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要多印錢就好了嘛。

  他想了想那個畫面,朝廷不停的加印錢,然後給國民們發錢。

  那這些錢的價值在哪裡?

  去買東西的時候商家會認嗎?

  李世民的腦子忽然閃過一道靈光,眼睛一亮:「我知道了!」

  竟然激動得都忘記自稱朕。

  另一個時空的唐朝。

  劉晏凝神靜氣的思索片刻,很快就抓住了紙幣的本質,對自己的下屬和幕僚們解說道:

  「金銀銅畢竟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

  而且本身就值錢,

  老百姓們用得放心。」

  「但紙幣不是。如果說本身的價值,它就是一張紙。」

  「讓它變得值錢的,正是朝廷的信用。一旦信用崩塌,那就會出問題,而且是大問題!」

  「所以,不能無限制的增發。」

  下屬明白了,但還有一個疑問:「可顯然,後世用的已經都是紙幣。」

  劉晏道:「看樣子這是大勢所趨。我估計後世會有很多的方法來防止出現這些問題。」

  而且應該是精妙嚴密之極的大設計。

  他的求知慾一下子燃燒了起來,這些年已經很少有東西讓他這樣興奮了。

  ……

  【當然了,紙幣這東西完全就是信用的產物,建立在信用系統上和嚴格的法律法規之上。】

  【咱們現在都知道,流通在市面上的貨幣總量應該和整個社會的經濟價值總量是同等的,或者是略低於後者,當然最低不能低於70%。】

  【這裡面有很嚴密的公式和金融學知識。】

  【一旦超發,就會引發嚴重的通貨膨脹。簡單來說,錢不值錢了。】

  【所以,中央銀行每次增發貨幣都是極其的謹慎。】

  【但封建王朝在這事兒上,可沒那麼科學,而且呢,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

  【大宋歷史上就好幾次大額的增發貨幣,為了滿足軍情需要或者是別的什麼其他目的。這樣下來,就導致民間開始通貨膨脹,交子的信用逐漸垮塌。】

  【而信用一旦垮塌,就很難再被建立。】

  北宋,朝堂。

  戶部尚書正在對著皇帝大倒苦水:「官家,這北邊有遼國,西邊有西夏,兩邊開戰,國庫可是吃不消的。」

  他一項項的對著皇帝算帳,哪兒哪兒都要錢,最後發現虧空的是一個巨額的數字。

  皇帝最終擺爛了,盯著他:「朕找你是讓你來解決問題的,不是來提出新問題的!」

  戶部尚書苦著臉,咬牙道:「臣倒是有一個方法。」

  「快說!別支支吾吾。」

  「咱們……可以在今歲多發一次交子!」戶部尚書心一橫,終於把在心中盤旋已久的這個主意說了出來。

  皇帝若有所思:「這……交子二年一輪轉,去年才發過一次,今年又發,是不是?」

  戶部尚書無奈道:「官家,臣自然知道其中會有風險,可如今,也只有這個法子了!」

  皇帝來回踱步幾圈後,長嘆一聲:「那也只能如此了。」

  新的交子發行後,短期之內倒是沒有出現什麼問題,但時間一久,百姓們卻忽然發現身邊的什麼東西都開始漲價了。

  「這東西上個月才一貫錢,現在二貫!你搶錢啊?!」

  「就這個價,你上哪兒都是這個價,愛買不買。」

  市場上一片恐慌,紛紛囤糧囤貨。

  如此二番兩次增發之後,百姓們發現手中的交子越來越貶值,物價越來越飛漲,甚至拿著手中的交子去錢莊再也兌換不出銀兩的時候,紛紛都拋棄了手中的紙幣,改用傳統的銅錢銀兩,引發無數混亂和訴訟,民怨四起。?想看火星少女寫的《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明》第185章 一起都與錢有關(八)嗎?請記住本站域名[(

  【元明兩代也曾經出現過紙幣的影子,但都沒有做起來。】

  【比如,明朝的「大明通行寶鈔」,朱元璋想出來的點子,也因為同樣的問題,六十年間貶值了一千倍!】

  【而且,他很奇葩的規定,寶鈔只出不進,也就是說只投放不回籠,當新鈔出來後,朝廷收稅是不收舊鈔的,因此就造成了新舊鈔的差價巨大。】

  【本質上,這就是一種剝削。】

  明朝城鎮裡的一戶人家。

  男主人回到家中之後唉聲嘆氣,女主人問發生了什麼事情。

  男主人道:「官府下了新的命令,以後所有的交易都只能用寶鈔了,金銀之物再也不能用了。」

  女主人大驚失色:「連銅錢都不能用了?」

  「一百文以下的才可以。」

  「那咱們家中的那些銀兩怎麼辦?」女主人憂心忡忡。

  「留一部分。」男主人思索許久,才咬牙決定:「剩下的只能拿去官府兌換寶鈔了。」

  又過了一兩年,朝廷發行了新的寶鈔。

  男主人去商鋪買東西,付錢的時候卻被掌柜的告知:「客官,現在如果使用舊鈔的話,需要再加價二成。」

  男人急了:「怎麼用舊鈔還加價?天底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掌柜的也苦著臉解釋:「客官,我們也是沒辦法,官府他收稅不收舊鈔呀!您呀,還是先看看家中有多少舊鈔,趕緊去官府看看能不能替換成新鈔吧。」

  男主人在掌柜的建議下趕緊返回家中拿出所有舊鈔去了官府換鈔,果然遭到了拒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