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頁
時梁晉吳蜀四分天下,後唐以一滅二,天下四分已得三分,五代領域,無盛於此者。】「6」
【後唐,直到清泰三年石敬瑭向契丹割地稱臣,以燕雲十六州為代價,借遼精兵五萬人攻入洛陽,才滅亡。
唐朝滅亡了但唐魂沒亡,後唐的末帝見大勢已去,帶上傳國玉璽以及宗族登上玄武樓,自焚而死。】「6」
「嗚嗚,難怪後世之人喜歡這個後唐,換朕朕也喜歡!」李世民終於受不住淚目。
李世民抱住身邊的老父親,與老父親一起痛哭流涕。
「細細算來,國都六陷,天子九逃,玄宗後面的皇帝就沒有一個不逃,現在終於有一個不逃的了!」
「這才有大唐皇室的氣魄!」
他實在太喜歡這群人了。即使這群後唐人並非他李家的血脈,只是掛著他李家的名頭,但至少延續了他李家的香火,延續了大唐的榮光啊!
臣子們也感慨良多: 「吾大唐終於還是落幕了,落幕的對象,也是好樣的。」
對另一個人,他們則是咬牙切齒,惡狠狠道: 「多可恨啊,這石敬瑭,別讓我等有機會穿到你那邊,要是逮著你定然把你碎屍萬段,竟然敢賣地求榮,國土是不可分割的,怎能分割!」
「還有那個契……契丹?」
他們的惡狠狠卡殼,面面相覷,互相問: 「這個契丹是什麼異族,你們聽過?」
被問到的人也是一頭霧水,絞盡腦汁也沒想出來這個契丹。
「燕雲十六州在北方,這個契丹伊應該是突厥,回紇才對,怎麼就變成了契丹?」
「呃,可能是後期變動?」
臣子們猜測,但不管怎麼樣,喜歡後唐,嫌棄厭惡這姓石的人是沒毛病的。
【大唐,它擁有不朽傳奇的唐太宗李世民,創造了獨一無二的女帝和少有的女官,包容了各族文明,成就了天可汗,讓大唐威勢傳遍各個文明,甚至為後世帶來了充滿無限想像力的唐詩。
它迎過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的輝煌;也迎過國都六陷,天子九逃的狼狽;迎過自穆宗以來八世,而為宦官所立者七君,君王廢立受制於家奴的憋屈。
它亡於內鬥之政,沒有丟臉丟到外邦去,甚至是晚年,它的殘喘也能夠一腳帶走回紇,南詔,和當時的世界級大帝國吐蕃。
即使最後亡國了,被遼兵攻破城池,君王也沒有像原先那樣奔逃,而是以身殉國。】
【大唐,多麼有意思的國度啊,它不斷的面臨危機瀕臨覆滅,又出現賢明之君快速中興,然後再度瀕臨覆滅,又快速出現力挽狂瀾之輩,扮豬吃老虎之輩崛起繁榮。
大唐的存在讓人遺憾於它要是能夠一直維持盛世到千年後該有多好啊。
如果後世之人能夠完全按照李世民留下的祖宗之法該有多好啊。
聽從李世民老祖宗一遍遍強調的民生紅線意識,聽從老祖宗要重視治人,慎選官吏,監管地方,虛心納諫。】
【可惜,老祖宗已經把怎麼懶政都不會丟權的萬世之法寫在《帝范》和《貞觀政要》中了,但還是沒人聽從。】
【可惜,李唐的榮光終歸是沒有延續到一千年後的今天
更有甚者,唐亡的遺毒余酷,影響到了之後整個華夏的走向。】
【親愛的大唐君臣啊,你們相信唐朝滅亡後的中原大地,會因為看到大唐的藩鎮割據而施行重文抑武治國之策,扼斷華夏尚武風氣嗎?
親愛的大唐君臣啊,你們相信唐朝滅亡後的中原大地,會因為看到安史異族亂國而閉關鎖國到被飛速發展的外邦吊打嗎?
你們相信中原百姓會龜縮於長江以南,被劃分成四等人,被視為低等族,把前面的腦袋剃得圓溜溜的,最後被外邦大炮轟開大門,幾近消亡嗎?
親愛的大唐君臣啊,你們相信,華夏民族會如此憋屈嗎?】
大唐君臣: 「???」
大唐亡則亡中原?
這是什麼謬言???
就請問誰敢信!
————————
本文即將進入尾聲,再讓老祖宗們見識一下下宋元明清民國的狼狽老祖宗們就要奮起努力了。
最後再讓視頻中的老祖宗們欣賞下咱們的盛世,嘿嘿嘿
「2」來做個題:在中國古代史上,有一種官職, 「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富。」這一官職是:
A。
郡太守B。
州刺史C。
州知州D。
節度使
——百度題庫
答案:節度使
「1」『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里百餘家,世亂各東西』「1」愛國詩人杜甫《無家別》
「3」《懿宗,僖宗本紀贊》說: 「唐自穆宗以來八世,而為宦官所立者七君。然則唐之衰亡,豈止方鎮之患?蓋朝廷天下之本也,人君者朝廷之本也。
「4」出自永貞革新和唐順宗,甘露之變詞條
「5」【讀史要略】(198)唐祚將亡,九破八苦五去
「6」參考後唐詞條數據
「1」-「10」標註的段落以及標註段落上面的幾個段落,又或者是標註的大黑括號里的內容,皆有參考了史料《唐紀》《舊唐書》《新唐書》等的記載。
第181章
中原被外邦吊打紀年
李世民自然是不信的,不信這片土地上的百姓會如此狼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後唐,直到清泰三年石敬瑭向契丹割地稱臣,以燕雲十六州為代價,借遼精兵五萬人攻入洛陽,才滅亡。
唐朝滅亡了但唐魂沒亡,後唐的末帝見大勢已去,帶上傳國玉璽以及宗族登上玄武樓,自焚而死。】「6」
「嗚嗚,難怪後世之人喜歡這個後唐,換朕朕也喜歡!」李世民終於受不住淚目。
李世民抱住身邊的老父親,與老父親一起痛哭流涕。
「細細算來,國都六陷,天子九逃,玄宗後面的皇帝就沒有一個不逃,現在終於有一個不逃的了!」
「這才有大唐皇室的氣魄!」
他實在太喜歡這群人了。即使這群後唐人並非他李家的血脈,只是掛著他李家的名頭,但至少延續了他李家的香火,延續了大唐的榮光啊!
臣子們也感慨良多: 「吾大唐終於還是落幕了,落幕的對象,也是好樣的。」
對另一個人,他們則是咬牙切齒,惡狠狠道: 「多可恨啊,這石敬瑭,別讓我等有機會穿到你那邊,要是逮著你定然把你碎屍萬段,竟然敢賣地求榮,國土是不可分割的,怎能分割!」
「還有那個契……契丹?」
他們的惡狠狠卡殼,面面相覷,互相問: 「這個契丹是什麼異族,你們聽過?」
被問到的人也是一頭霧水,絞盡腦汁也沒想出來這個契丹。
「燕雲十六州在北方,這個契丹伊應該是突厥,回紇才對,怎麼就變成了契丹?」
「呃,可能是後期變動?」
臣子們猜測,但不管怎麼樣,喜歡後唐,嫌棄厭惡這姓石的人是沒毛病的。
【大唐,它擁有不朽傳奇的唐太宗李世民,創造了獨一無二的女帝和少有的女官,包容了各族文明,成就了天可汗,讓大唐威勢傳遍各個文明,甚至為後世帶來了充滿無限想像力的唐詩。
它迎過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的輝煌;也迎過國都六陷,天子九逃的狼狽;迎過自穆宗以來八世,而為宦官所立者七君,君王廢立受制於家奴的憋屈。
它亡於內鬥之政,沒有丟臉丟到外邦去,甚至是晚年,它的殘喘也能夠一腳帶走回紇,南詔,和當時的世界級大帝國吐蕃。
即使最後亡國了,被遼兵攻破城池,君王也沒有像原先那樣奔逃,而是以身殉國。】
【大唐,多麼有意思的國度啊,它不斷的面臨危機瀕臨覆滅,又出現賢明之君快速中興,然後再度瀕臨覆滅,又快速出現力挽狂瀾之輩,扮豬吃老虎之輩崛起繁榮。
大唐的存在讓人遺憾於它要是能夠一直維持盛世到千年後該有多好啊。
如果後世之人能夠完全按照李世民留下的祖宗之法該有多好啊。
聽從李世民老祖宗一遍遍強調的民生紅線意識,聽從老祖宗要重視治人,慎選官吏,監管地方,虛心納諫。】
【可惜,老祖宗已經把怎麼懶政都不會丟權的萬世之法寫在《帝范》和《貞觀政要》中了,但還是沒人聽從。】
【可惜,李唐的榮光終歸是沒有延續到一千年後的今天
更有甚者,唐亡的遺毒余酷,影響到了之後整個華夏的走向。】
【親愛的大唐君臣啊,你們相信唐朝滅亡後的中原大地,會因為看到大唐的藩鎮割據而施行重文抑武治國之策,扼斷華夏尚武風氣嗎?
親愛的大唐君臣啊,你們相信唐朝滅亡後的中原大地,會因為看到安史異族亂國而閉關鎖國到被飛速發展的外邦吊打嗎?
你們相信中原百姓會龜縮於長江以南,被劃分成四等人,被視為低等族,把前面的腦袋剃得圓溜溜的,最後被外邦大炮轟開大門,幾近消亡嗎?
親愛的大唐君臣啊,你們相信,華夏民族會如此憋屈嗎?】
大唐君臣: 「???」
大唐亡則亡中原?
這是什麼謬言???
就請問誰敢信!
————————
本文即將進入尾聲,再讓老祖宗們見識一下下宋元明清民國的狼狽老祖宗們就要奮起努力了。
最後再讓視頻中的老祖宗們欣賞下咱們的盛世,嘿嘿嘿
「2」來做個題:在中國古代史上,有一種官職, 「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富。」這一官職是:
A。
郡太守B。
州刺史C。
州知州D。
節度使
——百度題庫
答案:節度使
「1」『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里百餘家,世亂各東西』「1」愛國詩人杜甫《無家別》
「3」《懿宗,僖宗本紀贊》說: 「唐自穆宗以來八世,而為宦官所立者七君。然則唐之衰亡,豈止方鎮之患?蓋朝廷天下之本也,人君者朝廷之本也。
「4」出自永貞革新和唐順宗,甘露之變詞條
「5」【讀史要略】(198)唐祚將亡,九破八苦五去
「6」參考後唐詞條數據
「1」-「10」標註的段落以及標註段落上面的幾個段落,又或者是標註的大黑括號里的內容,皆有參考了史料《唐紀》《舊唐書》《新唐書》等的記載。
第181章
中原被外邦吊打紀年
李世民自然是不信的,不信這片土地上的百姓會如此狼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