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
傅綾羅強忍著鼻酸,起身莊嚴接過他手中的白玉匣,「紀長舟,我等你開京都中門迎我的那一日。」
祈太尉和王府丞也激動萬分,他們帶領著文武官員跪地,高聲道——
「祝王上開京都中門,迎女君入京!」
傅綾羅咬緊了舌尖,淚水還是在漂亮的狐狸眸子裡轉動著,滑落腮畔,但這次沒有任何人笑話她兒女情長。
眾人都知,紀忱江此行,背後托舉著南地乃至大睿的萬萬百姓,危險萬分。
若放在以往,紀忱江定會讓傅綾羅起不來床,不用送他離開。
可書房裡那日,他孟浪了半天,也不過是將伺候傅綾羅舒坦了,又叫她以柔荑掌刀,並未做什么正經的孟浪事。
離開這日夜裡,他也只緊緊抱著傅綾羅,從發心親到下巴,刀勢昂揚,卻始終未曾做什麼。
過去,他喜愛這小女娘,恨不能揉她入骨血。
現在,他愛重這小女娘,只怕她又一次自己孕育子嗣,再等不到他歸來。
傅綾羅也察覺出了其中的變化,低頭將眼淚蹭進了被褥里,不叫他看到。
初八一早,她特地用雞子消了眼眶周圍的紅腫,一路送紀忱江出城門。
她懷裡抱著被裹成棉花粽子一樣的小悅兒,身後跟著祝阿孃,懷裡抱著同樣被裹得嚴嚴實實的賢均。
其實這麼冷的天不該抱孩子出來,可她只怕給紀長舟留的盼想不夠多。
她和祝阿孃並立在城牆上,看著整裝待發的兩萬將士,看著紀忱江在大軍前祭旗。
紅幡簌簌,這次,南地駐軍終於掛上了『紀』字帥旗。
等到這一切都做完,紀忱江上馬要帶軍出發時,背影頓了下,始終未曾回頭。
傅綾羅揚聲喊住紀忱江,「紀長舟!我等你為悅兒取名!」
她始終未曾叫紀忱江給長悅取大名,就為了讓他記得,要活著為閨女取名。
紀忱江喉頭滾了滾,聲音運上內力,傳遍大軍——
「尊女君令!出發!」
這一日的陽光格外燦爛,映在還沒來得及化掉的雪上,亮得人眼窩子疼,好多人都忍不住落了淚。
將士也多是南地人,哭得最厲害的,當屬他們的親眷友人。
祈夫人看著鬢角花白的夫君,騎在高頭大馬上,扶著兒媳婦眼淚縱橫。
寧音看著臉色蒼白,還未曾痊癒的衛喆跟隨在紀忱江身側,也哭得不能自已。
祝阿孃這般心硬的女子,看著自己養大的那幾個孩子,連喬安都不肯成親,跟隨在了紀忱江身側,眼淚也止不住往下流。
只有傅綾羅,未曾再掉一滴淚。
紀忱江走了,她哭給誰看呢?
沒有人掛懷的時候,眼淚是最無用的東西,與其哭得死去活來,不如叫那個頂天立地的男人,沒有後顧之憂。
「回府!」傅綾羅淡然吩咐,轉身抱著孩子入馬車的時候,甩掉了一片晶瑩,始終冷靜。
*
正月十五,傅綾羅親自帶領百官去往邊南郡,在老宅浩浩蕩蕩祭祖。
先前文人們流傳出去的檄文,被王府丞帶著手下的文官,慷慨激昂宣讀給百姓。
幾位年紀不小的文官,數度落淚,歷數封地的惡行,京都的荒謬,引得百姓和文人們愈發憤慨,群起呼號——
「清君側!」
「殺貪官!」
「反了這腐朽的朝廷!」
……
傅綾羅坐在飛鴻樓的窗邊,冷靜吩咐,「將文人的詩文,以最快的速度散播出去,寫得格外犀利感人的,特許官職,讓他們有機會實現自己的抱負。」
紀雲熙鏗鏘應下。
很快,那些筆桿子格外犀利的文人,一一走到了台前。
他們的故事,詩文,飛快傳遍大江南北,引起了無數文人的共鳴和渴望。
支持定江王反了大睿的聲音,從零零碎碎,逐漸變成了一股洪流。
*
六月十五,紀忱江打敗豫州駐軍,活捉豫王和豫王世子,朝著荊州出發。
駐紮在豫州三十里外的王帳中,紀忱江滿臉風霜,卻沉靜無比。
「女君為我等造勢,並不是讓我等趁機造反,越是這種時候,我們越要穩得住。」
「記住,我們只是清君側,捉拿的封王都帶走,好生伺候著,別叫他們輕易死了。」
喬安沒懂,「這是為甚?那夫人給咱們造勢有什麼用?」
衛明笑吟吟替紀忱江解答,「大家都盼著王上反,那是民心所指,但戰亂之中我等若是真反了,就成了亂臣賊子,叫人心裡不踏實,以為王上是惦記那把龍椅呢。」
這就跟花樓里的姑娘似的,名聲傳出去了,越是不肯見人,越是叫人捧得高高的,恨不能一擲千金。
「可封王呢?」周奇也不大懂。
他們好不容易拿下豫王,若是不處置,殺雞儆猴叫其他封地看看,還得費大力氣跟其他封地打仗啊。
紀忱江輕笑,「我們不沾殷氏子的血,傳出消息去,只有萬民書能處置封王。」
如此,也不枉費阿棠給他造的勢。
得知能夠處置曾壓迫他們的權貴,民心會愈發向著紀家軍,其他封地過活沒那麼容易的百姓們知道了,呵呵……
王府丞不在,在場心眼子最多的就是紀忱江和衛明。
看到紀忱江這得意模樣,衛明唇角抽了抽,心裡忍不住喟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祈太尉和王府丞也激動萬分,他們帶領著文武官員跪地,高聲道——
「祝王上開京都中門,迎女君入京!」
傅綾羅咬緊了舌尖,淚水還是在漂亮的狐狸眸子裡轉動著,滑落腮畔,但這次沒有任何人笑話她兒女情長。
眾人都知,紀忱江此行,背後托舉著南地乃至大睿的萬萬百姓,危險萬分。
若放在以往,紀忱江定會讓傅綾羅起不來床,不用送他離開。
可書房裡那日,他孟浪了半天,也不過是將伺候傅綾羅舒坦了,又叫她以柔荑掌刀,並未做什么正經的孟浪事。
離開這日夜裡,他也只緊緊抱著傅綾羅,從發心親到下巴,刀勢昂揚,卻始終未曾做什麼。
過去,他喜愛這小女娘,恨不能揉她入骨血。
現在,他愛重這小女娘,只怕她又一次自己孕育子嗣,再等不到他歸來。
傅綾羅也察覺出了其中的變化,低頭將眼淚蹭進了被褥里,不叫他看到。
初八一早,她特地用雞子消了眼眶周圍的紅腫,一路送紀忱江出城門。
她懷裡抱著被裹成棉花粽子一樣的小悅兒,身後跟著祝阿孃,懷裡抱著同樣被裹得嚴嚴實實的賢均。
其實這麼冷的天不該抱孩子出來,可她只怕給紀長舟留的盼想不夠多。
她和祝阿孃並立在城牆上,看著整裝待發的兩萬將士,看著紀忱江在大軍前祭旗。
紅幡簌簌,這次,南地駐軍終於掛上了『紀』字帥旗。
等到這一切都做完,紀忱江上馬要帶軍出發時,背影頓了下,始終未曾回頭。
傅綾羅揚聲喊住紀忱江,「紀長舟!我等你為悅兒取名!」
她始終未曾叫紀忱江給長悅取大名,就為了讓他記得,要活著為閨女取名。
紀忱江喉頭滾了滾,聲音運上內力,傳遍大軍——
「尊女君令!出發!」
這一日的陽光格外燦爛,映在還沒來得及化掉的雪上,亮得人眼窩子疼,好多人都忍不住落了淚。
將士也多是南地人,哭得最厲害的,當屬他們的親眷友人。
祈夫人看著鬢角花白的夫君,騎在高頭大馬上,扶著兒媳婦眼淚縱橫。
寧音看著臉色蒼白,還未曾痊癒的衛喆跟隨在紀忱江身側,也哭得不能自已。
祝阿孃這般心硬的女子,看著自己養大的那幾個孩子,連喬安都不肯成親,跟隨在了紀忱江身側,眼淚也止不住往下流。
只有傅綾羅,未曾再掉一滴淚。
紀忱江走了,她哭給誰看呢?
沒有人掛懷的時候,眼淚是最無用的東西,與其哭得死去活來,不如叫那個頂天立地的男人,沒有後顧之憂。
「回府!」傅綾羅淡然吩咐,轉身抱著孩子入馬車的時候,甩掉了一片晶瑩,始終冷靜。
*
正月十五,傅綾羅親自帶領百官去往邊南郡,在老宅浩浩蕩蕩祭祖。
先前文人們流傳出去的檄文,被王府丞帶著手下的文官,慷慨激昂宣讀給百姓。
幾位年紀不小的文官,數度落淚,歷數封地的惡行,京都的荒謬,引得百姓和文人們愈發憤慨,群起呼號——
「清君側!」
「殺貪官!」
「反了這腐朽的朝廷!」
……
傅綾羅坐在飛鴻樓的窗邊,冷靜吩咐,「將文人的詩文,以最快的速度散播出去,寫得格外犀利感人的,特許官職,讓他們有機會實現自己的抱負。」
紀雲熙鏗鏘應下。
很快,那些筆桿子格外犀利的文人,一一走到了台前。
他們的故事,詩文,飛快傳遍大江南北,引起了無數文人的共鳴和渴望。
支持定江王反了大睿的聲音,從零零碎碎,逐漸變成了一股洪流。
*
六月十五,紀忱江打敗豫州駐軍,活捉豫王和豫王世子,朝著荊州出發。
駐紮在豫州三十里外的王帳中,紀忱江滿臉風霜,卻沉靜無比。
「女君為我等造勢,並不是讓我等趁機造反,越是這種時候,我們越要穩得住。」
「記住,我們只是清君側,捉拿的封王都帶走,好生伺候著,別叫他們輕易死了。」
喬安沒懂,「這是為甚?那夫人給咱們造勢有什麼用?」
衛明笑吟吟替紀忱江解答,「大家都盼著王上反,那是民心所指,但戰亂之中我等若是真反了,就成了亂臣賊子,叫人心裡不踏實,以為王上是惦記那把龍椅呢。」
這就跟花樓里的姑娘似的,名聲傳出去了,越是不肯見人,越是叫人捧得高高的,恨不能一擲千金。
「可封王呢?」周奇也不大懂。
他們好不容易拿下豫王,若是不處置,殺雞儆猴叫其他封地看看,還得費大力氣跟其他封地打仗啊。
紀忱江輕笑,「我們不沾殷氏子的血,傳出消息去,只有萬民書能處置封王。」
如此,也不枉費阿棠給他造的勢。
得知能夠處置曾壓迫他們的權貴,民心會愈發向著紀家軍,其他封地過活沒那麼容易的百姓們知道了,呵呵……
王府丞不在,在場心眼子最多的就是紀忱江和衛明。
看到紀忱江這得意模樣,衛明唇角抽了抽,心裡忍不住喟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