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頁
滿足地在各大榜單中晃蕩了一圈以後,南喬回到了自己的後台,將直播產生的收益再次結算兌現。
在收到了網站發放的收益後,南喬按照習慣,將收益中一定比例的錢款,分別打入了幾個捐助了挺長一段時間的公益帳戶中。
每次看到「貧困孩子在校午飯」的公益組織放出孩子們吃飯時的照片與視頻、看到受捐助的女校,又考出了一批好成績、看到那些衛生用品,被一些志願者,背到了深山裡,發放給了那些窮苦的女性……南喬就覺得捐出去的錢是有了回音。
南喬知道自己不是自己講的那些帝王將相,沒有憑一己之力改變眾生命運的能力,但是她相信自己微弱的力量,也能起到一些作用。她和那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正在創造一個全新的、充滿光明的世界。
*
嬴政聽到天幕的告別時,也心中不是滋味,天幕講他的秦的時候,他覺得有種戛然而止的味道,並沒有講得很深很透徹,譬如講講秦的社會矛盾,主要是哪幾個方面,講講那些矛盾,後世的君王們,是如何一點一點將它們處理好的。
看著粉色的心不斷地抖動,催促著他趕緊給一鍵三連,嬴政靜默了許久後,才抬起手,給了一鍵三連。
就在一鍵三連的符號消失時,嬴政就感覺一陣強烈的暈眩襲來,嬴政只來得及最後看一眼混亂的咸陽宮門口,就感覺眼前一黑,暈了過去。
待他再次醒來時,如他自己所料的那般,回到了自己39歲的身體裡。
案几上的油燈,還沒燒掉多少油,想來他這一番前去,並沒有花費多長時間。
或許,只是打了個盹的功夫。
看著桌子上堆積如山的簡牘,嬴政想起了天幕的話:始皇帝壽命短,和他心急趕時間,自己要總理太多事務有關。
於是,嬴政難得早早地放下了這些案牘苦活,站起身來,走到了殿前門口,望著那遙遠的星空,思緒有些發散了去。
想自己在聽到關於秦的那期天幕之前,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心中有無數的構想,想要大展宏圖。
但這次天幕所說之事,倒是給嬴政潑了一盆冷水,讓他稍稍冷靜了一些,對於那些構想,那些計劃,產生了一些新的想法。
站立了約莫兩刻鐘後,嬴政直接去歇息了,這比他往日裡要早許多。
嬴政這些日子的變化,也讓下面的人看在了眼裡,更是提著一顆心地伺候這位始皇帝。
嬴政這一夜還算好眠,第二日便精神奕奕的。
李斯前來時,看到皇帝總覺得有些不同了,至於哪裡不同了,李斯又有些說不上來。
嬴政很快進入了工作狀態:「李相,朕著你擬定的科舉考試章程,可有什麼進展了?」
李斯忙行禮道:「回陛下,臣今日來,便是要將此呈給陛下的。」
科舉考試這個新奇的想法,李斯初聽時還覺得有些天馬行空,畢竟如今天下剛統一,連用的文字說的話都不盡相同,如何進行統一的考試?
可是聽完皇帝的解釋後,李斯頓時覺得,這確實是一個極妙的主意。
第255章 史上第一二世祖胡亥(24)
李斯呈上了自己耗費三天寫出來的規劃後, 就安靜地退到了一邊,待始皇帝看完。
不過李斯對自己的想法還是很有信心的,這麼多年的君臣相處, 他對始皇帝的心情與想法, 算是十分了解了, 也總能想出皇帝滿意的辦法。成為大秦第一丞相的秘訣, 就是按照始皇帝的心意,去完成工作任務。
始皇帝皺著眉,看完了李斯寫的文章。
若放在從前,他會比較滿意這篇文章, 覺得李斯設想的方方面面, 都已經十分不錯了,自己只需要做一些修改與調整, 就能作為政令發出去。
但看過了天幕講秦朝的事,始皇帝心中的標準更為多維了, 想法也更多了,所以李斯這篇文章在他眼裡, 就顯得有些「偏頗」了。
李斯是崇尚法家的,他的做事風格也如法家一樣:標準嚴苛、獎懲分明, 提出了一個標準以後, 便都要按照這個標準來做事。
這個辦法, 始皇帝承認它之前挺好用的,在征戰六國時,一切都以戰爭為第一要務,所以許多事必須要一言堂, 不能考慮太多,患得患失反而貽誤戰機。
可如今天下一統, 雖然還不到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時候,可李斯用搞軍隊的標準和做法來搞科舉,就有些不合適了。
聽了幾期天幕後,始皇帝有一個很強的感受:文武並重,才是治國安邦之策。但文與武的處理方法,又截然不同,武以法家為準繩,給予清晰的軍功晉升標準,獎懲分明,便能締造威武之師,但文不是如此。
從天幕所講過的各朝情況中,可以看出,文治的處理,更在靈活與多變的處理上,在時刻要注意各項施政與措施的影響,在於針對問題解決問題後,又繼續應對新的問題,這便是老子所說的「治大國如烹小鮮」的道理,須得耐心,不能一刀切,更要有庖丁解牛的熟稔與用心。
嬴政將李斯的文章各處都圈了一番後,將他還給李斯。
在收到了網站發放的收益後,南喬按照習慣,將收益中一定比例的錢款,分別打入了幾個捐助了挺長一段時間的公益帳戶中。
每次看到「貧困孩子在校午飯」的公益組織放出孩子們吃飯時的照片與視頻、看到受捐助的女校,又考出了一批好成績、看到那些衛生用品,被一些志願者,背到了深山裡,發放給了那些窮苦的女性……南喬就覺得捐出去的錢是有了回音。
南喬知道自己不是自己講的那些帝王將相,沒有憑一己之力改變眾生命運的能力,但是她相信自己微弱的力量,也能起到一些作用。她和那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正在創造一個全新的、充滿光明的世界。
*
嬴政聽到天幕的告別時,也心中不是滋味,天幕講他的秦的時候,他覺得有種戛然而止的味道,並沒有講得很深很透徹,譬如講講秦的社會矛盾,主要是哪幾個方面,講講那些矛盾,後世的君王們,是如何一點一點將它們處理好的。
看著粉色的心不斷地抖動,催促著他趕緊給一鍵三連,嬴政靜默了許久後,才抬起手,給了一鍵三連。
就在一鍵三連的符號消失時,嬴政就感覺一陣強烈的暈眩襲來,嬴政只來得及最後看一眼混亂的咸陽宮門口,就感覺眼前一黑,暈了過去。
待他再次醒來時,如他自己所料的那般,回到了自己39歲的身體裡。
案几上的油燈,還沒燒掉多少油,想來他這一番前去,並沒有花費多長時間。
或許,只是打了個盹的功夫。
看著桌子上堆積如山的簡牘,嬴政想起了天幕的話:始皇帝壽命短,和他心急趕時間,自己要總理太多事務有關。
於是,嬴政難得早早地放下了這些案牘苦活,站起身來,走到了殿前門口,望著那遙遠的星空,思緒有些發散了去。
想自己在聽到關於秦的那期天幕之前,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心中有無數的構想,想要大展宏圖。
但這次天幕所說之事,倒是給嬴政潑了一盆冷水,讓他稍稍冷靜了一些,對於那些構想,那些計劃,產生了一些新的想法。
站立了約莫兩刻鐘後,嬴政直接去歇息了,這比他往日裡要早許多。
嬴政這些日子的變化,也讓下面的人看在了眼裡,更是提著一顆心地伺候這位始皇帝。
嬴政這一夜還算好眠,第二日便精神奕奕的。
李斯前來時,看到皇帝總覺得有些不同了,至於哪裡不同了,李斯又有些說不上來。
嬴政很快進入了工作狀態:「李相,朕著你擬定的科舉考試章程,可有什麼進展了?」
李斯忙行禮道:「回陛下,臣今日來,便是要將此呈給陛下的。」
科舉考試這個新奇的想法,李斯初聽時還覺得有些天馬行空,畢竟如今天下剛統一,連用的文字說的話都不盡相同,如何進行統一的考試?
可是聽完皇帝的解釋後,李斯頓時覺得,這確實是一個極妙的主意。
第255章 史上第一二世祖胡亥(24)
李斯呈上了自己耗費三天寫出來的規劃後, 就安靜地退到了一邊,待始皇帝看完。
不過李斯對自己的想法還是很有信心的,這麼多年的君臣相處, 他對始皇帝的心情與想法, 算是十分了解了, 也總能想出皇帝滿意的辦法。成為大秦第一丞相的秘訣, 就是按照始皇帝的心意,去完成工作任務。
始皇帝皺著眉,看完了李斯寫的文章。
若放在從前,他會比較滿意這篇文章, 覺得李斯設想的方方面面, 都已經十分不錯了,自己只需要做一些修改與調整, 就能作為政令發出去。
但看過了天幕講秦朝的事,始皇帝心中的標準更為多維了, 想法也更多了,所以李斯這篇文章在他眼裡, 就顯得有些「偏頗」了。
李斯是崇尚法家的,他的做事風格也如法家一樣:標準嚴苛、獎懲分明, 提出了一個標準以後, 便都要按照這個標準來做事。
這個辦法, 始皇帝承認它之前挺好用的,在征戰六國時,一切都以戰爭為第一要務,所以許多事必須要一言堂, 不能考慮太多,患得患失反而貽誤戰機。
可如今天下一統, 雖然還不到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時候,可李斯用搞軍隊的標準和做法來搞科舉,就有些不合適了。
聽了幾期天幕後,始皇帝有一個很強的感受:文武並重,才是治國安邦之策。但文與武的處理方法,又截然不同,武以法家為準繩,給予清晰的軍功晉升標準,獎懲分明,便能締造威武之師,但文不是如此。
從天幕所講過的各朝情況中,可以看出,文治的處理,更在靈活與多變的處理上,在時刻要注意各項施政與措施的影響,在於針對問題解決問題後,又繼續應對新的問題,這便是老子所說的「治大國如烹小鮮」的道理,須得耐心,不能一刀切,更要有庖丁解牛的熟稔與用心。
嬴政將李斯的文章各處都圈了一番後,將他還給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