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比如,剛認親戚的張老爺子家,往年去他家作為同村村民,今年作為遠房表親,這送的年禮自然也不同。再比如,與誰家今年交惡,兩家就算是親戚,也會漸漸疏遠。

  在葉家人背著背簍出門前,甜妹兒把啪啪紙摺疊起來放屋子裡,出門一看,眼晴忽然瞪得圓溜。

  但見,大哥葉安誠正在給葉三叔彎腰拜年,並稱呼『乾爸爸,新年快樂』,然後葉三叔揉揉他腦袋,回兩句祝福,然後從兜兜里取出兩分錢,給他作為拜年禮。

  「大哥?三叔?」

  甜妹兒眼睛瞬間迷茫。

  思丫頭整理一下四妹的帽子,笑著給她解釋道:「三叔名字叫葉誠,大哥名字叫葉安誠,這是因為三叔是大哥的保保,也就是乾爸爸。」

  甜妹兒:……沒聽明白。大哥跟三叔的名字確實容易弄混,一開始她都得想一下『小五葉安平』,才能反應過來。

  葉爸爸摟著她起來,跟留在屋裡的老倆口著道個別,一邊往院子外走,一邊將葉三叔他們的叔侄淵源。

  拜保保,又稱為認乾爸或認乾爹。

  這是碧山村所處之地的有趣風俗之一。

  許多體質弱小的山娃娃,都有這麼一個乾爸。乾爸可以是陌生人、親戚、朋友,啥身份都行。

  葉安誠小時候體弱多病,瞅著一天比一天消瘦,旁人建議給他認個有緣的乾爸,希望可以保住他。

  認乾爸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靠緣分的。

  離村不遠處的山路,有一條簡陋的古老木橋,,它使用幾塊木板拼接而成,窄小到一次只能過一人。

  它橋橫跨在一條不算寬的溪水溝上。橋的兩邊各有一棵粗大樹,展開的各種樹枝,可讓過橋之人扯著。

  這座橋被稱為『親緣橋』。

  常有病弱娃娃的父親或母親,躲在一邊大樹後偷偷等待對面有緣人,比如第二個過橋人,然後徵求其意見。只限男人,傳統風俗重男輕女嚴重。

  若雙方同意,便可以達成統一意見。

  歡歡喜喜經過複雜的程序,病弱娃娃拜得乾爸,求他保佑自己的兒子。

  而葉三叔與葉安誠,就是這麼機緣巧合,這也是他們名字都有『誠』的原因。

  每年葉安誠必須給乾爸拜年,甚至葉安誠結婚,葉三叔也得出一份聘禮,有點類似『半子』的意思。

  葉小五同樣體弱。

  葉爸爸去『親緣橋』等二十二天,特別巧合,他的有緣人都不在。

  甜妹兒眨一下眼睛,靈感突現,她總覺得自己是小五的有緣人。

  腦海中浮現——

  小五:乾爸!

  甜妹兒:哎,乖兒子?

  小五:乾爸!新年快樂!

  甜妹兒:乖,年禮給我,紅包給你!

  小五:乾爸!我結婚啦!

  甜妹兒:乖,嫁給乾爸我?

  「噗哈哈哈——」

  甜妹兒樂不可支,笑得渾身顫抖。

  完全不懂她笑啥的葉爸爸:……

  **

  除去特行獨立的夏老爺子,村里拜年走親戚的情況都差不多。

  將年禮放下,給長輩們說說祝福語言,給娃娃們包壓歲錢,親親熱熱的坐在一起,聊些家裡長短、回憶從前日子、期待明年收層、共同懷戀一些某些事或某些物。

  因今年秋收令人失望、各家各戶存糧上交隊裡,大家至今還吃著食堂,家裡存糧有限。沒人會真心留客吃飯,也沒傻子會把客套話當真。

  至於拜年禮,基本都屬於有來有往。

  很多村民都會把這家年禮,換個新包紙紅線或幾個紅薯,再送給那戶人家,這不尷尬也不失禮。

  互相拜年,是碧山村人情往來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禮節。

  甜妹兒從師父那裡得到一個『兩塊錢』大紅包,大方的白家老倆口與張家老倆口,分別給了四毛錢,其餘爺爺婆婆類的,都給一分錢,還有兩家沒給壓歲錢的。

  而這些錢還沒捂熱,直接被葉媽媽上繳,甚至連著昨日的九分錢。

  壓碎壓歲。

  通常除夕夜一過,娃娃們的紅包,重新回到家長們那裡,藉口是『幫忙保管』。

  有的家長確實幫忙保管,等年紀大一點還給孩子。有的家長卻直接徵用。

  甜妹兒:……我都還沒捂熱!

  可以自己保管紅包的葉安誠,安慰四妹道:

  「咱們的壓歲錢都包在一個紅紙里,等十二歲,媽媽就會還給你!」

  作者有話要說:  晚安好夢喲~

  捂臉,本來想一直寫到村里來客的……葉子手速一直感人,只能明天繼續。

  **

  拜年現在沒多少規矩。

  娘家婆家都在走。

  哈哈哈,我天天蹭飯外婆家,倒是爸爸的親戚離得遠一些。

  至於認乾爸。

  葉子有一個乾爸一個乾媽,兩者不是夫妻。

  一個就是葉子的舅舅,小名也是他取的,從小到工作前,每年收他兩份紅包,爽啊!

  認乾爸的方式,聽老輩們講的,我們鎮的名字以橋命名,以前就有那種逮著第十二個過橋人,問人家願意結乾親不,想當於逢年過節多走一門親戚。

  不過現在乾爹被新聞弄壞了,我表弟他們都沒有認,似乎『乾爹』被打趣成壞詞語-_-#

  這類風俗越來越少。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