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竹鑷。」

  吳之筱用竹鑷將女死者牙齒間的布絲夾出來,對著光細細查看,質地是綢,而這位女死者身上的衣裳和帕子都是棉麻的。且從女死者嘴上的傷口來看,她生前應當被一團布塞住了嘴巴無法出聲。

  此為疑點之一。

  既然這位女死者生前需要被塞住嘴巴,那為了不讓她取出嘴裡這團布,應當也會捆住她的雙手。

  吳之筱的目光挪到此女死者的腕部——這位女死者的腕部上一片血肉模糊,根本看不出來勒痕的存在,且可見骨血,手掌與手腕幾乎分離斷裂,創面為星芒狀,

  她閉眼想了想,礦洞之內,碎石落下,會在同一個人身上的同一個部位反覆錘砸,砸得手腕血肉模糊,斷裂見骨嗎?碎石落下,人會跑也會掙扎,除非她無法掙扎,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手被一下一下生生砸斷。

  吳之筱正欲要查看女死者雙腳時,卻被門外一大理寺衙差打斷了思路。

  「吳少卿,楊少卿,竇寺卿命你們二人現在立馬從殮房離開,去她的籤押房處聽命行事。」

  原來是大理寺卿竇芳命人前來傳話。

  「竇寺卿回來了?」楊也遇抬起頭,放下手中的刀鑷,沖吳之筱抬抬下巴,道:「吳少卿,你還未曾見過竇寺卿吧?應當去見見的。」

  「等會兒。」吳之筱卻頭也不抬,繼續著手邊的事,目光移到女死者腳上。

  女死者腳上的傷與腕部的傷差不多,都是亂石反覆錘砸,使得創面呈現多處星芒狀,但由於腳踝比手腕要粗壯很多,輕易不能砸斷,並沒骨肉分離,尚且能依稀看到皮膚。

  「別怕,竇寺卿是個面冷心熱的人,我在她手下做事這麼多年,沒見她真正為難過誰。」楊也遇以為吳之筱是不敢見竇寺卿,走到她面前,說道:「反正屍體又不會跑,一會兒再來勘驗也是一樣的。」

  「一會兒再來?」吳之筱冷笑一聲,用竹鑷將女死者腳踝處的傷口處理乾淨,露出僅存的一點點皮膚,並說道:「出了這個門,你能在三天內重新踏入這個門,我就免了你三個月的為仆期限。」

  楊也遇一聽,眼睛發亮,問道:「當真?」

  吳之筱抬眼看他,道:「若你三天內進不來,那就再加三個月,如何?」

  楊也遇有十足的把握,信心滿滿道:「一言為定。」

  「楊少卿。」吳之筱放下手上竹鑷,換了一塊巾帕擦拭細小的血肉,低聲道:「你輸定了。」

  「吳少卿且等著。」

  楊也遇踏出了殮房門,換下了衣裳走出小院,遠遠就看到竇寺卿正穿過竹林走向小院。

  楊也遇見竇芳臉色肅穆,桃花眼暗了暗,驚覺不妙,但很快就恢復如常,俊白的臉上掛著慣常的笑,走向竇芳,躬身作揖道:「竇寺卿有何事?」

  竇芳一身紫紅襴袍罩在身上,四五十歲的年紀,鬢邊染了些許白髮,面容嚴肅,怒視楊也遇,道:「你是不是進殮房勘察那十八具屍體了?」

  「是。」楊也遇如實回道:「此案已立,可以驗屍。」

  竇芳皺眉問他:「報案人是吳之筱?」

  楊也遇點頭:「正是。」

  竇芳怒問道:「她人呢?」

  「在殮房裡,沒打算出來。」楊也遇看了看院門,低聲道:「竇寺卿,我剛和吳少卿打了一個賭,我若能在三天內進……」

  竇芳打斷他的話,道:「你到我籤押房去,我有話問你!」

  「是。」楊也遇不情不願道。

  ※※※※※※※※※※※※※※※※※※※※

  此章有些許驗屍情節,若有不嚴謹之處,還請各位小可愛見諒。若有不適,還請各位小可愛多多包涵,謝謝。之後若有驗屍情節我會提前告知。

  第119章 119 .這次沒人護著她了

  吳之筱這恣意放縱的性子並非憑空而來的。

  未經教導訓誨的小孩子大多天性頑劣,天真莽撞,吳之筱本就比旁人看的書多一些,莽撞起來也比旁的小孩要猛烈狡猾些。幸得吳國公府家風嚴明,沒讓她翻了天去,即使翻了天,也有吳國公府在後頭撐著,左右沒出什麼事。

  後來她長大了些,到國子監上學,也是天天惹禍不斷,虧得有上官慕清這樣容貌好看的先生時不時拉住她一些,勸她幾句,讓她不至於摔到河裡去,胡亂闖禍歪了道。

  她就像是山澗里斜逸出來的花枝,依傍著根下的青山,靠著山澗清泉滋潤,未見過狂風暴雨,就這麼肆無忌憚地長大。

  再長大些……便是現在了。

  在外人眼裡,當初那個任性妄為的盛都吳家三娘子一點兒都沒變,只是虛長了年歲罷了,行走坐臥仍舊是那般的無規無矩。

  此前有吳國公府在後頭庇護著她,現如今吳國公府式微,她又已是朝廷官員,稍有行差踏錯便是傾覆滅門,她再這般不知收斂,只怕是要走到末路的。

  奈何吳家三娘子偏不聽,在臨州任通判時就闖了禍,得罪了左相,現在到了盛都仍不肯消停。

  因大理寺門前那一聲擊鼓鳴冤,盛都里人人便都曉得吳家三娘子自己做了報案人,向大理寺上報京郊銅礦山十八位礦工遭難而亡的案子。

  這件事盛都上上下下都略有耳聞,只是不敢妄加揣測,更不敢議論多言。

  那京郊銅礦山是皇上命工部和兵部開採的,所有監管的官員都是皇上親自任命的,開採出來的銅鐵礦也全數運往國庫。現如今發生了礦難,若真的要追責自然得降罪一批監管的官員,而皇上也會遭非議——畢竟這是為皇上開採的銅礦山,勞民傷財不說還搭進去十八個礦工的性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