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章:再見裳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騎馬向前飛奔,路過酒肆之前,飄起漫天裳帶。

  馬是白馬。馬上人纖腰細細,長發飄逸,黃裳裹體,帶絮飛揚,一路所過,引起無數士庶側之以身,亮之以目,唏噓之以嘆。然而,這種飄逸之美,卻無一人能夠用言語精準概括之,無不為之搖頭惋惜。

  「黃衫飛白馬,日日青樓下。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塵……咦!」

  這座酒肆有兩層樓,陳諾與祝融青衣正在二樓上臨窗對飲,已有了三分醉。那祝融青衣兩腮酡紅,眼睛掃來時如有泓水注入其中,便是突然聽到陳諾吟出這句什麼『黃衫飛白馬』,眼睛亦是不由的跟著一亮。說來,她與陳諾相識以來,陳諾沙場殺伐的本事她是見識了,便是同陳諾這一路而來,陳諾所表現出的機警敏銳,她亦是深有領教。

  然而,她今日突然聽到陳諾吟出這句詩來,不由眉頭輕輕一蹙,心裡怪道:「陳哥哥這句『黃衫飛白馬,日日青樓下』,乍聽來,確是清新脫俗,桀驁灑脫。可,這對於一個沙場殺伐的將軍來說,似乎又有點不符合他的身份。什麼『青樓』啊,『醉眼』啊,分明有些世家公子飛揚跋扈的意味了。雖然陳哥哥他未必是這樣的想法,但總給人一種怪怪的感覺。難道……難道陳哥哥他心裡真實的想法,其實並非是什麼功名霸業,而是……」

  祝融青衣從他詩句里,似乎體味到了某種無奈。這種無奈,大概是一種身不由己的感觸吧。

  祝融青衣有這些想法也不過電轉之間,然而,也就在這時,那陳諾突然丟下杯盞,站起身來,一言不說,向著樓下飛奔而去。她微微一愣,是什麼讓陳諾突然做出這樣的舉動?她此次出來就是身負保護陳諾的任務,見陳諾走了,也趕緊丟下酒錢,將身追了上去。

  其實祝融青衣並不知道,陳諾他突然跑下樓去,卻是因為剛才那句詩。準確的說,陳諾因為臨窗飲酒,突然聽到了樓下的動靜,又看到了遠處即將飛奔而至的白馬,還有白馬上的黃裳姑娘,目光一下子被這『景象』給吸引住了。而那黃裳白馬在電馳之間,裙帶飛揚,給他一種視覺上的強烈衝擊,只覺美輪美奐,無以言表。無奈他此時又喝了些酒,腹內不免騷.性大發,在此『美景』之前,自然而然的脫口吟出了宋代陳克的這首《菩薩蠻·赤闌橋盡香街直》其中的後半闕。而他將著『黃裳』『白馬』納入詩詞之中,倒也勉強入境。

  只陳諾隨口吟來,不免心情暢快,正要趁此佳句美景和酒飲下。然而,也就在這個時候,當他的目光再次落到那個姑娘身上的時候,他頓時不動了。因為,馬背上的姑娘在這個時候恰時抬起頭來,與他目光稍稍有了片刻的接觸。片刻之間,不長,馬上姑娘沒有什麼反應,仍是繼續飛奔,然而,卻給了陳諾一個電擊。

  不可否認這個姑娘雖然很漂亮,但他也並非完全因為貪圖她的女.色而至於此,卻是因為,他與她目光相觸之間,讓他在她身上突然找到了某種熟悉的感覺。而這個感覺,讓他心動,甚至在某一時刻,直覺告訴他,他一定與這姑娘之前相識。只是,是什麼時候呢?什麼地點呢?他一時卻又想不起來。他微蹙著眉頭,咬著酒盞,神情一下子肅穆起來。在這電光石火之間,他的腦子飛速的運轉著,也不過一息之間,他眼前突然一亮,腦子裡也立即有了答案。

  「是她!對,一定是她!」

  他陳諾或許不會想到,在他一路來長安的路上,居然會遇到從前那個熟悉的故人。雖然這個故人與他不過一兩個照面,且他們之間真正的交流幾乎沒有,可就是這麼一個故人,卻是讓他頗為牽掛。這個『故人』,卻是他來到這個世上見到的第一人。而這人,也就是剛才那個飛馬而走,印象里叫做『裳兒』的姑娘。

  她,是她!

  他原本以為,這個裳兒是在當初的大火中被吞噬了,與她那個爺爺一起死了。他為此,還追尋著馬跡,誤打誤撞結識了孫輕。他原本以為是孫輕殺了裳兒和她爺爺,只是經過解釋,方知是誤會了。而真正殺害那個老驛吏的兇手陳諾一直沒有查到。他雖然與老驛吏還有他的孫女不是很熟悉,甚至說當初只是從老驛吏口中知道這個姑娘叫裳兒,僅此而已。本來,他完全不必淌上這趟渾水。然而,每當他想到他來到這一世的第一個晚上,在那個風雨之夜,若非是他們爺孫請他入屋,給了他一個躲避風雨的地方,他只怕就要受淋一個晚上。雖然這件事情說起來也不過是舉手之勞,但那一夜的溫暖陳諾卻是永遠也不會忘記的。而爺孫兩的『死』,陳諾自然不能不放在心上。只是,他的能力有限,在未能查出兇手之前,倒是讓他突然遭遇了裳兒,這讓他如見了親人一般,如何不心動?

  他飛身下樓,樓下有馬,有部下喬裝打扮等在外面。陳諾抓馬而上,也不多說,即刻打馬直追而去。這些親衛也都傻了眼,一時不知道該怎麼辦。也就在這時,從後追上來的祝融青衣給了他們命令,讓他們先回客棧,她則孤身去追陳諾。畢竟,現在停在酒肆外的馬匹就那麼兩匹,其餘人也就不好跟上來了。更何況,他們進入了董卓的勢力範圍,處處都要小心,要是這麼多人縱馬在街,只怕會因此引起不小的轟動。眼看著兩騎相繼而去,這些親衛也只能是聽從命令,先回了客棧。

  陳諾,他打馬直追,一直追到了新安縣的西門。沒想到,那裳兒仍是沒有停下的跡象,一路直衝,出了城門,往著西面官道飛奔而去。那裳兒也許是察覺了陳諾的跟蹤,突然呵斥著,加快了馬速,與陳諾之間頓時拉開了距離。陳諾雖然是一路跟隨著,但因為先前是在街市上,不好縱馬狂呼,此刻出了城門,還想著攆上去跟她打招呼,只是他那裡想到裳兒突然加快了馬速。眼看著他們之間的距離是越拉越遠了,陳諾也是急了,不停的打馬追趕。只奈何人家胯下駿馬,他坐下黃馬卻是輸了腳力,根本就跟她不上。

  就這樣一路追來,出了二三十里,中間穿越過了數個小村,等到到了稍微大點的小鎮上時,天色也已經黑了下來。鎮上人不多,但屋舍卻也不少,街衢乾淨,只是入夜了很少有人走動,顯得太過安靜了些。

  「陳哥哥……」

  呼哧,呼哧,祝融青衣一路攆來,也終於讓她跟上了陳諾。她扯馬上前,撫著胸口喘著粗氣,臉上有了些細汗。陳諾看了她一眼,應了她一聲,隨即扯馬,繼續往前走去。但這時,祝融青衣也立即趕上來阻攔,說道:「陳哥哥,我們離城太遠了,還是回去吧。」陳諾卻是不聽,只道:「青衣,我好像遇到了一位故人,在沒有見到她之前,我不能就這麼回去。不過我們離城太遠了,留在城內的親衛只怕會擔心我們,不如你先回去吧……」

  「不……」

  祝融青衣甚至不等陳諾說完,立即出口否決:「不!我要保護在陳哥哥你的身邊,寸步不離!這是韋哥哥他臨走前反覆交代我的,我不能不這麼做。」

  「……」

  陳諾沒有再說什麼,打馬入了鎮子。憑直覺,他知道裳兒今晚一定會在這個小鎮上休息。果然,路上一問,有人確實看到有黃裳女子從鎮上經過。他一路追來,突然發現前面的道路被人攔住了。他向人打聽,方知是鎮上來了一隊人馬,將周圍的人家都攆走了,臨時徵用了附近的房舍。又問,好像裳兒來時並沒有人阻攔,直接進去了。

  陳諾覺出古怪,這一隊人馬是些什麼人,問裳兒又怎麼與他們認識?

  他也不能多想,與祝融青衣稍微計議,便將馬匹留在了其他地方,他二天則趁著黑夜,悄悄摸入了這些人馬的腹心。腹心處,有一稍稍大點的屋舍,門外把手了不少的士兵,屋內燈火格外的亮,想來這夥人的頭頭應該就在這個屋裡休息。陳諾打定了主意,四處掃視著,想著如何接近那裡。那祝融青衣一眼就看出了陳諾的心思,還想要用眼神勸說陳諾不要輕易冒這個險,但陳諾執意不肯,用決絕的眼神看著她。祝融青衣也沒有辦法,只好打著手勢,指導他旁邊有可借力之處。

  陳諾眼睛一亮,再次與祝融青衣隱沒於黑暗。很快,他們躲過守兵,悄悄繞了過去,靠近了屋舍。

  「不錯!我家主人讓我過來,便是為了此事……」

  乍然聽到屋內傳出的女人之聲,陳諾心裡一緊,不錯,這個聲音他仍是能夠熟悉。一定是她,一定是她。他情緒一激動,差點就要衝出去,只及時被旁邊祝融青衣給制止住了。陳諾回頭看到祝融青衣的眼色,也立即醒悟過來,趕緊不再動了。

  「這件事情怕是勞煩不到你家主人吧,想我乃堂堂朝廷命官,怎會與你等山賊為伍?」

  這時,屋內響起了另一道稍顯渾厚的聲音,是個男人。從聲音里不難判別,此人大概也就三十四的年紀。

  這人,會是誰?只可惜門外有護衛把守嚴禁,想要靠近也不是那麼的容易。陳諾正犯難時,被祝融青衣輕輕一拍他肩膀,指引著他向前看去,頓時發現了一扇窗戶。這扇窗戶離得不遠,因為天氣悶熱的緣故,窗戶稍稍拉開,從內投出了一絲光線。陳諾立即矮身移了過去,祝融青衣緊隨其後,倒也沒有被人發現。

  也就在這個當兒,屋內裳兒與那男人又有了新的對話。

  只聽裳兒說道:「話別說得那麼早,大人你也別回答得這麼幹脆,我家主人讓我過來,自然是有原因的。」

  「哦?我倒是想要聽聽!」

  此時,陳諾的一雙眼睛也已經扒開了窗戶的縫隙,向里投射而去。屋內陳設簡單,有兩人相對。男的高昂著頭顱,坐在席上,與一個黃裳姑娘相對。那說話男人一張瘦猴臉,一部焦黃的鬍鬚,身子臃腫,一聲深服,峨冠博帶,仰著腦袋說話時倒是頗有官威。而與他對立的黃裳女子,在視線下,正好與陳諾斜對著,陳諾也看不清楚她整張臉。但單單從側面來看,柳眉細細,瓊鼻筆挺,脖項白皙,纖腰細細,臀部股線更是有力的拋下,卻是難得一見的大美人。

  陳諾呼吸一窒,心裡駭然道:「這裳兒不過大半年沒有見面而已,卻沒有想到出落得愈發的漂亮了,差點認不出來了。」當時他與裳兒是在雨夜相見,又是在火堆前說話,因為光線問題大概也看的模糊。便是當日臨行前那匆匆一瞥,亦不過看做是一個鄰家小妹妹罷了。只是,當這個鄰家小妹妹突然變得更加的漂亮了,不免讓陳諾有驚奇之感。雖然容顏有了稍微的變化,但在陳諾看來,他不會看錯,她確實是他要找的那個『裳兒』。

  「裳兒!」

  裳兒就在他數丈之遠的地方,陳諾心裡暗呼著,拳頭也是握得鐵緊,但他卻是知道他是不能冒然出現。

  這時,屋內裳兒的聲音再次響了起來:「想來大人你這麼聰明,這麼簡單的道理你難道還想不通?雖然你是朝廷所命,但在此亂世,朝廷說話真的就管用嗎?更何況,這個朝廷不過是董家的朝廷罷了,他董家的朝廷所任命的官員,難道關東諸侯會承認?呵呵,這個問題不用腦子去想大概也能明白。當然,若你此行是送人好處,而非是奪人土地,搶人飯碗,大概也沒有人會阻撓你。可大人你……你此行目的太過不簡單,對付的還是像袁紹那樣的世家子弟,你以為就憑你手上的一紙任命書,就能讓袁紹乖乖的聽從你嗎?想來他董卓面對袁紹時尚且都忌憚他三分,更何況是你?不過現在想來,他董卓讓你當這個官,怕只怕他心懷不軌,把大人你當了槍使,到時大人你一去不回,可就徹底玩完了。大人你以為呢?」

  「袁紹?他們所謀之事怎麼會扯到袁紹頭上?」

  陳諾聽來,心裡一緊,豎起耳朵來,繼續聽了下來。

  那坐在席上的官員,聽了裳兒的一番話卻是不由愣了愣,思考了片刻,一時倒是沒有說話。而裳兒,眼看那官員似乎被她的言辭說動了,趕緊是趁熱打鐵,繼續說道:「當然,朝廷雖然是被董卓那個賊子所把持著,但好歹這個任命還是經過了天子之手,便是沒有,那也加蓋了天子的印璽,所以怎麼說你這個朝廷官員比起袁紹來更加的讓人信服。想來,你也不甘心就這麼放棄了這個大好機會,所以必然是要放手一搏。而我家主人故知大人你此來身邊所帶人馬不多,必然是勢單力薄,當此之時也最是需要一個幫手。只要有人在大人你身邊推了這麼一把,想來大人你此行也必是有驚無險,最終成就此功。而我家主人,卻是很願意為大人你效勞,做這個推手,助大人你一臂之力。大人,你怎麼看?」

  陳諾聽來,眉頭深深蹙起,駭然不已。

  難道,這個官員受了董卓指使,是準備來冀州與袁紹針鋒相對的?而裳兒,她口裡的主人到底是什麼人,她『主人』為什麼指使她來傳這個話?陳諾隱隱覺出,這個冀州,似乎又要發生什麼大事了。

  沉默,屋內一片沉默。

  許久,那官員吞聲說道:「你家主人如此殷切的想要幫我,我對此很是感激。不過,自古以來官與匪勢不兩立,我要是接受了你們的幫助,只怕我今後就不好做人了。而我這個人又很是怕麻煩,我不想因為這件事情而讓你我兩個毫不相干的人牽扯到一起,所以這件事情……恕本官不能答應!」

  不管他們所談論的是什麼事情,但既然沒能談妥,也就對袁紹的威脅減少了,陳諾也是不由跟著鬆了一口氣。他與袁紹雖然是兩個人,但在他沒有站穩之前,他不希望袁紹有事。在冀州,只要有一兩個麻煩纏住袁紹就夠了,有公孫瓚他都對付不過來,他還真不希望別人給他再添亂子。

  那官員話說完,屋內突然靜住了。靜得可怕。難道,他不答應,裳兒就要出手了?因為屋內的氣氛,恰在這時緊張起來,仿佛為一股殺氣所瀰漫。而這股殺氣,也一下子讓祝融青衣感到了呼吸困難,不由伸手去抓陳諾衣袖。

  嗤!

  祝融青衣手指一碰陳諾衣袖,居然劃出了一絲聲響,而這絲聲響,傳入屋內裳兒耳里,裳兒敏銳的一動,猛的別過頭來。同時,那席上官員也似發覺了不對,趕緊喝了一聲:「什麼人!」

  「糟了!」

  陳諾立即反應了過來,只他突然一轉身,也一下子驚擾到了左右的守兵,紛紛呵斥著殺了過來。陳諾無奈,只得扯著祝融青衣的衣袖往著黑暗裡逃去。只他們來的太快了,人又多,祝融青衣也不由輕輕蹙眉,伸手一推陳諾,叫道:「陳哥哥你走那邊,我來引開他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