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李彥也急促地說:「我的小王爺啊,麻煩您回城裡去吧……王爺並無謀逆之心,我們全知道。把事情說清了就好,我們還在等他回來呀。」
左扶光轉過頭,看著李彥,問道:「是將軍對你們這樣說的嗎?」
「不是,我們好端端守在邊關從未勾結過瓦剌人、元人,這不是眾所周知嗎?」李彥天真地反問道,「難道因為有小人陷害王爺,皇上就會聽信讒言,治他的罪?」
左扶光有點哀矜地說:「你知道你每天吃的軍糧是哪裡來的嗎?」
「朝廷撥的,我們雅州產的呀!」李彥理所當然道,「難不成還能是外邦送的?」
樊啟在那一瞬間沉默了,他也知道些內情,左扶光冷笑了一聲。
「你知道葉知夏去哪裡了嗎?」左扶光繼續問道。
樊啟轉開了目光。
葉知夏就是葉刁,脫離了軍隊在當土匪,李彥卻不知,他說:「大葉子不是出天花死了嗎?我們還傷心了好一陣子。」
左扶光眼眶裡逐漸拉上血絲,徒勞地想證明什麼,沉聲說:
「你每天吃進嘴裡的飯,是我爹從貪官污吏手裡搶來的!」
「你禦寒的冬衣是我爹在黑市上和烏藏人換的!」
「你以為自己吃的是朝廷的軍餉,穿的是皇帝給的新衣嗎!?」
李彥被他嚇到了,一把將傘塞進左扶光手裡,跑開道:「我不知道你在說些什麼。」
「他不知道你知道,你們將軍知道。」左扶光死死看著樊啟,「是我左家掏私庫、賑災民、濟軍隊,建起了雅州。是我爹想方設法保證著固寧軍的吃穿用度,保護雅州和大許的領土。」
「可現在皇上想除掉固寧王,不是他不辨忠奸,而是他明知雅州無過有功,卻為了自己的安穩,要剪掉『旁支末葉』!」
「你們以為鎮北王是被請去大理寺喝茶了嗎?若不是見了他,我如今也不會站在此地。我爹沒有退路了……將軍,我不是來要求的。」
「……我是,求你。」
話音未落,樊啟眼睜睜地看著左扶光雙膝落地,跪在了雨里。
油紙傘倒了,被風一吹就飄走。二十歲的左扶光第一次對皇帝和父親以外的人下跪,不可一世的小王爺跪在邊關污水裡,像個無家可歸的孤魂野鬼。
這些天的擔憂令他容顏消減,一路的顛簸讓他面色蒼白。
左扶光滿臉皆是雨水,他也為此刻自己的作為所不恥。他知道父親有多混蛋,對將軍做了多過分的事,但他沒有辦法了……
許世風華的線人說,押送左方遒的囚車已快抵京。不出十日,大理寺就要開審……
左扶光雙手抵在額頭,俯身拜道:「將軍!扶光願代父受責、替父道歉,求您見我一面。將軍!」
營房的門終於拉開了,滄晗已經站在了雨里。
他這些日子過得肆意暢快,面頰潤紅,更顯年輕。
而且因為身體裡的蠱毒沒了,食慾也好些。他的身體比過去更好,精神也極佳。
他沒有低身來扶左扶光,而是靜靜地看著他。
樊啟趕緊跳遠了些,那一刻他知道將軍已經改變主意了。
左扶光一共磕了三次頭,滄晗就站著接受了。少頃以後他拿了一套滄淵上次留在這裡的乾淨衣服,像個親人一樣隨意說道:「進來把衣衫換了吧。」
左扶光撐起自己,拍了拍膝蓋的泥濘。
他隨著滄晗走進營房,木門關掉了外面的光景。更衣的時候左扶光一直在組織語言,想著怎麼在最短的時間裡說服將軍。
哪知道出了屏風一看,滄晗已經把兵符拿了出來。
他把兵符推到左扶光那邊,淡淡地說:「砸了吧。」
砸了吧……左扶光甚至懷疑自己聽錯了。
這是朝廷給的兵符,上面印著大許王朝的徽紋。意味著固寧軍是屬於皇權的,即使養活他們的不是皇帝。
滄晗見左扶光不理解,便解釋道:「我無法用兵符強制地命令軍隊裡每一個人都與我們同心,畢竟他們有自己的家庭,他們的根在中原,或許不願冒險。」
「砸掉這個兵符,從即日起我們就是自願自主的民間隊伍。和那些起義的民眾一樣,因為一個目的而聚在一起。」
「左扶光,王爺為雅州子民、為邊疆、為固寧軍做的貢獻我會一一向外昭示。但即使到時候響應召喚願意逼京的只有我們兩人,我也……和你一起去。」
左扶光有點恍惚,只來得及問上一句:「將軍不怪,我父親了?」
「上次見他還是淵兒回來的時候,把他逼走了。」滄晗放空地靠在椅背上,「但我個人的憎恨不能掩蓋王爺為這半幅天下和雅州黎民做的貢獻。」
想了想,他又續道:「況且談什麼憎恨呢?若是沒有他,也沒有如今的我。愛憎相抵了,我應你所求。」
從始至終,左扶光都沒說出他到底要求的是什麼,可滄晗全都懂。
他不做朝廷的一品鎮軍大將軍了,他要砸掉皇權的枷鎖,毀掉所有前程,像個起義的領頭人一樣,為了固寧王趕赴一場生死未知的邀約。
左扶光無法替父受過,他也不知道父輩間錯綜複雜的感情究竟有多深。
他只是看著滄晗堅毅的面龐,在心裡默默地重複鎮北王說過的一句話——
左扶光轉過頭,看著李彥,問道:「是將軍對你們這樣說的嗎?」
「不是,我們好端端守在邊關從未勾結過瓦剌人、元人,這不是眾所周知嗎?」李彥天真地反問道,「難道因為有小人陷害王爺,皇上就會聽信讒言,治他的罪?」
左扶光有點哀矜地說:「你知道你每天吃的軍糧是哪裡來的嗎?」
「朝廷撥的,我們雅州產的呀!」李彥理所當然道,「難不成還能是外邦送的?」
樊啟在那一瞬間沉默了,他也知道些內情,左扶光冷笑了一聲。
「你知道葉知夏去哪裡了嗎?」左扶光繼續問道。
樊啟轉開了目光。
葉知夏就是葉刁,脫離了軍隊在當土匪,李彥卻不知,他說:「大葉子不是出天花死了嗎?我們還傷心了好一陣子。」
左扶光眼眶裡逐漸拉上血絲,徒勞地想證明什麼,沉聲說:
「你每天吃進嘴裡的飯,是我爹從貪官污吏手裡搶來的!」
「你禦寒的冬衣是我爹在黑市上和烏藏人換的!」
「你以為自己吃的是朝廷的軍餉,穿的是皇帝給的新衣嗎!?」
李彥被他嚇到了,一把將傘塞進左扶光手裡,跑開道:「我不知道你在說些什麼。」
「他不知道你知道,你們將軍知道。」左扶光死死看著樊啟,「是我左家掏私庫、賑災民、濟軍隊,建起了雅州。是我爹想方設法保證著固寧軍的吃穿用度,保護雅州和大許的領土。」
「可現在皇上想除掉固寧王,不是他不辨忠奸,而是他明知雅州無過有功,卻為了自己的安穩,要剪掉『旁支末葉』!」
「你們以為鎮北王是被請去大理寺喝茶了嗎?若不是見了他,我如今也不會站在此地。我爹沒有退路了……將軍,我不是來要求的。」
「……我是,求你。」
話音未落,樊啟眼睜睜地看著左扶光雙膝落地,跪在了雨里。
油紙傘倒了,被風一吹就飄走。二十歲的左扶光第一次對皇帝和父親以外的人下跪,不可一世的小王爺跪在邊關污水裡,像個無家可歸的孤魂野鬼。
這些天的擔憂令他容顏消減,一路的顛簸讓他面色蒼白。
左扶光滿臉皆是雨水,他也為此刻自己的作為所不恥。他知道父親有多混蛋,對將軍做了多過分的事,但他沒有辦法了……
許世風華的線人說,押送左方遒的囚車已快抵京。不出十日,大理寺就要開審……
左扶光雙手抵在額頭,俯身拜道:「將軍!扶光願代父受責、替父道歉,求您見我一面。將軍!」
營房的門終於拉開了,滄晗已經站在了雨里。
他這些日子過得肆意暢快,面頰潤紅,更顯年輕。
而且因為身體裡的蠱毒沒了,食慾也好些。他的身體比過去更好,精神也極佳。
他沒有低身來扶左扶光,而是靜靜地看著他。
樊啟趕緊跳遠了些,那一刻他知道將軍已經改變主意了。
左扶光一共磕了三次頭,滄晗就站著接受了。少頃以後他拿了一套滄淵上次留在這裡的乾淨衣服,像個親人一樣隨意說道:「進來把衣衫換了吧。」
左扶光撐起自己,拍了拍膝蓋的泥濘。
他隨著滄晗走進營房,木門關掉了外面的光景。更衣的時候左扶光一直在組織語言,想著怎麼在最短的時間裡說服將軍。
哪知道出了屏風一看,滄晗已經把兵符拿了出來。
他把兵符推到左扶光那邊,淡淡地說:「砸了吧。」
砸了吧……左扶光甚至懷疑自己聽錯了。
這是朝廷給的兵符,上面印著大許王朝的徽紋。意味著固寧軍是屬於皇權的,即使養活他們的不是皇帝。
滄晗見左扶光不理解,便解釋道:「我無法用兵符強制地命令軍隊裡每一個人都與我們同心,畢竟他們有自己的家庭,他們的根在中原,或許不願冒險。」
「砸掉這個兵符,從即日起我們就是自願自主的民間隊伍。和那些起義的民眾一樣,因為一個目的而聚在一起。」
「左扶光,王爺為雅州子民、為邊疆、為固寧軍做的貢獻我會一一向外昭示。但即使到時候響應召喚願意逼京的只有我們兩人,我也……和你一起去。」
左扶光有點恍惚,只來得及問上一句:「將軍不怪,我父親了?」
「上次見他還是淵兒回來的時候,把他逼走了。」滄晗放空地靠在椅背上,「但我個人的憎恨不能掩蓋王爺為這半幅天下和雅州黎民做的貢獻。」
想了想,他又續道:「況且談什麼憎恨呢?若是沒有他,也沒有如今的我。愛憎相抵了,我應你所求。」
從始至終,左扶光都沒說出他到底要求的是什麼,可滄晗全都懂。
他不做朝廷的一品鎮軍大將軍了,他要砸掉皇權的枷鎖,毀掉所有前程,像個起義的領頭人一樣,為了固寧王趕赴一場生死未知的邀約。
左扶光無法替父受過,他也不知道父輩間錯綜複雜的感情究竟有多深。
他只是看著滄晗堅毅的面龐,在心裡默默地重複鎮北王說過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