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頁
最終范庸沒能趕上見母親最後一面,泰寧帝感愧,便下令修築了這個祠堂,更親自到祠堂里上香祭拜,慈雲二字就是他特賜給老夫人的諡字。
後來經歷泰寧、建興兩朝,范庸一家都搬回了老家梓陽,京城裡這間祠堂也被范家的五世孫捐出來改建成道觀。
慈雲觀的第一任觀主是一位女道人,往後收徒也多是京城裡外身世淒迷、貧苦人家有天賦的女孩,如此也就形成慣例:慈雲觀只有道姑。
聽著珍娘在慈雲觀住,雲秋也就稍稍放心下來。
「小邱你歇歇,」雲秋笑著推了一杯茶給他,「正巧還有件事兒想求你呢。」
「誒?東家你別介,」小邱接了水,笑著擺擺手,「我可不敢受您這個『求』,有事兒您吩咐!」
「不是什麼大事,就是想請小邱哥去接一接馬掌柜和榮伯,」雲秋沖小邱擠擠眼,「順便——」
雲秋拖長了聲兒沒說完,但小邱已經明白了。
他打了個響指,「得嘞,便是東家您不吩咐我也會去的,這樣好瞧的熱鬧我怎能不去看?這就去迎他們,晚上回來講給大伙兒聽。」
雲秋笑,他打的就是這個主意。
而站在欄櫃後的朱先生終於忍不住發作,他用算盤磕了磕櫃面,「我說,東家您要是實在閒,就去仔細算算帳,別杵在這兒添亂!」
雲秋抿嘴偷樂,與點心對了個眼神後站起來開溜,剩下張勇在原地茫然站了一會兒,好半天才反應過來,急忙尷尬地鞠躬給朱信禮致歉。
朱信禮撇嘴揮揮手,卻在張勇離開後,忍不住搖頭、嘴角往上揚了揚。
……
方歸平到底是死在正元錢莊裡,衙役們帶馬直過堂也只是問個話,按理他們是不會知道太多內情。
但只要有小邱在,就一定能得著此案最全面的消息。
兩個鋪子的夥計、護衛都知道小邱能說會道,今日都早早等在了錢莊小院裡,曹娘子瞧大家都在興頭上,便提前炒好了一筐五香瓜子。
榮伯、馬直和小邱三人是酉時三刻才從外面回來,榮伯樂呵呵的,馬直的表情也很輕鬆,小邱更是笑得牙不見眼,手上還提了掛滷肉。
「這是……?」曹娘子接過肉,「怎麼興專程去買?」
「沒有沒有,這是胡屠戶送的。」
「胡屠戶?」
「嗯啊,」小邱推著兩位大掌柜去淨手,自己拿帕子擦了擦頭臉上的汗,「他也被請過去過堂了嘛,這不見著我們,就送了我們這個,說壓驚用的。」
原來方歸平一死,他的妻子梁氏就抱著三個月大的女兒告到了府衙,說正元錢莊逼迫,害得她丈夫慘死、家破人亡,請求青天大老爺做主。
府衙一聽出了人命官司,當即就派了官差前往正元錢莊。
錢莊上正亂著,見衙差來了也不敢擅動,尤其是那方歸平的橫死的屍首,他們更是遠遠躲著、沒一人靠近查看。
衙差便立在外頭封鎖了錢莊,裡面的一應人等都不得隨意進出。
而後問得苦主同意,便將方歸平的屍首運送到衙門暗班,交給仵作驗屍,這邊衙門裡升堂,細問那方歸平有無結仇結怨。
方梁氏一身素色孝袍,懷裡抱著不足歲的女兒,鬢邊簪一朵白色絹花,聞聽得堂上府衙詢問,便是嘶啞著聲音、慢語道來:
「大老爺容稟,小婦人和丈夫在京城雪瑞街上開了家針功鋪,便是那方家銅鏡、兼販功夫細針的店鋪。」
「今歲經營不善入不敷出,因要維持生計,便向正元錢莊賒借了紋銀一千兩,約定歸期是去年九月。」
「去年九月?」府衙算了算,「這不半年前的事兒?」
梁氏點點頭,又伏地一拜,「外子這筆款有借據、憑鑒印信都在,非是外子故意拖延、逾期不還,而是家中確有難事。」
她給漕運鐵貨翻船的事情講明,也沒提西北戰事和朝堂,只道家中確實困難,已經典當了不少古玩玉器。
「若大老爺不信,可以去查,漕運碼頭都有記錄。當票我這兒也帶來了,都是京城裡各處解當行上的,您也可派人去驗。」
漕運沉船的事情府衙是知道的,那些當票呈上來,也確確實實是從去年九月里就開始陸陸續續有,最遠的在麗正坊、最近的在清河坊。
看得出來,方歸平為著還帳確實想了很多辦法。
「大老爺知道,往錢莊借貸,利錢最少也要三分,」梁氏說著,轉頭瞥了眼跪在旁邊的正元錢莊掌柜,「外子提出來過先償還一半,但他們不干。」
「若不是被這越滾越高的利錢逼迫,」梁氏聲音哽咽,抱著孩子跪在堂上慟哭起來,「他何至於身死吶……」
那正元錢莊的管事聽著這個,終於忍不住與她分辨,「你這婦人不要血口噴人,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我們什麼時候逼迫你們了?!方老闆怎麼死的現在還沒有定論,你怎麼好平白污衊我們?!」
梁氏抬頭,涼涼看他一眼,「人在做、天在看,你們自己做過的事自己心裡清楚。我一個新寡,沒興趣在公堂上攀扯旁人。」
後來經歷泰寧、建興兩朝,范庸一家都搬回了老家梓陽,京城裡這間祠堂也被范家的五世孫捐出來改建成道觀。
慈雲觀的第一任觀主是一位女道人,往後收徒也多是京城裡外身世淒迷、貧苦人家有天賦的女孩,如此也就形成慣例:慈雲觀只有道姑。
聽著珍娘在慈雲觀住,雲秋也就稍稍放心下來。
「小邱你歇歇,」雲秋笑著推了一杯茶給他,「正巧還有件事兒想求你呢。」
「誒?東家你別介,」小邱接了水,笑著擺擺手,「我可不敢受您這個『求』,有事兒您吩咐!」
「不是什麼大事,就是想請小邱哥去接一接馬掌柜和榮伯,」雲秋沖小邱擠擠眼,「順便——」
雲秋拖長了聲兒沒說完,但小邱已經明白了。
他打了個響指,「得嘞,便是東家您不吩咐我也會去的,這樣好瞧的熱鬧我怎能不去看?這就去迎他們,晚上回來講給大伙兒聽。」
雲秋笑,他打的就是這個主意。
而站在欄櫃後的朱先生終於忍不住發作,他用算盤磕了磕櫃面,「我說,東家您要是實在閒,就去仔細算算帳,別杵在這兒添亂!」
雲秋抿嘴偷樂,與點心對了個眼神後站起來開溜,剩下張勇在原地茫然站了一會兒,好半天才反應過來,急忙尷尬地鞠躬給朱信禮致歉。
朱信禮撇嘴揮揮手,卻在張勇離開後,忍不住搖頭、嘴角往上揚了揚。
……
方歸平到底是死在正元錢莊裡,衙役們帶馬直過堂也只是問個話,按理他們是不會知道太多內情。
但只要有小邱在,就一定能得著此案最全面的消息。
兩個鋪子的夥計、護衛都知道小邱能說會道,今日都早早等在了錢莊小院裡,曹娘子瞧大家都在興頭上,便提前炒好了一筐五香瓜子。
榮伯、馬直和小邱三人是酉時三刻才從外面回來,榮伯樂呵呵的,馬直的表情也很輕鬆,小邱更是笑得牙不見眼,手上還提了掛滷肉。
「這是……?」曹娘子接過肉,「怎麼興專程去買?」
「沒有沒有,這是胡屠戶送的。」
「胡屠戶?」
「嗯啊,」小邱推著兩位大掌柜去淨手,自己拿帕子擦了擦頭臉上的汗,「他也被請過去過堂了嘛,這不見著我們,就送了我們這個,說壓驚用的。」
原來方歸平一死,他的妻子梁氏就抱著三個月大的女兒告到了府衙,說正元錢莊逼迫,害得她丈夫慘死、家破人亡,請求青天大老爺做主。
府衙一聽出了人命官司,當即就派了官差前往正元錢莊。
錢莊上正亂著,見衙差來了也不敢擅動,尤其是那方歸平的橫死的屍首,他們更是遠遠躲著、沒一人靠近查看。
衙差便立在外頭封鎖了錢莊,裡面的一應人等都不得隨意進出。
而後問得苦主同意,便將方歸平的屍首運送到衙門暗班,交給仵作驗屍,這邊衙門裡升堂,細問那方歸平有無結仇結怨。
方梁氏一身素色孝袍,懷裡抱著不足歲的女兒,鬢邊簪一朵白色絹花,聞聽得堂上府衙詢問,便是嘶啞著聲音、慢語道來:
「大老爺容稟,小婦人和丈夫在京城雪瑞街上開了家針功鋪,便是那方家銅鏡、兼販功夫細針的店鋪。」
「今歲經營不善入不敷出,因要維持生計,便向正元錢莊賒借了紋銀一千兩,約定歸期是去年九月。」
「去年九月?」府衙算了算,「這不半年前的事兒?」
梁氏點點頭,又伏地一拜,「外子這筆款有借據、憑鑒印信都在,非是外子故意拖延、逾期不還,而是家中確有難事。」
她給漕運鐵貨翻船的事情講明,也沒提西北戰事和朝堂,只道家中確實困難,已經典當了不少古玩玉器。
「若大老爺不信,可以去查,漕運碼頭都有記錄。當票我這兒也帶來了,都是京城裡各處解當行上的,您也可派人去驗。」
漕運沉船的事情府衙是知道的,那些當票呈上來,也確確實實是從去年九月里就開始陸陸續續有,最遠的在麗正坊、最近的在清河坊。
看得出來,方歸平為著還帳確實想了很多辦法。
「大老爺知道,往錢莊借貸,利錢最少也要三分,」梁氏說著,轉頭瞥了眼跪在旁邊的正元錢莊掌柜,「外子提出來過先償還一半,但他們不干。」
「若不是被這越滾越高的利錢逼迫,」梁氏聲音哽咽,抱著孩子跪在堂上慟哭起來,「他何至於身死吶……」
那正元錢莊的管事聽著這個,終於忍不住與她分辨,「你這婦人不要血口噴人,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我們什麼時候逼迫你們了?!方老闆怎麼死的現在還沒有定論,你怎麼好平白污衊我們?!」
梁氏抬頭,涼涼看他一眼,「人在做、天在看,你們自己做過的事自己心裡清楚。我一個新寡,沒興趣在公堂上攀扯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