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頁
甜妹兒:新年快樂,與仙女們一同過年差不多到這章,下面我得走在前面啦,麼麼噠,新年快樂!!!!!!!
這章與下章的紅包小點心,明晚初二發喲!
說好的三天,葉子信用滿分,哈哈哈^_^
**
早上還是被老媽叫醒,吃一碗湯圓,自家包得,豬肉餡的,葉子吃了十顆-_-#
小時候我能吃十二顆大的。
當然,甜的最多一顆。
橋牌據說列入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叔叔嬸嬸舅舅舅媽……長輩全都會,晚輩們半數會。
去年外公生病,我跟一表弟天天跟他湊一桌,打橋牌。
他們贏,葉子輸~~~~~~,每次都是我輸!
主要大寫的數字,我見一次暈一次,老是把幾個弄混,今年還是搶先拉著外婆打麻將,嘿嘿嘿嘿。
當然,晚上我準時記得碼字。
第162章 村里忙拜年
大年初一, 從九到十點多, 各家各戶的鞭炮聲接二連三響起, 東一處西一角, 帶著美好的期盼, 迎接新的一年。
陸陸續續的鞭炮聲,在碧山村上空, 久久不願停息。
拜年時刻, 人情來往, 正式開始。
關於拜年, 碧山村流行一句俗語:
「初一里,初二娘,初三往後親戚好友到處忙」。
意思是說,年初一主要是在家裡與村里拜年,兒孫給父母拜年,村里親戚好友們拜年。初二女兒到娘家拜年。初三以後則是親戚好友拜年忙。
別看拜年走親戚似乎很容易, 親戚多的人家,拜年能一直延續到元宵前後,才能把所有親戚好友家挨個輪上一遍。而且, 送禮、收禮、給紅包、吃飯喝酒……全部各有講究,拜年一點都不輕鬆。
當然, 也有應付對策。
親戚多的人家,家裡人口也多,通常都分開拜年,時間也就能擠出來。尋常家親戚好友間, 拜年不一定要人齊,禮到加代表到,也就行了。
諸如,爺爺奶奶作為家中守門輩分最高者,通常都在家裡守門,招待上門拜年的客人們,不至於失禮貌。況且,不是誰來都會請客吃飯的,有時只需聊聊天類的。
而父母輩的親戚,可以一人單獨走一家。
至於孫輩們,除去外婆外公類極其親近的人家,都可自由選擇。
當然,山娃娃們特別喜歡拜年。
他們不止給親戚朋友拜年,還給村里父老鄉親們拜年。
每年大年初一,鞭炮放過之後,再跟著父母把幾個村里親戚好友家走完,然後,娃娃們成為自由人。
七、八個山娃娃們,成群結隊,給每家每戶拜年。
一進門或院子,大多數娃娃就彎腰高聲喊:「爺爺、奶奶、伯爺、伯娘、叔叔、娘娘,拜年發財!新年快樂!」
少數娃娃害羞躲在別人背後。
還有的娃娃嘴巴跟抹蜜糖,吉利話一句一句往外面蹦噠。
對於主人家,有的人會笑嘻嘻回幾句祝福、有的人家會給一小把炒瓜子、有的會給半截啪啪紙,有的會給幾個木頭玩具、有的會給紅薯干南瓜片………各種各樣的吃食與小玩具,或者祝福。
窮人送祝福,並不是一件羞恥的事,最多得到娃娃們的幾句嘀咕抱怨,大多數人們都能夠理解。
至於微富人家送祝福,可能會被村里碎嘴村們念叨兩句。這也少不了幾塊肉,反正被他們念叨的人一直很多。
總之,大年初一,可是村里娃娃們的豐收年。看他們的收穫,就能猜測到今年村裡的秋收好壞。
娃娃們在村里轉一圈,積少成多,衣褲兜兜里、手裡,全是滿滿的零食或玩具,遇到豐收年,轉一圈得跑六、七趟家,簡直豐收滿滿,令他們激動不已。
當然,娃娃們長得可愛不、穿得乾淨不、嘴甜不甜、合主人家眼緣、運氣等,不同娃娃們,得到的拜年禮也是不一樣的。
過年期間,山娃娃都愛比誰得到的最多,最好。經常從誰誰里,冒出他得到一個紅雞蛋或小人書。
大人們一聽就知道,這一定是娃娃們愛面子吹牛,卻也不揭穿他們。躲在背後偷偷聽熱鬧,憋笑痛苦,盯著對面的某人,擠眉弄眼,互相打趣。
「張三,我記得你小時候,拜年禮是一條魚」
「李四,別說我,你小時候得到的可是,一間青磚靑瓦房。」
……各種美好的童年回憶響起。
哈哈哈,看來小時候吹牛的人挺多。
**
今日,葉家堂屋裡擺放的是爆米花、炒瓜子、炒花生,這說明今年給娃娃們登門拜訪的拜年禮物,都是這些。
量不多,不打眼。
屋內,葉奶奶已將將節禮一一分好。
比如送夏家,兩斤紅薯、兩斤玉米、兩斤土豆、二兩自家釀的米燒、兩隻麻雀、兩個雞蛋、卷旱菸。
特別豐厚,因為這是甜妹兒第一次給師父拜年,師父可是能交給你往後『餬口』技術的人,必須得重視。
其次便是白家、張家、周佳先家、郝家……等親戚好友。親厚交好的人家,節禮重一些。親戚關係淺的,薄一些,人情來往只要不失禮就行。
葉家村里雜七雜八的親戚朋友,並不算最多、但也不少,畢竟葉老爺子是村里土生土長的人,每年拜年的人家還可能變化。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這章與下章的紅包小點心,明晚初二發喲!
說好的三天,葉子信用滿分,哈哈哈^_^
**
早上還是被老媽叫醒,吃一碗湯圓,自家包得,豬肉餡的,葉子吃了十顆-_-#
小時候我能吃十二顆大的。
當然,甜的最多一顆。
橋牌據說列入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叔叔嬸嬸舅舅舅媽……長輩全都會,晚輩們半數會。
去年外公生病,我跟一表弟天天跟他湊一桌,打橋牌。
他們贏,葉子輸~~~~~~,每次都是我輸!
主要大寫的數字,我見一次暈一次,老是把幾個弄混,今年還是搶先拉著外婆打麻將,嘿嘿嘿嘿。
當然,晚上我準時記得碼字。
第162章 村里忙拜年
大年初一, 從九到十點多, 各家各戶的鞭炮聲接二連三響起, 東一處西一角, 帶著美好的期盼, 迎接新的一年。
陸陸續續的鞭炮聲,在碧山村上空, 久久不願停息。
拜年時刻, 人情來往, 正式開始。
關於拜年, 碧山村流行一句俗語:
「初一里,初二娘,初三往後親戚好友到處忙」。
意思是說,年初一主要是在家裡與村里拜年,兒孫給父母拜年,村里親戚好友們拜年。初二女兒到娘家拜年。初三以後則是親戚好友拜年忙。
別看拜年走親戚似乎很容易, 親戚多的人家,拜年能一直延續到元宵前後,才能把所有親戚好友家挨個輪上一遍。而且, 送禮、收禮、給紅包、吃飯喝酒……全部各有講究,拜年一點都不輕鬆。
當然, 也有應付對策。
親戚多的人家,家裡人口也多,通常都分開拜年,時間也就能擠出來。尋常家親戚好友間, 拜年不一定要人齊,禮到加代表到,也就行了。
諸如,爺爺奶奶作為家中守門輩分最高者,通常都在家裡守門,招待上門拜年的客人們,不至於失禮貌。況且,不是誰來都會請客吃飯的,有時只需聊聊天類的。
而父母輩的親戚,可以一人單獨走一家。
至於孫輩們,除去外婆外公類極其親近的人家,都可自由選擇。
當然,山娃娃們特別喜歡拜年。
他們不止給親戚朋友拜年,還給村里父老鄉親們拜年。
每年大年初一,鞭炮放過之後,再跟著父母把幾個村里親戚好友家走完,然後,娃娃們成為自由人。
七、八個山娃娃們,成群結隊,給每家每戶拜年。
一進門或院子,大多數娃娃就彎腰高聲喊:「爺爺、奶奶、伯爺、伯娘、叔叔、娘娘,拜年發財!新年快樂!」
少數娃娃害羞躲在別人背後。
還有的娃娃嘴巴跟抹蜜糖,吉利話一句一句往外面蹦噠。
對於主人家,有的人會笑嘻嘻回幾句祝福、有的人家會給一小把炒瓜子、有的會給半截啪啪紙,有的會給幾個木頭玩具、有的會給紅薯干南瓜片………各種各樣的吃食與小玩具,或者祝福。
窮人送祝福,並不是一件羞恥的事,最多得到娃娃們的幾句嘀咕抱怨,大多數人們都能夠理解。
至於微富人家送祝福,可能會被村里碎嘴村們念叨兩句。這也少不了幾塊肉,反正被他們念叨的人一直很多。
總之,大年初一,可是村里娃娃們的豐收年。看他們的收穫,就能猜測到今年村裡的秋收好壞。
娃娃們在村里轉一圈,積少成多,衣褲兜兜里、手裡,全是滿滿的零食或玩具,遇到豐收年,轉一圈得跑六、七趟家,簡直豐收滿滿,令他們激動不已。
當然,娃娃們長得可愛不、穿得乾淨不、嘴甜不甜、合主人家眼緣、運氣等,不同娃娃們,得到的拜年禮也是不一樣的。
過年期間,山娃娃都愛比誰得到的最多,最好。經常從誰誰里,冒出他得到一個紅雞蛋或小人書。
大人們一聽就知道,這一定是娃娃們愛面子吹牛,卻也不揭穿他們。躲在背後偷偷聽熱鬧,憋笑痛苦,盯著對面的某人,擠眉弄眼,互相打趣。
「張三,我記得你小時候,拜年禮是一條魚」
「李四,別說我,你小時候得到的可是,一間青磚靑瓦房。」
……各種美好的童年回憶響起。
哈哈哈,看來小時候吹牛的人挺多。
**
今日,葉家堂屋裡擺放的是爆米花、炒瓜子、炒花生,這說明今年給娃娃們登門拜訪的拜年禮物,都是這些。
量不多,不打眼。
屋內,葉奶奶已將將節禮一一分好。
比如送夏家,兩斤紅薯、兩斤玉米、兩斤土豆、二兩自家釀的米燒、兩隻麻雀、兩個雞蛋、卷旱菸。
特別豐厚,因為這是甜妹兒第一次給師父拜年,師父可是能交給你往後『餬口』技術的人,必須得重視。
其次便是白家、張家、周佳先家、郝家……等親戚好友。親厚交好的人家,節禮重一些。親戚關係淺的,薄一些,人情來往只要不失禮就行。
葉家村里雜七雜八的親戚朋友,並不算最多、但也不少,畢竟葉老爺子是村里土生土長的人,每年拜年的人家還可能變化。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