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風雨前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諾、孫輕一到大營,立即被顏良、雷公、趙雪等人圍住,問長問短。

  陳諾先問道:「這邊怎麼樣?」

  顏良沉聲道:「果然不出大人所料,趙浮他們膽子也忒大了,居然敢公然行刺袁公派出的使者。想若不是陳大人你早就猜到他們會有此詭計,故而空轎前往,引他們去截殺,而大人你則趁機混入冀州城去見韓馥,不然早為賊人奸計得逞。話說回來,大人你這調虎離山之計果然高明啊,不知大人是否見到了韓馥本人?」

  旁邊趙雪笑道:「不用說了,只要看孫帥臉上這副表情,也知道他們一定是成功得見了,而且多半目的也已經達到了。」

  孫輕臉上難抑興奮,說道:「諸位是不知道,當時我與陳大哥一起假扮家兵去見韓馥,可別說有多刺激。想那韓府之中門禁森嚴,我們為了接近,不得不在他府外逗留多時,尋找機會。

  也終於看到一夥送菜的民夫,我們於是將他們買通,這才混入韓府。之後我們為了能夠接近韓馥,不得不打昏他府內兩個家兵,換了他們的衣服,這才假借送茶點為名,見到了韓馥本人。」

  眾人相視而笑:「那韓馥他有沒有答應交出冀州城?」

  眾人最關心的莫過於這個話題,眼看陳諾、孫輕二人都點了頭,他們也是笑逐顏開,紛紛追問:「那大人你是如何說服韓馥獻出冀州城的?」

  陳諾笑道:「這很簡單,如今擺在韓馥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獻城,要麼不獻。如果不獻,則將面對袁將軍以及黑山軍的兩面壓迫。更何況,公孫瓚軍雖然暫時退軍了,但他因為上次之事,已經數次責難於韓馥了,也說不定會以此為藉口再次殺來。

  這樣的話,他冀州是四面楚歌,面臨強敵環視,試問韓馥他以一人之力能否以抗袁將軍、公孫瓚、黑山這些強敵?他走到如此田地,不降又能奈何?」

  眾人聽陳諾一說,也都是點頭誠服。正如陳諾所說,韓馥也的確到了山窮水復的地步了,本來他所能依靠的陳諾,也因為他一時的糊塗,逼得他轉而投靠袁紹。這樣一來,支持他的黑山軍也因為陳諾轉而支持袁紹,這樣的話,韓馥所能憑恃的外援沒有了,而他手上可用的除了本家兵,也只有諸如張郃、趙浮等人了。

  有人問道:「聽說這次趙浮從河陽起兵萬人,要誓保韓馥,他韓馥難道不為所動?」

  陳諾搖頭道:「大家都知道韓馥不是沒有兵馬,而且據說糧草也十分的充足。而再看袁將軍,他雖然運動各方勢力,但到底缺兵少糧,又沒有落腳之根基。若韓馥藉助趙浮的兵馬與袁將軍奮力斡旋,或許能夠扭轉乾坤。

  可惜韓馥他沒有這樣的魄力,要是有,只怕也不會落到今天這副田地。縱然他得到趙浮的兵馬相助,只不過一時讓他心裡得到些許的安慰,要是回過頭來一想,他敢堅持到底嗎?所以說,如其說是趙浮以兵保他,不如說是趙浮以兵脅迫他,逼他一同就犯罷了。」

  眾人一驚:「難道說韓馥已經被趙浮他們軟禁了起來?」

  陳諾搖頭:「也不能這麼說,畢竟韓馥行動還是很自由的,唯一的是他在言語中已經表示出對趙浮他們的不滿了。可見,趙浮他們這次來,是鐵定心要與袁將軍斡旋到底了,可笑的是韓馥跟他們沒有想到一塊,這才讓我找到了突破口,將此事一錘定音!」

  顏良點頭說道:「既然這樣,韓馥也應該立即奉出冀州印綬,以待袁將軍接手。」

  陳諾眉頭皺了皺,嘆道,「是,是該如此!韓馥本來想將冀州印綬直接交由我帶出城去獻給袁公,可惜的是,正因為趙浮他們已經掌控了冀州城,城內都是他的眼線,而讓出冀州是韓馥自己做出的決定,他怕趙浮會從中阻撓,於我們不利,也就暫時將印綬寄存在他那裡。當然,他也已經跟我約定,等過兩日,他會將冀州印綬交由他長子,再由他的長子親自去朝歌交給袁公。」

  顏良點頭,也即放下心來。

  但旁邊趙雪想了想,說道:「可是,既然趙浮他們堅決反對韓馥出讓冀州城,如今又讓他長子送出印綬,那趙浮他們難道不會橫加阻撓嗎?」

  陳諾點了點頭,欣賞的看了趙雪一眼:「你說得對,但他會找其他藉口,不需將真實目的透露給他人。」

  趙雪搖了搖頭:「可他畢竟是韓馥長子,想在此關鍵時刻,韓馥長子突然離城而去,就算再多藉口,也必引起趙浮他們注意的呀。」

  陳諾倒是沒有想到趙雪心細如髮,跟他哥哥一樣聰明,欣慰的點了點頭。

  面對眾人疑惑的眼神,他也不得不解釋說:「所以讓韓馥長子出城送印那只是個幌子,目的是吸引趙浮他們的注意力,就像是我跟孫輕混進冀州城前,在城外所布的局一樣,不過是迷惑敵人,以達到我們自己的目的罷了。」

  眾人一聽,十分不解的問:「那我們該如何得到冀州印綬?」

  陳諾神秘一笑:「這個嘛……大家不用再問了,過兩天你們自然就知道了。」

  兩天後,韓馥長子突然出城的消息傳到了趙浮他們的耳朵里。

  趙浮十分不解,他找來程奐商議此事。

  趙浮因為前兩天的事,不但對陳諾痛恨不已,也已經對韓馥產生懷疑了。因為就在當天,據他派過去保護韓馥的探子得知,韓馥那天在府上突然接見了兩個神秘的人。雖然不知道這兩人的來歷,但也足以讓他們心悸。

  為此事,當天晚上他邀上程奐藉故到韓馥府上,想要旁敲側擊探測底細。他們兩個互相配合,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最後消息沒有探到,倒是吃了一肚子的悶氣。韓馥在之前他們進城時雖然有些不願意,但也是委婉表示,但此次他居然說話硬氣許多,也比較刺耳,這讓趙浮很是不爽。

  趙浮沉下臉來:「在此關鍵時候韓使君突然派長子出城,走得如此匆忙,而且是開南門而去,他是想幹什麼?」

  程奐捋須分析:「聽說袁紹為了聲援陳諾,已將朝歌清水口的駐軍統統移駐黎陽,以此來阻擋其他方面的壓力。黎陽就在我冀州南面,而韓使君長子此刻突然開南門而去,難道他是……」

  說到這裡,看向趙浮。

  果然,被程奐一說,趙浮的臉色變得鐵青:「不錯!韓使君這要是出賣冀州,讓他長子奉印給袁紹啊!」他當即喝令,讓部下準備人馬追回韓使君長子。

  等到士兵下去,趙浮左右踱步,捶胸而嘆:「想我趙某為冀州之事夙夜不寐,加緊布防,操練士卒,為的是迫不得已時遵聽韓使君一聲號令,然後就與那狗賊袁紹誓死斡旋到底!

  可嘆的是,我們在這邊沒日沒夜的努力,而韓使君卻在旁邊拆我們的城牆。若不是我等早些發現,險些讓他將冀州印綬送到袁紹手中,那我冀州就真的完了!」

  趙浮說到動情的地方也當真是痛哭流涕,引得旁邊程奐也是一陣搖頭嘆息,跟著抹淚。

  兩人這邊互相嘆息安慰著,突然門人送來一封緊急信函,乃是張郃從武城讓人送來的。

  程奐等趙浮看完信,便問趙浮:「信上說些什麼?」

  趙浮臉色變了變,說道:「張將軍說他雖然身在武城,但他一直關注著冀州這邊的變化。他也知道了前兩天的事情,並且已經派人暗中監視城外袁軍的動向。

  說來,張將軍如神人一般,他居然已經猜到韓使君或許會派人出城的事情。並告訴我們,阻撓可以,但不必要將精力全都放在此人身上,讓我們同時不要忽視了韓使君。」

  程奐想了想,猛然擊掌叫道:「對呀!趙將軍,不是張將軍提醒,我們差點上了這個賊子的第二次大當了!」

  趙浮不解的放下信函,看向他:「這是怎麼說?」

  程奐搖了搖頭:「趙將軍難道忘了前兩天城外所發生的事情?」

  趙浮仔細回想,一拍木案:「是啊,兩天前我派出刺客去刺殺袁紹使者,還以為陳諾就在其中,可轎內居然是個稻草人。而就在當天,韓使君又突然接見了兩個神秘之人。想來,那兩人其中一個必是陳諾了。

  啊呀,當時我還以為我們算計了陳諾,現在看來,是我們被他算計而不自知啊。他這是故意將我們的注意力引到城外,然後方便他在城內行事,趁機說服了韓使君。」

  程奐捋須苦笑:「也就在那次,陳諾那廝一定想必是與韓使君商量好了,不然也不會有接下來的這些事情。他讓韓使君故意放出他的長子,以此來讓我們誤判,好讓我們放鬆對韓使君的注意,這樣韓使君就有接觸他們的機會。

  啊,如果真是這樣,那這人可真不簡單啊!他這次雖然是故伎重演,可我們要是栽在他同一個計謀上,這說出去我們的老臉還往哪裡擱呀?想若不是張將軍及時提醒,我們差點就著了這小子的道兒了。」

  趙浮捏緊拳頭:「可恨上次沒能殺了他,當真是養虎遺患啊!」

  程奐搖了搖頭,說道:「其實陳諾這人還是有功於冀州的,若不是他說退公孫瓚,我冀州也萬萬不能堅持到現在。而我們就因為他沒有揭穿於毒而將他下了死牢,要是說起來,這理由也是十分的勉強。

  其實他也是曾經提醒過我們,只是我們沒有注意罷了。我們反而將罪責全推到了他的身上,說起來,是我冀州有虧於他。陳諾走到今天,也是被我們逼的,這也怪不得他呀。」

  趙浮眉頭一豎,想要駁斥,但的確理虧。

  他殺陳諾,推出於毒,那不過是一個藉口。重要的是,陳諾這人功勞太大,搶了他這個上司的風頭,所以陳諾必須死。現在想來,是不是自己一時的嫉妒心,而給冀州埋下了一根導火.索?

  趙浮嘆了口氣,推窗望月,冀州的將來呀,你到底在哪裡?

  剛才從院中進來時明明還是月亮高掛的,此刻已經被厚厚的一層烏雲給遮蓋住了,漆黑得可怕。風吹起來,捋人衣角,拂人雙鬢,看這天氣,怕是要下雨了吧?

  這鬼天氣,跟山雨欲來前的冀州又有什麼區別?似有所觸,趙浮悠悠的嘆了口氣。

  他回過身來,正要開口向程奐垂詢一些其他事情,只見門外小吏匆匆來報:「稟趙將軍、程將軍,韓大人他……他……」

  小吏說著,不停向他兩請罪,兩人互相望了一眼,讓他起來說話。

  小吏抹著汗,將事情原委好不容易說清:「本來韓大人他一直在府上房內休息,可就在這之前,大人突然說他身體不舒服。他於是將我們都招來,讓我們連夜到城中四處尋找大夫。我們並沒有想到其他,全都被他支了出去。可等我們回來一看,韓大人連同留在府內的二三十名家兵全都不見了!」

  小吏知道是死罪,趕緊跪下來再次請罪。

  趙浮大怒,喝道:「有這等事!」

  程奐畢竟頭腦清醒,問小吏:「可知道韓使君往哪邊走的?」

  小吏頭額抹汗,連連討饒,看來是一無所知了。

  程奐揮了揮手,在趙浮再次發火之前讓他退了下去。他想了想,搖頭道:「你我雖然得到張郃將軍提醒,到底還是被陳諾唆使韓使君逃走了!」

  不時,又有守城將士緊急來問:「韓使君連夜開西門出城了,不知兩位將軍可知道?」

  「什麼!」

  趙浮騰的氣血翻湧,再也壓抑不住內心的狂怒,將火全發了出來。兩眼血絲如注,伸出手來,就要拔刀殺人:「是誰讓你們放人的?是誰?!」

  守城將士嚇得一個哆嗦,臉上血色全無,趕緊叩拜道:「這……這……韓使君要出城,我們怎能攔得住?」有點被冤枉的感覺,欲哭無淚。

  「他說得對。」程奐一把扯住趙浮,制止他動粗,勸他:「當務之急,我們應該趕在他們會面之前勸韓使君及時醒悟,而不是在這裡大吼大叫!」

  趙浮楞了楞,也終於聽了他的勸,立即同他騎馬趕往城南軍營,調集全營精銳弓弩步騎兵七千餘人,一同趕往西門,開西門而去。幸好前面已經派出了探馬,一直尾隨著韓馥等人,他們這才得以掌握他們的行蹤,一路順利跟來。

  趙浮、程奐帶著隊伍出城四五里處,就接到前面探馬的報說,說是韓使君與城外袁軍已經在前面一個村莊裡會合,問接下來的行動。

  趙浮拔刀而出,叫道:「與我將村莊團團圍住,一個也不能放過!」

  程奐聽趙浮這麼安排,臉色一變,趕緊夾馬上去,勸說道:「我們就算包圍了韓使君他們,那趙將軍接下來準備怎麼辦?如果陳諾他們不交出韓使君,難道發動攻擊?

  就算這樣,但趙將軍你也要想想,這刀劍無眼,要是一個不小心傷到了韓使君他,那該如何善後?再說,我們包圍村莊,他們要是有人從後反包圍我們,我們又該如何自處?將軍三思!」

  趙浮怒聲道:「自古戰場上就沒有聽過一個不傷亡的,若韓使君當真有事,我願意以命相抵罷了!再者,大丈夫見敵便殺,何要顧及那麼多?要是那樣,那還不如自己滾回家過家家去!」

  他也不管程奐,拔刀而出,宣布了自己的命令。

  程奐眼看趙浮為仇恨沖昏了頭腦,立即抓住他衣袖:「如果是這樣,那麼我請求趙將軍讓我帶領本部人馬在外圍督戰。」

  程奐與趙浮同為韓馥部下,位在都督從事,兩人的武職都是一樣的。要說,他們領兵的數量也相差不了多少,但因為趙浮這人一向行事果斷,加上他們此刻都站在冀州同一條戰線上,必須由一人主事。程奐也願意相信他,推戴他,所以他在自己原本的編制里劃出了一大半人馬交給他,自己只留下了兩千不到的人。而這次出城,因為不能全帶出來,還要留守城池,所以他能夠得到的兵馬不足千人。

  趙浮也沒有二話,於是交給了他本部人馬,他則帶了餘下六七千人全都殺奔前面的村莊。

  靜謐的村莊,因為趙浮的突然到來金鼓大震,紅光沖天,外圍的地方也已經很快被封死,大火燒了起來。

  韓馥帶著他的二三十名心腹家兵,按照事先的約定,趕來與陳諾會合。到了村莊的中心地帶,這裡比較寬敞,他也已經看到了陳諾的人馬。

  陳諾打馬上前,與韓馥見過面。只是還沒有來得及說兩句,探馬就報說城內的動靜。韓馥一陣慌亂,抱著冀州印綬,不知該怎麼辦。

  終於是陳諾將他安撫住,跟他說道:「趙浮的先頭騎兵很快就到了,我們此刻就算出了村莊,外面也是平坦的大道,那樣更加不利於我們備戰。為今之計,也只能委屈韓使君你了,請韓使君在我軍陣中不要亂動,我自會帶領軍隊,依靠村莊的有利條件進行防禦。」

  這時,外圍的大火也已經蔓延了進來,殺喊聲一陣接著一陣。而漆黑的天空,似乎呼應著下方的戰場,風吹起,不停的打著閃子,刺亮人眼。

  一場夜雨即將來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