惱著呢!」
小徒弟捂住額頭,附在他耳邊說話。
片刻後,李德海回到高澹身邊,瞅准了高澹批閱完,眉頭稍微舒展的時機,細聲細氣稟告:「端妃娘娘病了,病得很急,要去看看嗎?」
高澹的動作頓了一瞬,看著他挑起了眉頭。
當日,後宮裡就起了傳聞。
端妃突患惡疾,一夜之間病倒,太醫署接連來了兩位太醫都束手無策,一直靠參湯吊氣。
大暐朝重孝,消息一早傳到高啟行王府時,他與正妃趕去皇宮侍疾,深夜才獨自歸府。
第二日朝會上,高啟行當著群臣面上奏:「母妃病情險峻,加之新稅法推行正值關鍵之時,兒臣請再留在京畿,短則半載多則一年,待一切塵埃落定,定然遵循舊制,往封地就藩。」
「眾愛卿以為如何?」高澹淡淡地問,眼神投向了文官隊列前的鐘止善。
一年半載,新稅法未到根深蒂固的地步,而高啟行積累起來的優勢,會隨著他就藩而削弱。
鍾止善恭敬頷首:「臣以為,六殿下重孝,也重諾,不會忘記今日在殿上所說過的話。」
民間不知朝堂上的唇槍舌劍,普通人家只覺徵稅比從前輕了。河南道宋州定和縣的柳家裡,柳小漁捧著一卷《白鷺洲》看得入迷。
是她用一個銅板向隔壁陳姑娘借來的話本。
《白鷺洲》是神話故事,開端是白鷺仙子在人間的水邊照影,恰被東海龍宮下凡施雨的龍王長子看中,藉口寶器被盜,問天庭借了捆仙鎖,將白鷺仙子囚於龍宮。
與尋常話本子纏綿悱惻的情情愛愛不同,《白鷺洲》濃墨重彩地描寫白鷺仙子一次次企圖逃脫又被抓回的經過,結局在最後一次逃脫之時,她被栽贓偷盜寶器的罪名依然沒有洗脫。
柳小漁看得屏住了呼吸,連她娘王蘭出屋都沒有注意,被賞了一記呼在後腦勺的巴掌。
「娘!別打腦袋,要打壞的!」
「就你這天天知道看話本子的腦袋……打壞說不準歪打正著。」王蘭嗔她一句,挎了個籃子要出門,袖子給柳小漁扯住了。
柳小漁一掀開籃子上蓋的墨藍色麻布,露出底下透著油跡的燒雞紙包、頻婆果、香燭,還有三串整整齊齊的銅錢,大呼一聲:「娘!你又去拜那什麼大勝教啊?哪一路神仙要這麼天天供奉啊,今年省下的稅錢快全變香火錢了。」
「去去去!小孩子不懂事別亂說。」王蘭將她推遠些,雙手合十向著虛空禱告:「上仙莫怪上仙莫怪,我閨女腦瓜子糊塗亂說的。」
說罷留下氣鼓鼓的柳小漁出了門。
柳小漁沒心情看話本子,《白鷺洲》拋到了窗台上,陣陣風吹過,書頁嘩啦啦亂翻,恰好停在白鷺仙子引火燒牢籠的這一章。
相距千里的繁華皇都里,平康坊的戲台也在演這一幕,惹得底下看客的賞錢雪花飛灑而來。
近一個月里,《白鷺洲》在梨園戲台演,在秦樓楚館、酒肆茶坊的歌姬口中唱,在街頭巷尾三兩結伴的孩童嘴裡,變成朗朗上口的童謠。
隨著故事流傳而起的,還有一種猜測。
白鷺洲不是仙界故事是紀實故事,撰寫人就是在寫自己被隻手遮天的皇城權貴囚禁的經歷。
話本子裡的種種巧合,矛頭直指東宮。
更有人聲稱,曾經夜半望見芙清宮一角的上空透出異常火光,正應了火燒牢籠的描述。
真真假假的風月秘辛,就像往乾草堆濺落的零星火點,無需風勢,無需燈油,便可噼里啪啦連頭帶尾地燒了個遍。
從當今太子為一己私慾囚禁良家女子,到太子無惡不作嗜殺成性,衍生出五花八門的傳聞。
高啟泰本是不理會這等民間俗物的。
是太傅鍾止善家的小娘子,他內定的太子妃鍾彗心在近日宮宴上,假裝不經意地問:「太子哥哥,最近天乾物燥,城內走水的銅鑼隔三差五就響一次,我聽聞你的別宮也曾經起過火?」
芙清宮那場大火,連他的幕僚都不敢提起。
高啟泰面目倏然之間露出了陰鷙狠厲之色,待鍾彗心再凝眸去看時,已恢復平靜:「不過是蠢笨宮人不小心打翻了燭台,早撲滅了。」
鍾慧心面色霎時一變,明麗嬌俏的臉白了白。高啟泰靠近一步,作勢要虛扶:「慧心妹妹不舒服?臉色這般難看?」
鍾慧心猛地後退,強自鎮定,嘴角牽出了一抹笑,「許是酒吃多了,我先去暖閣里緩緩。」
鍾慧心明顯不對勁,但最近高啟泰身邊人和事變得太多了,他只淡聲吩咐幕僚找人去留意,薛珩過了幾日,把那本《白鷺洲》擺在他案頭,「民間話本亂寫,鍾小娘子受了點影響。」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