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宮人一見趙鄺,更害怕了,哆哆嗦嗦地,一五一十地將衛蕪僮失蹤一事告知了趙鄺。

  「趙公公,不是奴才有意隱瞞,現下這時辰,奴才實在是不敢觸怒顏……」

  「行了,我知道了。」趙鄺打斷了那宮人的話,「你下去吧。」

  「是。」

  腳步聲漸行漸遠。

  趙鄺將手中拂塵換了個位置,轉過身,眼中喜色一片。

  昔日他親自去衛府傳的旨,如今,他親眼見到鳳儀殿有了新的主人。

  那片喜色自鳳儀殿前延伸。

  趙鄺定了定神,踏上紅綢,最終停在階下。

  他對著殿門,恭敬行禮。

  「陛下,老奴有要事稟告。」

  尖細的聲音刺穿長夜。

  那日大喜。

  但那夜卻並不太平。

  據說。

  那夜沈寐發了很大的火。

  第八章

  衛府。

  衛和書給衛蕪僮蓋上被子,仔細地掖好被角後,轉身離開了衛蕪僮的房間。

  關門和開門的聲音都很輕,怕吵醒衛蕪僮,也怕吵醒吳弦鈺。

  可縱然衛和書再輕手輕腳,回房換好朝服一步將要踏出房門時,吳弦鈺還是醒了過來。

  「夫君?」

  衛和書的腳步頓住。

  那身朝服的顏色闖入吳弦鈺眸中,有些刺眼。

  吳弦鈺立時明白過來,「夫君是要進宮嗎?」

  「是。」衛和書沒有隱瞞。

  「我私自帶蕪僮出宮,宮中很快就會發現,在事態更嚴重,陛下怪罪之前,我必須要進宮。至少……不能讓陛下將這無名火,發泄在蕪僮身上。」

  蕪僮,蕪僮,還是蕪僮。

  吳弦鈺嫁入衛家半年,聽衛和書提起最多的,便是衛蕪僮。

  衛和書待她相敬如賓,溫和有禮,也只有在提起衛蕪僮時,多了一分別的情緒。

  至於那情緒是什麼。

  吳弦鈺不懂。

  也不想懂。

  她本就是由父親指給衛和書的。

  那年納妃旨意一下,衛家的勢力從前朝攏向後宮,一時被推向風口浪尖,為了不被君王和朝臣猜疑忌憚,衛和書放棄去兵部的機會,娶了她。

  釋兵權,卸事務,為良臣。

  這便是她與衛和書成親的原因。

  衛和書是君子,從來遵循禮數,是個好夫君,她不奢求得到衛和書的情愛,她只是……

  「非去不可嗎?」

  吳弦鈺眉頭緊鎖,「無詔進宮是罰,此刻請罪也是罰,夫君,我很擔心你。」

  彼時月色正涼,投在衛和書的朝服上,影入煙塵,渺渺似謫仙。

  「非去不可。」衛和書道。

  「但我……會早些回來。」

  -

  宮中幾乎鬧翻了天。

  為衛蕪僮失蹤一事。

  鬧到什麼程度呢,連今日上早朝的大臣們,在路上就聽聞了這個消息,慌亂地將自己的衣著整理了一遍又一遍,戰戰兢兢的,生怕早朝時陛下發火,遷怒他人。

  不過這些動靜,衛蕪僮是不知的。

  他昨夜太累,身心俱疲,與衛和書發泄一通後,稍微好了些,一覺醒來,日上三竿。

  沒有見到衛和書,倒是見到了衛父和衛母。

  二老就在床邊,見衛蕪僮醒來,面上神情紛然。

  衛母還未開口,眼眶先紅,望著衛蕪僮,半晌無話。

  衛父神情自若些,卻也好不到哪去,開口便是不忿,「當初你入宮,我便覺得你會受欺負,陛下後宮可有佳麗三千,但你……」

  自古君王無情,什麼破先例封男妃,以為是個深情戲碼,到頭來還不是立了後。

  只是可憐衛蕪僮。

  從頭到尾只有衛蕪僮一個人當了真。

  這些話,衛父在腦中過了一遍,想想還是咽了下去,擺擺手,「罷了罷了,回府也好,在家中多待幾日,省得去宮裡受氣。」

  衛父一向直言,從來不在意這些話傳到君王耳朵里該如何,也不深究衛蕪僮待在衛府的後果。

  畢竟只有衛蕪僮這一個親生兒子。

  衛蕪僮心中一暖,半年來被困後宮的場景如蝶振翅般閃過,最終停在初入宮那夜,沈寐語氣玩味。

  衛蕪僮突然有些後悔。

  那封家書,他該早些寄出的。

  衛父說著,語氣又轉為埋怨,「你說說你,從小自由慣了,入宮受了委屈也不知道往府中寄信,半年了,要不是和書進宮探望,你是不是就不打算與家中聯繫了?」

  衛蕪僮一哽,喉間生澀,悶悶地回:「不是寫了家書嗎?我沒打算與衛府斷了聯繫。」

  只是不得已。

  一旁的衛母久久不搭腔,這會用錦帕偷偷抹了抹淚,「哦」了一聲,「那也叫家書嗎?蕪僮,我們平素怎麼教導你的,就用那幾行字來打發我們?」

  衛蕪僮見衛母傷情的模樣,原本也想哭,卻被衛母的語氣逗笑,嗔了聲,「哪有,我認真寫了。」

  這一嗔,好似又回到了半年前。

  那個被衛府上下寵著的衛蕪僮。

  衛母忍著眼淚,往床榻一坐,將衛蕪僮半摟進懷裡。

  那些恩啊怨啊,痛苦折磨也罷,這一瞬間都遠了。

  衛蕪僮此刻只是父母懷中的孩子。

  衛父和衛母在衛蕪僮房內待了很長時間,後來臨近午時,午膳已備下,僕從前來傳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