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
韓山童面上含笑,拿眼去瞅韓林兒,示意雙方彼此都拍過對方馬屁了,他再回拍張無憚一輪,這事兒就齊活了。
韓林兒卻不解其意,呆了半天,只好站起身來,給張無憚滿上酒杯,還特意呵呵笑了一下。
張無憚哈哈大笑,將杯中酒一飲而盡,而後見韓林兒又站起來了,忙兩手一蓋將杯口掩住了:“夠了夠了,韓公子請坐。”
韓山童想不到兒子這麼狗腿,恨鐵不成鋼瞪了他一眼,誰成想韓林兒一激動,騰一聲又站起來了。他實在忍不住,伸手將兒子拽得摔了座位,罵道:“你屁股下有錐子不成?”
韓林兒一時給罵懵了,他分明覺得自己做的不錯啊,怎麼就挨罵了呢?偷偷抬眼看張無憚,見紅巾大俠正笑眯眯衝著他樂呢,更有底氣了,挺起腰杆哼了一聲。
韓山童一時糟心得無言可對,權當沒看見他的臭德行,捏著酒盅醞釀一下qíng緒,方道:“我這一步,走的是太急了。事前不知道天高地厚,聽了‘明王出世,普度眾生’之語,就急火火想著稱王稱霸,待到見真章時,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
同七王爺的大軍打第一場仗起,他就知道壞事兒了,元軍再爛,也經過幾場硬仗,他借著huáng河決堤拉起來的這幫起義軍,不僅在裝備武器、糧糙補給上都差了一大截,連戰鬥意識都遠遠不如,稱一聲“烏合之眾”並不為過。
到大軍壓境了,韓山童方知周子旺為何兵敗得如此迅速,他苦笑道:“我早先多少瞧不上周王,想他稱王時何等聲勢浩大,卻糙糙收場,撐不到短短兩年,料想自己準備充足,得天時地利人和,等不當如此,誰料得到,我要能撐兩年,當真得燒高香拜菩薩了。”
韓林兒聽他一說,心頭淒涼不勝,顧不上置氣了,嘆著氣幫他滿上一杯酒。
韓山童拍著兒子肩膀道:“要不是紅巾教仗義相助,jiāo戰後期又有明教兄弟來援,怕這頭一波圍剿我就撐不過去,日後如何,更是福禍難料。我是不在乎了,這輩子什麼沒經歷過,只是這小子,實在叫我放心不下。”
張無憚聽到此,算是明白他如何會帶著韓林兒來,瞧韓林兒這xingqíng就知道,他只管吃喝玩樂,等閒有事兒韓山童是不會稍帶上他的。
他卻沒應聲,只又揀好聽的贊了韓林兒幾句,好話又不費銀子。
韓山童不見他順著自己話頭接,已知他的態度,心頭已涼了半截,硬著頭皮往下道:“我這孩子,雖讓我教養得不諳世事了些,但絕無壞心,還算是個可造之材,若是張教主不嫌棄,可否讓他跟著您歷練一陣,多少長些見識。”
張無憚多少不太樂意,韓林兒身份特殊,要是韓山童已死,他把韓林兒拉來紅巾教,有助於他收攏韓王舊部。
可如今韓山童還活著,真把韓林兒擱在身邊,弊大於利。就這麼閒置著他吧,韓山童肯定不高興兒子被當豬養,可要真用起來,戰場上刀劍無眼,真有個三長兩短,那就結仇了。更何況血緣是最牢固的結盟,韓山童不死,韓林兒一日不可能真正歸心於他,真培養個大將出來也只能徒為他人做嫁衣,何苦來哉?
但是韓山童話都說到此處了,也不好拒絕。何況瞧韓林兒模樣,真拒絕了就傷了人家的心了,施恩不成反成仇了。
韓山童將父子二代的心眼集於一身,如何不明白他的顧慮,連忙道:“這小子讀書不中用,但行兵打仗也算有些天分。他平時跟著我時,也帶過幾次兵,不是一味紙上談兵。”說罷將韓林兒帶兵之事揉開了、掰碎了講給他聽。
張無憚本來權當給他面子,聽到後來卻越發驚奇,贊道:“韓公子果真頭角崢嶸。”他前幾次稱讚韓林兒都沒過心,這次卻稱得上真心實意,要是韓山童話中水分不大得離譜,甚至只有三四成可信度,韓林兒於此道上當真稱得上有天賦才能。
他打量了韓林兒幾眼,單瞧這一副憨厚的模樣,可真瞧不出是善於行兵打仗出詭計的。張無憚兀自有幾分疑慮,便將《武穆遺書》開篇幾章挑出來考較。
他自己於兵法一道上頭疼發憷、全無天賦,但鑽研此等jīng妙兵法已久,多少也算有些過人感悟,幾次發問見韓林兒所答雖失於稚拙,但自成章法,自有一番奇特之處,不禁連連點頭。
張無憚手中不缺大將,如徐達、鄧愈等都是歷史的勝利者,但這幫人本身同一撥發跡,彼時他忙於幫助明教摘掉武林公敵的帽子,這群人是憑著實打實的軍功一步步走上來的,都不算是他一手提拔的心腹,何況他們同朱元璋私jiāo甚好。
張無憚現在還處在打江山的初級階段,朱元璋是個出色的將領,還遠不到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時節。
他信任徐達等人對他的忠心,可紅巾教如今脫離明教而存在,他雖擔任著明教朱衣麟王一職,可教眾都沒多少歸屬感,萬一他有個三長兩短,徐達等人是支持朱元璋呢,還是肯歸附明教呢?
張無憚不能放任朱元璋一系坐大,若韓林兒當真是個可造之材,倒也可以一用,起碼先拿來頂上一段時間。
懷著這個心思,張無憚仔仔細細考量了韓林兒一番,將他問得滿頭是汗。
韓林兒初來答得從容,到後來他問得越來越深,手足無措,說出來的話也不知對還是不對,不禁頻頻看向韓山童,讓韓山童掄了兩巴掌上去:“老子臉上有答案啊!”看個屁,你沒斷奶不成,不知道這是減分項嗎?
韓山童揍完兒子,不動聲色打量張無憚,他只聽說麟王工於心計,卻沒聽過他擅長兵法之名,可聽對方頻頻口出驚人之語,怕不是他的心得,而是自什麼無上兵書中看來的。
說起明教的兵書,第一個想到的就該是《武穆遺書》了,韓山童親眼見證了這兵法自斷裂的屠龍刀中掉落的場景,可惜他在明教中地位只是中上,無緣一觀,但張無憚定是看過的。
張無憚問了半天,方才露出笑容道:“不錯。”
韓林兒對自己所答如何沒個譜,但韓山童卻知兒子答得很不錯,好不容易等來了張無憚這句話,連忙道:“張公子瞧得他上眼就好,從紅巾教來說,咱們是天然的盟友,從明教來說,您更是我的上司,犬子跟著您,我再放心不過了!”
張無憚心頭髮笑,這可當真是生怕他培養韓林兒時還心有顧慮,從兩方面表忠心。但也看出,韓山童對自己的前景很悲觀,這才著急忙慌為兒子找個下家。
這樣一想,倒有些可憐。張無憚瞧韓林兒還懵懵懂懂著,暗嘆了一聲,還是道:“韓王信得過晚輩,我也不推辭了,希望我能同韓公子親如兄弟。”
說到最後有幾分真心,他想了想沖韓林兒補充道:“改日我介紹幼弟給你認識,你們想必能合得來。”xing格相近是一碼事兒,他還記得原著中韓林兒就是張無忌的腦殘粉呢。
韓林兒連忙應了。
韓山童道:“他自小嬌養,身邊常隨無數,既然來了張公子處,這些臭毛病都給糾正過來,一個都別帶,就跟著您。”
張無憚並不擔心這個,他瞧韓林兒也沒有公子哥的驕里嬌氣,知韓山童所說不過是場面話,口中虛應了。
散了席,韓山童連夜就離開了,他連喝酒都沒喝痛快,看起來心事重重的。張無憚為韓林兒安排住處時,旁敲側擊了一下。
韓林兒如何不知他父親在發愁些什麼,只是韓山童不愛他跟著一塊gān著急,是以平日裡只做不知罷了,此時就道:“爹爹近來是不太痛快,謝教主十分體恤下屬,送糧送錢又送了人來,只是軍隊發展得不盡如人意,他老覺得對不住教主。”
這個嘛,瞧韓山童起義前就先用“石人獨眼”的民謠造勢,其後又想直接把封號定為“明”就能看出來,這人野心勃勃,想做一番大事業。可野心勃勃和好高騖遠有時只差一線,接受不了理想和現實的落差也是有的。
張無憚老早就覺得韓山童眼高手低,對其觀感平平,倒對韓林兒的印象一直還不錯。
說真的,瞧朝廷這一有人稱王就不惜工本派大軍圍剿的勢頭,對韓山童的前景,張無憚也並不看好。
七王爺是被打跑了,可若再派汝陽王或王保保出征,韓山童能不能挺過年節都難說。這些念頭不過一轉,張無憚打發韓林兒睡下,自己回房間卻又睡不著,橫在房樑上有一搭沒一搭看起兵法來。
韓林兒能不能用,此時還言之過早,先培養著瞧瞧,若能成一員大將,他也不需暗搓搓覬覦王保保了。
第134章 韓王告終
張無憚反覆驗證過韓林兒確實是個可造之材後,便讓他跟隨徐達等人歷練。誰都知道韓林兒來歷非凡,只當他是下基層鍍金的,徐達等人待他很是客氣,一點都沒有親熱勁兒。
韓林兒也不在意,他就隨著徐達學兵法,餘下之事一概不管,每天抱著兵書苦讀。若當天有小型戰役,諸將領開會時他也會旁聽。
如此過了四個月,張無憚正皺眉看前線快報,分心提筆給謝遜寫信,一抬眼見封弓影匆匆走了進來,雙手捧上一面火焰紅的令牌。
這是他頭一遭接到教主令,張無憚連忙接了過來,一閱一下便道:“兩個時辰準備,除了守城的衛兵,點齊所有兄弟,趕往韓城支援。”
謝遜手令中只寫派他前去,明教和紅巾教畢竟算是兩個獨立機構,謝遜不會gān預紅巾教教眾行蹤。
封弓影應了一聲,自下去傳令了。不多時韓林兒又來求見,叩首道:“屬下謝過教主救援我父,但一旦大軍開撥,城內空虛,若有小人來犯,又該如何?”九龍湖內有糧倉,決不能有任何差池。
瞧封弓影就根本沒想到這一節,張無憚道:“你放心就是,我自有安排。”
韓林兒會意,退下不提了。過了沒一會兒朱元璋又請見,張無憚gān脆也不寫信了,扔了筆笑道:“你們這是一個個商量好的?”
朱元璋相貌醜陋,但氣質不凡,笑道:“天德、鼎臣同韓公子抬頭不見低頭見,有些話不好說出口,只好由屬下出面了。”
天德乃徐達的字,鼎臣指的是湯和,這幫將領出身糙莽,名字都是發跡後重起的,他們的字是一塊請張無憚贈的。湯和得了“鼎臣”二字後,極為欣喜,日後若他們真能成事,也不失為君臣相得一段佳話。
這夥人都不贊成他傾全教之力支援韓山童,幫著別人家找孩子行,卻沒舍了自己孩子不管的理。只是礙於韓山童乃韓林兒之父,這救命之事,不好出面阻攔,便由朱元璋來當這個惡人了。
張無憚道:“你們錯怪韓公子了,他方才求見,不是謝我全力救他父親,也是來提醒我小心別讓人背後捅刀子的。”
朱元璋鬆了口氣:“這事兒正該讓他出面才是。”但想張無憚分明知道此舉的弊端,還執意如此,念頭一轉就明白了,笑道,“教主神機妙算,屬下等實屬庸人自擾了。”
韓林兒卻不解其意,呆了半天,只好站起身來,給張無憚滿上酒杯,還特意呵呵笑了一下。
張無憚哈哈大笑,將杯中酒一飲而盡,而後見韓林兒又站起來了,忙兩手一蓋將杯口掩住了:“夠了夠了,韓公子請坐。”
韓山童想不到兒子這麼狗腿,恨鐵不成鋼瞪了他一眼,誰成想韓林兒一激動,騰一聲又站起來了。他實在忍不住,伸手將兒子拽得摔了座位,罵道:“你屁股下有錐子不成?”
韓林兒一時給罵懵了,他分明覺得自己做的不錯啊,怎麼就挨罵了呢?偷偷抬眼看張無憚,見紅巾大俠正笑眯眯衝著他樂呢,更有底氣了,挺起腰杆哼了一聲。
韓山童一時糟心得無言可對,權當沒看見他的臭德行,捏著酒盅醞釀一下qíng緒,方道:“我這一步,走的是太急了。事前不知道天高地厚,聽了‘明王出世,普度眾生’之語,就急火火想著稱王稱霸,待到見真章時,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
同七王爺的大軍打第一場仗起,他就知道壞事兒了,元軍再爛,也經過幾場硬仗,他借著huáng河決堤拉起來的這幫起義軍,不僅在裝備武器、糧糙補給上都差了一大截,連戰鬥意識都遠遠不如,稱一聲“烏合之眾”並不為過。
到大軍壓境了,韓山童方知周子旺為何兵敗得如此迅速,他苦笑道:“我早先多少瞧不上周王,想他稱王時何等聲勢浩大,卻糙糙收場,撐不到短短兩年,料想自己準備充足,得天時地利人和,等不當如此,誰料得到,我要能撐兩年,當真得燒高香拜菩薩了。”
韓林兒聽他一說,心頭淒涼不勝,顧不上置氣了,嘆著氣幫他滿上一杯酒。
韓山童拍著兒子肩膀道:“要不是紅巾教仗義相助,jiāo戰後期又有明教兄弟來援,怕這頭一波圍剿我就撐不過去,日後如何,更是福禍難料。我是不在乎了,這輩子什麼沒經歷過,只是這小子,實在叫我放心不下。”
張無憚聽到此,算是明白他如何會帶著韓林兒來,瞧韓林兒這xingqíng就知道,他只管吃喝玩樂,等閒有事兒韓山童是不會稍帶上他的。
他卻沒應聲,只又揀好聽的贊了韓林兒幾句,好話又不費銀子。
韓山童不見他順著自己話頭接,已知他的態度,心頭已涼了半截,硬著頭皮往下道:“我這孩子,雖讓我教養得不諳世事了些,但絕無壞心,還算是個可造之材,若是張教主不嫌棄,可否讓他跟著您歷練一陣,多少長些見識。”
張無憚多少不太樂意,韓林兒身份特殊,要是韓山童已死,他把韓林兒拉來紅巾教,有助於他收攏韓王舊部。
可如今韓山童還活著,真把韓林兒擱在身邊,弊大於利。就這麼閒置著他吧,韓山童肯定不高興兒子被當豬養,可要真用起來,戰場上刀劍無眼,真有個三長兩短,那就結仇了。更何況血緣是最牢固的結盟,韓山童不死,韓林兒一日不可能真正歸心於他,真培養個大將出來也只能徒為他人做嫁衣,何苦來哉?
但是韓山童話都說到此處了,也不好拒絕。何況瞧韓林兒模樣,真拒絕了就傷了人家的心了,施恩不成反成仇了。
韓山童將父子二代的心眼集於一身,如何不明白他的顧慮,連忙道:“這小子讀書不中用,但行兵打仗也算有些天分。他平時跟著我時,也帶過幾次兵,不是一味紙上談兵。”說罷將韓林兒帶兵之事揉開了、掰碎了講給他聽。
張無憚本來權當給他面子,聽到後來卻越發驚奇,贊道:“韓公子果真頭角崢嶸。”他前幾次稱讚韓林兒都沒過心,這次卻稱得上真心實意,要是韓山童話中水分不大得離譜,甚至只有三四成可信度,韓林兒於此道上當真稱得上有天賦才能。
他打量了韓林兒幾眼,單瞧這一副憨厚的模樣,可真瞧不出是善於行兵打仗出詭計的。張無憚兀自有幾分疑慮,便將《武穆遺書》開篇幾章挑出來考較。
他自己於兵法一道上頭疼發憷、全無天賦,但鑽研此等jīng妙兵法已久,多少也算有些過人感悟,幾次發問見韓林兒所答雖失於稚拙,但自成章法,自有一番奇特之處,不禁連連點頭。
張無憚手中不缺大將,如徐達、鄧愈等都是歷史的勝利者,但這幫人本身同一撥發跡,彼時他忙於幫助明教摘掉武林公敵的帽子,這群人是憑著實打實的軍功一步步走上來的,都不算是他一手提拔的心腹,何況他們同朱元璋私jiāo甚好。
張無憚現在還處在打江山的初級階段,朱元璋是個出色的將領,還遠不到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時節。
他信任徐達等人對他的忠心,可紅巾教如今脫離明教而存在,他雖擔任著明教朱衣麟王一職,可教眾都沒多少歸屬感,萬一他有個三長兩短,徐達等人是支持朱元璋呢,還是肯歸附明教呢?
張無憚不能放任朱元璋一系坐大,若韓林兒當真是個可造之材,倒也可以一用,起碼先拿來頂上一段時間。
懷著這個心思,張無憚仔仔細細考量了韓林兒一番,將他問得滿頭是汗。
韓林兒初來答得從容,到後來他問得越來越深,手足無措,說出來的話也不知對還是不對,不禁頻頻看向韓山童,讓韓山童掄了兩巴掌上去:“老子臉上有答案啊!”看個屁,你沒斷奶不成,不知道這是減分項嗎?
韓山童揍完兒子,不動聲色打量張無憚,他只聽說麟王工於心計,卻沒聽過他擅長兵法之名,可聽對方頻頻口出驚人之語,怕不是他的心得,而是自什麼無上兵書中看來的。
說起明教的兵書,第一個想到的就該是《武穆遺書》了,韓山童親眼見證了這兵法自斷裂的屠龍刀中掉落的場景,可惜他在明教中地位只是中上,無緣一觀,但張無憚定是看過的。
張無憚問了半天,方才露出笑容道:“不錯。”
韓林兒對自己所答如何沒個譜,但韓山童卻知兒子答得很不錯,好不容易等來了張無憚這句話,連忙道:“張公子瞧得他上眼就好,從紅巾教來說,咱們是天然的盟友,從明教來說,您更是我的上司,犬子跟著您,我再放心不過了!”
張無憚心頭髮笑,這可當真是生怕他培養韓林兒時還心有顧慮,從兩方面表忠心。但也看出,韓山童對自己的前景很悲觀,這才著急忙慌為兒子找個下家。
這樣一想,倒有些可憐。張無憚瞧韓林兒還懵懵懂懂著,暗嘆了一聲,還是道:“韓王信得過晚輩,我也不推辭了,希望我能同韓公子親如兄弟。”
說到最後有幾分真心,他想了想沖韓林兒補充道:“改日我介紹幼弟給你認識,你們想必能合得來。”xing格相近是一碼事兒,他還記得原著中韓林兒就是張無忌的腦殘粉呢。
韓林兒連忙應了。
韓山童道:“他自小嬌養,身邊常隨無數,既然來了張公子處,這些臭毛病都給糾正過來,一個都別帶,就跟著您。”
張無憚並不擔心這個,他瞧韓林兒也沒有公子哥的驕里嬌氣,知韓山童所說不過是場面話,口中虛應了。
散了席,韓山童連夜就離開了,他連喝酒都沒喝痛快,看起來心事重重的。張無憚為韓林兒安排住處時,旁敲側擊了一下。
韓林兒如何不知他父親在發愁些什麼,只是韓山童不愛他跟著一塊gān著急,是以平日裡只做不知罷了,此時就道:“爹爹近來是不太痛快,謝教主十分體恤下屬,送糧送錢又送了人來,只是軍隊發展得不盡如人意,他老覺得對不住教主。”
這個嘛,瞧韓山童起義前就先用“石人獨眼”的民謠造勢,其後又想直接把封號定為“明”就能看出來,這人野心勃勃,想做一番大事業。可野心勃勃和好高騖遠有時只差一線,接受不了理想和現實的落差也是有的。
張無憚老早就覺得韓山童眼高手低,對其觀感平平,倒對韓林兒的印象一直還不錯。
說真的,瞧朝廷這一有人稱王就不惜工本派大軍圍剿的勢頭,對韓山童的前景,張無憚也並不看好。
七王爺是被打跑了,可若再派汝陽王或王保保出征,韓山童能不能挺過年節都難說。這些念頭不過一轉,張無憚打發韓林兒睡下,自己回房間卻又睡不著,橫在房樑上有一搭沒一搭看起兵法來。
韓林兒能不能用,此時還言之過早,先培養著瞧瞧,若能成一員大將,他也不需暗搓搓覬覦王保保了。
第134章 韓王告終
張無憚反覆驗證過韓林兒確實是個可造之材後,便讓他跟隨徐達等人歷練。誰都知道韓林兒來歷非凡,只當他是下基層鍍金的,徐達等人待他很是客氣,一點都沒有親熱勁兒。
韓林兒也不在意,他就隨著徐達學兵法,餘下之事一概不管,每天抱著兵書苦讀。若當天有小型戰役,諸將領開會時他也會旁聽。
如此過了四個月,張無憚正皺眉看前線快報,分心提筆給謝遜寫信,一抬眼見封弓影匆匆走了進來,雙手捧上一面火焰紅的令牌。
這是他頭一遭接到教主令,張無憚連忙接了過來,一閱一下便道:“兩個時辰準備,除了守城的衛兵,點齊所有兄弟,趕往韓城支援。”
謝遜手令中只寫派他前去,明教和紅巾教畢竟算是兩個獨立機構,謝遜不會gān預紅巾教教眾行蹤。
封弓影應了一聲,自下去傳令了。不多時韓林兒又來求見,叩首道:“屬下謝過教主救援我父,但一旦大軍開撥,城內空虛,若有小人來犯,又該如何?”九龍湖內有糧倉,決不能有任何差池。
瞧封弓影就根本沒想到這一節,張無憚道:“你放心就是,我自有安排。”
韓林兒會意,退下不提了。過了沒一會兒朱元璋又請見,張無憚gān脆也不寫信了,扔了筆笑道:“你們這是一個個商量好的?”
朱元璋相貌醜陋,但氣質不凡,笑道:“天德、鼎臣同韓公子抬頭不見低頭見,有些話不好說出口,只好由屬下出面了。”
天德乃徐達的字,鼎臣指的是湯和,這幫將領出身糙莽,名字都是發跡後重起的,他們的字是一塊請張無憚贈的。湯和得了“鼎臣”二字後,極為欣喜,日後若他們真能成事,也不失為君臣相得一段佳話。
這夥人都不贊成他傾全教之力支援韓山童,幫著別人家找孩子行,卻沒舍了自己孩子不管的理。只是礙於韓山童乃韓林兒之父,這救命之事,不好出面阻攔,便由朱元璋來當這個惡人了。
張無憚道:“你們錯怪韓公子了,他方才求見,不是謝我全力救他父親,也是來提醒我小心別讓人背後捅刀子的。”
朱元璋鬆了口氣:“這事兒正該讓他出面才是。”但想張無憚分明知道此舉的弊端,還執意如此,念頭一轉就明白了,笑道,“教主神機妙算,屬下等實屬庸人自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