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顧雲秋回過神,哦了一聲後,看了看後院的小樹苗——這裡是王府私產,他以後要過來也方便,只是還得在寺里找個人幫忙澆水。
「會幫你看著的。」
——是小和尚的聲音。
顧雲秋一愣,發現李從舟站在他身後,目光也跟他一樣,穿過窗戶、看向了後院那一排鬱鬱蔥蔥的樹。
看著小和尚分明的墨眸,顧雲秋咬了下唇,突然轉身摟住李從舟,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
李從舟一僵,半晌後搖搖頭,也露出了一個極淺的笑容。
第020章
次日分別, 報國寺門口。
兩隊銀甲衛如來時那般護在金碧輝煌的馬車旁,大大小小的行李物件堆滿了數輛拉貨的板車。
王妃於寺前與圓空大師話別,圓淨禪師亦帶眾僧於今日出寺北上。
李從舟子身上系了個小包袱、戴斗笠, 和其他三五個小和尚站在一處。
他們要走陸路,出京城過關中, 再渡河才能到興善寺。
顧雲秋趴在車窗邊,遠遠看那一群灰撲撲的小光頭。
他還是第一次知道,寺里僧人外出大都用走,除了涉水, 幾乎不用舟車。
可是西北好遠哦。
顧雲秋偏頭枕在手臂上, 舅舅每回派人來, 騎快馬都要用上五六天。
他們用腳走, 真不會走到猴年馬月麼。
不過看著李從舟比其他人高出一截又筆直挺拔的背影, 也難怪——將來他生得那般高大威武, 大抵是從小歷練、身體底子好。
這麼一年相處, 顧雲秋其實沒那麼怕李從舟了。
小和尚看著凶,其實人善心好。
尤其是他們住在一起這半年:晚上睡覺明明被他煩得不行, 卻還好好給他掖被子、貼心地教他防身術。
最重要,還會幫他顧著那些小樹。
以及在不知情的情況下, 實際上給他講了生母的故事。
原本關於生母模糊的形象,也漸漸有了些隱約的輪廓——他娘來自蜀中,是個能歌善舞的美人, 還彈得一手好月琴。
這時, 王妃也與大師說完了話,正作別著要上車。
顧雲秋看看王妃, 又看看遠處的李從舟,忽然掀帘子跳下車, 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奔向李從舟——
李從舟背對著馬車,聞得腳步聲,轉頭就在懷裡就接了個顧雲秋。
小紈絝衝過來的力道很大,撞得他頭上的斗笠都落下。
顧雲秋仰頭,眼睛眨巴兩下,低頭把腰間一個香囊解下來繫到他僧袍上。
「……?」李從舟想攔。
顧雲秋卻繞開他搶先開口:「這是阿娘親手給我繡的,里面有一枚平安符,是圓空大師親自開過光的。」
頓了頓,他才認真看向李從舟眼睛,「此去西北,好好保重!」
李從舟被那樣的眼神看得一愣,沒來得及反應,小紈絝就得手跑了,登上馬車後還向他揮手,臉上燦爛的笑容竟比晨光還炫目。
王妃站在車邊,看看躥回車內的顧雲秋,又看看遠處那個分外合她眼緣的孩子,也笑起來,溫聲道:「一路平安。」
等車軲轆轉起來,王妃才忍不住去刮兒子鼻尖:
「這麼難捨難分呀?」
顧雲秋摸摸鼻子,「……哪有?」
王妃笑笑,倒是旁邊的嬤嬤湊趣說了兩句,說那香囊可費了王妃一番工夫,她不擅女紅,金線拆了縫、縫了拆,最後針腳還是歪歪扭扭。
「老身記著,從前公子可寶貝這個香囊了,有回丟了,還讓闔府上下什麼都不干地翻找了整三日呢——」
顧雲秋被說得臉熱,乾脆轉向窗,屁股對著她們。
其實他沒想那麼多,只念著小和尚告訴了他生母的事,他也想為李從舟做點什麼——
畢竟出這麼遠的門。
有親娘的香囊、平安符在身邊,或許會好些。
一個月後。
李從舟一行人,終於走到了鳳翔府大興善寺。
主持熱情地接待了他們,安排好僧房後,還親自帶他們在寺中逛了逛。
興善寺始建於前隋,是一座碧瓦飛甍、巍峨氣派的大型禪院。
禪院建在大興城內,正中山門是二層歇山頂,南側題「大興善寺」金字,北面懸「莊嚴國土」牌匾,氣勢恢宏。
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沿正南正北一字型排開,鐘鼓樓、東西禪堂、文殊殿和普賢殿依次分列兩邊。
前庭廣場中有四棵高大的古松,傳是唐元和年間種下,樹齡超過百年。樹下,則具法會規模擺上了桌椅和蒲團。
離法會正式開始還有兩日,圓淨禪師便許他們到城中看看。
一行人里,明義因年紀的關係,已來過西北數次,進城後他就表現得興趣缺缺,耐著性子陪著逛了兩條街後,就單獨將李從舟拽到一邊。
他從身上掏出半吊錢,「好師弟,師兄跟你商量件事兒……」
李從舟:「?」
明義則指著城內一座高高的酒樓,露出一個「你懂的」眼神。
李從舟:「……興善寺山門酉時關閉,師兄記著別誤了正事。」
「會幫你看著的。」
——是小和尚的聲音。
顧雲秋一愣,發現李從舟站在他身後,目光也跟他一樣,穿過窗戶、看向了後院那一排鬱鬱蔥蔥的樹。
看著小和尚分明的墨眸,顧雲秋咬了下唇,突然轉身摟住李從舟,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
李從舟一僵,半晌後搖搖頭,也露出了一個極淺的笑容。
第020章
次日分別, 報國寺門口。
兩隊銀甲衛如來時那般護在金碧輝煌的馬車旁,大大小小的行李物件堆滿了數輛拉貨的板車。
王妃於寺前與圓空大師話別,圓淨禪師亦帶眾僧於今日出寺北上。
李從舟子身上系了個小包袱、戴斗笠, 和其他三五個小和尚站在一處。
他們要走陸路,出京城過關中, 再渡河才能到興善寺。
顧雲秋趴在車窗邊,遠遠看那一群灰撲撲的小光頭。
他還是第一次知道,寺里僧人外出大都用走,除了涉水, 幾乎不用舟車。
可是西北好遠哦。
顧雲秋偏頭枕在手臂上, 舅舅每回派人來, 騎快馬都要用上五六天。
他們用腳走, 真不會走到猴年馬月麼。
不過看著李從舟比其他人高出一截又筆直挺拔的背影, 也難怪——將來他生得那般高大威武, 大抵是從小歷練、身體底子好。
這麼一年相處, 顧雲秋其實沒那麼怕李從舟了。
小和尚看著凶,其實人善心好。
尤其是他們住在一起這半年:晚上睡覺明明被他煩得不行, 卻還好好給他掖被子、貼心地教他防身術。
最重要,還會幫他顧著那些小樹。
以及在不知情的情況下, 實際上給他講了生母的故事。
原本關於生母模糊的形象,也漸漸有了些隱約的輪廓——他娘來自蜀中,是個能歌善舞的美人, 還彈得一手好月琴。
這時, 王妃也與大師說完了話,正作別著要上車。
顧雲秋看看王妃, 又看看遠處的李從舟,忽然掀帘子跳下車, 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奔向李從舟——
李從舟背對著馬車,聞得腳步聲,轉頭就在懷裡就接了個顧雲秋。
小紈絝衝過來的力道很大,撞得他頭上的斗笠都落下。
顧雲秋仰頭,眼睛眨巴兩下,低頭把腰間一個香囊解下來繫到他僧袍上。
「……?」李從舟想攔。
顧雲秋卻繞開他搶先開口:「這是阿娘親手給我繡的,里面有一枚平安符,是圓空大師親自開過光的。」
頓了頓,他才認真看向李從舟眼睛,「此去西北,好好保重!」
李從舟被那樣的眼神看得一愣,沒來得及反應,小紈絝就得手跑了,登上馬車後還向他揮手,臉上燦爛的笑容竟比晨光還炫目。
王妃站在車邊,看看躥回車內的顧雲秋,又看看遠處那個分外合她眼緣的孩子,也笑起來,溫聲道:「一路平安。」
等車軲轆轉起來,王妃才忍不住去刮兒子鼻尖:
「這麼難捨難分呀?」
顧雲秋摸摸鼻子,「……哪有?」
王妃笑笑,倒是旁邊的嬤嬤湊趣說了兩句,說那香囊可費了王妃一番工夫,她不擅女紅,金線拆了縫、縫了拆,最後針腳還是歪歪扭扭。
「老身記著,從前公子可寶貝這個香囊了,有回丟了,還讓闔府上下什麼都不干地翻找了整三日呢——」
顧雲秋被說得臉熱,乾脆轉向窗,屁股對著她們。
其實他沒想那麼多,只念著小和尚告訴了他生母的事,他也想為李從舟做點什麼——
畢竟出這麼遠的門。
有親娘的香囊、平安符在身邊,或許會好些。
一個月後。
李從舟一行人,終於走到了鳳翔府大興善寺。
主持熱情地接待了他們,安排好僧房後,還親自帶他們在寺中逛了逛。
興善寺始建於前隋,是一座碧瓦飛甍、巍峨氣派的大型禪院。
禪院建在大興城內,正中山門是二層歇山頂,南側題「大興善寺」金字,北面懸「莊嚴國土」牌匾,氣勢恢宏。
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沿正南正北一字型排開,鐘鼓樓、東西禪堂、文殊殿和普賢殿依次分列兩邊。
前庭廣場中有四棵高大的古松,傳是唐元和年間種下,樹齡超過百年。樹下,則具法會規模擺上了桌椅和蒲團。
離法會正式開始還有兩日,圓淨禪師便許他們到城中看看。
一行人里,明義因年紀的關係,已來過西北數次,進城後他就表現得興趣缺缺,耐著性子陪著逛了兩條街後,就單獨將李從舟拽到一邊。
他從身上掏出半吊錢,「好師弟,師兄跟你商量件事兒……」
李從舟:「?」
明義則指著城內一座高高的酒樓,露出一個「你懂的」眼神。
李從舟:「……興善寺山門酉時關閉,師兄記著別誤了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