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頁
與對面黑得快滴出油來的夏老爺子,形成鮮明對比。
「祖師爺這麼厲害啊!師父,你也知道少林派峨眉派啊!那有沒有什麼滅絕師太,聽這個名字挺霸氣……」
眼瞅著師父把肉餡餅一點點吃完,夏老爺子擦嘴後打算繼續沉默下去,甜妹兒吧啦吧啦,吐出一大串快意恩俠的江湖故事。
都是前言不搭後語的『射鵰倚天屠龍記』金老爺子故事,主要關於什麼武當少林峨眉,尤其是在與本市峨眉山相關的東西。
當然,原著她從沒見過,但各種各樣的翻拍劇還是瞄過一兩眼,雖然涉及愛恨情仇的各類劇情越來越天雷滾滾。
夏老爺子:
……處處都是槽點,現在小人書里都這麼會講故事?!
「師父,給我講講祖師爺或江湖故事唄,他們認不認識什麼郭襄滅絕師太!」
啪!
煙杆接觸手心的聲音。
「其他武林門派我不知道,但夏氏祖宗與峨眉派確實有淵源。」
「『一樹開五花,五花八葉扶』,一樹統指峨眉武術,五花指五個地點。八葉則指僧、岳、杜、趙……等八大門派,並沒有什麼滅絕師太郭襄類的小人書故事裡的角色,門徒通常男女皆收,其中男者居多。」
夏老爺子徐徐道來,首要第一件事就是糾正故事與歷史區別。
現如今江湖武林已經沒落,各大家族剩下一些假把式功夫,先前他根本沒想過浪費口水,講給徒弟聽。
只可惜,自家徒弟一直『滿嘴跑火車』,再不把她拉點回來,恐怕祖師爺都得被她氣得從棺材裡鑽出來。
甜妹兒乖巧點頭,繼續認真聽故事,從師父平訴寡淡的話語中,也能聽出各種激動人心的故事來。
峨眉派起源比少林更悠久。
『天下武林出少林』準確來講,只是電影與的說法。
先講峨眉山,這是上古修仙學道的聖地,在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中位列第七。春秋戰國時期,各地戰亂紛紛,其中有不少文人方士修仙訪道隱居峨嵋山。
峨眉派創始人司徒玄空也是其一,男的,沒毛病。
他名號動靈子,因曾模仿峨眉山白猿的形態創造了白猿劍法與白猿通臂拳,即稱白猿公,這是峨眉派功法的雛形。
「所以是跟猿猴學來的?跟祖師爺有什麼關係。」甜妹兒聽得津津有味。
她甚至拿出鉛筆與筆記本,將重點認真記錄下來,尤其是涉及到地名人名什麼的,必須記得清清楚楚。
主要是考慮到,以後肯定有機會去游峨眉山旅遊,也能探一下險遺蹟。就算沒有《九陰真經》或屠龍倚天劍,得到一兩本古秘籍也行,說不定還有金銀珠寶。
夏老爺子嫌棄地瞥她一眼,喝一口涼白開,繼續講故事。
夏氏祖師爺原來只是個普普通通峨眉山腳下的本地農民。
在發現奇蹟之前,他一點都不知道跟他在村子裡一起種田的數人,以及山上住的道長們,都是江湖武林高手。
甜妹兒心裡偷偷嘀咕:
「主角設定不解釋。」
於是乎,在各種武術環境薰陶下,得到機遇和高人指點,他也模仿各家武術,創造出適合自己的夏氏武功。
「額,收回前言,祖師爺更像一位種田路人角色,或者主角身邊小弟。」
後來,魏晉時期,佛教傳入峨眉山。
僧人們發現,峨眉道長們講究「吐納、導引、坐忘、心齋、守一」等內練法門,達到意與氣連、氣與神合的境界,形成氣功。
受華夏文化影響,僧人也開始普遍學習道家養生、吐納。佛道二者相互影響,峨眉派功法漸漸融入一些佛教優點。
後來因為不知道的原因,佛教漸漸興起,道教逐漸減弱,峨眉山由上古修仙學道聖地,變成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甜妹兒:
……感覺是個修仙故事?!!
峨眉功法介於少林陽剛與武當陰柔之間,亦柔亦剛,內外相重,長短並用,『拳不接手,槍不走圈,劍不行尾,方是峨眉。』
峨眉派強調氣功與武術結合,包括點穴、擒拿鎖臂等各種絕技。
而真正的祖傳夏氏功法歷經滄桑,已有許多缺失與變更,但某些東西還是流傳下來,與峨眉功法有一些類似。
基礎並不是夏氏拳法與夏氏步法。
實際功法是以頂尖絕技之一『夏氏十二梅花樁法』衍生變來,只是近數百年來,已無壯年弟子進入氣攻階段,只能簡單變成外功武術,直到出現甜妹兒。
核心內容:
『樁』與『技』、『穴』與『氣』為支柱。
集武、氣、醫為一體,融道、佛功味主脈。
甜妹兒抬起頭,用亮晶晶的黑眸瞅著師父,期待問道:
「師父。那個什麼梅花樁法,『樁』與『技』古書籍有詳細內容,但『穴』與『氣』,還有醫,都有——」
未等她講完,夏老爺子淡淡道:
「醫穴有大部分缺失,氣你已經有最適合自己的一套練功法子,已經不需要打坐練習,否則會出現岔亂,反倒傷身體。」
甜妹兒傻笑:
……原來師父一直知道。
有規則進步!
他當然才看不出來,比如某些萬里挑一的特殊功法是需要絕對天賦體制的,否則武功不會淪落到這個境界。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祖師爺這麼厲害啊!師父,你也知道少林派峨眉派啊!那有沒有什麼滅絕師太,聽這個名字挺霸氣……」
眼瞅著師父把肉餡餅一點點吃完,夏老爺子擦嘴後打算繼續沉默下去,甜妹兒吧啦吧啦,吐出一大串快意恩俠的江湖故事。
都是前言不搭後語的『射鵰倚天屠龍記』金老爺子故事,主要關於什麼武當少林峨眉,尤其是在與本市峨眉山相關的東西。
當然,原著她從沒見過,但各種各樣的翻拍劇還是瞄過一兩眼,雖然涉及愛恨情仇的各類劇情越來越天雷滾滾。
夏老爺子:
……處處都是槽點,現在小人書里都這麼會講故事?!
「師父,給我講講祖師爺或江湖故事唄,他們認不認識什麼郭襄滅絕師太!」
啪!
煙杆接觸手心的聲音。
「其他武林門派我不知道,但夏氏祖宗與峨眉派確實有淵源。」
「『一樹開五花,五花八葉扶』,一樹統指峨眉武術,五花指五個地點。八葉則指僧、岳、杜、趙……等八大門派,並沒有什麼滅絕師太郭襄類的小人書故事裡的角色,門徒通常男女皆收,其中男者居多。」
夏老爺子徐徐道來,首要第一件事就是糾正故事與歷史區別。
現如今江湖武林已經沒落,各大家族剩下一些假把式功夫,先前他根本沒想過浪費口水,講給徒弟聽。
只可惜,自家徒弟一直『滿嘴跑火車』,再不把她拉點回來,恐怕祖師爺都得被她氣得從棺材裡鑽出來。
甜妹兒乖巧點頭,繼續認真聽故事,從師父平訴寡淡的話語中,也能聽出各種激動人心的故事來。
峨眉派起源比少林更悠久。
『天下武林出少林』準確來講,只是電影與的說法。
先講峨眉山,這是上古修仙學道的聖地,在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中位列第七。春秋戰國時期,各地戰亂紛紛,其中有不少文人方士修仙訪道隱居峨嵋山。
峨眉派創始人司徒玄空也是其一,男的,沒毛病。
他名號動靈子,因曾模仿峨眉山白猿的形態創造了白猿劍法與白猿通臂拳,即稱白猿公,這是峨眉派功法的雛形。
「所以是跟猿猴學來的?跟祖師爺有什麼關係。」甜妹兒聽得津津有味。
她甚至拿出鉛筆與筆記本,將重點認真記錄下來,尤其是涉及到地名人名什麼的,必須記得清清楚楚。
主要是考慮到,以後肯定有機會去游峨眉山旅遊,也能探一下險遺蹟。就算沒有《九陰真經》或屠龍倚天劍,得到一兩本古秘籍也行,說不定還有金銀珠寶。
夏老爺子嫌棄地瞥她一眼,喝一口涼白開,繼續講故事。
夏氏祖師爺原來只是個普普通通峨眉山腳下的本地農民。
在發現奇蹟之前,他一點都不知道跟他在村子裡一起種田的數人,以及山上住的道長們,都是江湖武林高手。
甜妹兒心裡偷偷嘀咕:
「主角設定不解釋。」
於是乎,在各種武術環境薰陶下,得到機遇和高人指點,他也模仿各家武術,創造出適合自己的夏氏武功。
「額,收回前言,祖師爺更像一位種田路人角色,或者主角身邊小弟。」
後來,魏晉時期,佛教傳入峨眉山。
僧人們發現,峨眉道長們講究「吐納、導引、坐忘、心齋、守一」等內練法門,達到意與氣連、氣與神合的境界,形成氣功。
受華夏文化影響,僧人也開始普遍學習道家養生、吐納。佛道二者相互影響,峨眉派功法漸漸融入一些佛教優點。
後來因為不知道的原因,佛教漸漸興起,道教逐漸減弱,峨眉山由上古修仙學道聖地,變成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甜妹兒:
……感覺是個修仙故事?!!
峨眉功法介於少林陽剛與武當陰柔之間,亦柔亦剛,內外相重,長短並用,『拳不接手,槍不走圈,劍不行尾,方是峨眉。』
峨眉派強調氣功與武術結合,包括點穴、擒拿鎖臂等各種絕技。
而真正的祖傳夏氏功法歷經滄桑,已有許多缺失與變更,但某些東西還是流傳下來,與峨眉功法有一些類似。
基礎並不是夏氏拳法與夏氏步法。
實際功法是以頂尖絕技之一『夏氏十二梅花樁法』衍生變來,只是近數百年來,已無壯年弟子進入氣攻階段,只能簡單變成外功武術,直到出現甜妹兒。
核心內容:
『樁』與『技』、『穴』與『氣』為支柱。
集武、氣、醫為一體,融道、佛功味主脈。
甜妹兒抬起頭,用亮晶晶的黑眸瞅著師父,期待問道:
「師父。那個什麼梅花樁法,『樁』與『技』古書籍有詳細內容,但『穴』與『氣』,還有醫,都有——」
未等她講完,夏老爺子淡淡道:
「醫穴有大部分缺失,氣你已經有最適合自己的一套練功法子,已經不需要打坐練習,否則會出現岔亂,反倒傷身體。」
甜妹兒傻笑:
……原來師父一直知道。
有規則進步!
他當然才看不出來,比如某些萬里挑一的特殊功法是需要絕對天賦體制的,否則武功不會淪落到這個境界。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