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像曾點字子皙,就是取義:點為小黑,皙色為白;而趙雲字子龍,也是因為有雲從龍。
到顧雲秋的名字,雲字是族譜里定下的排字,秋是因為小孩誕生在中秋這夜,但秋日在詩詞典籍里,卻多主蕭瑟肅殺,與他家孩子的本性相悖。
取義豐收時節,又顯得不夠雅致,寧王擔心兒子不喜歡。
……
想到這兒,王妃擺擺手,「別提了,他爹都快愁死了。」
姊妹倆對視一眼,最終都是搖搖頭,換了旁的事情聊:
兒孫自有兒孫福,很多事到時候再說吧。
陪著太后守完歲,這日入宮的任務才算完成。
寧王婉拒了皇帝的要求,沒在宮裡原本供給寧王居住的永寧殿留宿,而是堅持帶著妻兒還府。
子夜的京城又飄起小雪,寧王策馬、顧雲秋和王妃坐車。
爬到用爐子熏得熱乎乎的車上,王妃第一時間給顧雲秋蓋上了車上的暖毯,而顧雲秋嘿嘿樂著、變戲法兒般從懷裡掏出一枝漂亮的紅梅:
「給阿娘!」
王妃愛梅,王府觀月堂後也有好大一片紅梅。
雖說也有花匠用心侍弄培植,但遠沒有顧雲秋手中這一支漂亮——
墨黑枝幹遒勁,三兩枝丫上,含苞欲放的骨朵和已經盛放的點點紅梅淬雪,似乎臨摹下來就是一副清雅而色彩豐富的雪中紅梅圖。
王妃愛不釋手,輕輕碰碰上面梅瓣,「秋秋打哪兒折的?」
顧雲秋想也沒想,「壽安宮後院裡。」
壽安宮後院的梅花,是整個禁城內最好的。
除了紅梅,還有白梅、綠梅、黃梅等,都由專門的花匠負責侍弄,有時還要從各地綑紮好當地泥土、一整樹地移栽來。
太后喜歡花,倒不單愛梅。
只是這壽安宮裡的花……
王妃好笑地揉揉兒子腦袋,想起長姊那番話——誰說孩子不闖禍了。
不過闖禍也可愛,她捏了捏孩子臉頰,暫且將那梅枝插|在車窗邊,「對了,秋秋想過將來想要個什麼字號沒?」
……字號?
顧雲秋心頭一跳。
王妃將今日惠貴妃所言轉述了一道,順便偷偷告訴兒子,「你父王愁這事已經好幾個月沒睡好了,他給你選的那些字,都可以編出一本小冊子。」
「啊……」顧雲秋訕笑了一下,低頭輕輕摳了一下身上的絨毯,「我十五都沒滿呢,這不還有……五年嗎?」
寧王想這個,是不是太早了些。
何況——
顧雲秋攏著絨毯往車廂後一縮,等他二十歲時,或許寧王也不用考慮這事。
「五年可不長,一眨眼就過去了,」王妃沒看著顧雲秋臉上一瞬的異樣,只繼續說,「秋秋也認真想想,若有想要的,直管給你父王講。」
顧雲秋看寧王妃半晌後,忽然拉高絨毯:
「阿爹取什麼我都喜歡,我困了,阿娘到府上叫我!」
王妃奇怪地轉過頭,卻發現孩子已給自己蛄蛹成一團,絨毯蓋到腦門上。
想著他可能確實累了,王妃沒說什麼,只是替顧雲秋掖了掖腳邊的絨毯,然後挪坐到車壁這邊。
顧雲秋當然沒睡。
他隔著絨毯感覺到王妃動作,意識到——她坐到車壁這兒,正好能替他擋下從車簾內滲漏進來的寒風。
顧雲秋忍不住咬緊了嘴唇,眼睛滴溜溜轉兩圈後,立刻緊緊閉上。
王妃這樣,會讓他忍不住想起前世的。
前世,他也和四皇子一樣,真真切切盼著自己崇敬的父親,給自己挑選一個好聽的字號,並辦一場盛大的及冠禮。
趁著宮門啟閉發出巨大聲響,顧雲秋悶悶地吸了下鼻子。
他從來不知道,原來在他十五歲時,寧王就已經在悄悄準備給他的及冠禮和字號,甚至鄭重其事到發愁犯難的地步。
等馬車駛出宮禁,顧雲秋深吸一口氣,悄悄調整好情緒:
寧王和王妃這樣好。
這一世的李從舟,一定不會再染上那樣的瘋病了。
○○○
就這樣一年過去。
轉年開春,冰雪消融、萬物復甦。
西北穩定的情勢,卻隨著漸暖的天氣陡轉直下。
原本兩派對立的十二翟王,在三月時突然結束分裂,悉數統歸到了荷娜王妃的麾下。
由她調遣、聲東擊西,險些從黑水關西北的烏蘇布諾山攻入關內。
這一戰損失慘重,不僅是調遣過去的軍隊不夠用,烏蘇布諾山夾在中原通往西域的官道上,被西戎占據後,中原和西域的交流也算中斷。
不少西域客商被俘,更多百姓流亡到關中、關西。
這回的前線,是真的軍餉、糧草、士兵全線告急,跟隨皇帝理政三月的太子也主動站出來,在朝堂上表明態度——全力支持前線。
有太子支持,許多事就好辦得多。
寧王很快得旨,帶銀甲衛下江南接運一批糧草入京。
而王妃又要收拾東西上報國寺還願,她身邊的嬤嬤還專門過來問了顧雲秋,問他這次要不要同往。
顧雲秋認真考慮了一會兒,卻將臉轉向寧王:
到顧雲秋的名字,雲字是族譜里定下的排字,秋是因為小孩誕生在中秋這夜,但秋日在詩詞典籍里,卻多主蕭瑟肅殺,與他家孩子的本性相悖。
取義豐收時節,又顯得不夠雅致,寧王擔心兒子不喜歡。
……
想到這兒,王妃擺擺手,「別提了,他爹都快愁死了。」
姊妹倆對視一眼,最終都是搖搖頭,換了旁的事情聊:
兒孫自有兒孫福,很多事到時候再說吧。
陪著太后守完歲,這日入宮的任務才算完成。
寧王婉拒了皇帝的要求,沒在宮裡原本供給寧王居住的永寧殿留宿,而是堅持帶著妻兒還府。
子夜的京城又飄起小雪,寧王策馬、顧雲秋和王妃坐車。
爬到用爐子熏得熱乎乎的車上,王妃第一時間給顧雲秋蓋上了車上的暖毯,而顧雲秋嘿嘿樂著、變戲法兒般從懷裡掏出一枝漂亮的紅梅:
「給阿娘!」
王妃愛梅,王府觀月堂後也有好大一片紅梅。
雖說也有花匠用心侍弄培植,但遠沒有顧雲秋手中這一支漂亮——
墨黑枝幹遒勁,三兩枝丫上,含苞欲放的骨朵和已經盛放的點點紅梅淬雪,似乎臨摹下來就是一副清雅而色彩豐富的雪中紅梅圖。
王妃愛不釋手,輕輕碰碰上面梅瓣,「秋秋打哪兒折的?」
顧雲秋想也沒想,「壽安宮後院裡。」
壽安宮後院的梅花,是整個禁城內最好的。
除了紅梅,還有白梅、綠梅、黃梅等,都由專門的花匠負責侍弄,有時還要從各地綑紮好當地泥土、一整樹地移栽來。
太后喜歡花,倒不單愛梅。
只是這壽安宮裡的花……
王妃好笑地揉揉兒子腦袋,想起長姊那番話——誰說孩子不闖禍了。
不過闖禍也可愛,她捏了捏孩子臉頰,暫且將那梅枝插|在車窗邊,「對了,秋秋想過將來想要個什麼字號沒?」
……字號?
顧雲秋心頭一跳。
王妃將今日惠貴妃所言轉述了一道,順便偷偷告訴兒子,「你父王愁這事已經好幾個月沒睡好了,他給你選的那些字,都可以編出一本小冊子。」
「啊……」顧雲秋訕笑了一下,低頭輕輕摳了一下身上的絨毯,「我十五都沒滿呢,這不還有……五年嗎?」
寧王想這個,是不是太早了些。
何況——
顧雲秋攏著絨毯往車廂後一縮,等他二十歲時,或許寧王也不用考慮這事。
「五年可不長,一眨眼就過去了,」王妃沒看著顧雲秋臉上一瞬的異樣,只繼續說,「秋秋也認真想想,若有想要的,直管給你父王講。」
顧雲秋看寧王妃半晌後,忽然拉高絨毯:
「阿爹取什麼我都喜歡,我困了,阿娘到府上叫我!」
王妃奇怪地轉過頭,卻發現孩子已給自己蛄蛹成一團,絨毯蓋到腦門上。
想著他可能確實累了,王妃沒說什麼,只是替顧雲秋掖了掖腳邊的絨毯,然後挪坐到車壁這邊。
顧雲秋當然沒睡。
他隔著絨毯感覺到王妃動作,意識到——她坐到車壁這兒,正好能替他擋下從車簾內滲漏進來的寒風。
顧雲秋忍不住咬緊了嘴唇,眼睛滴溜溜轉兩圈後,立刻緊緊閉上。
王妃這樣,會讓他忍不住想起前世的。
前世,他也和四皇子一樣,真真切切盼著自己崇敬的父親,給自己挑選一個好聽的字號,並辦一場盛大的及冠禮。
趁著宮門啟閉發出巨大聲響,顧雲秋悶悶地吸了下鼻子。
他從來不知道,原來在他十五歲時,寧王就已經在悄悄準備給他的及冠禮和字號,甚至鄭重其事到發愁犯難的地步。
等馬車駛出宮禁,顧雲秋深吸一口氣,悄悄調整好情緒:
寧王和王妃這樣好。
這一世的李從舟,一定不會再染上那樣的瘋病了。
○○○
就這樣一年過去。
轉年開春,冰雪消融、萬物復甦。
西北穩定的情勢,卻隨著漸暖的天氣陡轉直下。
原本兩派對立的十二翟王,在三月時突然結束分裂,悉數統歸到了荷娜王妃的麾下。
由她調遣、聲東擊西,險些從黑水關西北的烏蘇布諾山攻入關內。
這一戰損失慘重,不僅是調遣過去的軍隊不夠用,烏蘇布諾山夾在中原通往西域的官道上,被西戎占據後,中原和西域的交流也算中斷。
不少西域客商被俘,更多百姓流亡到關中、關西。
這回的前線,是真的軍餉、糧草、士兵全線告急,跟隨皇帝理政三月的太子也主動站出來,在朝堂上表明態度——全力支持前線。
有太子支持,許多事就好辦得多。
寧王很快得旨,帶銀甲衛下江南接運一批糧草入京。
而王妃又要收拾東西上報國寺還願,她身邊的嬤嬤還專門過來問了顧雲秋,問他這次要不要同往。
顧雲秋認真考慮了一會兒,卻將臉轉向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