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頁
小邱笑笑,拍拍胸脯說包在他身上。
等小邱領命出去辦了,雲秋才又想起來許久沒見陸商老爺子,他自己貓到錢莊樓梯間,卻發現老人家的東西都在,可人還是沒影兒。
「哎,大郎,」雲秋攔人問,「老爺子怎麼又跑出去了?」
陳大郎還沒開口,在柜上撥算盤珠子的朱信禮頭也不抬,「大清早就出去了,行色匆匆的,我看他是朝著清河坊方向去的。」
……清河坊?
雲秋闔眸沉吟,在腦海里將清河坊大致的街巷、建築都過了一道。
除了他昨日去的書鋪外,清河坊內還有:柳記香粉鋪、朝文院、龍門閣和魁星院。
最重要的是,清河坊內還有個藥王閣。而藥王閣的旁邊,就是韓硝建立的醫署局。
醫署局!
雲秋陡然睜開眼,陸商這幾天每日出去,是不是就是去了清河坊的醫署局?!
他這兒正想著,張勇卻從月洞門後急急跑過來。
看見雲秋他才鬆了一口氣,「東家您可算回來了。」
「……行上又出事兒了?」雲秋歪歪頭,「是那方老闆又來了?」
「不是不是,」張勇擺擺手,想了想又點點頭,「是是是。」
他這又是又不是的,都給雲秋鬧糊塗了。
張勇覺著自己三兩句說不清楚,便求助地看向外柜上站著算帳的朱信禮,朱先生接觸到他的目光,鼻孔重重出了一氣。
他唰唰兩下將算盤珠子撥弄歸位,然後抬頭,更加不耐煩地解釋道:
「對街方家銅鏡的老闆死了,是中毒、七竅流血,今天早上東家您不在的時候來了兩個官差,說是例行查問,就給馬掌柜的帶過去了。」
「死了?!」雲秋一下從凳子上蹦起來,「方老闆死了?!」
張勇這才接上話,「死在正元錢莊。」
——啊?!
雲秋很難形容自己現在的感受。
朱信禮翻了個白眼,重新撥弄起算盤珠,「具體的細則您還是等小邱回來給您說吧,我們都講不了他那般精彩。」
「總而言之,就是方老闆中毒死在了正元錢莊上,他家娘子穿了一身孝抱著三個月的小女兒告到府衙,衙門這才循例來問問的。」
而馬直只是個解行掌柜,榮伯擔心,也就跟過去看看。
見雲秋愣在原地,張勇又補充道:「您放心,出事後、小鍾先生記著您的囑咐,便是一步也沒離開外櫃。」
雲秋卻根本沒空在意小鍾是不是守著鋪子,他這會兒腦子裡全是方老闆最後來鋪上的樣子、是那七八口箱子裡方老闆個人所有的東西。
過了好半天,他才扶著身後的椅子坐下。
「……那,正元錢莊呢?」
「錢莊上沒有查出來毒物,但許多人都看見方老闆坐下來與他們的大掌柜喝茶聊天、說了很多話,現在是解釋不清,來了不少官兵守了門。」張勇老老實實回答。
雲秋皺皺眉,有點後怕,又有點慶幸。
當初他若沒看出來方歸平的心思,那如今正元錢莊經歷的種種,就該是他恆濟解當受著,而且,說不定他們的下場還更悽慘。
畢竟正元錢莊家大業大,劉老爺子又是錢業行會的創辦者。內行人都知道方歸平是服毒自盡、想要訛詐正元,這事最終應該是破財平帳了結。
方歸平尋死,也就是為了給妻女謀個生路。
若換成他們恆濟,正元錢莊和劉家還不知道要如何落井下石呢。
一個時辰後,小邱掛著滿頭汗跑回來了。
「東家,活兒都給您辦妥了,」小邱遞過來一個大大的油紙包,「這是那娘子送給您的謝禮。」
點心替雲秋接了,放到桌上眾人圍過去一看,發現裡面是一堆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炸貨。
一個護衛大哥不知前情,伸頭看了一眼,忍不住直言道:「這是油炸糕的邊角料吧?什麼人能拿這東西來當謝禮啊?」
小邱擦了擦汗,瞪了那護衛一眼,「別看賣相不好,吃起來挺好吃呢,您不懂就甭瞎說!」
雲秋聽著,拿起來嘗了一個,發現味道還挺不錯,便一邊分給大家、一邊叫小邱拿去給後廚的曹娘子,請她瞧著處置。
——是添成晚飯的菜還是明日搭配早飯。
小邱送完了東西回來,與雲秋細說了說他找珍娘的過程,「食肆的魯老闆本來不想要她的,是看她能吃苦、什麼活兒都干,這才許她在後廚。」
「他家那小寶生得還真可愛,」小邱贊了一句,「模樣也乖,坐在後廚角落裡不吵不鬧,我就順手編了個草蟈蟈給他。」
「那她……」既然昌豐村在鬧民亂,珍娘現在有沒地方住,這才是雲秋關心的。
「啊,瞧我!珍娘子和孩子晚上都借住在慈雲觀,就是清河坊那個都是道姑的道觀。」
慈雲觀在清河坊西北角,旁邊是四州通驛館,正對面是月塘和廣運橋,過廣運橋往南再走兩條街,就能到藥王閣。
這道觀的前身,是泰寧朝工部尚書范庸之母的祠堂。
范庸是當世的治水奇才,給後世留下了許多治水手札。當年他母親病重,泰寧帝本想下旨給在江南治水的范庸叫回來,但垂危之際的范母卻遞折請命,說不願以一己之私累江南眾多百姓再受苦。
等小邱領命出去辦了,雲秋才又想起來許久沒見陸商老爺子,他自己貓到錢莊樓梯間,卻發現老人家的東西都在,可人還是沒影兒。
「哎,大郎,」雲秋攔人問,「老爺子怎麼又跑出去了?」
陳大郎還沒開口,在柜上撥算盤珠子的朱信禮頭也不抬,「大清早就出去了,行色匆匆的,我看他是朝著清河坊方向去的。」
……清河坊?
雲秋闔眸沉吟,在腦海里將清河坊大致的街巷、建築都過了一道。
除了他昨日去的書鋪外,清河坊內還有:柳記香粉鋪、朝文院、龍門閣和魁星院。
最重要的是,清河坊內還有個藥王閣。而藥王閣的旁邊,就是韓硝建立的醫署局。
醫署局!
雲秋陡然睜開眼,陸商這幾天每日出去,是不是就是去了清河坊的醫署局?!
他這兒正想著,張勇卻從月洞門後急急跑過來。
看見雲秋他才鬆了一口氣,「東家您可算回來了。」
「……行上又出事兒了?」雲秋歪歪頭,「是那方老闆又來了?」
「不是不是,」張勇擺擺手,想了想又點點頭,「是是是。」
他這又是又不是的,都給雲秋鬧糊塗了。
張勇覺著自己三兩句說不清楚,便求助地看向外柜上站著算帳的朱信禮,朱先生接觸到他的目光,鼻孔重重出了一氣。
他唰唰兩下將算盤珠子撥弄歸位,然後抬頭,更加不耐煩地解釋道:
「對街方家銅鏡的老闆死了,是中毒、七竅流血,今天早上東家您不在的時候來了兩個官差,說是例行查問,就給馬掌柜的帶過去了。」
「死了?!」雲秋一下從凳子上蹦起來,「方老闆死了?!」
張勇這才接上話,「死在正元錢莊。」
——啊?!
雲秋很難形容自己現在的感受。
朱信禮翻了個白眼,重新撥弄起算盤珠,「具體的細則您還是等小邱回來給您說吧,我們都講不了他那般精彩。」
「總而言之,就是方老闆中毒死在了正元錢莊上,他家娘子穿了一身孝抱著三個月的小女兒告到府衙,衙門這才循例來問問的。」
而馬直只是個解行掌柜,榮伯擔心,也就跟過去看看。
見雲秋愣在原地,張勇又補充道:「您放心,出事後、小鍾先生記著您的囑咐,便是一步也沒離開外櫃。」
雲秋卻根本沒空在意小鍾是不是守著鋪子,他這會兒腦子裡全是方老闆最後來鋪上的樣子、是那七八口箱子裡方老闆個人所有的東西。
過了好半天,他才扶著身後的椅子坐下。
「……那,正元錢莊呢?」
「錢莊上沒有查出來毒物,但許多人都看見方老闆坐下來與他們的大掌柜喝茶聊天、說了很多話,現在是解釋不清,來了不少官兵守了門。」張勇老老實實回答。
雲秋皺皺眉,有點後怕,又有點慶幸。
當初他若沒看出來方歸平的心思,那如今正元錢莊經歷的種種,就該是他恆濟解當受著,而且,說不定他們的下場還更悽慘。
畢竟正元錢莊家大業大,劉老爺子又是錢業行會的創辦者。內行人都知道方歸平是服毒自盡、想要訛詐正元,這事最終應該是破財平帳了結。
方歸平尋死,也就是為了給妻女謀個生路。
若換成他們恆濟,正元錢莊和劉家還不知道要如何落井下石呢。
一個時辰後,小邱掛著滿頭汗跑回來了。
「東家,活兒都給您辦妥了,」小邱遞過來一個大大的油紙包,「這是那娘子送給您的謝禮。」
點心替雲秋接了,放到桌上眾人圍過去一看,發現裡面是一堆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炸貨。
一個護衛大哥不知前情,伸頭看了一眼,忍不住直言道:「這是油炸糕的邊角料吧?什麼人能拿這東西來當謝禮啊?」
小邱擦了擦汗,瞪了那護衛一眼,「別看賣相不好,吃起來挺好吃呢,您不懂就甭瞎說!」
雲秋聽著,拿起來嘗了一個,發現味道還挺不錯,便一邊分給大家、一邊叫小邱拿去給後廚的曹娘子,請她瞧著處置。
——是添成晚飯的菜還是明日搭配早飯。
小邱送完了東西回來,與雲秋細說了說他找珍娘的過程,「食肆的魯老闆本來不想要她的,是看她能吃苦、什麼活兒都干,這才許她在後廚。」
「他家那小寶生得還真可愛,」小邱贊了一句,「模樣也乖,坐在後廚角落裡不吵不鬧,我就順手編了個草蟈蟈給他。」
「那她……」既然昌豐村在鬧民亂,珍娘現在有沒地方住,這才是雲秋關心的。
「啊,瞧我!珍娘子和孩子晚上都借住在慈雲觀,就是清河坊那個都是道姑的道觀。」
慈雲觀在清河坊西北角,旁邊是四州通驛館,正對面是月塘和廣運橋,過廣運橋往南再走兩條街,就能到藥王閣。
這道觀的前身,是泰寧朝工部尚書范庸之母的祠堂。
范庸是當世的治水奇才,給後世留下了許多治水手札。當年他母親病重,泰寧帝本想下旨給在江南治水的范庸叫回來,但垂危之際的范母卻遞折請命,說不願以一己之私累江南眾多百姓再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