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章:司馬將破敵東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然,在此天下大亂分崩離析之際,所謂的『團圓』,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不過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奢望罷了。

  所以,才有那麼多騙人的謊話,說不論太平還是戰亂,都要趕回去一起過這個節。

  然而,這句話除了是自欺欺人自我安慰而外,又有多少人能夠實現?

  但正因為無法實現,才有人相信。

  相信,就是在心中尚留有一絲的信念。沒有信念,何談生趣?

  如果將這種『團圓』延伸到軍營,無非是大家有幸能夠一起拼命上前殺敵,一起活著回來;然後,彼此能夠有幸看到對方第二天仍是一個灶上捧起飯碗,一起吃上一頓飯;飯後呢,有幸一起嘮嘮嗑。

  其實,『團圓』就這麼簡單。

  然而,誰都清楚,這個『簡單』卻並不簡單。

  在軍營里,今天還喘著氣,說不定明天上了戰場就永遠回不來了。

  在此人命如草芥的大時代,沒有人能夠輕易逃脫,所以更多的人選擇了麻痹。

  有酒,當歌;有肉,當吃;有不痛快,當血濺三尺!

  這就是軍營里的廝殺漢,有酒有肉,能夠飽餐一頓比什麼都重要。

  雖然目前陳諾軍營里的糧草不多,那些牛酒也是鄉親們送來的,但他仍是盡力做到讓將士們滿意。

  就在臘日當天,他將所有能夠拿出來的全都拿出來犒勞了將士,讓他們盡情的吃喝。

  在大吃大喝一通後,陳諾環視了眾將士一眼,知道火候到來,該辦的事得辦了。

  他突然拔刀而出,刀光一閃,頓時將眾將士的注意力都吸引了過去。

  他們停住了喝酒,停住了吃肉,不發一聲的看向他們的主將陳諾。剛才陳諾還與他們說說笑笑,如何突然拔刀相向變了一張臉?

  陳諾手舉著刀子,掃視了眾將士一眼,方才說道:「本將軍這些日子忙於城內事務,很少過問營中之事,但有些微情本將軍還是有所耳聞的。聽說這些天營中一直盛傳著軍中糧草或缺的事情,還有關於各路救兵之事,既然都已經傳出來了,你們或許也想知道其中一二。那好吧,為了以正視聽,本將軍現在也不妨將此事一併說清楚了,好叫大伙兒知道。」

  糧草和救兵之事有關軍心的穩定,屬於最高機密,一般士兵是無法知道的,上面都是刻意隱瞞的。聽陳諾話里的意思是要跟士兵們抖明白了,這關係太過重大,趙雪還以為陳諾喝多了,故而扯了扯他的衣袖。

  陳諾沒有理會,將眼睛再次掃視了眾人一眼,方才說道:「這第一,關於糧草的事情,本將軍可以跟大家細細說來。不瞞諸位,我軍自進入修縣以來,除了得到廣川那邊的一二日之糧,還有打贏公孫范一戰後所繳獲的那些輜重而外,其實糧草一直都是十分的緊張。

  不過大伙兒或許要問了,既然只有這麼一些糧草,又是如何熬到現在的?當然,這些你們或許知道一二,除了節省而外,當然是禁止浪費。這其中就有一項禁酒令……不過說到這禁酒令,怕是多少有些兔崽子在背後要罵我陳某人一兩句吧?嘿嘿,你們也別笑,本來嘛,這釀酒釀酒,釀的可是糧食,能不禁嗎?

  當然囉,你們或許有疑問,我軍不費一刀一槍就接手了修縣城,這修縣城府庫裡面多少應該留下些吧?嗨!這事情不說還好,說起來老子就火大,這幫狗官逃命起來不輸給大耳賊,就連貪污也是夠黑的,除了丟下個破縣令大印,什麼也沒給老子留下……」

  眾將士聽到這裡,都是罵起了狗官,為陳諾不平,當然也為自己不平。

  不過聽陳諾說到什麼『大耳賊』的,場上多人都不知道所指何人,就連趙雪等人也懵了。

  人家大耳賊還在平原當縣令呢,逃跑尚未聞名天下,他們當然不知道。

  陳諾不過隨口說到了劉備,也沒工夫跟他們解釋,接著道:「聽我說到這裡,大家也應該明白了些吧?這外無救濟,內無多餘餘糧,之所以挺到現在,那還是多虧了城中百姓不時的自發救濟,不然我軍早就斷炊了,何以支撐到現在?

  但話說回來,今日,乃臘日,想如此大好的節日,我本不應該說這些喪氣的話,但我實在不想隱瞞諸位了。實話說,我軍糧草本來不多,也只夠這一二日之用,但為了大家吃好喝好,過好這放節日,我是豁出去了,已將所有糧草全都拿出來餵了你們的肚子。所以說,今晚而後,我軍之中就再也沒有一粒糧食了!」

  陳諾此話一出,無異於一顆驚雷,炸得眾人眼冒金星,就是剛才的那一絲酒意也被驚醒了。

  那些腦子轉得快的,早就是杯盞落地,六神無主了。大營里,立即是炸開了鍋。

  「慌什麼!」

  陳諾一拎手中的刀子,刀片子一晃,立即將那些人的口給封了起來:「……本將軍的話還沒有說完呢,都給我住口!這第一,糧草告磬,你們都是知道了,現在我說這第二件事。

  在城池被圍之初,我不是已經派出兩路人馬分別找廣川的姚貢姚國相,還有鄴城的袁紹袁將軍他們要求援兵嗎,可是事到如今,我們就連一支援兵的影子都看不到,所以你們也大概猜出來是什麼個情況了……」

  陳諾眼睛緩緩在眾人不安的臉上掃過,方才重重一點頭:「不錯!他們都拒絕了我的要求,以後他們是不可能再派出救兵,我們也別指望外援了!而我們腳下所在的修縣,說得難聽點,如今已是成了後媽養的孩子了,沒人疼沒人愛……

  有那麼好笑嗎!你們要清楚,如今的修縣除了我們大夥而外,就只剩下城內五六千的住戶和眼下的這一座孤城了!可我們的城外,卻有數也數不清的蛾賊!他們也想打破我們的城池,衝進城來殺掠一番。眼下我軍外無援軍,內無糧草,而賊人圍城不走,你們明白這意味著什麼嗎?」

  還能意味著什麼?許多人都的低下了頭顱,有點泄氣了。

  看來,這次是死定了,不戰死也得餓死啊!

  但陳諾陳諾告訴他們的不是這些,他將刀一舉,猛的往面前木案上一砍,啪的一聲,木案一角應聲而斷。

  陳諾舉著刀子,眼睛噴火,掃視眾人一回,聲嘶力竭的喝道:「不錯,你們若是龜縮不出城,也還可能憑著腹內的餘糧好死賴活的苟延殘喘熬個三五天;或者乾脆偷偷溜出城去,或許能夠逃過一劫,可你們要清楚,這一旦被我逮回來,不說我,就是趙、潘、典三位將軍也必不饒爾等性命!」

  眾人聽陳諾一說,都是垂著頭耷拉著腦袋,實在沒轍了,難道真的只剩下這兩條路了?

  陳諾目光回收,語氣稍稍和緩了些,轉而道:「當然,我相信諸位都是好男兒,寧願戰死沙場也絕不會選擇苟且偷生!所以,而今留給我們眼前的只有一條路……」

  他目光突然一凶,手中刀指向城外,咬著牙半天蹦出個「殺」字!

  這殺字一出,也當真喚醒了那些人的意識。是啊,如其坐而等死,何不出城去與賊人拼殺一番,縱然是,那也是馬革裹屍,死而不悔了!

  眾將士思及此,一人高喊著殺,後面眾人都是跟著嘶喊了起來,聲勢突然壯了起來。

  陳諾看了眾將士一眼,也知道將士們的情緒被他調動起來了,是可以放心的將他們投之死地了。

  就是趙雪,也當真是驚心動魄的聽陳諾說了半天,聽到最後,她也終於明白了過來。陳諾把話敞開了說,就是要讓他們每一個人都明白當前的處境,他正是要利用這個機會來調動眾將士的情緒,欲將眾人『投之死地、而後生』!

  那潘璋第一個跳了出來,大叫道:「將軍說得對,如今我等外無救援,內無糧草,而賊人圍而不走,我們要想活命,唯有以死相搏方能扭轉生機!再說,只要我們把賊人趕走了,他們的糧草輜重不都是我們大伙兒的嗎?到時別說是保命了,就是吃喝那也是再也不用犯愁了啊。大伙兒,你們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他這一句還當真有調動性,事到如今了,拼殺的結果不但能保命且能有吃有喝,誰能不動心?更是堅定了他們誓死殺敵的決心了。

  旁邊典韋看潘璋把這漂亮話都說了,他也不甘落下,拍著胸脯嚷嚷:「都到這個時候了,不是賊死就是我亡,還有什麼好說的!去他娘的,不怕死的都跟我典韋去打頭陣!」

  典韋個頭本高,他說話間又是上竄又是下跳的,也當真如一隻出山的猛虎,落在了眾將士中間,頓時轟然炸開了鍋。

  他人物精壯,相貌魁梧,在軍中又是數一數二不怕死的漢子,更是拔戟而出,一副惡神天降的樣子,也當真是起了轟動效應。那些原本還有一絲顧慮的,在典韋的這一鬧間,也都是把心放寬了,跟著嚷嚷了起來,拔刀舉矛的,士氣一下子上來了。

  陳諾也知道是可以了,不用再廢話了。

  他一握刀,回到帥案,拔出令箭,掃視眾人一眼:「這先鋒……」

  陳諾還沒說完,潘璋、典韋爭著去搶。但陳諾一轉手送到趙雪手上,同她一點頭。趙雪好像跟陳諾已經約好了似的,也並沒有感到意外,伸手就接了過去。

  陳諾仍是有些不放心,再次問道:「都準備好了嗎?」

  「將軍放心!」

  趙雪拿了令箭,也就立即下去準備了。

  那潘璋和典韋二人都是大眼瞪小眼,但看陳諾又拔出了第二支令箭,這下可不能落下了,紛紛上前一步,恨不能從陳諾手上奪過去。

  陳諾看了二人一眼,說道:「先鋒已經給了趙雪,這第二陣嘛,需得騎兵衝殺,潘璋接令!」

  潘璋心下一緊,趕緊上前一步,只聽陳諾交代:「命你領三百輕騎為副先鋒,配合趙雪衝殺敵陣,可有困難?」

  「將軍放心!」

  潘璋趕緊雙手一舉,接過了令箭,趕緊下去準備了。

  那典韋瞪大著牛眼,等了半天,卻見陳諾坐了下去,沒有再說話了。那典韋也是急了,趕緊湊上前去,吞吞吐吐了半天,見陳諾一直埋首帥案,倒是不好開口了。

  陳諾其實也瞧了出來,看他惶惶不可終日的樣子,便覺好笑。他將竹簡往帥案上一放,抬眼去看典韋,說道:「你也不需著急,等會跟我衝殺第三陣,不過不許再毛毛躁躁,這第三陣乃壓軸大戲,絲毫不可馬虎,明白嗎?你先下去準備吧!」

  雖然頭陣沒有撈著,好歹也能保護主公一同殺敵,典韋也是甘心了。

  等到典韋等都先後退下了,陳諾又拿起了竹簡,想要靜下心來讀一會兒書,但哪裡再有心情讀得下去?他放下竹簡,又帶著幾個親兵匹馬趕到東門,為趙雪親自督陣。

  黃巾雖然四面圍城,但東門黃巾最多,所謂打蛇以七寸,只要陳諾拼盡全力將東門外黃巾殺散,那麼其餘各門也就不攻自破了。

  今天是臘日,城內以牛酒相慶,城外的黃巾更不用說了。

  從青州來的這伙黃巾,雖然號稱百萬之眾,但他們多是拖家帶口的,婦孺老幼皆有,而真正擁有戰鬥力的不過是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像他們這樣出來混的,其實也是迫於無奈,打仗他們不在行,但對於節日什麼的,那卻是十分的重視。

  雖然是在戰場,他們也並沒有因此或忘,他們甚至如在家時,早前就省吃省喝積蓄下了所需物品,為的就是等待這一天的到來。也別說,雖然是流浪在外地,但他們好歹多數人還能舉家在一起,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臘日當天,那些黃巾里大大小小的渠帥,也都是通達人情,賞賜牛酒,與黃巾徒眾相與慶賀節日。他們在歡樂時,也仿佛完全忘了此刻身處何地,更不會有他顧慮。

  他們只知道,他們要過節,城內的官軍也要過節。戰要打,但節一年只有一次,卻不可不過。

  黃巾正因為有這個想法,所以才放心的讓全營上下同歡。一直喝到晚上,等到夜幕降臨時,方才漸趨的散了。

  黃巾蟄伏,卻正是陳諾登場的最佳時機。

  從鄴城郭嘉處取來的文書說得好:臘日將至,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無不為慶。這是人之常情,但在非常時期,則有非常之用。正如此刻的修縣,以陳諾的處境,則正是反敗為勝的最佳時期。

  陳諾正是因為參透了郭嘉的這句話,也就利用『臘日』這個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準備給予黃巾最後之迎頭痛擊。

  夜已深,黃巾軍營地里悄無人聲,都基本上帶著酒意沉沉進入了夢鄉。

  他們睡了,但修縣東門的城樓上,陳諾卻沒有一絲的睡意,仍是迎風而立。

  眼看差不多了,在他的授意下,吊橋緩緩放下,城門突然大開。

  趙雪連同身後的死士兩百人,各持著火炬,將黑壓壓的牛群驅趕了出來。

  這些牛群是陳諾早先讓趙雪特意在城中居民手上購買的,雖然是臨時湊集的,但也有個三五十頭。他們將牛群趕到城下,每人手執了一條牛尾巴,持著一根火炬。

  牛尾巴上已經倒了引火的油脂等物,在趙雪的一聲令下,火炬輕輕一碰,牛尾巴立即燃燒了起來。

  這牛尾巴一著,吃了劇痛,也就拼命的往前狂飆,沖向敵營。

  敵營里,那些守衛轅門的黃巾徒眾,先前喝了些酒,此刻是頭昏腦漲,哪有幾個是清醒的?他們又被這冬日裡的寒風一吹,早是昏昏沉沉,飄飄欲睡,就是城內有動靜,他們也不可能看清。就算有那麼一兩個,也是無濟於事,等到發現也已經晚了。

  這些牛群的數量本來就不少,又是吃了劇痛,這一奔跑起來當真的駭人,如同山崩之勢,早將那些守營的黃巾徒眾給驚醒,還以為是地動了,都是嚇得慌走不迭。

  黑夜裡,其實他們什麼也沒有看清楚,只能聽到那一陣陣讓人膽顫的山崩之聲往著自己營地這邊席捲而至,卻不知所措。

  他們,此刻除了惶恐,一時居然是瞪大眼睛,呆立在了當場。

  等到了近前,好像看清是牛群,但又好像還有虎豹熊羆等物。媽呀,是牛群!只是這些牛群身上又塗了些油彩,以至於到底是牛群還是獸群,他們也是被晃得眼睛都花了,還哪裡能分得清楚了?

  也沒有時間讓他們思考了,這伙怪物身後披火,山崩海嘯的奔來,如同鬼魅般的出現,早將他們的膽子都嚇破了。而那些牛群一旦沖入,立即是碎門踢營,如入無人之境,片刻間就連踹了幾座大營,哪裡能阻擋得住?

  而對於那些逃跑不及的,不是被踩踏在牛蹄下面,就是被牛頭上雙角間綁著的那把雙頭刀子給剖腹削頭了,也當真足夠讓這伙黃巾未戰先顫了。也只是頃刻間,黃巾營地變成了煉獄一般,火燒連營,牛群亂奔,外夾著後面的喊殺聲逼至,還哪裡再復先前的安靜了?

  東門城頭上,戰鼓轟隆隆的跟著敲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