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頁
他逕自走向皇座,一往無前。
眾人以為他要落座,但最後並沒有,章梵只是在旁邊站定。
居高臨下,俯瞰眾人。
「昨夜宮中,出了些事。」
章梵緩緩道,目光掃視四座。
「謝相與嚴相在宮裡最是清楚,還是謝相來說吧。」
博陽公主對章梵的印象是模糊的。
她知道對方也出身宗室,在禁軍多年。
但今日之前,章梵在長安並不算一個顯赫人物,他既不是頂尖權貴,也不是皇帝最寵信的近臣,真要論起來,連謝維安都比他受重用。
可為何偏偏是他站出來?
博陽公主滿腹疑問,換作從前她早就高聲問出來了,但現在她學會了沉默觀察。
謝維安還真就站起來了。
被點了名的嚴觀海一動不動,可也沒吱聲,微微低頭,臉色有點蒼白。
肯定是出事了!
博陽公主這下萬分確定,心頭頓時狂跳。
只聽謝維安緩緩道:「昨夜,齊王急病發作身亡,陛下原在病中,聞訊傷心過度,舊病復發,於今日丑時駕崩了。」
丑時,也就是他們入宮之前?
博陽公主震驚得難以自已,她甚至以為自己的耳朵出問題了。
齊王還是個小孩兒,小孩兒多病,就算急病去世,還說得過去,但陛下也跟著走了,這又是什麼道理?!就算陛下原先就抱病,那是什麼病?怎會突然發作?她之前怎麼從未聽說?!
就這麼一句語焉不詳,堂堂天子的死訊,就矇混過去了?!
博陽公主何止內心震撼,表情甚至因為極度的震驚而已經失控,她再也按捺不住,就要拍案而起,但身旁之人卻仿佛能夠預判她的舉動,在她手剛動作時,就伸過來,死死拽住她的手腕,不讓她動!
力氣之大,連博陽公主一時都掙不開。
她下意識扭頭去看胞妹。
義安公主的表情不再溫柔,她為了制止博陽公主的舉動使出渾身勁道,額頭甚至有青筋泛起,連眼神都變得兇狠。她雖然沒有說話,卻連每根頭髮絲都在讓博陽公主閉嘴!
博陽嚇一大跳,將要出口的怒斥也就卡在喉嚨。
她忍住之後,就發現了異常。
此話一出,本該是場面譁然,眾人大驚的。
但是沒有。
謝維安說了這話之後,太極殿竟然比原來還要安靜。
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博陽公主環視四周,她發現也不是沒有人面露震驚之色,但越是這樣,就越沒有人出聲,仿佛人人都知道其中有何內情,只有她渾然不覺!
這種安靜令人窒息,如暴雨來臨前烏沉沉的雲壓在心頭,喘不過氣。
長安,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太極殿,又發生了什麼?
謝維安的聲音還在繼續。
「事發倉促,喪鐘尚未撞響,幸而陛下留下遺詔,命我們快馬加鞭前往雁門,恭迎淮陽郡王章年回京……」
「且慢!」
終於有人大喝一聲!
霎時間,不僅博陽公主,所有目光都循聲而去,落在對方身上。
說話者,正是御史台主官,御史大夫鄒文虎。
他四十開外的年紀,身形高大,髯須飄飄,說話間已起身越眾而出,目光灼灼落在謝維安與章梵身上。
「敢問左相,陛下因何得病,又因何病駕崩,為何我們竟一點消息都沒聽說?這些天,你與嚴相二人被留於宮中,發生了何事也只有你們知道,難道我們滿朝臣子,竟無人有資格得知?」
謝維安溫聲道:「鄒御史稍安勿躁,此事我們稍後自然會作說明,當務之急,大行皇帝已經留下遺旨,國不可一日無君……」
「陛下有兩子,齊王薨了,還有二皇子,緣何就突然跳過他們,選了章年?!」
鄒文虎是個暴脾氣,此刻再也按捺不住了。
他甚至已經顧不上追究皇帝的死訊,因為眼前還有更重要的——謝維安他們宣讀的所謂遺旨里,竟是要奉章年為新帝?!
「章年早已被貶為庶人,哪來的淮陽郡王?!他與宮中內宦勾結,以權謀私,跟南辰太子的買賣不清不楚,案子還是我經手的,陛下如何會擇他為帝,我不信!」
嚴觀海一直呆坐著,實則雙手緊握,手心全是汗水。
他自打進來之後,腦子就不斷在想,今日如何破局。
親外甥被章梵弄死,嚴觀海是絕不甘心的,可他在宮中時,哪怕喊破喉嚨也沒人管,他根本不敢作聲,只能苦苦忍著。
假使今日沒有人出頭,他肯定也不敢做什麼,畢竟外甥已經沒了,他卻還有身家性命。
但鄒文虎吼的這一嗓子,卻讓嚴觀海陡然精神一振,支棱起來!
如今滿朝文武都在,他就不信章梵敢罔顧物議,把所有人都屠個乾淨。
只怕章梵敢下這個命令,他手下的禁軍都不敢執行吧!
「不錯,齊王暴亡,內有蹊蹺,陛下的遺旨,連我也未曾見過,我不相信陛下會選一個有罪的章年,不說旁的,殿下便有城陽王在,哪個不比他章年有資格繼承帝統!」
嚴觀海跟著站了出來,大聲說道。
說話時他就已經想好了,既然齊王已死,他也當不成新皇帝的舅舅,卻無論如何都不能讓章梵和章年得逞,今日所有人都在,將章梵陰謀揭穿,正是最好的機會,他日城陽王登基,一定也會感激嚴觀海,他們嚴家就還能延續下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眾人以為他要落座,但最後並沒有,章梵只是在旁邊站定。
居高臨下,俯瞰眾人。
「昨夜宮中,出了些事。」
章梵緩緩道,目光掃視四座。
「謝相與嚴相在宮裡最是清楚,還是謝相來說吧。」
博陽公主對章梵的印象是模糊的。
她知道對方也出身宗室,在禁軍多年。
但今日之前,章梵在長安並不算一個顯赫人物,他既不是頂尖權貴,也不是皇帝最寵信的近臣,真要論起來,連謝維安都比他受重用。
可為何偏偏是他站出來?
博陽公主滿腹疑問,換作從前她早就高聲問出來了,但現在她學會了沉默觀察。
謝維安還真就站起來了。
被點了名的嚴觀海一動不動,可也沒吱聲,微微低頭,臉色有點蒼白。
肯定是出事了!
博陽公主這下萬分確定,心頭頓時狂跳。
只聽謝維安緩緩道:「昨夜,齊王急病發作身亡,陛下原在病中,聞訊傷心過度,舊病復發,於今日丑時駕崩了。」
丑時,也就是他們入宮之前?
博陽公主震驚得難以自已,她甚至以為自己的耳朵出問題了。
齊王還是個小孩兒,小孩兒多病,就算急病去世,還說得過去,但陛下也跟著走了,這又是什麼道理?!就算陛下原先就抱病,那是什麼病?怎會突然發作?她之前怎麼從未聽說?!
就這麼一句語焉不詳,堂堂天子的死訊,就矇混過去了?!
博陽公主何止內心震撼,表情甚至因為極度的震驚而已經失控,她再也按捺不住,就要拍案而起,但身旁之人卻仿佛能夠預判她的舉動,在她手剛動作時,就伸過來,死死拽住她的手腕,不讓她動!
力氣之大,連博陽公主一時都掙不開。
她下意識扭頭去看胞妹。
義安公主的表情不再溫柔,她為了制止博陽公主的舉動使出渾身勁道,額頭甚至有青筋泛起,連眼神都變得兇狠。她雖然沒有說話,卻連每根頭髮絲都在讓博陽公主閉嘴!
博陽嚇一大跳,將要出口的怒斥也就卡在喉嚨。
她忍住之後,就發現了異常。
此話一出,本該是場面譁然,眾人大驚的。
但是沒有。
謝維安說了這話之後,太極殿竟然比原來還要安靜。
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博陽公主環視四周,她發現也不是沒有人面露震驚之色,但越是這樣,就越沒有人出聲,仿佛人人都知道其中有何內情,只有她渾然不覺!
這種安靜令人窒息,如暴雨來臨前烏沉沉的雲壓在心頭,喘不過氣。
長安,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太極殿,又發生了什麼?
謝維安的聲音還在繼續。
「事發倉促,喪鐘尚未撞響,幸而陛下留下遺詔,命我們快馬加鞭前往雁門,恭迎淮陽郡王章年回京……」
「且慢!」
終於有人大喝一聲!
霎時間,不僅博陽公主,所有目光都循聲而去,落在對方身上。
說話者,正是御史台主官,御史大夫鄒文虎。
他四十開外的年紀,身形高大,髯須飄飄,說話間已起身越眾而出,目光灼灼落在謝維安與章梵身上。
「敢問左相,陛下因何得病,又因何病駕崩,為何我們竟一點消息都沒聽說?這些天,你與嚴相二人被留於宮中,發生了何事也只有你們知道,難道我們滿朝臣子,竟無人有資格得知?」
謝維安溫聲道:「鄒御史稍安勿躁,此事我們稍後自然會作說明,當務之急,大行皇帝已經留下遺旨,國不可一日無君……」
「陛下有兩子,齊王薨了,還有二皇子,緣何就突然跳過他們,選了章年?!」
鄒文虎是個暴脾氣,此刻再也按捺不住了。
他甚至已經顧不上追究皇帝的死訊,因為眼前還有更重要的——謝維安他們宣讀的所謂遺旨里,竟是要奉章年為新帝?!
「章年早已被貶為庶人,哪來的淮陽郡王?!他與宮中內宦勾結,以權謀私,跟南辰太子的買賣不清不楚,案子還是我經手的,陛下如何會擇他為帝,我不信!」
嚴觀海一直呆坐著,實則雙手緊握,手心全是汗水。
他自打進來之後,腦子就不斷在想,今日如何破局。
親外甥被章梵弄死,嚴觀海是絕不甘心的,可他在宮中時,哪怕喊破喉嚨也沒人管,他根本不敢作聲,只能苦苦忍著。
假使今日沒有人出頭,他肯定也不敢做什麼,畢竟外甥已經沒了,他卻還有身家性命。
但鄒文虎吼的這一嗓子,卻讓嚴觀海陡然精神一振,支棱起來!
如今滿朝文武都在,他就不信章梵敢罔顧物議,把所有人都屠個乾淨。
只怕章梵敢下這個命令,他手下的禁軍都不敢執行吧!
「不錯,齊王暴亡,內有蹊蹺,陛下的遺旨,連我也未曾見過,我不相信陛下會選一個有罪的章年,不說旁的,殿下便有城陽王在,哪個不比他章年有資格繼承帝統!」
嚴觀海跟著站了出來,大聲說道。
說話時他就已經想好了,既然齊王已死,他也當不成新皇帝的舅舅,卻無論如何都不能讓章梵和章年得逞,今日所有人都在,將章梵陰謀揭穿,正是最好的機會,他日城陽王登基,一定也會感激嚴觀海,他們嚴家就還能延續下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