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眾人對視一眼,齊聲應是。

  有升官的胡蘿蔔在前面吊著,民生部之內風氣一振,有什麼事情人都搶著做。

  個個恨不得加班到天明。

  卷的眼睛都紅了。

  …………

  夏日悠悠而過。

  很快就到了一年的臘月,各處衙門都將封印,準備過年休息。

  特別是,整個康寧三年如同它的年號一樣,康和安寧,地方上雖有一些小災,但絲毫不似前些年那樣動輒赤地千里、蝗蟲漫天。

  年末盤一盤帳。

  李尚書笑開了花,國庫居然餘下了一半。

  所有人都以為,這個年會熱鬧喜慶、毫無波折的過去,可世事往往不如人意,總要鬧出點么蛾子來。

  臘月十八,一個消息傳遍京城。

  崔首輔病危了。

  第476章 崔首輔,託付,教孫

  這道消息傳過來的時候,所有人先是一驚,隨後升起一種「不出預料」的感覺。

  無他,崔首輔年紀已經很大了。

  這位歷經三朝的老人,從許玥入朝的那一日起就是內閣首輔。

  年年有消息傳出來,說他要致仕回家養老。

  到最後都會被證實這是一個謠言。

  許玥封尚書的時候,崔首輔還精神奕奕的恭賀她,頭髮雖完全白了,臉色卻還紅潤非常,頗有再戰五百年的跡象。

  今年冬日暖和了些。

  他卻在某日染上了風寒,原以為是小病養養就好,誰知人躺在床上卻越發虛弱了下去,一日一日的,已然起不來床。

  聞訊,天子當即令太醫去診。

  院正帶人親自走了一趟,也唯有他敢不作隱瞞說出實話——天壽如此,人力無可挽回。

  說白了,已經到年紀了。

  天子沉默良久,一車一車的珍稀藥材如流水一般往下賞。

  此外,其子孫亦有封賜。

  論起來,這樣的賞賜太過逾越,朝中卻無人多說一句。

  ………………

  這日。

  大雪壓的樹枝低到了地面,行人無不縮著脖子匆匆往家裡趕去。

  然而,崔府門前卻站著一個中年人。

  此人身份十分尊貴,乃崔首輔嫡長孫崔昭,正經中進士入仕,已經在地方上擔任從四品大員。

  這次匆匆入京,是天子法外開恩。

  能讓他心甘情願在風雪中等候的人,自然有其過人之處。

  不多時,一架馬車駛來。

  崔昭幾步上前,見車簾掀開,便見一身素衣氣度如乘雲之鶴的許玥,饒是見多了出眾人物,他此時也覺呼吸一滯。

  世人傳頌這位尚書風儀出眾,可留史書,竟是真的。

  「許尚書。」

  「崔大人。」許玥微點頭:「勞煩您出門迎我。」

  客氣兩句,她便跟著崔昭往內走,心中有些許好奇,其實聽聞崔首輔病了她只是隨大流送了慰問禮過去。

  並未和許多人一樣親自探望。

  誰知,崔府以「病人要清淨」的理由拒絕了所有人的探望,卻下帖請許玥過府,這才有了這一趟。

  到了內室。

  崔首輔沒有躺在床上,而是獨坐在窗邊看著什麼,示意其他下人都退出去,玻璃窗極好的透光性,讓屋內並不顯沉悶。

  照的人心都亮堂了不少。

  時至今日,該賺的大錢賺夠了,民生部慢慢放開了玻璃的製作方法,因此玻璃價錢早就跌了下來。

  除了某些頑固守舊的人家。

  大部分有些余錢的,都換上了玻璃窗戶。

  看來,崔首輔年紀雖然不算小,但心態上卻不守舊。

  許玥行晚輩禮後坐下,心中斟酌著該說些什麼,其實她很好奇崔首輔為何讓自己過來。

  兩人算得上來往平平了。

  答案很快揭曉——

  「老夫聽說,另一邊大陸有什麼教皇遣使過來,惹的陛下龍顏大怒,想要派水軍過去給他們一個教訓?」

  聞言,許玥一怔。

  「確有此事。」

  大周與外界的交流逐漸增多,歐洲教會注意到了繁華的另一片土地,理所當然想要來傳教。

  千里迢迢派來使臣,然後……惹急了陛下。

  這也怪不了陛下,教會摸不清形勢,想要在大周的土地上建教堂、占土地傳教,還提出許多根本不可能被答應的要求。

  比如要求教皇為天子加冕之類……

  崔首輔長長的嘆氣:「外邦野人不識得禮數,自該教訓,陛下卻太急了。」

  「打仗豈是輕而易舉之事?」

  「何況遠渡大洋,我方所費人力物力堪稱千百倍,好不容易到了地方,敵人以逸待勞,勝負猶未可知。」

  老臣神色中帶著刻骨的憂慮:「近幾年來,大周國內情況雖好了些,國庫稍有存余卻禁不起這樣耗費……」說到一半,他垂首不住的咳嗽。

  一旁侍奉的崔昭神色焦急,要去請太醫來,被崔首輔按住了。

  許玥不由開口安撫:

  「您放心,陛下只是一時氣昏了頭,回過神後,又把話收回去了。」又開了個玩笑:「下官想就算真下了令,李尚書寧願抗旨也不會撥銀子的。」

  要跨過大洋打仗,實在力有未怠。

  「也是,李尚書素來忠直。」

  崔首輔神色稍有緩解,病的消瘦的臉上露出一抹笑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