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頁
「正是。」少女落落大方。
博陽公主:「我從未見過你,你也不像婢女。你喚什麼?」
少女道:「我姓白,是義安公主奶娘的遠親,因家道中落過來投奔奶娘,義安公主心善,就收留了我,讓我跟隨左右,殿下喚我阿白就好。」
她雖這樣說,博陽公主還是沒有消除所有疑惑,只是在這裡盤問一個婢女顯然不合適。
「你讓她過來吧。」
少女應諾離去,很快義安公主就來了。
「阿姊!」
看見博陽公主,義安很是驚喜。
「阿姊,你瘦了!」
義安公主過來握她的手,博陽公主卻悄然縮回。
姐妹倆面面相覷,義安公主有些尷尬。
「阿姊,不是我不上門看你,是阿兄不讓,他說你要潛心思過,太多人上門打擾,只會讓你靜不下心。」
「你也認為我有過。」博陽公主淡淡道,張口就隱含一根刺。
她的目光從義安臉上掃過。
胖了些,眼睛裡有光澤,可見過得很好,半點沒有惦記她這位同胞姐姐。
博陽公主一面知道這樣不對,但一面卻忍不住心生怨懟。
她很難不抱著怨氣,因為她的前半生里根本就沒有「灑脫」這樣的字眼。
義安公主不知怎麼勸慰對方,許多話早已說過,但博陽公主聽不進去,她也無可奈何。
親姐生性好強,但沒將好強用對地方,她知道博陽公主少年時對長公主的歆羨,下意識去學,可學了人家少年時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金尊玉貴,卻沒學來那股子寒梅傲霜的心氣。
不管怎麼樣,再有萬般不好,這始終是她的親姐姐。
義安公主的心又軟下來,主動伸手去拉對方。
「阿姊,不要生我氣啦,陛下病了,我一直找不到機會入宮探望,今天好不容易能見到他,我們得打起精神來,別讓陛下再擔心了,好不好?」
博陽公主果然被吸引了注意力:「陛下病了?那今日的朝會是為何?」
義安公主發愁:「我也不大清楚,只知道宮裡遞了消息過來,讓我們今日都入宮,方才我還看見陸家的馬車,想必今日三公九卿也都在,不止皇族宗室了,興許是有什麼大事要宣布吧?希望陛下龍體沒有大礙才好。」
她心中實有重重隱憂,只因這些天她不像博陽公主消息閉塞,聽了不少風言風語,但這些話現在都不太好對博陽公主直言。
馬車內的氛圍一時又凝滯下來。
博陽公主忽然道:「聽說你與南朝來的使者好上了?」
義安公主一愣,訥訥:「他、他叫崔玉。」
倒也沒有否認。
博陽公主冷道:「我沒記錯的話,南辰發兵攻打我們,現在兩國正在交戰吧,大敵當前,你卻與敵國男人卿卿我我?」
義安公主沉默片刻:「崔玉沒回去,他一直在長安,而且他原先在南辰也不是什麼重要人物,更未曾對北人做過不好的事情。我們說好了,現在先不談婚事,等戰事平定再說。」
博陽公主哂笑:「戰事平定?是他們打入長安,還是我們滅了南辰?義安,你比我還天真,若我們輸了,你怕是要被陛下拿去和親的,若我們贏了,陛下也不會同意你嫁給一個亡國的人!」
義安公主原不想爭辯,但還是忍不住道:「在北朝和南朝之前,天下也是一統的,以後遲早會一統,到時候南人也是北人,北人也是南人,何分彼此?」
博陽公主:「如此說來,你是認為南人會勝,覺得做亡國奴也無所謂了?」
義安公主反問:「為何不能是這邊獲勝?」
姐妹倆四目相對,忽然感覺對方的陌生。
不到一年的時間,竟似過了數十年。
放在從前,博陽公主是想也想不到連說話聲都沒高過的義安公主會這樣反駁她的。
而義安公主也覺著博陽公主這一年的想法也更偏激了。
博陽公主當先撇開頭去,拒絕再溝通。
義安公主想了想,還是苦口婆心勸道:「阿姊,待會兒你還是收著點兒性子,宮中傳出消息,說陛下病重,今日即便露面,恐怕情況也不大好。」
她怕皇帝一不小心被博陽公主給氣死了。
博陽公主冷笑一聲,沒再言語。
一路無話。
博陽公主嘴上不說,被妹妹頂了一嘴,心中越發煩悶,但她下了馬車之後,很快也意識到氣氛與場面的不同尋常。
所有人身著大禮服,面色肅穆,目不斜視。
自然,以往這樣的大朝會也很肅穆,但這次又有些微妙的不同。
博陽公主說不出哪裡不同,她只能沉默地跟在內侍後面,步入太極殿,在自己的座位坐下。
她們姐妹倆來得不算早,殿中已經有許多人。
放眼望去,眼熟的不少,陌生的也有。
三公九卿,六部主官,城陽王,義安公主等,甚至還有南朝越王陳濟,以及一對一看就是異域長相的男女。
大家臉色都不太好看,仿佛發生了什麼事,但唯獨博陽公主被蒙在鼓裡。
她很不喜歡這種感覺。
人陸續來齊。
屬於天子的上首卻始終空著。
直到章梵扶劍而出。
霎時間,所有視線都落在他身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博陽公主:「我從未見過你,你也不像婢女。你喚什麼?」
少女道:「我姓白,是義安公主奶娘的遠親,因家道中落過來投奔奶娘,義安公主心善,就收留了我,讓我跟隨左右,殿下喚我阿白就好。」
她雖這樣說,博陽公主還是沒有消除所有疑惑,只是在這裡盤問一個婢女顯然不合適。
「你讓她過來吧。」
少女應諾離去,很快義安公主就來了。
「阿姊!」
看見博陽公主,義安很是驚喜。
「阿姊,你瘦了!」
義安公主過來握她的手,博陽公主卻悄然縮回。
姐妹倆面面相覷,義安公主有些尷尬。
「阿姊,不是我不上門看你,是阿兄不讓,他說你要潛心思過,太多人上門打擾,只會讓你靜不下心。」
「你也認為我有過。」博陽公主淡淡道,張口就隱含一根刺。
她的目光從義安臉上掃過。
胖了些,眼睛裡有光澤,可見過得很好,半點沒有惦記她這位同胞姐姐。
博陽公主一面知道這樣不對,但一面卻忍不住心生怨懟。
她很難不抱著怨氣,因為她的前半生里根本就沒有「灑脫」這樣的字眼。
義安公主不知怎麼勸慰對方,許多話早已說過,但博陽公主聽不進去,她也無可奈何。
親姐生性好強,但沒將好強用對地方,她知道博陽公主少年時對長公主的歆羨,下意識去學,可學了人家少年時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金尊玉貴,卻沒學來那股子寒梅傲霜的心氣。
不管怎麼樣,再有萬般不好,這始終是她的親姐姐。
義安公主的心又軟下來,主動伸手去拉對方。
「阿姊,不要生我氣啦,陛下病了,我一直找不到機會入宮探望,今天好不容易能見到他,我們得打起精神來,別讓陛下再擔心了,好不好?」
博陽公主果然被吸引了注意力:「陛下病了?那今日的朝會是為何?」
義安公主發愁:「我也不大清楚,只知道宮裡遞了消息過來,讓我們今日都入宮,方才我還看見陸家的馬車,想必今日三公九卿也都在,不止皇族宗室了,興許是有什麼大事要宣布吧?希望陛下龍體沒有大礙才好。」
她心中實有重重隱憂,只因這些天她不像博陽公主消息閉塞,聽了不少風言風語,但這些話現在都不太好對博陽公主直言。
馬車內的氛圍一時又凝滯下來。
博陽公主忽然道:「聽說你與南朝來的使者好上了?」
義安公主一愣,訥訥:「他、他叫崔玉。」
倒也沒有否認。
博陽公主冷道:「我沒記錯的話,南辰發兵攻打我們,現在兩國正在交戰吧,大敵當前,你卻與敵國男人卿卿我我?」
義安公主沉默片刻:「崔玉沒回去,他一直在長安,而且他原先在南辰也不是什麼重要人物,更未曾對北人做過不好的事情。我們說好了,現在先不談婚事,等戰事平定再說。」
博陽公主哂笑:「戰事平定?是他們打入長安,還是我們滅了南辰?義安,你比我還天真,若我們輸了,你怕是要被陛下拿去和親的,若我們贏了,陛下也不會同意你嫁給一個亡國的人!」
義安公主原不想爭辯,但還是忍不住道:「在北朝和南朝之前,天下也是一統的,以後遲早會一統,到時候南人也是北人,北人也是南人,何分彼此?」
博陽公主:「如此說來,你是認為南人會勝,覺得做亡國奴也無所謂了?」
義安公主反問:「為何不能是這邊獲勝?」
姐妹倆四目相對,忽然感覺對方的陌生。
不到一年的時間,竟似過了數十年。
放在從前,博陽公主是想也想不到連說話聲都沒高過的義安公主會這樣反駁她的。
而義安公主也覺著博陽公主這一年的想法也更偏激了。
博陽公主當先撇開頭去,拒絕再溝通。
義安公主想了想,還是苦口婆心勸道:「阿姊,待會兒你還是收著點兒性子,宮中傳出消息,說陛下病重,今日即便露面,恐怕情況也不大好。」
她怕皇帝一不小心被博陽公主給氣死了。
博陽公主冷笑一聲,沒再言語。
一路無話。
博陽公主嘴上不說,被妹妹頂了一嘴,心中越發煩悶,但她下了馬車之後,很快也意識到氣氛與場面的不同尋常。
所有人身著大禮服,面色肅穆,目不斜視。
自然,以往這樣的大朝會也很肅穆,但這次又有些微妙的不同。
博陽公主說不出哪裡不同,她只能沉默地跟在內侍後面,步入太極殿,在自己的座位坐下。
她們姐妹倆來得不算早,殿中已經有許多人。
放眼望去,眼熟的不少,陌生的也有。
三公九卿,六部主官,城陽王,義安公主等,甚至還有南朝越王陳濟,以及一對一看就是異域長相的男女。
大家臉色都不太好看,仿佛發生了什麼事,但唯獨博陽公主被蒙在鼓裡。
她很不喜歡這種感覺。
人陸續來齊。
屬於天子的上首卻始終空著。
直到章梵扶劍而出。
霎時間,所有視線都落在他身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