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黑甲軍聽命於天子,而非謝宥。”李衍秋答道,“你把賭注全部壓在謝宥身上,若有一天連他也反了,你怎麼辦?當然,若能不動他,我還是儘量不打算動他,他若願守護你一生,自然是好的。若不能,你便註定了將等到與他一戰的那天。”
但是這個計劃被段嶺徹底打破了,他仍在回歸的路上,設法保住了太多人的xing命。
“當然,對四叔來說,這也是個冒險的舉措。”李衍秋淡淡道,“那天晚上,你告訴我,打算前去尋找牧曠達與韓濱勾結的證據時,四叔就意識到這件事已不容我控制了。”
“就像你爹曾經說過的那樣,這國家是好的,是壞的,最後都是你的。”李衍秋微微一笑,“你選擇了另一條路,冥冥之中,亦是天意,便按著你自己的想法,認真走下去吧。”
段嶺不由得重新考慮起李衍秋的話來,一場血洗,將產生前所未有的變革,所有權力都會被打散並重新分配。
“去吧。”李衍秋說,“你爹在天上看著你,只是無論最終的結果如何,你都得想好,如何去面對。”
天空中繁星如瀑,秋季的星辰閃耀著鋪過夜空,與滔滔而去的長江jiāo相輝映,照耀著大地。
夜裡,蔡閆已有連著好幾天未曾入眠,聽到腳步聲時驀然驚醒。
曾經他在上京讀書時,於書本上讀到過許多亡國之君最後的日子,士兵執刀劍的聲音、盔胄上甲鱗jiāo錯碰撞的響動、腳步聲、咳嗽聲,都預示著一個不祥卻又必將到來的結局——死。
他曾經不怕死,後來又逐漸地開始怕死,躲在這深宮中時,他只覺得自己的命在囚籠里一點一滴地滲透出去,如同一隻妖怪,吸攝著他的命數,他什麼也做不了,只能在東宮中坐以待斃。
坐以待斃,數著自己即將死去的日子,恐懼如影隨形。
chūn風得意之時,他甚至以為能延續一世,誰也不會發現這個處心積慮的yīn謀。偶爾夜深人靜時想起,他又在恐懼的驅使之下想遠遠地逃出宮去。
就像一個竊賊得到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燙手,卻無法解決。
自那天起,馮鐸被控制了起來,不知被抓到了何處,郎俊俠下落不明,蔡閆如今眾叛親離,毫無辦法。
腳步聲越來越近,一個高大的身影走了進來。外頭衛士便把門關上。
“談談吧。”韓濱漫不經心地說,解開自己的披風,隨手扔到一旁,說:“前幾天裡忙著別的事,一時間竟沒有顧上你。”
蔡閆靜靜地看著韓濱,韓濱又說:“謝宥已經逃了,假以時日,他與姚復都將死無葬身之地。現在再沒有誰能救你了。”
韓濱頗為無禮地打量蔡閆,事實上他在今天已送出信件,通知玉璧關下的部隊,再派兵前來增援。只要援兵趕到,自己便可開內城門,兩面夾擊,將黑甲軍一舉擊潰。
只要謝宥一死,餘下的便是秋風掃落葉,再設法與姚復談判,不去動淮yīn,大陳的江山,便落在了自己的手中。
只不知李漸鴻、李衍秋若九泉之下,得知李家的江山竟成了這般境地,會有什麼想法。
“我受夠了。”蔡閆的聲音發著抖,說,“你殺了我吧。”
韓濱略有些意外,打量蔡閆。
“此話怎說?”韓濱問道。
蔡閆顫抖著,不住喘息,說:“我本來就不該在這兒,當初一念之差,乃至走到今日,我也再無念想了。韓將軍,你所料不差,我不是大陳的太子,真正的太子,你決計想不到他在哪兒,就連牧曠達也不會知道。”
韓濱又問:“你究竟又是誰?”
蔡閆艱難地做了個吞咽的動作,說:“我是誰這很重要嗎?我的家人都死光了,哪怕要誅我的九族,也無從誅起。倒是你,韓將軍,你還不知道,你已經大難臨頭了,謝宥、姚復,他們手中還有最後一個條件,只等著你朝天下人宣告我的身份。”
韓濱的雙眼微微一眯。
蔡閆笑了起來,說:“你答應我,在他回來之前,先殺了我,我就告訴你這一切的經過。”
“你說吧。”韓濱在一旁坐下,如同一尊雕塑。
天亮了,段嶺獨自站在江前,今天的江州yīn雲密布,空氣中瀰漫著一股不安的因素。
昨夜李衍秋說過那番話以後,段嶺便陷入了迷茫之中。他知道李衍秋三言兩語談的計劃,只是一個概述,若當真將老臣清洗一次,自然有接下來應對的計劃。只是他身上的擔子,又更重了些。
歷朝歷代,帝君俱有殺權臣與功臣的慣例,當年大虞正以一場中秋宴,燒死了與席的老臣,只是這機會被外戚所覷,釀成了一場長達數年的政變,最終仍是流亡在外的太子率軍歸來,收復了皇位。
若不殺呢?
武獨迎著昏暗的天光走來,說:“該準備出發了,還在想你四叔的話?”
段嶺“嗯”了聲,回頭看武獨,彼此相對站著,沉默對視。
武獨端詳段嶺,說:“你瘦了。”
段嶺說:“待這些事過了就好了。”
“但你還沒想清楚。”武獨說。
“是。”段嶺說,“我已經走到一條沒人能給我指路的路上了。有些事,當年即使是我爹,也沒能辦成。”
“有時我覺得你更像牧相一些。”武獨突然笑了起來,說,“當真是與他學多了。”
“他和我四叔想的是一樣的。”段嶺說,“他們各為各的立場,所做之事,卻又都差不多。只是牧相很有耐心,所有的事都在他的計劃下被推動。而四叔與我爹,所用手段與雷霆無異,說一不二,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第221章 夜行
牧曠達的手段則懷柔得多,他很少使用激烈的方式來剷除異己——除了李家的人與那個倒霉的邊令白之外。
若非因為韓唯庸的倒台,他萬萬不會落到如此境地。從今年年初,牧曠達便在無數漩渦中小心翼翼行船,稍一不慎,便會撞上江底的暗礁,粉身碎骨。若韓唯庸還在,今年年初起遼國就可對陳國邊境施壓,李衍秋哪怕想動他,也不敢這麼快下手。
而長聘死後,更令牧曠達幾次誤判形勢。眼看費宏德來了,正好藉此扳回一局,沒想到韓濱卻又一意孤行,提前發動政變,破壞了他的布置。
“牧相好些了?”費宏德說。
牧曠達那天遇刺以後便被帶到宮中,韓濱的理由是為防再有刺殺,保護牧家所有人的安全。實則是想把牧家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以防有變。
牧曠達咳了幾聲,艱難坐起來,點點頭,說:“好多了,再過幾日依舊可上朝,我只沒想到,武獨與王山,居然不曾跟著進來。”
“興許正是在外遊走。”費宏德說,“尋找機會,伺機救牧相出去。”
牧曠達嘆了口氣,只有他心裡知道,這名徒弟是個養不熟的,就像黑暗裡的一條蛇,隨時可能咬自己一口。
“有他倆下落的消息麼?”牧曠達問,“昌流君又去了哪裡?”
費宏德搖搖頭,答道:“方才去韓將軍那兒問過了,沒有任何消息。”
“太子呢?”牧曠達又問。
“被關起來了。”費宏德答道。
烏洛侯穆也沒有回來,四大刺客一夕之間下落不明,牧曠達開始隱約覺得不對了,這次的變故歸根到底,俱緣因密室一事而起,起初他懷疑是費宏德在指點王山。但費宏德不應掌握這麼多消息才對。
“城外來了不少人。”費宏德說,“俱是前來弔唁的,元、遼、西涼及吐谷渾部的使者,現在都等在外頭。”
“也該來了。”牧曠達說,“且讓我起來走走。”
牧曠達在費宏德的攙扶下,艱難起身,身上還纏著繃帶,驟然遇刺,他一夕間老了許多,竟是現出風燭殘年的顏色。
“丞相傷還未好。”費宏德說,“想去哪兒?”
“去太后那兒看看。”牧曠達答道。
韓濱在東宮裡留了一整天,直到午後時,蔡閆憔悴不堪。
“就是這樣了。”蔡閆說,“再多的,我也想不起來了。”
蔡閆把過往的事全部朝韓濱jiāo代後,反而長長地吁了口氣,仿佛用盡了最後的一點生命,倚在座位上。現在再沒有別人,只有他自己,他也不再是大陳的太子,而只是他自己。
“太子殿下。”韓濱說。
“叫我蔡閆。”蔡閆說,“這個名字,已經很久沒有人用過了。”
“我有一個辦法。”韓濱起身道,“只要你願意配合我,你還是能活下去。”
蔡閆驀然睜大了雙眼,正在此刻,手下前來通知韓濱,韓濱說:“元、遼、西涼與吐谷渾的使者已經來了,就在城外。”
蔡閆說:“別讓他們進來。”
“不。”韓濱說,“必須讓他們進來。”
“段嶺一定會跟著進宮的!”蔡閆說。
“讓他進來。”韓濱說,“我倒是要看看,李漸鴻的兒子有多大的本事。吩咐下去,朝謝宥送信,讓使節到北門內外城之間,不許留下任何黑甲軍。”
“這段時間裡,你就乖乖在這兒待著。”韓濱朝蔡閆說,“明日我會召集朝廷百官上朝,是死是活,全看你自己配合了。”
韓濱離開東宮,經過後殿時,瞥見牧曠達與牧錦之正在殿內對坐。
“借一步說話。”韓濱朝牧曠達說。
“韓將軍就說吧。”牧錦之淡淡道,“大家都是一條船上的人了,還避來避去的做什麼?”
韓濱微微一笑,說:“太后有孕在身,只不想多勞您的心神。”
韓濱席地而坐,牧曠達說:“聽聞弔唁的使節團已到城外了?”
“正是。”韓濱答道,“包括昌流君在內的四大刺客,與您的徒弟王山,還沒有任何消息。”
牧曠達的表qíng十分複雜,說:“若果真如此,姚復與謝宥,想必正在準備什麼不得了的事。這也有好幾天了,全無動靜。”
“不。”韓濱答道,“謝宥與姚復已派人送過聯名信進來,想與咱們談判。”
“談判的條件是什麼?”牧曠達說,“想必不會太簡單。”
“無非是問我要怎麼樣才願意開江州內城。”韓濱說,“但事到如今,已由不得你我說了算了。牧相,明日早朝時,便須得儘快召來群臣,在陛下發喪前,解決這心頭大患。”
“唔。”牧曠達說,“但一旦將罪名按在他與姚復的頭上,必定不好善後。”
“援軍正在趕來的路上。”韓濱起身答道,“若無意外,明天傍晚便可到。我去接見四國的使節。”
韓濱說畢起身離開,餘下牧曠達與牧錦之,牧錦之眼望韓濱背影,沉聲道:“你簡直是引láng入室。”
“這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牧曠達說,“韓濱一旦證明那小子的身份後,定會設法殺我,但他不敢來誅牧家的族,屆時你與孩兒將會活下來。”
牧錦之沉默不語。
“你是太后,又有李家名義上的子嗣。”牧曠達緩緩道,“他定會留你xing命,只要虛以委蛇,假以時日,孩兒長大以後,再對付他不遲。”
牧錦之嘆了口氣,神qíng淒楚。
入夜之時,內外城一片寂靜,內城宵禁,街道兩側的房屋裡全部亮著燈;外城則只有謝宥與黑甲軍紮營的燈火。
數百人齊聚於外城與內城間隔的長街之中,黑甲軍則在接近兩百步外,謝宥注視著遠處的街道。不多時,內城門側的角門緩緩打開。
“南陳什麼意思?!”使節的聲音喝道,“遠道而來,為你們弔唁,居然只開一個角門?!置我等於何地?”
“各位。”內城牆高處,一名傳令官說,“大陳驟逢劇變,為免被有心人利用,還請諸位沿角門進出,得罪之處,萬望海涵!”
角門內湧出上百名征北軍士兵,各自備戰,眼望黑暗深處。道路盡頭,黑甲軍紛紛手執火把,照亮了一小塊地方。
“走。”姚復說。
謝宥調轉馬頭,與姚復轉身離開。
段嶺站在元人的隊伍之中,身前不遠處是述律端,先是遼國通行,接著是元,再是西涼與吐谷渾,逐一通過了角門。
內城開闊之地,上千征北軍士兵圍得水泄不通,給使節搜身。拔都擋在段嶺身前,眾人站在一起。
“你們什麼意思?”
搜到拔都時,拔都悍然抽刀,阿木古與赫連博等人紛紛響應,登時與征北軍士兵形成針鋒相對的兩派人。
“但凡進皇宮者,都得繳械搜身!”傳令官喝道。
拔都說:“誰敢碰我們一下,我看是不必囉嗦了,先打再說吧!拔刀!”
使節團本就憤怒,一時全部拔刀,這局面是傳令官解決不了的,忙派人回去傳令。不片刻消息回來,告知使節團首領可不必搜身,先放進來再說。
段嶺把手放在拔都的背後,示意他稍安,拔都這才吩咐人收刀。
征北軍又紛紛上馬,護送使節團往皇宮中去。
黑暗之中,護城河內發出水響,十艘小船每一艘都載著身穿黑衣的士兵,撐著船悄然沿秘密水道馳進內城。這條水道已許多年沒有人走過,蜿蜒曲折,通往江州的地下河,再從地下河出來時,赫然正是東市外的死水道。
岸邊有人巡邏,突然船中一枚黑箭she去,中箭者沒有發出任何聲響,倒在了地上。
但是這個計劃被段嶺徹底打破了,他仍在回歸的路上,設法保住了太多人的xing命。
“當然,對四叔來說,這也是個冒險的舉措。”李衍秋淡淡道,“那天晚上,你告訴我,打算前去尋找牧曠達與韓濱勾結的證據時,四叔就意識到這件事已不容我控制了。”
“就像你爹曾經說過的那樣,這國家是好的,是壞的,最後都是你的。”李衍秋微微一笑,“你選擇了另一條路,冥冥之中,亦是天意,便按著你自己的想法,認真走下去吧。”
段嶺不由得重新考慮起李衍秋的話來,一場血洗,將產生前所未有的變革,所有權力都會被打散並重新分配。
“去吧。”李衍秋說,“你爹在天上看著你,只是無論最終的結果如何,你都得想好,如何去面對。”
天空中繁星如瀑,秋季的星辰閃耀著鋪過夜空,與滔滔而去的長江jiāo相輝映,照耀著大地。
夜裡,蔡閆已有連著好幾天未曾入眠,聽到腳步聲時驀然驚醒。
曾經他在上京讀書時,於書本上讀到過許多亡國之君最後的日子,士兵執刀劍的聲音、盔胄上甲鱗jiāo錯碰撞的響動、腳步聲、咳嗽聲,都預示著一個不祥卻又必將到來的結局——死。
他曾經不怕死,後來又逐漸地開始怕死,躲在這深宮中時,他只覺得自己的命在囚籠里一點一滴地滲透出去,如同一隻妖怪,吸攝著他的命數,他什麼也做不了,只能在東宮中坐以待斃。
坐以待斃,數著自己即將死去的日子,恐懼如影隨形。
chūn風得意之時,他甚至以為能延續一世,誰也不會發現這個處心積慮的yīn謀。偶爾夜深人靜時想起,他又在恐懼的驅使之下想遠遠地逃出宮去。
就像一個竊賊得到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燙手,卻無法解決。
自那天起,馮鐸被控制了起來,不知被抓到了何處,郎俊俠下落不明,蔡閆如今眾叛親離,毫無辦法。
腳步聲越來越近,一個高大的身影走了進來。外頭衛士便把門關上。
“談談吧。”韓濱漫不經心地說,解開自己的披風,隨手扔到一旁,說:“前幾天裡忙著別的事,一時間竟沒有顧上你。”
蔡閆靜靜地看著韓濱,韓濱又說:“謝宥已經逃了,假以時日,他與姚復都將死無葬身之地。現在再沒有誰能救你了。”
韓濱頗為無禮地打量蔡閆,事實上他在今天已送出信件,通知玉璧關下的部隊,再派兵前來增援。只要援兵趕到,自己便可開內城門,兩面夾擊,將黑甲軍一舉擊潰。
只要謝宥一死,餘下的便是秋風掃落葉,再設法與姚復談判,不去動淮yīn,大陳的江山,便落在了自己的手中。
只不知李漸鴻、李衍秋若九泉之下,得知李家的江山竟成了這般境地,會有什麼想法。
“我受夠了。”蔡閆的聲音發著抖,說,“你殺了我吧。”
韓濱略有些意外,打量蔡閆。
“此話怎說?”韓濱問道。
蔡閆顫抖著,不住喘息,說:“我本來就不該在這兒,當初一念之差,乃至走到今日,我也再無念想了。韓將軍,你所料不差,我不是大陳的太子,真正的太子,你決計想不到他在哪兒,就連牧曠達也不會知道。”
韓濱又問:“你究竟又是誰?”
蔡閆艱難地做了個吞咽的動作,說:“我是誰這很重要嗎?我的家人都死光了,哪怕要誅我的九族,也無從誅起。倒是你,韓將軍,你還不知道,你已經大難臨頭了,謝宥、姚復,他們手中還有最後一個條件,只等著你朝天下人宣告我的身份。”
韓濱的雙眼微微一眯。
蔡閆笑了起來,說:“你答應我,在他回來之前,先殺了我,我就告訴你這一切的經過。”
“你說吧。”韓濱在一旁坐下,如同一尊雕塑。
天亮了,段嶺獨自站在江前,今天的江州yīn雲密布,空氣中瀰漫著一股不安的因素。
昨夜李衍秋說過那番話以後,段嶺便陷入了迷茫之中。他知道李衍秋三言兩語談的計劃,只是一個概述,若當真將老臣清洗一次,自然有接下來應對的計劃。只是他身上的擔子,又更重了些。
歷朝歷代,帝君俱有殺權臣與功臣的慣例,當年大虞正以一場中秋宴,燒死了與席的老臣,只是這機會被外戚所覷,釀成了一場長達數年的政變,最終仍是流亡在外的太子率軍歸來,收復了皇位。
若不殺呢?
武獨迎著昏暗的天光走來,說:“該準備出發了,還在想你四叔的話?”
段嶺“嗯”了聲,回頭看武獨,彼此相對站著,沉默對視。
武獨端詳段嶺,說:“你瘦了。”
段嶺說:“待這些事過了就好了。”
“但你還沒想清楚。”武獨說。
“是。”段嶺說,“我已經走到一條沒人能給我指路的路上了。有些事,當年即使是我爹,也沒能辦成。”
“有時我覺得你更像牧相一些。”武獨突然笑了起來,說,“當真是與他學多了。”
“他和我四叔想的是一樣的。”段嶺說,“他們各為各的立場,所做之事,卻又都差不多。只是牧相很有耐心,所有的事都在他的計劃下被推動。而四叔與我爹,所用手段與雷霆無異,說一不二,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第221章 夜行
牧曠達的手段則懷柔得多,他很少使用激烈的方式來剷除異己——除了李家的人與那個倒霉的邊令白之外。
若非因為韓唯庸的倒台,他萬萬不會落到如此境地。從今年年初,牧曠達便在無數漩渦中小心翼翼行船,稍一不慎,便會撞上江底的暗礁,粉身碎骨。若韓唯庸還在,今年年初起遼國就可對陳國邊境施壓,李衍秋哪怕想動他,也不敢這麼快下手。
而長聘死後,更令牧曠達幾次誤判形勢。眼看費宏德來了,正好藉此扳回一局,沒想到韓濱卻又一意孤行,提前發動政變,破壞了他的布置。
“牧相好些了?”費宏德說。
牧曠達那天遇刺以後便被帶到宮中,韓濱的理由是為防再有刺殺,保護牧家所有人的安全。實則是想把牧家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以防有變。
牧曠達咳了幾聲,艱難坐起來,點點頭,說:“好多了,再過幾日依舊可上朝,我只沒想到,武獨與王山,居然不曾跟著進來。”
“興許正是在外遊走。”費宏德說,“尋找機會,伺機救牧相出去。”
牧曠達嘆了口氣,只有他心裡知道,這名徒弟是個養不熟的,就像黑暗裡的一條蛇,隨時可能咬自己一口。
“有他倆下落的消息麼?”牧曠達問,“昌流君又去了哪裡?”
費宏德搖搖頭,答道:“方才去韓將軍那兒問過了,沒有任何消息。”
“太子呢?”牧曠達又問。
“被關起來了。”費宏德答道。
烏洛侯穆也沒有回來,四大刺客一夕之間下落不明,牧曠達開始隱約覺得不對了,這次的變故歸根到底,俱緣因密室一事而起,起初他懷疑是費宏德在指點王山。但費宏德不應掌握這麼多消息才對。
“城外來了不少人。”費宏德說,“俱是前來弔唁的,元、遼、西涼及吐谷渾部的使者,現在都等在外頭。”
“也該來了。”牧曠達說,“且讓我起來走走。”
牧曠達在費宏德的攙扶下,艱難起身,身上還纏著繃帶,驟然遇刺,他一夕間老了許多,竟是現出風燭殘年的顏色。
“丞相傷還未好。”費宏德說,“想去哪兒?”
“去太后那兒看看。”牧曠達答道。
韓濱在東宮裡留了一整天,直到午後時,蔡閆憔悴不堪。
“就是這樣了。”蔡閆說,“再多的,我也想不起來了。”
蔡閆把過往的事全部朝韓濱jiāo代後,反而長長地吁了口氣,仿佛用盡了最後的一點生命,倚在座位上。現在再沒有別人,只有他自己,他也不再是大陳的太子,而只是他自己。
“太子殿下。”韓濱說。
“叫我蔡閆。”蔡閆說,“這個名字,已經很久沒有人用過了。”
“我有一個辦法。”韓濱起身道,“只要你願意配合我,你還是能活下去。”
蔡閆驀然睜大了雙眼,正在此刻,手下前來通知韓濱,韓濱說:“元、遼、西涼與吐谷渾的使者已經來了,就在城外。”
蔡閆說:“別讓他們進來。”
“不。”韓濱說,“必須讓他們進來。”
“段嶺一定會跟著進宮的!”蔡閆說。
“讓他進來。”韓濱說,“我倒是要看看,李漸鴻的兒子有多大的本事。吩咐下去,朝謝宥送信,讓使節到北門內外城之間,不許留下任何黑甲軍。”
“這段時間裡,你就乖乖在這兒待著。”韓濱朝蔡閆說,“明日我會召集朝廷百官上朝,是死是活,全看你自己配合了。”
韓濱離開東宮,經過後殿時,瞥見牧曠達與牧錦之正在殿內對坐。
“借一步說話。”韓濱朝牧曠達說。
“韓將軍就說吧。”牧錦之淡淡道,“大家都是一條船上的人了,還避來避去的做什麼?”
韓濱微微一笑,說:“太后有孕在身,只不想多勞您的心神。”
韓濱席地而坐,牧曠達說:“聽聞弔唁的使節團已到城外了?”
“正是。”韓濱答道,“包括昌流君在內的四大刺客,與您的徒弟王山,還沒有任何消息。”
牧曠達的表qíng十分複雜,說:“若果真如此,姚復與謝宥,想必正在準備什麼不得了的事。這也有好幾天了,全無動靜。”
“不。”韓濱答道,“謝宥與姚復已派人送過聯名信進來,想與咱們談判。”
“談判的條件是什麼?”牧曠達說,“想必不會太簡單。”
“無非是問我要怎麼樣才願意開江州內城。”韓濱說,“但事到如今,已由不得你我說了算了。牧相,明日早朝時,便須得儘快召來群臣,在陛下發喪前,解決這心頭大患。”
“唔。”牧曠達說,“但一旦將罪名按在他與姚復的頭上,必定不好善後。”
“援軍正在趕來的路上。”韓濱起身答道,“若無意外,明天傍晚便可到。我去接見四國的使節。”
韓濱說畢起身離開,餘下牧曠達與牧錦之,牧錦之眼望韓濱背影,沉聲道:“你簡直是引láng入室。”
“這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牧曠達說,“韓濱一旦證明那小子的身份後,定會設法殺我,但他不敢來誅牧家的族,屆時你與孩兒將會活下來。”
牧錦之沉默不語。
“你是太后,又有李家名義上的子嗣。”牧曠達緩緩道,“他定會留你xing命,只要虛以委蛇,假以時日,孩兒長大以後,再對付他不遲。”
牧錦之嘆了口氣,神qíng淒楚。
入夜之時,內外城一片寂靜,內城宵禁,街道兩側的房屋裡全部亮著燈;外城則只有謝宥與黑甲軍紮營的燈火。
數百人齊聚於外城與內城間隔的長街之中,黑甲軍則在接近兩百步外,謝宥注視著遠處的街道。不多時,內城門側的角門緩緩打開。
“南陳什麼意思?!”使節的聲音喝道,“遠道而來,為你們弔唁,居然只開一個角門?!置我等於何地?”
“各位。”內城牆高處,一名傳令官說,“大陳驟逢劇變,為免被有心人利用,還請諸位沿角門進出,得罪之處,萬望海涵!”
角門內湧出上百名征北軍士兵,各自備戰,眼望黑暗深處。道路盡頭,黑甲軍紛紛手執火把,照亮了一小塊地方。
“走。”姚復說。
謝宥調轉馬頭,與姚復轉身離開。
段嶺站在元人的隊伍之中,身前不遠處是述律端,先是遼國通行,接著是元,再是西涼與吐谷渾,逐一通過了角門。
內城開闊之地,上千征北軍士兵圍得水泄不通,給使節搜身。拔都擋在段嶺身前,眾人站在一起。
“你們什麼意思?”
搜到拔都時,拔都悍然抽刀,阿木古與赫連博等人紛紛響應,登時與征北軍士兵形成針鋒相對的兩派人。
“但凡進皇宮者,都得繳械搜身!”傳令官喝道。
拔都說:“誰敢碰我們一下,我看是不必囉嗦了,先打再說吧!拔刀!”
使節團本就憤怒,一時全部拔刀,這局面是傳令官解決不了的,忙派人回去傳令。不片刻消息回來,告知使節團首領可不必搜身,先放進來再說。
段嶺把手放在拔都的背後,示意他稍安,拔都這才吩咐人收刀。
征北軍又紛紛上馬,護送使節團往皇宮中去。
黑暗之中,護城河內發出水響,十艘小船每一艘都載著身穿黑衣的士兵,撐著船悄然沿秘密水道馳進內城。這條水道已許多年沒有人走過,蜿蜒曲折,通往江州的地下河,再從地下河出來時,赫然正是東市外的死水道。
岸邊有人巡邏,突然船中一枚黑箭she去,中箭者沒有發出任何聲響,倒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