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7頁
卜天壽抹了一把嘴角,「師兄,我不會走的,都到了這裡,都殺到了這裡,甭管中原還是北雍,身為天師府弟子,怎能退卻!」
天師府弟子?
面容古板的年輕道士輕輕笑了,執起手中符劍,重重踏出一步!
武當老真人步伐逐漸緩慢了下來,周身劍氣橫生,無人可靠近十步以內,一柄飛劍如游蛇穿梭於騎軍之中,劍光所過,生死自負,已有不下兩千騎被這柄仙人飛劍取走了頭顱。
只是老真人再也遮掩不住油盡燈枯的疲態,最終無可奈何停下了腳步,老真人抬眸不知望向何處,封山四十餘載,江湖怕是早已不記得姚碧虛是何許人也,唯有一劍,天下盡知!
老真人緩緩盤膝而坐,就這麼坐在北契鐵蹄的衝鋒之下!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過爾爾。」
一道粗如碗口的雪白劍氣,交織成一張蛛網,瞬時向外擴張二十丈,此網之下,五百多名北契騎卒當場五馬分屍,鮮血四濺!
前方不遠處的老鬼猛然回頭,「姚碧虛!」
目之所及,儘是鐵騎洪流,再不見道袍身影。
萬丈高空之上,一條金龍,一條青龍,各執一方,怒目須張,遙遙對峙。
耶律楚才啐出一口血沫,大口喘息,她怎麼也沒想到,大陣被破後,北雍的氣數竟還能支撐起這條青龍顯出真身。眼下她的金身猶在,李長安卻已然能傷及她的身軀,但二人付出的代價相等,她踢斷了李長安六根肋骨,李長安的指劍也在她腹部留下了一個窟窿,二人身後的兩條巨龍亦是傷痕累累。
她有些艱難道:「李長安,你為何就是不肯承認,你殺不了我,我也殺不了你,何苦……」
話音未落,李長安的身影瞬息便至跟前,一拳砸在她的臉上,兩頭巨龍幾乎同時朝對方脖頸一口咬下。
耶律楚才雙臂橫胸,擋下李長安隨時可能出其不意的指劍,劍氣再次穿透了她覆蓋周身的金光,徑直貫穿了她的小臂。李長安的劍氣自然霸道無匹,痛楚絕非常人能忍,不久前才肚子上才領教過一回的耶律楚才一聲怒吼,企圖揮手逼退,不料李長安抽回手時順勢一划,耶律楚才整隻手臂便被劃拉出一道深淺不一的傷口,頓時血流不止。
滿臉是血的李長安咧嘴一笑,歪了歪頭道:「誰說我殺不了你?」
雲霄之下,一個清冷的女子嗓音兀然響起,「接劍!」
耶律楚才瞳孔驟然一縮。
視野中,一道細微的劍光衝破雲層,然後光芒越來越盛,越來越近。
當年六銀山,與那頭惡蛟纏鬥時,曾是那個白衣女子,不顧一切向她拋出了手中劍。
彼時,斗惡蛟。
今日,斬真龍。
李長安輕輕接住那柄神術,喃喃自語了一聲:「你說,我怎離的了你?」
古陽關城門,再度打開之時。
繼雙子劍,葉白首,姚碧虛戰死之後,左公明,賀烯朝,還有那隻神引湖下的無名老鬼,相繼赴死。
陸沉之提著石歸海的人頭返回關內時,北契江湖千名死士也死的一乾二淨,伍長恭在亂戰中被薛東仙重傷便消失了蹤影,薛東仙對於此人的死活隻字不提。此時,北契中路大軍死傷已達到五萬餘人,兩翼騎軍亦是折損近兩萬人!
先前退回城下的北雍騎軍,連同剛出關的兩萬騎,再度發起衝鋒。
薛東仙陸沉之帶領從洛陽城來的數百名江湖豪俠,為左側騎軍充當先鋒。
寧折曹十兵同樣率領三百名江湖人,為右側騎軍開路。
與此同時,九天之上傳來一聲龍吟咆哮,一道身影宛如流星般往清風山的方向墜落,遠遠都能聽見一聲巨響。
躺在大坑中的耶律楚才血肉模糊,生死不知。
戰場之上,那襲渾身浴血的蟒袍重返人間,與白衣女子並肩站在城牆之前。
這一日,一灰衣僧袍,一赤黃袈裟,沒讓北契大軍一兵一卒靠近古陽關城下半步。
第538章
天璽二年,仲秋。
歷經兩個多月的戰火狼煙,北契大軍在宇文盛及這位神將的帶領下,不負眾望攻破了屹立百年不倒的古陽關,但草原鐵蹄南下中原的野心最終夢碎於洛陽城前。
那一日的戰事之慘烈,比之古陽關大戰有過之而無不及,四王將之一的蔡近臣坐鎮指揮,軍師謀士裴閔走出議事堂去到戰場最前線陷陣殺敵,步軍統帥何季春老將軍更是親自披甲上陣。這場戰事中,北契付出了有史以來最為慘痛的代價,不光是宇文盛及麾下的攻城健卒,連同那八萬草原部族皆盡死於城牆之下,堆起的屍骸與城頭一般高。戰後光是焚燒這些北契大軍退兵時來不及帶走的屍首,便足足燒了半月有餘。
在此期間,曹十兵率領一萬玄甲鐵騎,與兩萬陌刀騎悄然北上,在北平郡與燕白鹿等人會面後,任命曹十兵為此番北征主將,顧襲,李西風,吳金錯三人為副將,領兵出關。這支由兩國精銳騎軍組成的王者之師,在西域邊境與那位琉璃上師麾下的兩萬嫡系僧兵匯合,從倒馬關殺入橘子州境內,而後馬不停蹄一路北上,長驅直入北契王庭所在的龍石州,與駐守境內的五萬王帳鐵騎大軍曾展開十數場大小交鋒。
天師府弟子?
面容古板的年輕道士輕輕笑了,執起手中符劍,重重踏出一步!
武當老真人步伐逐漸緩慢了下來,周身劍氣橫生,無人可靠近十步以內,一柄飛劍如游蛇穿梭於騎軍之中,劍光所過,生死自負,已有不下兩千騎被這柄仙人飛劍取走了頭顱。
只是老真人再也遮掩不住油盡燈枯的疲態,最終無可奈何停下了腳步,老真人抬眸不知望向何處,封山四十餘載,江湖怕是早已不記得姚碧虛是何許人也,唯有一劍,天下盡知!
老真人緩緩盤膝而坐,就這麼坐在北契鐵蹄的衝鋒之下!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過爾爾。」
一道粗如碗口的雪白劍氣,交織成一張蛛網,瞬時向外擴張二十丈,此網之下,五百多名北契騎卒當場五馬分屍,鮮血四濺!
前方不遠處的老鬼猛然回頭,「姚碧虛!」
目之所及,儘是鐵騎洪流,再不見道袍身影。
萬丈高空之上,一條金龍,一條青龍,各執一方,怒目須張,遙遙對峙。
耶律楚才啐出一口血沫,大口喘息,她怎麼也沒想到,大陣被破後,北雍的氣數竟還能支撐起這條青龍顯出真身。眼下她的金身猶在,李長安卻已然能傷及她的身軀,但二人付出的代價相等,她踢斷了李長安六根肋骨,李長安的指劍也在她腹部留下了一個窟窿,二人身後的兩條巨龍亦是傷痕累累。
她有些艱難道:「李長安,你為何就是不肯承認,你殺不了我,我也殺不了你,何苦……」
話音未落,李長安的身影瞬息便至跟前,一拳砸在她的臉上,兩頭巨龍幾乎同時朝對方脖頸一口咬下。
耶律楚才雙臂橫胸,擋下李長安隨時可能出其不意的指劍,劍氣再次穿透了她覆蓋周身的金光,徑直貫穿了她的小臂。李長安的劍氣自然霸道無匹,痛楚絕非常人能忍,不久前才肚子上才領教過一回的耶律楚才一聲怒吼,企圖揮手逼退,不料李長安抽回手時順勢一划,耶律楚才整隻手臂便被劃拉出一道深淺不一的傷口,頓時血流不止。
滿臉是血的李長安咧嘴一笑,歪了歪頭道:「誰說我殺不了你?」
雲霄之下,一個清冷的女子嗓音兀然響起,「接劍!」
耶律楚才瞳孔驟然一縮。
視野中,一道細微的劍光衝破雲層,然後光芒越來越盛,越來越近。
當年六銀山,與那頭惡蛟纏鬥時,曾是那個白衣女子,不顧一切向她拋出了手中劍。
彼時,斗惡蛟。
今日,斬真龍。
李長安輕輕接住那柄神術,喃喃自語了一聲:「你說,我怎離的了你?」
古陽關城門,再度打開之時。
繼雙子劍,葉白首,姚碧虛戰死之後,左公明,賀烯朝,還有那隻神引湖下的無名老鬼,相繼赴死。
陸沉之提著石歸海的人頭返回關內時,北契江湖千名死士也死的一乾二淨,伍長恭在亂戰中被薛東仙重傷便消失了蹤影,薛東仙對於此人的死活隻字不提。此時,北契中路大軍死傷已達到五萬餘人,兩翼騎軍亦是折損近兩萬人!
先前退回城下的北雍騎軍,連同剛出關的兩萬騎,再度發起衝鋒。
薛東仙陸沉之帶領從洛陽城來的數百名江湖豪俠,為左側騎軍充當先鋒。
寧折曹十兵同樣率領三百名江湖人,為右側騎軍開路。
與此同時,九天之上傳來一聲龍吟咆哮,一道身影宛如流星般往清風山的方向墜落,遠遠都能聽見一聲巨響。
躺在大坑中的耶律楚才血肉模糊,生死不知。
戰場之上,那襲渾身浴血的蟒袍重返人間,與白衣女子並肩站在城牆之前。
這一日,一灰衣僧袍,一赤黃袈裟,沒讓北契大軍一兵一卒靠近古陽關城下半步。
第538章
天璽二年,仲秋。
歷經兩個多月的戰火狼煙,北契大軍在宇文盛及這位神將的帶領下,不負眾望攻破了屹立百年不倒的古陽關,但草原鐵蹄南下中原的野心最終夢碎於洛陽城前。
那一日的戰事之慘烈,比之古陽關大戰有過之而無不及,四王將之一的蔡近臣坐鎮指揮,軍師謀士裴閔走出議事堂去到戰場最前線陷陣殺敵,步軍統帥何季春老將軍更是親自披甲上陣。這場戰事中,北契付出了有史以來最為慘痛的代價,不光是宇文盛及麾下的攻城健卒,連同那八萬草原部族皆盡死於城牆之下,堆起的屍骸與城頭一般高。戰後光是焚燒這些北契大軍退兵時來不及帶走的屍首,便足足燒了半月有餘。
在此期間,曹十兵率領一萬玄甲鐵騎,與兩萬陌刀騎悄然北上,在北平郡與燕白鹿等人會面後,任命曹十兵為此番北征主將,顧襲,李西風,吳金錯三人為副將,領兵出關。這支由兩國精銳騎軍組成的王者之師,在西域邊境與那位琉璃上師麾下的兩萬嫡系僧兵匯合,從倒馬關殺入橘子州境內,而後馬不停蹄一路北上,長驅直入北契王庭所在的龍石州,與駐守境內的五萬王帳鐵騎大軍曾展開十數場大小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