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頁
不過十五歲的男孩子心裡有主意,這生辰宴要如何過,還是要去問問兒子——
顧雲秋倒也沒藏著掖著,直說了他的打算:
十四日請曲懷玉過來小住,十五就在家裡過,十六日上他要去報國寺、跟小和尚賞月。
寧王妃聽了覺得甚是欣慰,孩子長大了:
曲懷玉是江鐮老將軍外孫,雖無功名、不在朝,但心性純良、待人以誠,他的爹娘兄弟、舅父舅母都是當世英豪。
與這樣的人結交,將來秋秋的路會好走得多。
而報國寺的僧明濟,王妃從小看著那孩子長大,成熟穩重、踏實可靠,宮裡宮外,人人交口稱讚。
只那孩子性子冷,除了圓空大師和他的幾位師兄,王妃還從未見他對其他人假以辭色。
後來江南一行,聽得蕭副將稟報,說明濟待顧雲秋極好,顧雲秋扭著腳的那幾日,都是由他背著爬上爬下。
兩個孩子同年同月同日生,也算一種緣分。
明濟年紀輕輕,卻大有繼承圓空大師衣缽之勢,將來就算不主持報國寺,到哪兒都是一代高僧,對顧雲秋的聲名也有利。
兒子有主意,王妃自然是贊成同意。
如此,生辰宴的事就這般定下來。
八月十四日上,顧雲秋早早套車出門,先送了請帖去輔國將軍府,婉拒了曲懷玉留他吃飯的邀請,轉頭就直奔雲琜錢莊。
小和尚的傷好得七七八八,能跑能跳,正好送他回報國寺。
馬車停到後院時,朱先生專門從外柜上撤下來見了顧雲秋,與榮伯兩個並肩沖他拱手。
這回錢莊能夠化險為夷,少不了顧雲秋從中斡旋。
朱信禮原本覺著東家年輕,在心裡思量這份差事並不輕鬆,沒想顧雲秋心思縝密、屢出奇招,倒真叫他刮目相看。
顧雲秋不想和朱先生議論這些,說了兩道客氣話就轉身蹬蹬上樓。
「遠遠就瞧見你張揚馬車。」
李從舟立在窗口,略側首過來與顧雲秋笑了笑。
他的眉目其實繼承了寧王和王妃的全部優點,自有男子該有的氣宇軒昂,笑起來時,卻依稀能見到王妃的和婉。
顧雲秋暗自撇撇嘴,本欲張口勸他往日多笑笑。
但想到小和尚來往穿行在京城諸坊和後宮,若人人都能見他這般笑,指不定要招惹出是非,還是板著臉,當他的夜叉修羅好。
等五年後,真假世子案告破、恢復了他的世子身份,那樣才名正言順。
「明日過生辰嘛,馬車當然要挑好的。」
這輛馬車的車廂是金絲楠的,車棚用了勾金銀的潞絲,潞絲的韌性比湖絲高,摻上金銀絲後更加堅韌,用在頂棚上,日光一照光彩煜煜。
車棚四角垂著的銅鈴是鈴蘭花形的一串,從上至下、由大到小地套著四個,在仲秋的微風中叮叮咚咚。
車廂四壁上都有神鳥紋,前頭是四匹馬拉,看著恢弘大氣,坐著也四平八穩。
這輛馬車本屬於王妃,但一來太過奢華,非是隆重場合王妃不愛用;二來八月里京城天變、一日冷暖不定,王妃前兒染了風寒、咳嗽不止,至今閉門不出。
顧雲秋想著生辰就要給李從舟最好的,所以專程到王妃病榻前借了這輛車,準備送完小和尚就回去給王妃侍疾。
說完馬車的事,顧雲秋看看李從舟。
突然三兩步跑過去,伸出手、輕車熟路地撕李從舟衣服。
李從舟愣了片刻,也由著他。
這麼十日五日的,顧雲秋哪日不是這般對他,之前傷重,甚至連件像樣衣衫都不許他穿,成日就那麼光著。
雖知道這是為了照料方便,可他還是忍不住在心底搖頭。
顧雲秋扯開李從舟的僧袍和中衣,湊過去、探頭探腦看他胸口上的疤——
拆掉繃帶那日,顧雲秋瞅著那碗口大的疤痕,嘴巴都抿成一條線。
後來是點心想起來,他們從江南帶回來的生肌膏還有,便悉數取回來給李從舟用。
不止是胸口,還有手臂,都叫顧雲秋一絲不苟地厚厚塗上一層。
往後幾日,更吩咐小邱一定要每日三次地給李從舟上藥。
小邱對著任何人都能揚起笑臉,但上藥三日後愣是被李從舟的冷臉嚇怕了。
在某次顧雲秋來時,跪下磕頭,求著顧雲鞦韆萬給他換個差事。
「東家東家,小師傅的眼神太唬人了,您那藥材金貴,可別叫我手一抖給灑了——」
顧雲秋本來想笑他沒出息,但想到自己從前也是被小和尚瞪一眼,就能嚇得險些掉下雲橋摔死,便歇了笑話小邱的心思。
轉念想想錢莊上剩下幾個夥計,便換成了陳二郎來照料。
陳家這兩兄弟都不太愛說話,對上李從舟這樣的性子也正好,二郎辦事一絲不苟也不插科打諢,被李從舟冷眼看著,也沒太大的反應。
幾日下來沒聽他抱怨一句,讓小邱刮目相看,對著誰都是止不住地夸,說陳家二哥老練。
顧雲秋倒也沒藏著掖著,直說了他的打算:
十四日請曲懷玉過來小住,十五就在家裡過,十六日上他要去報國寺、跟小和尚賞月。
寧王妃聽了覺得甚是欣慰,孩子長大了:
曲懷玉是江鐮老將軍外孫,雖無功名、不在朝,但心性純良、待人以誠,他的爹娘兄弟、舅父舅母都是當世英豪。
與這樣的人結交,將來秋秋的路會好走得多。
而報國寺的僧明濟,王妃從小看著那孩子長大,成熟穩重、踏實可靠,宮裡宮外,人人交口稱讚。
只那孩子性子冷,除了圓空大師和他的幾位師兄,王妃還從未見他對其他人假以辭色。
後來江南一行,聽得蕭副將稟報,說明濟待顧雲秋極好,顧雲秋扭著腳的那幾日,都是由他背著爬上爬下。
兩個孩子同年同月同日生,也算一種緣分。
明濟年紀輕輕,卻大有繼承圓空大師衣缽之勢,將來就算不主持報國寺,到哪兒都是一代高僧,對顧雲秋的聲名也有利。
兒子有主意,王妃自然是贊成同意。
如此,生辰宴的事就這般定下來。
八月十四日上,顧雲秋早早套車出門,先送了請帖去輔國將軍府,婉拒了曲懷玉留他吃飯的邀請,轉頭就直奔雲琜錢莊。
小和尚的傷好得七七八八,能跑能跳,正好送他回報國寺。
馬車停到後院時,朱先生專門從外柜上撤下來見了顧雲秋,與榮伯兩個並肩沖他拱手。
這回錢莊能夠化險為夷,少不了顧雲秋從中斡旋。
朱信禮原本覺著東家年輕,在心裡思量這份差事並不輕鬆,沒想顧雲秋心思縝密、屢出奇招,倒真叫他刮目相看。
顧雲秋不想和朱先生議論這些,說了兩道客氣話就轉身蹬蹬上樓。
「遠遠就瞧見你張揚馬車。」
李從舟立在窗口,略側首過來與顧雲秋笑了笑。
他的眉目其實繼承了寧王和王妃的全部優點,自有男子該有的氣宇軒昂,笑起來時,卻依稀能見到王妃的和婉。
顧雲秋暗自撇撇嘴,本欲張口勸他往日多笑笑。
但想到小和尚來往穿行在京城諸坊和後宮,若人人都能見他這般笑,指不定要招惹出是非,還是板著臉,當他的夜叉修羅好。
等五年後,真假世子案告破、恢復了他的世子身份,那樣才名正言順。
「明日過生辰嘛,馬車當然要挑好的。」
這輛馬車的車廂是金絲楠的,車棚用了勾金銀的潞絲,潞絲的韌性比湖絲高,摻上金銀絲後更加堅韌,用在頂棚上,日光一照光彩煜煜。
車棚四角垂著的銅鈴是鈴蘭花形的一串,從上至下、由大到小地套著四個,在仲秋的微風中叮叮咚咚。
車廂四壁上都有神鳥紋,前頭是四匹馬拉,看著恢弘大氣,坐著也四平八穩。
這輛馬車本屬於王妃,但一來太過奢華,非是隆重場合王妃不愛用;二來八月里京城天變、一日冷暖不定,王妃前兒染了風寒、咳嗽不止,至今閉門不出。
顧雲秋想著生辰就要給李從舟最好的,所以專程到王妃病榻前借了這輛車,準備送完小和尚就回去給王妃侍疾。
說完馬車的事,顧雲秋看看李從舟。
突然三兩步跑過去,伸出手、輕車熟路地撕李從舟衣服。
李從舟愣了片刻,也由著他。
這麼十日五日的,顧雲秋哪日不是這般對他,之前傷重,甚至連件像樣衣衫都不許他穿,成日就那麼光著。
雖知道這是為了照料方便,可他還是忍不住在心底搖頭。
顧雲秋扯開李從舟的僧袍和中衣,湊過去、探頭探腦看他胸口上的疤——
拆掉繃帶那日,顧雲秋瞅著那碗口大的疤痕,嘴巴都抿成一條線。
後來是點心想起來,他們從江南帶回來的生肌膏還有,便悉數取回來給李從舟用。
不止是胸口,還有手臂,都叫顧雲秋一絲不苟地厚厚塗上一層。
往後幾日,更吩咐小邱一定要每日三次地給李從舟上藥。
小邱對著任何人都能揚起笑臉,但上藥三日後愣是被李從舟的冷臉嚇怕了。
在某次顧雲秋來時,跪下磕頭,求著顧雲鞦韆萬給他換個差事。
「東家東家,小師傅的眼神太唬人了,您那藥材金貴,可別叫我手一抖給灑了——」
顧雲秋本來想笑他沒出息,但想到自己從前也是被小和尚瞪一眼,就能嚇得險些掉下雲橋摔死,便歇了笑話小邱的心思。
轉念想想錢莊上剩下幾個夥計,便換成了陳二郎來照料。
陳家這兩兄弟都不太愛說話,對上李從舟這樣的性子也正好,二郎辦事一絲不苟也不插科打諢,被李從舟冷眼看著,也沒太大的反應。
幾日下來沒聽他抱怨一句,讓小邱刮目相看,對著誰都是止不住地夸,說陳家二哥老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