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
第38章 為君遙唱牡丹亭
1949年五月,紹興解放。自從笛飛消失後,芝荔便如丟了魂一般,剪燭告訴她說太平輪上有倖存者後,芝荔便每天凌晨起床,坐在蘇宅大門口等笛飛回來。這天早晨天剛亮,蘇宅剛開門不久,芝荔便走出門去等笛飛,剛走出去,卻看見街邊整整齊齊躺著一排排解放軍士兵,芝荔嚇了一跳,定睛細看,卻是解放軍官兵和衣而臥,為免擾民,躺在紹興街上睡覺,芝荔不免心中有些詫異。她對□□了解不深,只在報上偶爾看見過而已。她總以為□□跟國民黨應該沒什麼差別,畢竟都是「黨」嘛。可沒想到共軍居然軍紀如此嚴明,對百姓這般秋毫無犯,與軍紀渙散的國民黨區別十分明顯,芝荔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絲感動。
這時,一名解放軍士兵醒了,連忙起身,讓開擋著的路,面帶歉意地對芝荔道:「對不起啊,擋了您的路了。」
芝荔聽出他略帶東北口音的國語,知道這是個東北籍的士兵,她不免又想起笛飛,心中一陣哀傷,勉強一笑對那名士兵道:「沒有,是我擾了你們睡覺了。」說罷,芝荔連忙轉身又回去了。
回到院內,芝荔看著角落裡的玉蘭樹,輕輕唱起了牡丹亭中的《離魂》,唱到杜麗娘臨死前說的一句「但願那月落重生燈再紅」時,她扶著玉蘭樹泣不成聲。剪燭走上前扶她,她哭著說:「若我死了,就把我葬在這玉蘭樹下吧。」
此時,早飯前,蘇繼承早早走到西院蘇笛哲房內,告訴他蘇笛正出事的消息。
「笛正應該是被軍統刺殺的。」蘇繼承一聲嘆息。
笛哲心中早有準備,他知道弟弟已經凶多吉少,聯想到笛飛現在也已經下落不明,父母又都不在了,不免紅了眼眶,蘇繼承見狀,起身緩緩站在他身邊,沉重地道:「笛哲,兩個叔叔都已經不在了,現在整個蘇家,就靠咱們兩個撐著了,你可不能再倒下了。」
笛哲含淚點了點頭。
此時的笛飛則已經輾轉到達了台灣,卻因為之前的言論,被懷疑『共諜』身份,只是因為曾經效力駝峰航線,又在蔣夫人領導的婦指會工作過,加上常熙滬的關係,才沒有被立即執行死刑。加上她帶的學生很多已經是台灣高級特工,輾轉把她救了出去。但卻依舊因為被懷疑過身份,而不能離開台灣半步,也無法與外界通信。孑然一身的笛飛先是在政府做翻譯,後來又去台灣大學讀了博士,畢業後在國立交通大學教授英文。而由於兩岸一直不通信,她也一直沒有辦法給家裡帶信告訴他們自己還活著。
母親去世後,笛飛開朗的性格就有了些變化,如今經歷離亂,她更是一改往日活潑開朗願意交朋友的性格,變得寡言少語,唯一的社交活動大概就是周末從新竹去台北散散步,聽人吹笛子、彈琵琶。這天,笛飛見到一個有些熟悉的背影,細細聽來,那人吹的竟是已經少有人聽的崑曲皂羅袍的曲調。笛飛一驚,走到了那人面前,細細端詳,吹笛人竟是芳月閣中的蘆菁。距抗戰後回到紹興二人相見僅僅幾年時間,卻已是世事變遷,時代更迭。
聊天中笛飛得知,蘆菁49年時隨周崇搬到了台北,可周崇經歷離亂,生意垮了,人也垮了,很快病倒了。蘆菁本打算靠吹笛子賺點錢,可連續很多天,也並沒有賺到錢,很快周崇也病死了。笛飛認出她的這天,她正打算去台北的青樓重操舊業,去之前,她心中有幾分猶豫,途徑這個公園,聽見有人吹笛,便拿了自己的笛子走了進來,一時技癢,吹了一曲。
「蘆菁。」笛飛深深嘆了口氣,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麼。
蘆菁望著笛飛,悽然一笑道:「二小姐。」
笛飛嘆了口氣,把身上帶的所有現金拿了出來給她,然後道:「前陣子我看學校的食堂要招工,只是薪水不會太高,你願意去的話,我幫你問問,你別去舞廳了好不好。」
蘆菁十分感慨地道:「你還記得上次你給我錢是什麼時候嗎?」
笛飛愣了一下,遲疑地開口道:「我不記得我什麼時候給過你錢。」
「南京,芳月閣中,你為了讓我來月信時好好休息,拿出一摞大洋放在我房內讓我能跟媽媽交差。」
笛飛這才想起來,緩緩地道:「嗯,我記得了。」
「這次也是一樣,二小姐,除你之外去芳月閣中的人,都是為了得到我才花錢。只有你,是為了護著我。」
想到當初的芳月閣,想到芝荔,笛飛卻紅了眼眶,嘆了口氣道:「沒什麼感謝的,應該的,當初在芳月閣,我沒能照顧你,這算是補償吧。也不是為你,你別多想,好好過日子吧。」
說罷,笛飛又想到遠在大陸的芝荔,不由得心裡暗自許願道:「姐姐,你在哪兒呢?過得好不好啊?我現在這裡盡我所能照顧蘆菁,大陸上若有人能憐香惜玉,是不是能替我照顧我姐姐?」
自從聽見蘆菁吹笛後,笛飛壓抑在心底的思念便一發不可收拾。在那之前,笛飛潛意識裡還沒有接受自己已經和芝荔海峽兩隔的事實,雖然理智上她知道此生已經很難再回去大陸見到姐姐,但她感情上寧願騙自己,還有希望再見故人。這些年她瘋狂讀書,三年便拿到博士學位,找到交通大學的教職,說穿了不過是一種自欺欺人。因為以她自己之前的經驗,自己在上海、英國讀書的時候,只要好好把書念完,就可以回到紹興那個有山有水的院子裡再見到姐姐。可這次,她已經博士畢業了,已經做到交通大學教授,眼前出現的卻是另一個人。蘆菁舉手投足之間有幾分姐姐的樣子,可眼神和氣質分明在告訴自己,她不是藤芝荔。
第38章 為君遙唱牡丹亭
1949年五月,紹興解放。自從笛飛消失後,芝荔便如丟了魂一般,剪燭告訴她說太平輪上有倖存者後,芝荔便每天凌晨起床,坐在蘇宅大門口等笛飛回來。這天早晨天剛亮,蘇宅剛開門不久,芝荔便走出門去等笛飛,剛走出去,卻看見街邊整整齊齊躺著一排排解放軍士兵,芝荔嚇了一跳,定睛細看,卻是解放軍官兵和衣而臥,為免擾民,躺在紹興街上睡覺,芝荔不免心中有些詫異。她對□□了解不深,只在報上偶爾看見過而已。她總以為□□跟國民黨應該沒什麼差別,畢竟都是「黨」嘛。可沒想到共軍居然軍紀如此嚴明,對百姓這般秋毫無犯,與軍紀渙散的國民黨區別十分明顯,芝荔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絲感動。
這時,一名解放軍士兵醒了,連忙起身,讓開擋著的路,面帶歉意地對芝荔道:「對不起啊,擋了您的路了。」
芝荔聽出他略帶東北口音的國語,知道這是個東北籍的士兵,她不免又想起笛飛,心中一陣哀傷,勉強一笑對那名士兵道:「沒有,是我擾了你們睡覺了。」說罷,芝荔連忙轉身又回去了。
回到院內,芝荔看著角落裡的玉蘭樹,輕輕唱起了牡丹亭中的《離魂》,唱到杜麗娘臨死前說的一句「但願那月落重生燈再紅」時,她扶著玉蘭樹泣不成聲。剪燭走上前扶她,她哭著說:「若我死了,就把我葬在這玉蘭樹下吧。」
此時,早飯前,蘇繼承早早走到西院蘇笛哲房內,告訴他蘇笛正出事的消息。
「笛正應該是被軍統刺殺的。」蘇繼承一聲嘆息。
笛哲心中早有準備,他知道弟弟已經凶多吉少,聯想到笛飛現在也已經下落不明,父母又都不在了,不免紅了眼眶,蘇繼承見狀,起身緩緩站在他身邊,沉重地道:「笛哲,兩個叔叔都已經不在了,現在整個蘇家,就靠咱們兩個撐著了,你可不能再倒下了。」
笛哲含淚點了點頭。
此時的笛飛則已經輾轉到達了台灣,卻因為之前的言論,被懷疑『共諜』身份,只是因為曾經效力駝峰航線,又在蔣夫人領導的婦指會工作過,加上常熙滬的關係,才沒有被立即執行死刑。加上她帶的學生很多已經是台灣高級特工,輾轉把她救了出去。但卻依舊因為被懷疑過身份,而不能離開台灣半步,也無法與外界通信。孑然一身的笛飛先是在政府做翻譯,後來又去台灣大學讀了博士,畢業後在國立交通大學教授英文。而由於兩岸一直不通信,她也一直沒有辦法給家裡帶信告訴他們自己還活著。
母親去世後,笛飛開朗的性格就有了些變化,如今經歷離亂,她更是一改往日活潑開朗願意交朋友的性格,變得寡言少語,唯一的社交活動大概就是周末從新竹去台北散散步,聽人吹笛子、彈琵琶。這天,笛飛見到一個有些熟悉的背影,細細聽來,那人吹的竟是已經少有人聽的崑曲皂羅袍的曲調。笛飛一驚,走到了那人面前,細細端詳,吹笛人竟是芳月閣中的蘆菁。距抗戰後回到紹興二人相見僅僅幾年時間,卻已是世事變遷,時代更迭。
聊天中笛飛得知,蘆菁49年時隨周崇搬到了台北,可周崇經歷離亂,生意垮了,人也垮了,很快病倒了。蘆菁本打算靠吹笛子賺點錢,可連續很多天,也並沒有賺到錢,很快周崇也病死了。笛飛認出她的這天,她正打算去台北的青樓重操舊業,去之前,她心中有幾分猶豫,途徑這個公園,聽見有人吹笛,便拿了自己的笛子走了進來,一時技癢,吹了一曲。
「蘆菁。」笛飛深深嘆了口氣,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麼。
蘆菁望著笛飛,悽然一笑道:「二小姐。」
笛飛嘆了口氣,把身上帶的所有現金拿了出來給她,然後道:「前陣子我看學校的食堂要招工,只是薪水不會太高,你願意去的話,我幫你問問,你別去舞廳了好不好。」
蘆菁十分感慨地道:「你還記得上次你給我錢是什麼時候嗎?」
笛飛愣了一下,遲疑地開口道:「我不記得我什麼時候給過你錢。」
「南京,芳月閣中,你為了讓我來月信時好好休息,拿出一摞大洋放在我房內讓我能跟媽媽交差。」
笛飛這才想起來,緩緩地道:「嗯,我記得了。」
「這次也是一樣,二小姐,除你之外去芳月閣中的人,都是為了得到我才花錢。只有你,是為了護著我。」
想到當初的芳月閣,想到芝荔,笛飛卻紅了眼眶,嘆了口氣道:「沒什麼感謝的,應該的,當初在芳月閣,我沒能照顧你,這算是補償吧。也不是為你,你別多想,好好過日子吧。」
說罷,笛飛又想到遠在大陸的芝荔,不由得心裡暗自許願道:「姐姐,你在哪兒呢?過得好不好啊?我現在這裡盡我所能照顧蘆菁,大陸上若有人能憐香惜玉,是不是能替我照顧我姐姐?」
自從聽見蘆菁吹笛後,笛飛壓抑在心底的思念便一發不可收拾。在那之前,笛飛潛意識裡還沒有接受自己已經和芝荔海峽兩隔的事實,雖然理智上她知道此生已經很難再回去大陸見到姐姐,但她感情上寧願騙自己,還有希望再見故人。這些年她瘋狂讀書,三年便拿到博士學位,找到交通大學的教職,說穿了不過是一種自欺欺人。因為以她自己之前的經驗,自己在上海、英國讀書的時候,只要好好把書念完,就可以回到紹興那個有山有水的院子裡再見到姐姐。可這次,她已經博士畢業了,已經做到交通大學教授,眼前出現的卻是另一個人。蘆菁舉手投足之間有幾分姐姐的樣子,可眼神和氣質分明在告訴自己,她不是藤芝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