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想激怒我、看我的笑話,當真是白日做夢!
不過,大耳賊和孫十萬說的也沒錯,對於苻堅所說的這種情況,自己確實最有發言權:
曹操@苻堅:「如你所言,東晉雖偏安一隅,但卻萬眾一心,再加上東晉有長江天險。若是你非要與之一戰,還那麼,想想我的赤壁之戰吧,這就是你的前車之鑑。」
謝玄@苻堅:「除了天險外,我們還挑選良將、訓練精兵,成立了北府軍。劉牢之等人也在等你哦。」
苻堅:……
唉~,時不我待啊!
我何時如同始皇帝一般,統一天下,成就偉業。
對於他的心情,很多面臨類似情況的皇帝都能理解,於是也勸導道:
宇文邕:「苻天王不妨再等等吧。若是此時進攻,統一南北的希望將會徹底破滅。據我所知,歷史上的您此戰失敗,北方暫時統一的局面也隨之崩塌,再次分裂成更多的政權。」
拓跋燾:「從此以後,原本歸降於您的鮮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萇等人也重新崛起,各自建立了新的國家。您本人也在兩年後被姚萇俘殺,前秦也隨之崩滅。」
苻堅:……
朕的大秦!亡了!
正在這時,始皇帝也發現了華點:
嬴政@苻堅:「前秦?看來,你們很仰慕朕的大秦。你是朕的粉絲?」
看到始皇帝親自詢問,苻堅立刻壓抑住內心的激動,回復道:
苻堅:「是的,陛下。在下確實將您視為我的榜樣,也想向您學習,一統天下,只可惜……」
大秦。
始皇帝不禁老懷甚慰。
瞧瞧,大秦都滅亡多少年了?朕還有粉絲?他還以「秦」作為國號,看來,當真是仰慕朕久已。
拓跋燾:「苻天王本是前秦開國皇帝苻健的侄子,苻健登基建立前秦之後,讓苻天王擔任重要職位。但是苻天王自幼就有帝王之相,曾經有相士說,苻天王會是一位千古帝王,但苻天王不信,因為他覺得自己不太可能繼承伯父的皇位。」
「等到符健過世後,繼位的符生是個殺人不眨眼的暴虐之主,朝中大臣都心驚膽戰、如履薄冰。於是,苻天王就在滿朝文武的支持下發動了政變,順利登基,果然是天命所歸。」
宇文邕:「氐族本來是不太起眼的民族,但是在苻天王統治時期,重用漢人幕僚王猛,整頓吏治、抑制豪強,休養生息、恢復生產,促進與漢文化的融合。而後又出兵征討併吞並了前燕、前涼、仇池、代國,重新統一了華夏北方。短短二十年時間,天下九州獨占其六,苻天王真乃當世英豪也!」
而另一邊,始皇帝越看越覺得滿意。
這個苻堅,真是有兩把刷子。
嬴政@苻堅:「你這後生很不錯嘛!有我當年的幾分風範,最重要的是,你眼光不錯,取了個好國號。夢想還是要有的,這一次好好努力,說不定就是實現了呢!」
此言一出,劉邦、劉徹等將始皇帝視為偶像的皇帝們頓時有些坐不住了。
可苻堅卻有些受寵若驚,他知道,是皇帝能如此評價自己,多虧了拓跋燾和宇文邕的科普。
苻堅@嬴政:「不敢不敢。始皇帝謬讚了,我和您之間,還差得遠呢。」
苻堅@拓跋燾@宇文邕:「二位也統一了華夏北方,亦是一方雄主,功績不凡。」
雖然他嘴上這也說,可他心裡門兒清。
你們二位表面上是在誇我,可咱們三個都是統一了北方的君王,你們在誇我的同時,又何嘗不是在誇讚自己呢?
苻堅:商業互吹是嗎?我懂!
聽了苻堅的話,拓跋燾和宇文邕頓時開始傾訴自己那一肚子的苦水:
拓跋燾:「實不相瞞,長江天險實在是最佳的屏障。我統一北方後與同時期的南朝劉宋多次展開過戰爭,可最終誰也奈何不了誰。最終只能以長江為界、劃江而治,華夏歷史也正式進入了南北朝時代。」
劉裕:「劉宋?這個國號好生熟悉。難道,我的長子劉義符即位後竟有如此作為?不應該啊?他的能力我再清楚不過了!」
劉義隆@劉裕:「父皇!這是我!知子莫若父,以你對大哥的了解,他哪裡有這樣的本事?是我開創了「元嘉之治」的盛世局面,使得劉宋王朝成為這一時期里最為富強的國家。」
拓跋燾@劉義隆:「最為富強的國家?怎麼?這就是你在元嘉七年、元嘉二十七年,兩次下達北伐號令的底氣?只可惜,你們劉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我帶兵一路南下,一直打到了長江沿岸,數萬馬匹飲馬長江。還曾揚言:劉義隆你如果再敢鬧事,我就跨過長江打你的屁股!」
「我還記得,那時的你老實的不得了,連個屁都不敢放!」
劉義隆:「……」
宇文邕@拓跋燾:「不止這兩次。元嘉二十九年(公元452年),您被殺,劉義隆得知北魏政變一事,認為有機可乘,於是他趁著北魏內亂發動第三次北伐征戰。但由於多方原因,這次北伐的結果依然是慘敗。」
「接連三次北伐都以失敗告終,宋文帝劉義隆也因此備受詬病,最終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從此以後,南朝的劉宋王朝便動盪不安,逐漸衰敗下去了。」
聽了宇文邕的話,劉義隆不禁朗聲大笑,這個拓跋燾,真是他的此生大敵。
可到頭來,誰能想到這個不可一世的對手竟死於他人之手?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不過,大耳賊和孫十萬說的也沒錯,對於苻堅所說的這種情況,自己確實最有發言權:
曹操@苻堅:「如你所言,東晉雖偏安一隅,但卻萬眾一心,再加上東晉有長江天險。若是你非要與之一戰,還那麼,想想我的赤壁之戰吧,這就是你的前車之鑑。」
謝玄@苻堅:「除了天險外,我們還挑選良將、訓練精兵,成立了北府軍。劉牢之等人也在等你哦。」
苻堅:……
唉~,時不我待啊!
我何時如同始皇帝一般,統一天下,成就偉業。
對於他的心情,很多面臨類似情況的皇帝都能理解,於是也勸導道:
宇文邕:「苻天王不妨再等等吧。若是此時進攻,統一南北的希望將會徹底破滅。據我所知,歷史上的您此戰失敗,北方暫時統一的局面也隨之崩塌,再次分裂成更多的政權。」
拓跋燾:「從此以後,原本歸降於您的鮮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萇等人也重新崛起,各自建立了新的國家。您本人也在兩年後被姚萇俘殺,前秦也隨之崩滅。」
苻堅:……
朕的大秦!亡了!
正在這時,始皇帝也發現了華點:
嬴政@苻堅:「前秦?看來,你們很仰慕朕的大秦。你是朕的粉絲?」
看到始皇帝親自詢問,苻堅立刻壓抑住內心的激動,回復道:
苻堅:「是的,陛下。在下確實將您視為我的榜樣,也想向您學習,一統天下,只可惜……」
大秦。
始皇帝不禁老懷甚慰。
瞧瞧,大秦都滅亡多少年了?朕還有粉絲?他還以「秦」作為國號,看來,當真是仰慕朕久已。
拓跋燾:「苻天王本是前秦開國皇帝苻健的侄子,苻健登基建立前秦之後,讓苻天王擔任重要職位。但是苻天王自幼就有帝王之相,曾經有相士說,苻天王會是一位千古帝王,但苻天王不信,因為他覺得自己不太可能繼承伯父的皇位。」
「等到符健過世後,繼位的符生是個殺人不眨眼的暴虐之主,朝中大臣都心驚膽戰、如履薄冰。於是,苻天王就在滿朝文武的支持下發動了政變,順利登基,果然是天命所歸。」
宇文邕:「氐族本來是不太起眼的民族,但是在苻天王統治時期,重用漢人幕僚王猛,整頓吏治、抑制豪強,休養生息、恢復生產,促進與漢文化的融合。而後又出兵征討併吞並了前燕、前涼、仇池、代國,重新統一了華夏北方。短短二十年時間,天下九州獨占其六,苻天王真乃當世英豪也!」
而另一邊,始皇帝越看越覺得滿意。
這個苻堅,真是有兩把刷子。
嬴政@苻堅:「你這後生很不錯嘛!有我當年的幾分風範,最重要的是,你眼光不錯,取了個好國號。夢想還是要有的,這一次好好努力,說不定就是實現了呢!」
此言一出,劉邦、劉徹等將始皇帝視為偶像的皇帝們頓時有些坐不住了。
可苻堅卻有些受寵若驚,他知道,是皇帝能如此評價自己,多虧了拓跋燾和宇文邕的科普。
苻堅@嬴政:「不敢不敢。始皇帝謬讚了,我和您之間,還差得遠呢。」
苻堅@拓跋燾@宇文邕:「二位也統一了華夏北方,亦是一方雄主,功績不凡。」
雖然他嘴上這也說,可他心裡門兒清。
你們二位表面上是在誇我,可咱們三個都是統一了北方的君王,你們在誇我的同時,又何嘗不是在誇讚自己呢?
苻堅:商業互吹是嗎?我懂!
聽了苻堅的話,拓跋燾和宇文邕頓時開始傾訴自己那一肚子的苦水:
拓跋燾:「實不相瞞,長江天險實在是最佳的屏障。我統一北方後與同時期的南朝劉宋多次展開過戰爭,可最終誰也奈何不了誰。最終只能以長江為界、劃江而治,華夏歷史也正式進入了南北朝時代。」
劉裕:「劉宋?這個國號好生熟悉。難道,我的長子劉義符即位後竟有如此作為?不應該啊?他的能力我再清楚不過了!」
劉義隆@劉裕:「父皇!這是我!知子莫若父,以你對大哥的了解,他哪裡有這樣的本事?是我開創了「元嘉之治」的盛世局面,使得劉宋王朝成為這一時期里最為富強的國家。」
拓跋燾@劉義隆:「最為富強的國家?怎麼?這就是你在元嘉七年、元嘉二十七年,兩次下達北伐號令的底氣?只可惜,你們劉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我帶兵一路南下,一直打到了長江沿岸,數萬馬匹飲馬長江。還曾揚言:劉義隆你如果再敢鬧事,我就跨過長江打你的屁股!」
「我還記得,那時的你老實的不得了,連個屁都不敢放!」
劉義隆:「……」
宇文邕@拓跋燾:「不止這兩次。元嘉二十九年(公元452年),您被殺,劉義隆得知北魏政變一事,認為有機可乘,於是他趁著北魏內亂發動第三次北伐征戰。但由於多方原因,這次北伐的結果依然是慘敗。」
「接連三次北伐都以失敗告終,宋文帝劉義隆也因此備受詬病,最終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從此以後,南朝的劉宋王朝便動盪不安,逐漸衰敗下去了。」
聽了宇文邕的話,劉義隆不禁朗聲大笑,這個拓跋燾,真是他的此生大敵。
可到頭來,誰能想到這個不可一世的對手竟死於他人之手?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