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乾坤一統歸洪武,日月雙輪照大明,即使這個朝代不是他們大唐,但他們看到一個有骨氣的朝代建立,他們就開心。

  然後……大唐君臣開心不到兩秒鐘……

  【不過這個世界給明朝開了一個玩笑。

  ……剛喘一口氣的華夏大地迎來了大明戰神。

  土木堡之變,叫門天子丟盡華夏臉,一朝歸來興風作浪。

  自此,華夏迎來了一群不務正業的皇帝:

  戀母情結明憲宗;除了做皇帝什麼都愛做的動物園長明武宗;熱愛修仙不管事的明世宗;荒誕不羈女色愛好者明穆宗;懶癌晚期明神宗;木匠皇帝明熹宗。

  戚繼光掃平沿海倭寇阻止不了海禁政策的施行;千古第一人張居正的改革壓不住明朝頹勢;魏忠賢終究救不了大明;崇禎帝朱由檢再如何勤於政事也對小冰河期愈發嚴重束手無策。

  西北,中原之地連年天災,無一樂歲,災荒頻繁,旱蝗相繼,糧食歉收,百姓吃不飽穿不暖,起義頻繁。

  異族清軍虎視眈眈,包圍北京;起義軍更是直接攻陷北京,只留下個被朝臣和百姓拋棄的明皇帝煤山自縊。】

  【時隔近三百年,外族再次入駐中原。】

  李世民絕望。

  還真是開心不到一秒。

  「蒙古剛滅,異族又起,明朝末期又有小冰河期。」

  「繼重文抑武后,海禁又興,不知又會出什麼么蛾子。」

  貞觀臣子們腦中記憶閃現。

  小冰河期,他們認識這個名詞。漢朝的滅亡就有它的痕跡在,處於這個時期的田地,就代表著這個時代很難過啊。

  「秦漢唐宋元明清,明滅後,外族又建立起朝代來了。記得這個清就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李淵在回想,最後肯定道: 「就那個剃頭朝。」

  臣子們一個頭兩個大,對於異族所統治的朝代,他們現在可一點好印象都沒有,有的只是蠻夷們壓榨中原的印象。

  他們齊齊嘆氣,長孫無忌道: 「也不知這個異族所建之朝如何。」

  如何呢,他們知道,看下去就懂了。

  【康熙開江海關,自信地與世界各國往來。

  可惜不是每一任皇帝都有他的魄力。

  他的繼任者雍正,乾隆就開始了閉關鎖國。

  是比明朝更為嚴苛正式的閉關鎖國。

  康雍干盛世——近代前夜的危機。

  乾隆皇帝大興文字獄,用四書五經禁錮文人思想時,西方蒸汽機得到改造,十八世紀六十年代的英國熱火朝天的進行著工業革命。

  和珅創立議罪銀制度,瘋狂斂財時,美國紐約股票交易所成立。

  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則徐升任湖廣總督時,長距離電報摩爾斯電碼被發明而出。

  極具割裂感的歷史,代表著華夏落後了這個世界。】

  這是比宋朝被壓制更恐怖的一個時代。

  李世民仰望仙幕上對比展示的兩個視頻。

  李世民輕聲呢喃: 「仙幕展示出來的西方水平工藝,諸位可覺得熟悉。」

  熟悉,怎麼能不熟悉。

  魏徵眼中滿是悲意,輕聲道: 「漢武帝界面所學習的工藝,就是來自於那些近代西方的。」

  原來這些他們奉為神物的東西,不是他們漢人發明的,而是他們嗤之以鼻的外邦發明的。

  前面多麼崇拜,現在就有多諷刺。

  「看這時間對比,感覺未來的華夏王朝啊,真是把一把好牌打得稀爛。」蕭瑀毒舌道。

  怎麼就不是呢?

  李世民苦笑: 「愛卿說的極有道理。」

  他們唐朝是盛世一朝回到解放前。宋朝是重文抑武自斷生路,明朝有天災人禍沒法子。

  但那個末代王朝啊,前面延續了三代的盛世,卻因雙目緊閉而錯過世界的變革。

  怎麼不算是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呢?

  【但世界給了華夏一個機會

  《飢餓的盛世》《故宮國寶宮外流失秘籍》記載:乾隆過八十壽辰,英王喬治三世獻上榴彈炮,蒸汽機,戰艦模型,天文望遠鏡,手槍大炮,懷表和世界地圖等物。「1」

  可惜,清代統治者對此棄若敝履,原封不動,布滿灰塵。

  統治階級不是不知道時代的變化,而是從未把這些變化放在心上。】

  【1840年英軍艦船用轟向廣州的大炮打碎了清天朝上國的美夢,打響了侵華戰爭的號角。

  但為時以晚,沒有抓住這個機會的華夏落後就要挨打。

  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等等無數次戰爭的失敗背後是華夏接連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 《天津條約》, 《北京條約》, 《馬關條約》等數十個不平等條約。

  曾經高高在上不願開放自己的華夏大地被迫開放,割讓領土,賠償銀元,打開口岸,讓人隨意進出。

  泱泱大國變成了半殖民地社會。

  中華文明進入了黑暗,巨變,被全面碾壓的一百年。】

  【師夷長技以制,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 『扶清滅洋』義和團運動。

  從不妥協的漢人尋求解決之法。

  但無濟於事

  有心殺賊,無力回天,

  對內壓不過假宣戰真投降的封建統治階級,因為在末代王朝的統治者看來『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不再話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