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章:朱靈奉命請陳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鑑於前兩次的大敗而回,這次姚貢算是豁出去了。

  不但以朱靈為使,而且還開出了豐厚的條件。

  條件是,只要陳諾派兵救他,姚貢保證將上表袁紹,任陳諾為清河都尉。

  條件倒是十分可人,陳諾聽後卻是不由哈哈一笑。

  「清河都尉?」

  陳諾看了朱靈一眼:「按照我朝故事,國相負責一國政事,都尉則負責盜賊用兵。本來這都尉早在此前,在郡並職太守,在國則並職國相,說起來,姚相一身兼有治軍與理民之權,在清河一國可謂是呼風喚雨,他把誰還放在眼裡?

  只怕當今天下,除了袁將軍能調動他而外,只怕連天子都動不了他了,更何況是他人?他今將清河一國治軍之權都交於我,他這是什麼意思呢?他難道想做甩手掌柜不成?呵呵,想如今亂世,講究的就是兵馬之多寡,他難道不懂這些,還是以為我陳諾好欺騙?」

  朱靈一聽,摸了一把汗,看了看左右,說道:「果然瞞不過將軍你!實話說了吧,姚相確實是不想將這郡國都尉讓與將軍你,他這麼做當然是迫不得已。」

  「呵呵,好個迫不得已!」

  陳諾一笑:「文博,你說說,他怎麼個迫不得已法?」

  朱靈嘿嘿一笑,權衡了一下,也即說道:「不瞞將軍,說起來我廣川目前所面臨的局面,正是跟當初將軍你所面的局面一樣,皆都是遭到了黃巾軍的圍攻,而陷入孤立無援之境地。不過,最後的結果卻是截然相反。

  想我廣川城城池本來比起修縣城池就要高大得多,又加上姚相初到任時修重新葺了一番,怎麼說比起修縣來那是堅固不止一倍;而在兵力上,姚相手中的人馬那更是將軍你當初的數倍不止!

  可結果呢?將軍你能夠以多勝少,殺得數萬黃巾大敗而歸,再觀我姚相,則是盲目應戰,不知戰場變化之道,以至數千的兵力敗到如今的不足一千餘人……」

  朱靈說到這裡也沒有繼續說下去,看他樣子是泄氣了。

  陳諾皺了皺眉,笑問:「不會吧?如何廣川只有不到一千的兵力?聽說姚相前後也不過出戰了兩次,損失有這麼慘重嗎?再說,廣川城也不是小縣,城內居民就有萬戶以上,就算兵力不足,他難道不能及時補充嗎?」

  朱靈笑道:「姚相雖然只出戰兩次,可每次都是死傷慘重。想第二次出戰時,他自己都險些喪命沙場,更別說那些被他帶出去,為他殿後的那些兵馬了。他們大多為了保護姚相入城,不是戰死就是成了俘虜。

  而姚相戰事不利,袁將軍那邊又不肯發兵相救,脾氣愈發的大了起來,動不動就鞭打士兵。本來這士氣就低落,他這一打,更是人心散盡,城內如今哪天沒有逃兵,還有多少人真心肯為他賣命?

  至於臨時招募,就算能招來一些,那也是毫無戰力可言,再加上他又不得人心,已經到了人皆厭惡的地步,廣川的百姓是巴不得他趕快滾蛋呢!不過這話說回來,我這些日子倒是聽城中百姓多有議論,聽說了將軍你在修縣時借糧還糧的事跡,他們都是一個勁的誇讚將軍你呢,都說道如果有將軍你這樣的父母官管理廣川,那就更好了。」

  朱靈說著,向陳諾眨了一眼。

  朱靈這些露骨的話陳諾也當然聽出了個餘味來,他嘿然一笑,說道:「文博你說笑了,想我自接手修縣以來,單這一個小小縣城的事務我都尚且忙不完,還哪裡有時間去插手廣川的事務?廣川百姓的心意我領了,至於管理廣川嘛,那自是姚相分內的事情。」

  朱靈哈哈一笑:「所謂能者多勞,我觀將軍之志,豈在小小一個修縣?要我說,就算是授予將軍一郡太守或是一國都尉也不為過,至於其他……嘿嘿,這且是以後之事。」

  陳諾聽來,倒是有些驚訝於朱靈的眼光。不錯,他豈會將一個小小縣令或者一郡之守放在眼裡?

  但他此時還不敢妄自托大,仍是打著哈哈,謙虛了兩句。

  「不然!」

  朱靈搖了搖頭:「以目前的情勢來看,想必我不說將軍你也應該清楚。這公孫瓚與青州這批黃巾大戰數月以來,雖然勝負一時尚未分曉,但實際上誰都知道,黃巾軍已經漸漸不支,只怕終究大敗。

  這公孫瓚一旦大敗黃巾,收黃巾降卒,勢力必將更加壯大。等他一旦休整好了,也必然是首先攻打將軍你所在的修縣。理由有二,這一來,修縣本乃渤海地界,如今渤海太守乃是公孫瓚堂弟公孫范,是必欲奪回;這二來,自然是公孫瓚欲要攻打鄴城,必借道修縣,所以修縣勢在必取!

  而如今的修縣,城池本來就很低矮,又經過先前黃巾一戰,就算是修葺,只怕也很難有大的作用,作為防禦,是差了一些。雖然以將軍之鬥志,我並不懷疑將軍你會怕公孫小兒,但畢竟將軍與公孫瓚勢力就擺在那裡,也實在太過懸殊,相鬥起來也未必占得了便宜。如此一來,城池防禦上不行,兵力上又有所不及,勝敗難說。所以我勸將軍,將軍不如早棄此城,另作他算!

  話說來,雖然姚相請你當這個清河都尉未必是真,但將軍你何不來個將計就計,趁此機會將軍隊入駐廣川?想廣川城池高大,足以防禦賊敵。更何況,想如今將軍你的軍隊可是多於姚相所部人馬,也完全可以趁此機會掌控廣川,將軍你說呢?」

  陳諾倒是有些吃驚,不由看了朱靈一眼。

  朱靈說的話,也正是他所思考的。其實在擊退黃巾之初,他站在修縣破敗低矮的城牆上,他就有此憂慮。

  他雖然一時擊敗了黃巾,但黃巾軍戰力天下皆知,是無法跟公孫瓚相提並論的,他戰勝黃巾,並不一定就能抗擊得了公孫瓚。更何況,公孫瓚他手上擁有精銳的幽州騎兵。雖然在此之前他曾打敗過公孫范和公孫越的鐵騎,但那都是奇襲,算不得真,真正的幽州騎兵他還尚未正面打過呢。

  想以修縣破舊的城池還有他自己手上這麼一點的兵力,以此來抗公孫瓚的大軍,那實在是不智。修縣他知道是不能繼續呆下去了,而目下唯一能夠讓他有所選擇的,也只有廣川一地。

  廣川,不但城池堅厚,且民戶眾多,比起修縣來地理條件更加優越,靠近鄴城,也方便與袁紹軍相通,不會跟修縣那樣孤懸於外。

  只是目下廣川畢竟是姚貢當家,要想入此城,那只怕未必容易。姚貢將他打發到修縣來,目的不就是讓他陳諾為他擋刀擋劍麼?姚貢他豈會輕易讓陳諾再回廣川呢?也正是陳諾了解了這些原因,當陳諾面對戰後的修縣,這才一時陷入困惑。

  不過,就在陳諾為此事一籌莫展的時候,他看到了孫輕,他腦子裡突然靈光一現,從孫輕身上找到了突破口。

  孫輕既然是黑山那邊的小帥,又是從黑山那邊過來迎接黃巾軍與他們河北黑山軍會合的特使,那麼孫輕他自然也就有法子讓黃巾軍聽從於他。陳諾正是借了他的人脈,讓他替他暗地裡唆使其中一批黃巾軍轉而攻打廣川,以此來亂中取利。

  他當然知道廣川城內除了朱靈尚且能打仗,其餘皆都是無能之輩,而姚貢又不會相信朱靈,所以也知道只要這批黃巾圍攻廣川,廣川必然難保。而他自然也能猜到,在鄴城未定之際,袁紹之對待姚貢也必和當初對待他那樣,為了不牽一髮而動全身,定不會冒然發兵相救。袁紹不能救他,那麼最後能求的人,當然也只有他陳諾一日了。

  陳諾正是因為號准了這點,因而故意三番五次的拒絕發兵。他藉口搪塞是小,真正要的是將事情的利益最大化,讓他大軍能夠順利入駐廣川,甚或控制廣川,架空姚貢。

  只是他沒有想到,這件事情會進展得如此的順利。從朱靈的話里不難聽出來,朱靈是真的一心想他來接手廣川。看來,當初他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僅僅派出兩百騎就敢衝擊公孫范和嚴綱的幽州鐵騎,以此換取朱靈對他的信任,倒是挺值的。

  起碼,若非朱靈有意於他,他也不會跟他輕易透露那麼多有價值的消息給他,更不會如此『大逆不道』的說出這些話來。

  陳諾聽朱靈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心裡雖然歡喜,嘴上仍是故做矜持的說道:「這不好吧,人家畢竟是清河一國國相,我奪他權?就算成功,也未必能夠得到袁將軍認同,搞不好抓不到狐狸惹來一身騷。」

  朱靈搖了搖頭,笑道:「將軍難道不知道,這姚相本是韓故使君在時就任命的?袁將軍剛剛接掌冀州,只是沒有來得及撤換他罷了。本來嘛,只要姚相干得好,袁將軍也沒有什麼話好說的,奈何姚相此人向來桀驁,不將他人放在眼裡,別說是韓故使君了,聽說就連袁將軍他都不肯賣面子。

  就說這次遷治一事吧,袁將軍命令下來,姚相是百般不願,若不是袁將軍用了些威逼手段,他焉能輕易就範?要說起來,袁將軍比起將軍你來只要更加嫉恨這個姚相了吧?想若是將軍你替袁將軍擺平了這個老頑固,袁將軍不但不怪罪將軍你,只怕還要感謝將軍你還來不及呢。說不定這事情辦成,別說是這小小的都尉了,只怕這清河國相是將軍你的都不一定呢。」

  聽朱靈這裡一說,倒也並不是沒有可能。只要他用計替袁紹名正言順的擺平了姚相,或許袁紹不但不怒,反而會感激於他。但以陳諾對袁紹的了解,袁紹在此一事上,頂多也就是止於感激,至於任命他所謂的國相,只怕是不可能了。

  陳諾當然不用將這些跟朱靈說出來,只是輕輕一笑,伸手拍了拍朱靈肩膀,說道:「文博你今天能跟我如此推心置腹的說了這些,我實在是高興!今日我言,將來我若是富貴了,自不會忘了文博你!」

  朱靈聽來一笑,連忙拱手稱道:「有將軍這句話,末將斗膽再進一言!」

  朱靈現在好歹也是跟陳諾同級別的武官,此時居然自稱『末將』,儼然以部下自居,也實在夠謙虛的了。

  陳諾也已經聽了出來,心裡也極是歡喜,面上仍是柔和的說道:「請說!」

  「所謂救民如倒懸,將軍若能及早發兵,不說姚相無話可說,就連城中百姓也必視將軍如再生之父母。若能得城中百姓之心,則何患大事不成?」

  朱靈一席話說下來,陳諾聽來是不禁的點頭。

  陳諾想了想,說道:「廣川之圍不可不救,但修縣當如何?我這個修縣父母官總不能棄百姓於不顧吧?」

  朱靈說道:「說句得罪的話,如今黃巾已退,修縣已是大安,將軍可不必再計較一城池之得失。更何況,如果將軍繼續留人馬守衛修縣,只怕會招來公孫瓚的嫉恨,也必招致殺禍。如不留人馬,公孫瓚也無從追究,則修縣自安。」

  陳諾一笑,點了點頭:「妙哉妙哉!文博的想法居然跟我不謀而合。那好吧,為了生靈,看來這修縣我是不得不暫時放棄了。」

  陳諾既然已經做了決定,也就準備擇日出兵。

  只是,雖然廣川的情況陳諾已經從朱靈口中了解了,但此事畢竟關係重大,要慎重處理。在他和趙雪等人詳細商量後,為了以防萬一,陳諾這次並沒有將全數人馬帶出去,而是留下了趙雪,讓她繼續守衛修縣。並說定,等到廣川那邊局勢安定了,再來處理修縣這邊的事情。

  陳諾這邊發兵,不兩日間也就到了廣川。

  廣川城外,正如當初的修縣,滿滿的都是人馬。

  不過,相對於當初的修縣而言,黃巾軍的氣焰要比當時要囂張得多,陳諾來時,他們還在城外叫戰。只可惜的是,姚貢牛脾氣雖然大,奈何他已經沒有兵馬可用,可憐的一些還要守衛城池,已經無法用於應戰了。

  也許正是因為連日來的勝利,早已經助長了黃巾軍的囂張氣焰,使得他們無法無天,根本不把官軍放在眼裡。

  陳諾乍到,無論如何,這第一戰還是要做做樣子的。

  他的槍下雖然不認得這些黃巾,但這些人好歹是孫輕幫忙請來幫他忙的,雖然他們自己未必知道,但也不能不給孫輕面子。陳諾帶領著人馬從後猛然的衝殺上來,本來是想給對方一個突襲,好早早殺入城去,然後再想辦法與城外孫輕聯絡,商議接下來的事情。

  可他哪裡知道,這伙黃巾連打了數戰,士氣也上來了,突然遇到陳諾這支外援,雖然片刻間被陳諾的人馬打散了,但他們人馬畢竟是多,前面挨打,後面各營也就出動人馬,喊著叫著衝殺了上來。

  陳諾一路廝殺,也終於到了吊橋下。朱靈在陳諾身後,也就大喊著,讓上面扯吊橋開城門。那守城的士兵是朱靈的心腹,也看到了朱靈,就要拉扯吊橋,奈何此時姚貢也已經登城,並及時喝止。

  他揮舞著袖子,大罵起那些士卒:「沒看到黃巾都快殺到橋下了嗎,此時放下吊橋,是何其誅心!」嚇得那個士卒臉色慘白。

  姚貢又看了下面一眼,也知道是陳諾到了,但他並不答話,只故意與朱靈說道,「麻煩將軍先將黃巾殺退,好讓我放將軍等入城!」

  後面無數黃巾如蒼蠅一樣嗡嗡的眼看就要湧上來了,朱靈回身看了一眼,還想要跟姚貢爭辯,奈何姚貢手撩著鬍鬚,只是細觀著戰場,故意不看他們了。

  陳諾也沒有多理會,看來姚貢這是要見識見識他的本事了,也罷,好叫他認識認識!

  陳諾當即長槍一抖,喝令潘璋將騎兵散開,襲敵外圍,再命令典韋以大刀手擋在前,弓兵在後。指派妥當,黃巾軍也已經密密麻麻的涌了上來來。陳諾長槍一點,弓箭射了一陣,接著刀兵衝殺,陳諾則奮起手中長槍,亦是沖入黃巾軍垓心。

  他身後的朱靈,眼看陳諾不但懂得策略,而且使得一手好槍法,看得不由大叫一聲好,跟著衝殺了上去。

  廣川城下,喊殺聲驚天動地,就是姚貢在城頭上遠遠看到,亦是不由得暗暗抹汗,心裡還想著陳諾這廝果然不簡單。他本意是想藉助陳諾的手為他退敵的,只是此刻看到戰場上的陳諾,還有他那幫部下拼殺的勁兒,突然感到了一陣深深的害怕。

  他突然意識到,他請陳諾來為他退敵,到底是對還是錯?難道他這麼做,不是引虎驅狼嗎?

  經過數輪的搏擊,黃巾軍陣中突然一陣大亂,紛紛潰敗。

  「好好!」

  姚貢剛剛叫了聲好,就見城下一個血瓢的惡漢對著他大喊:「賊人已被擊退,國相快快開城相迎,更待何時!」

  說話的是典韋,他保著陳諾上前,身後還有朱靈、潘璋等,姚貢一看,再也不敢耽擱,連叫扯吊橋,開城門,迎陳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