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親媽懷裡吐泡泡的萌娃,仍未知道自己被寄予何種厚望。

  正文告一段落了!!

  但是應該有很多番外,番外主要是寫兩人嚴格意義上的婚後生活+養娃,時間線會比較跳脫一點,所以我想當番外來寫,這裡屬於「王子和公主幸福快樂地生活下去……」如果對他們的幸福生活感興趣的,可以看下去。

  等寫完番外就會開始準備新書,下本不寫古代了,雖然沒有確切的想法,但應該是爽文。

  《讀檔》的皎皎和上一本的卷卷不是一個性格的女主,因為總寫一個類型的主角會膩,軟萌的我能寫,意志堅定不易動搖的我也能寫……但不變的是雀雀整活的心!

  另外《朕的愛妃太能卷了》有聲在喜瑪拉雅上線啦,喜歡的小天使可以去試試聽,我覺得配得很不錯,挺有代入感噠。

  第165章 番外(一)

  三年過去,前朝後宮都習慣了一點——

  皇帝他是單線程生物,認定了雲皇后,便是絕世美人在他面前褪去衣裳,他也不會多看一眼。

  他就是除了雲皇后的永宸宮以外,哪兒也不去。

  妃嬪有事就去找雲皇后,別越級找皇帝。這日子過得很沒盼頭,沒有額外的聖寵,想晉封就只能熬著資歷等大封六宮。

  但人是習慣的生物,很快她們又品出另一層好處來。

  從前危庶人吝嗇得很,喜歡把好東西全部獨攬在她的建章宮裡,只有經常討好她且不得寵的妃嬪才能從她的指縫間漏得一星半點。危庶人喜歡看到后妃互相傾軋,縱容江氏之流收買宮人,縱奴作惡,一方面是覺得這樣她的位置才坐得穩,另一方面則是她視所有妃嬪為和自己爭奪皇帝的賤人,巴不得看到她們斗得兩敗俱傷,日日遭罪。

  而雲皇后與她,仿佛是站在天秤兩端上的人。

  她所得之物都公平地按位分和資歷分發下去,對宮人的管理公正嚴明,妃嬪之間有矛盾別苗頭可以,過火的欺凌事件則由她出面制止調停,絕不和稀泥。除了魏妃、馮嬪、江貴人、蘭常在……等等曾經和她有過矛盾的人以外,宮妃對她是沒話說的,也就埋怨一下她太自私,不讓皇帝雨露均沾。

  「但在之前,要輪到侍寢的日子本就很難,誰叫皇上他不愛踏足後宮呢。」

  「現在起碼遇到事了,皇后娘娘不是不講理的人。」

  御花園的涼亭下,何常在和華答應相鄰而坐閒談。

  華答應低聲說:「我位分低微,本就沒想過能得寵,姐姐是和皇后娘娘同一屆進宮的,有在儲秀宮裡的情分,能否和我說說她是個什麼樣的人?」

  雲皇后是個什麼樣的人?

  何常在回憶了一下,搖了搖頭:「在儲秀宮時,娘娘穿得很簡樸,那時誰也看不出她日後能有那麼大的造化,最出風頭的是紀嬪,淑妃娘娘當時還安排了她和皇上在延禧宮提前見面,像是沒見上……但不管如何,娘娘總能完美通過嬤嬤的考驗,就好像她早就知道會考什麼一樣。論悟性,我們誰也比不得。」

  「說不定她真知道嬤嬤會考什麼呢?」

  華答應說:「那幫看銀兩下菜碟的刁奴,都盼著新人入宮時從那幫急於求表現的秀女身上撈油水。」秀女初來報到,人生地不熟的,便會被宮裡的老油子們利用她們的焦慮來牟利。」

  何常在說不可能:「你都不曉得她有多窮!她進宮時連一個丫鬟都沒帶,在儲秀宮沒分配宮女時,衣裳被單都是自己去張羅的。」

  華答應的家世不顯,但進宮時也是帶著一個丫鬟的。

  自己人用起來才放心,再說了,誰家小姐不是從小就有丫鬟婆子伺候在側?一個丫鬟都沒有,是華答應想像不到的窘迫。

  她安靜了一會兒,道:「所以皇后娘娘曉得我們這些位分低微的妃嬪在宮裡的難處,格外體恤。魏妃娘娘之前說皇后朽木不可雕,我是不信的!自她封后之後,教訓過兩批不安份的太監,樣樣都如有先知,可見其聰慧。」

  華答應說的,是雲皎封后不久的兩起事件。

  第一件,是宮中傳出流言中宮獨占龍榻有違天和。

  流言還沒傳出宮,源頭的太監就被精準揪出來送到慎刑司。

  第二件事情就大了,京中有時疫,剛好在爆發出來之前辦過國宴,有宮人被傳染髮熱倒下……結果雲皇后獻出對症妙方,皇上下旨在京城支起攤子有序派發藥湯,而宮中無一人死亡。

  雲皇后得了賢后之名,皇上亦是濟世明君。

  ……

  而這時候,永宸宮難得地熱鬧了一番。

  今年進貢的緞子被送進宮來,有一批的蠶絲料子摸著比往年和同批次的好,如果換作危庶人,這一批最好的肯定都被她一人獨占,皇帝還得從她手上摳出一些來賜給淑妃。

  而雲皎嘛……

  內務府將春緞送到永宸宮來,她只挑了最喜歡的一匹留下來,將其盡數放在長案上,讓她們挑選。

  都說宮妃打扮是為取悅皇帝,如今皇上不踏足後宮,卻也不影響她們愛美,照樣喜歡顏色妍麗的料子。

  「喲,都是頂好的樣式,以前我只能從那位身上見到,還以為沒有咱們的份呢。」

  魏妃忍不住嘴賤了一句,但她還是乖覺,讓淑妃先選。

  靜妃穿得素淨,喜歡雪青色的布匹,倒是想給大皇子挑點好的穿到身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