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頁
桓顥薄唇微牽,「陸指揮使能者多勞,辦下此等大案,屆時朝廷自有封賞。」
陸琦眼神一冷,掃了桓顥一眼,「桓大人可有想過,若是吳王被逼急了,現下就反了,該當如何?憑你我之力,可抵擋不住吳王的十萬大軍啊?」
桓顥微微一笑,他要的就是吳王立即反了才好呢。
當今聖上雖說年邁,可他到底能鎮得住大慶的天下,有他在,吳王造反,別的藩王不敢造次。朝廷的軍隊和吳王的十萬軍隊對上,未必沒有一戰之力。最怕的就是等到皇上駕崩,新皇孱弱,朝廷無人可用,好好的一手牌被打得稀爛。
「陸指揮使放心,桓某自會向朝廷請求支援,不會白白坐等吳王來砍我和家人的人頭。」桓顥語氣沉緩,無端令人信服。
陸琦盯著桓顥看了半晌,最後起身,「桓大人最好說到做到。桓大人若是食言,我們錦衣衛的兄弟可是溜得飛快,不會留下來陪著桓大人等死的。」
桓顥亦起身,「這是自然。」
送走陸琦,桓顥喚來章堯,吩咐他去籌備施粥棚的事兒。
章堯領命退下,帶著底下的人快速忙活起來。
沒多久,來了一群燒飯的婆子,都是來幫著煮粥的。領頭的婆子說:「是桓夫人命我們前來打下手的。這是夫人囑託我交給章堯章大人的。讓我們做什麼,大人儘管吩咐。」
章堯喜不自勝,接過婆子遞來的紙條,展開一看,心說夫人就是想得周到。大老爺們這些灶頭上的事兒總是操持得不如女人家細緻,順溜。「你們跟我來。」
不多時,粥棚搭建好了,土灶也搭了十餘個,大鐵鍋里煮著香噴噴的白米粥,引得那些排隊等候的災民紛紛伸長脖子看,狂咽口水。
桓顥走過來查看,章堯忙湊上前笑道:「這些幫忙的女人都是夫人派來的,可幫了大忙了。」說著又從荷包里取出紙條,遞給桓顥。「夫人心細如髮,知道咱們糧食有限,而災民太多,為了防止糧食很快就耗盡,便想出了這個法子。讓咱們印刷一些簡單的票據,發下去,印上每日日期,這樣就能限制每人每日只領取粥飯一次,既不會叫人餓死,也不會馬上就把糧食耗完。夫人還說,她在想辦法儘快從南方買些糧食過來。」
「嗯。」桓顥眸光一柔,這次能有此番局面,也多虧了她暗中謀劃。
*
吳王府議事廳內。
江寧知府桓斂、提刑按察使趙准、布政使於信、都指揮使焦佺等眾多官員全都聚集在此。
吳王端坐在主位,世子謝彥宰站在一旁。
吳王瞪了一眼趙准,「此事皆由趙大人參姚旻引起,如今老爺子對本王起了疑心,派了陸琦來查本王,情勢危急,不若就此反了,殺上京城,殺他個措手不及,或可有一線生機。晚了,錯失戰機,恐怕就全完了。諸位以為如何?」
趙准心中惶恐,忙跪下道:「下官知錯了。下官也是聽了桓顥挑唆,這才犯下大錯,請吳王給下官將功補過的機會。」
吳王神色不虞,卻也知道此時不是計較的時候,只得緩和了語氣道:「本王也明白,趙大人心系黎民百姓,不忍見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罷了,此事本王且不予追究,當務之急,便是商討出一個可行的法子,一舉拿下京城。」
……
與此同時,秉筆太監王康安捧著聖旨,進了姚府。宣讀了聖旨,姚旻被革職查辦,即刻送入刑部大牢。姚家被抄家,男丁被流放至嶺南,女眷被罰沒進教坊司。
不久後,便有陸琦帶著人進了刑部大牢,提審姚旻。
大牢里光線很暗,燃著松油火把,氣味有些陰暗潮濕。
姚旻萬分心寒,沒想到自己處處為吳王著想,不僅提供銀子,還把自己最寵愛的女兒姚元善嫁給他做填房,他卻翻臉不認人,就為了區區三十萬兩銀子,就把他踹了。
毫不留情面。
他心裡焉能不恨!
本來,他可以看在外甥謝彥宰和女兒姚元善以及外孫謝彥舟的份上,閉口不言,可如今他姚家破落了,他對不起姚家的列祖列宗,他不想就這麼不明不白地死去。
「我招!」陸琦甚至還未開口問,姚旻便痛快地把話全都撂了。
陸琦眸光微閃,手一揮,示意手下把紙筆拿給姚旻。「姚大人認錯態度良好,某回去,自當向聖上陳情,減輕對你的刑罰。」
姚旻老淚縱橫,在一張簡陋的書桌前,執筆寫起來。
作者有話說:
嗯,正文還要下一章才能完結……
其他的內容可以在番外里滿足……
第103章 103
◎【正文完】「我也很想娘子,很想很想……」◎
103/木雲木夕
吳王謝談造反一觸即發。
金陵城還恍若未覺。
運過來的十萬石糧食, 一萬石投入了金陵的糧市,施粥安撫流民消耗了一小部分,剩下的糧食, 如何保存,是個問題。
萬一被吳王的人搶了, 或是一把火燒了, 只會讓原本就焦灼的現狀越發混亂。餓死的老百姓恐怕還要更多。
桓顥思及此, 便悄悄命人把剩下的糧食分別轉移到了恆慶瑞商行的十來個庫房, 再用河沙充數,只有最上面的袋子裡裝的是白花花的米。
這件事他做得神不知鬼不覺,就連師爺錢紹也被蒙在鼓裡。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陸琦眼神一冷,掃了桓顥一眼,「桓大人可有想過,若是吳王被逼急了,現下就反了,該當如何?憑你我之力,可抵擋不住吳王的十萬大軍啊?」
桓顥微微一笑,他要的就是吳王立即反了才好呢。
當今聖上雖說年邁,可他到底能鎮得住大慶的天下,有他在,吳王造反,別的藩王不敢造次。朝廷的軍隊和吳王的十萬軍隊對上,未必沒有一戰之力。最怕的就是等到皇上駕崩,新皇孱弱,朝廷無人可用,好好的一手牌被打得稀爛。
「陸指揮使放心,桓某自會向朝廷請求支援,不會白白坐等吳王來砍我和家人的人頭。」桓顥語氣沉緩,無端令人信服。
陸琦盯著桓顥看了半晌,最後起身,「桓大人最好說到做到。桓大人若是食言,我們錦衣衛的兄弟可是溜得飛快,不會留下來陪著桓大人等死的。」
桓顥亦起身,「這是自然。」
送走陸琦,桓顥喚來章堯,吩咐他去籌備施粥棚的事兒。
章堯領命退下,帶著底下的人快速忙活起來。
沒多久,來了一群燒飯的婆子,都是來幫著煮粥的。領頭的婆子說:「是桓夫人命我們前來打下手的。這是夫人囑託我交給章堯章大人的。讓我們做什麼,大人儘管吩咐。」
章堯喜不自勝,接過婆子遞來的紙條,展開一看,心說夫人就是想得周到。大老爺們這些灶頭上的事兒總是操持得不如女人家細緻,順溜。「你們跟我來。」
不多時,粥棚搭建好了,土灶也搭了十餘個,大鐵鍋里煮著香噴噴的白米粥,引得那些排隊等候的災民紛紛伸長脖子看,狂咽口水。
桓顥走過來查看,章堯忙湊上前笑道:「這些幫忙的女人都是夫人派來的,可幫了大忙了。」說著又從荷包里取出紙條,遞給桓顥。「夫人心細如髮,知道咱們糧食有限,而災民太多,為了防止糧食很快就耗盡,便想出了這個法子。讓咱們印刷一些簡單的票據,發下去,印上每日日期,這樣就能限制每人每日只領取粥飯一次,既不會叫人餓死,也不會馬上就把糧食耗完。夫人還說,她在想辦法儘快從南方買些糧食過來。」
「嗯。」桓顥眸光一柔,這次能有此番局面,也多虧了她暗中謀劃。
*
吳王府議事廳內。
江寧知府桓斂、提刑按察使趙准、布政使於信、都指揮使焦佺等眾多官員全都聚集在此。
吳王端坐在主位,世子謝彥宰站在一旁。
吳王瞪了一眼趙准,「此事皆由趙大人參姚旻引起,如今老爺子對本王起了疑心,派了陸琦來查本王,情勢危急,不若就此反了,殺上京城,殺他個措手不及,或可有一線生機。晚了,錯失戰機,恐怕就全完了。諸位以為如何?」
趙准心中惶恐,忙跪下道:「下官知錯了。下官也是聽了桓顥挑唆,這才犯下大錯,請吳王給下官將功補過的機會。」
吳王神色不虞,卻也知道此時不是計較的時候,只得緩和了語氣道:「本王也明白,趙大人心系黎民百姓,不忍見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罷了,此事本王且不予追究,當務之急,便是商討出一個可行的法子,一舉拿下京城。」
……
與此同時,秉筆太監王康安捧著聖旨,進了姚府。宣讀了聖旨,姚旻被革職查辦,即刻送入刑部大牢。姚家被抄家,男丁被流放至嶺南,女眷被罰沒進教坊司。
不久後,便有陸琦帶著人進了刑部大牢,提審姚旻。
大牢里光線很暗,燃著松油火把,氣味有些陰暗潮濕。
姚旻萬分心寒,沒想到自己處處為吳王著想,不僅提供銀子,還把自己最寵愛的女兒姚元善嫁給他做填房,他卻翻臉不認人,就為了區區三十萬兩銀子,就把他踹了。
毫不留情面。
他心裡焉能不恨!
本來,他可以看在外甥謝彥宰和女兒姚元善以及外孫謝彥舟的份上,閉口不言,可如今他姚家破落了,他對不起姚家的列祖列宗,他不想就這麼不明不白地死去。
「我招!」陸琦甚至還未開口問,姚旻便痛快地把話全都撂了。
陸琦眸光微閃,手一揮,示意手下把紙筆拿給姚旻。「姚大人認錯態度良好,某回去,自當向聖上陳情,減輕對你的刑罰。」
姚旻老淚縱橫,在一張簡陋的書桌前,執筆寫起來。
作者有話說:
嗯,正文還要下一章才能完結……
其他的內容可以在番外里滿足……
第103章 103
◎【正文完】「我也很想娘子,很想很想……」◎
103/木雲木夕
吳王謝談造反一觸即發。
金陵城還恍若未覺。
運過來的十萬石糧食, 一萬石投入了金陵的糧市,施粥安撫流民消耗了一小部分,剩下的糧食, 如何保存,是個問題。
萬一被吳王的人搶了, 或是一把火燒了, 只會讓原本就焦灼的現狀越發混亂。餓死的老百姓恐怕還要更多。
桓顥思及此, 便悄悄命人把剩下的糧食分別轉移到了恆慶瑞商行的十來個庫房, 再用河沙充數,只有最上面的袋子裡裝的是白花花的米。
這件事他做得神不知鬼不覺,就連師爺錢紹也被蒙在鼓裡。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