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始皇三十九年,相邦令民部尚書同農司司長重新測量國內土地,農地數據,重新分配土地,調節國內土地矛盾。註:從甘羅的筆記中得知,顧衍考慮過平分土地,整治地主,但因現實原因並未實施。

  始皇四十年,無事。

  始皇四十一年,相邦舉蕭何為右相,自己退居左相。註:相邦是獨相時的稱呼,代表這個時候朝中沒有其他人分權,相權加強,有左、中、右丞相時皇權加強。由此可見,顧衍有辭職的意圖。

  始皇四十二年,羅馬派使臣覲見,商議邊關事宜。始皇帝強逼羅馬邊境諸地獻地改換信仰,羅馬使不從。五月,羅馬使見丞相,相談甚歡。始皇帝召丞相,兩人又爭於咸陽宮。

  始皇四十三年,秦派使者隨羅馬使前往羅馬。

  始皇四十四年,膠東旱,有百姓乘船出海謀求生路。丞相聞之,不禁。

  始皇四十五年,始皇以秦使久不歸為由,意圖派兵羅馬。丞相衍見始皇,始皇不見,連續五月丞相求見,始皇皆不見,太子求於王殿前,始皇怒派其至燕郡巡視。同年九月,丞相衍乞骸骨,未經始皇同意自請自批。右相蕭何為左相,太子丞甘羅、給事中陳平為右相,衛尉張良見始皇,勸慰其甚多。

  始皇四十六年,第二次遠航,兵至嶺南鎮其民。

  始皇四十七年,立琉球諸島為雍郡,設治所。

  始皇四十八年,太子歸朝,統文武百官。始皇帝放權太子,西都護府來賀。

  始皇四十九至始皇五十三年,諸境皆平。

  始皇五十四年,始皇帝年事已高,太子正式臨朝監國。

  始皇五十五年,始皇游於咸陽郊,聽山中有誦讀聲,異之。見前丞相衍,兩人相談甚歡。註:年少相知,肝膽相照,王侯將相,絕士艷才,皆在兩人袖下囊中。縱然走過風雨,又有多番爭執,多年後再相逢,不辨曾經只論如今山河依舊。想必,這就是此世間最極致的友誼吧!

  始皇五十六年,有幻人來秦,秦使歸國。太子聽使言,道,『今之世,不可於其爭』,故於其友好。

  始皇五十七年,太子見前丞相衍,論王道。

  始皇五十八年,始皇封王殿不見外人,以示天下權柄盡交太子。前丞相衍求見,夜宿宮中。

  始皇五十九年,遠航船隊歸國,攜各地植物歸國。註:雖然沒有記載,但是見過當時的刻成石刻的地圖來和張蒼的注釋來看,當時人應該知道地球是球形。

  始皇六十年,無事發生。

  始皇六十一年,前丞相衍薨,同年十月始皇崩。太子扶蘇任秦皇,天下來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