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而晚了一步,楚晉已經帶上了門,對他的怨氣充耳不聞,神色輕鬆地往對面去了。

  兩個房間只隔了條走廊的距離,幾步就到了。他推開門,卻沒看見沈孟枝人影,只有一盆燒得正烈的火,暖烘烘地炙烤著。

  楚晉輕輕掩上門,將身上披著的外袍脫了下來,搭在一旁。桌上用油紙包著幾樣藥材,散發著清苦的味道,他看了一眼,有幾味他認得,還有幾味沒見過。

  他將散落的幾味藥收好,忽然聽見不遠處有若隱若現的水聲。楚晉回頭,看見了一扇繡著茂林修竹的古樸屏風。

  屏風後有氤氳水汽,溫熱潮濕,團成白茫茫的霧,朦朧了屏面上模糊的影子。

  除了微弱的水流聲,還有輕到幾乎聽不見的淺哼聲,斷斷續續、絲絲縷縷地滲透絲綢屏面,似乎是一支小調。

  輕緩,寧靜,讓人想起月下漱石,林間潺潺的流水。

  楚晉從前沒有聽沈孟枝哼起過什麼曲子。他的嗓音輕柔,其實應該很適合唱歌,也許在放鬆下來的時候,才會下意識地哼一會兒,就像現在一樣。

  楚晉仔細聽了聽,卻覺得他的咬字與平時有些不同,似乎是哪裡的方言,抑揚更多,也更加溫軟,低吟淺唱時,有種獨一無二的味道。

  他聽過大秦第一歌女的歌喉,也聽過百種宴席上的曲調,都沒有任何一個,讓他駐足在此,心神搖晃。

  雖然很想就這樣聽下去,楚晉還是蜷起手指,輕叩了下屏風,道:“江枕,我回來了。”

  屏風後的聲音停了一秒。

  一陣激盪的水聲響起,嘩啦啦地打破了一室寂靜。裡面的人站了起來,屏風上的影子隨之晃動了一下。

  帶著潮濕水汽的聲音傳過來:“等我一會兒。”

  他口中的一會兒是真的一會兒,楚晉剛走回坐榻邊坐下,對方就繞過屏風走出來了。

  沈孟枝裡衣外又加了一件披風,走到爐火邊,一臉鎮定地烤了會兒火:“你怎麼這麼早回來了?”

  他還以為攝政王和以前一樣,公務繁忙要等到深夜才會回來,就趁某人不在,放心地先占用了浴桶。

  楚晉看著他濕漉漉披在身前的頭髮,拿起手邊的方帕,把滴水的長髮撩到身後,用帕子裹住。

  “我看屋裡燈亮了,不想讓你等我,就回來了。”他動作輕柔地擦乾手裡的髮絲,補充道,“也幸好,攢下的事情不算多。”

  沈孟枝“唔”了一聲。

  楚晉站在他的背後,他垂下眼,就可以看見披風下被水沾濕、貼在頸後的裡衣,衣料變得明透,被略高的水溫泡得微微透紅的皮膚一覽無餘。

  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來,在宋宅的時候,他視線所能及的地方,對方的肌膚也是這樣,原本冷白的膚色沁出淡粉色。

  漂亮極了。

  他的眼底映著爐中燃燒的火,伸手撈起一截尚未乾透的發尾,湊到唇邊,吻了一下。

  沈孟枝毫無察覺,火邊暖意融融,他困得打了個哈欠,聽見楚晉問:“你剛剛哼的,是什麼曲子?”

  “嗯?”他打起精神,想了想,“我也沒注意。自然而然,就哼出來了。”

  楚晉模仿著先前聽的曲調哼了一段,沈孟枝訝然地回頭,看著他笑:“你唱歌這麼好聽?”

  “不如你。”楚晉道,“想起來了沒有?”

  沈孟枝順著他起的頭,又哼了幾句,道:“想起來了。這是我小時候,我娘哄我入睡時哼的曲子。”

  “你娘不是胥方人?”楚晉在燕陵的幾年,熟悉了胥方的口音,可是這首曲子卻像是其他地方的方言。

  “我娘……”沈孟枝頓了一下,“她在間瀛城長大,所以會說那邊的話。因為她的緣故,我也會說一點。”

  “間瀛在最南邊,靠海,離湘京很遠。所以,那邊的話也跟其他地方差異很大。”他轉過身,面對著面地教對此一竅不通的攝政王,“像娘,念做攆,阿攆。爹的話,念做阿轄。”

  “夫妻之間,郎君會稱自己的妻室為姣姣,妻子則稱夫君……衿郎。”

  楚晉學著他的語調,低聲念了一遍。

  他的嗓音偏低偏沉,像浸過了濃郁的酒香,那些原本普通的字眼,從他口中吐出,就變得悅耳醉人,激得沈孟枝耳廓湧上一股熱意。

  他聽著耳畔楚晉重複了兩遍“姣姣”與“衿郎”,從一開始的試探到熟稔,再到笑意吟吟地望著他確認:“我說的對麼?”

  沈孟枝:“……嗯。”

  他突然有些後悔把這幾個詞全盤托出,可攝政王已經心滿意足地記下了,轉而問:“你娘之後沒再教你了嗎?”

  他看得出來沈孟枝能記住的詞不多,估計也已經很久沒有用過,所以才會問一句。

  沈孟枝烤著火,身上粘膩的濕意被烘乾,重新變得暖洋洋的。他闔著眼,火光卻透過薄薄的眼皮,在臉上躍動,很亮,也很熱。

  “……沒有。”他說,“等我記事以後,娘親已經病逝了。”

  沈孟枝又哼了一遍那支間瀛小調。輕緩的曲調徘徊在他的靈魂深處,來自他從未去過的山海,卻熟悉到令他不用刻意細想就能唱出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