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
許星橋對著那已經咽氣了的太監眼神,連後退半步的動作都沒法做到。因為這個剛剛在他面前被人所殺的太監,正是他在車上疑惑怎麼沒來的那位陛下身邊的近侍——劉公公。
許星橋十歲之前其實是和兄長在宮裡長大的,因為他那當將軍的爹娘南征北戰,實在沒有多餘的精力騰出來照顧他們。當時朝野上下都在傳他爹和陛下君臣不和,所以陛下留了他和兄長下來做人質,只為了讓許家在戰場上給皇帝賣命,換他們平安。
但那時許星橋和兄長都不信。
許家上下也沒人信。
誰家人質能過的跟他們一樣錦衣玉食,能被陛下允許在這宮裡肆無忌憚地做任何事,甚至連跟皇子起了爭執都能被陛下偏心眼的護住,在來哭訴的嬪妃面前偏袒道:“長竹長玉還那么小,父母又不在身邊,朕護著疼著都來不及,你還要朕罰他們?荒唐!”
又有誰家人質會在刺客來臨時被當朝皇后一把護在身下,皇后拿著刀的手都嚇得發抖,卻把他們同自己孩子護在一起,對太子交代道:“一定要保護好弟弟們!”
又有哪家孩子被當人質逼迫的將軍,年年寄回來給孩子們的信里都寫著“少聽小人挑唆,好好練功夫,保護好陛下和娘娘”,年紀尚小喜歡上躥下跳的許星橋拿到的信更直白:
“別做個廢物,保護好你太子哥哥。再給陛下和娘娘添麻煩,你爹我回來打斷你的腿!”
許家兄長比許星橋大五歲,許星橋記得,他八歲那年兄長十三,皇后的父親在戰場上殉了國。那時候羅國還不像如今這麼太平強盛,陛下在朝野里能信任的人沒幾個,邊陲急缺戰力,他兄長請纓去戰場殺敵。皇后孝服都沒來得及脫,哭著闖進殿讓陛下收回成命。
“長竹才十三,你怎麼捨得讓他上戰場!若不是當初許大哥和陳姐姐把我們一家從死人堆里背出來,怎麼會有我們的今天。你難道要讓他們的孩子為了我們去死在戰場上嗎?”
在朝臣面前不苟言笑的陛下手足無措的去給皇后娘娘擦眼淚,嘆道:“長竹那孩子跪在殿前求我答應,不答應他就不起來,我能有什麼辦法啊子衿。許兄一家為了我能坐穩這個位置付出了多少我怎麼敢忘?可邊陲十餘萬百姓還在流離失所啊,唉......”
許星橋記得最後還是許母趕回來,一錘定音決定了兄長去守邊陲的事。他那時年紀小,不懂事,拉著兄長和母親的手求他們別走,別丟下他一個人,但母親只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不顧他的哭喊,一路都沒有再回過頭。
那時候許星橋覺得自己是個被拋棄的孩子,全家沒有人愛他,甚至在不懷好意的宮人挑唆下差點恨上他母親。是皇后娘娘處罰了那些宮人,把他接到了自己的宮殿裡養著,紅著眼耐心的告訴她許母的責任和大義,告訴他兄長和父親的艱險,把許星橋又引回了一條正道上。
他怕黑怕打雷,陛下聽說後就帶著太子夜夜都來陪著他,指點江山的人笨拙地捧著話本不熟練的給他們講著睡前故事,又在他們睡著後悄無聲息地離開處理政務,留下劉公公照看他們。
許星橋在這種寵愛的環境裡長大,又有將門的血脈在,從小就表現出了跟別的孩子不一樣的虎勁兒。上房爬樹這些都算小事,除了劉公公總是擔心地站在樹下喊他小祖宗,其他對許星橋來說都不痛不癢。
後來太子開始參與朝政忙的抽不開身又怕他一個人在宮裡無聊,特地把方家的小兒子叫進宮當侍讀,陪著許星橋玩。許星橋倒可好,認識第二天就帶著方子行溜出去到街上跟欺負窮人的相府公子打架。兩個人帶著一身傷回來,把劉公公嚇的差點背過氣去。相府獨子被他們打殘了半條腿,事情雖然被陛下壓了下去,但劉公公怕相府的人私下報復,一整個夏天都像護雞仔的母雞一樣寸步不離的跟在許星橋身邊,直到相府被查出事端全家倒台才放下心來。
許星橋記得自己十歲被他爹領回將軍府的時候,陛下一家站在宮道上送他,太子一向怕他爹大將軍的威嚴,那回卻難得的擺了臉色,明晃晃地不願意讓他走。最後被皇后娘娘好言好語勸了半天才鬆開牽著許星橋的手,鄭重的和許星橋交代:“你永遠是我兄弟,我會經常去看你的,別忘了我也是你哥哥。”
兩家人被少年情誼笑成一片。劉公公身份地位低,在一堆貴人面前是不能抬頭的,只能拼命的用餘光去看許星橋遠走的背影,暗暗在燈火下紅了眼,又被看穿他不舍的陛下嘆著氣拍了拍肩。
那年不能抬眼的宮人終於抬起了眼,他的目光沉痛又哀戚,好似飽含了千言萬語要對當年那個摔跤了被他心疼地扶起來的孩子說,又好像什麼話都不想什麼責任都不想留給他。
因為他死了。
就這麼死在許星橋面前。
死在什麼都不能做的許小將軍面前。
“陛下,許將軍來了。”
領他進來的太監弓著腰,全然沒有了剛剛對許星橋那般的氣勢,匆匆介紹了一聲就跪在地上對著龍椅上的人高呼萬歲。
許星橋一直屏著氣,不可置信地盯著死在龍椅上的人,連呼吸的顫動都很有可能讓此刻的他不堪重負,在大殿裡倒下去。聽到太監的話許星橋心神一震,看了一圈,沒有找到記憶里任何一張熟悉的面孔,目光又重新落回龍椅上。
許星橋十歲之前其實是和兄長在宮裡長大的,因為他那當將軍的爹娘南征北戰,實在沒有多餘的精力騰出來照顧他們。當時朝野上下都在傳他爹和陛下君臣不和,所以陛下留了他和兄長下來做人質,只為了讓許家在戰場上給皇帝賣命,換他們平安。
但那時許星橋和兄長都不信。
許家上下也沒人信。
誰家人質能過的跟他們一樣錦衣玉食,能被陛下允許在這宮裡肆無忌憚地做任何事,甚至連跟皇子起了爭執都能被陛下偏心眼的護住,在來哭訴的嬪妃面前偏袒道:“長竹長玉還那么小,父母又不在身邊,朕護著疼著都來不及,你還要朕罰他們?荒唐!”
又有誰家人質會在刺客來臨時被當朝皇后一把護在身下,皇后拿著刀的手都嚇得發抖,卻把他們同自己孩子護在一起,對太子交代道:“一定要保護好弟弟們!”
又有哪家孩子被當人質逼迫的將軍,年年寄回來給孩子們的信里都寫著“少聽小人挑唆,好好練功夫,保護好陛下和娘娘”,年紀尚小喜歡上躥下跳的許星橋拿到的信更直白:
“別做個廢物,保護好你太子哥哥。再給陛下和娘娘添麻煩,你爹我回來打斷你的腿!”
許家兄長比許星橋大五歲,許星橋記得,他八歲那年兄長十三,皇后的父親在戰場上殉了國。那時候羅國還不像如今這麼太平強盛,陛下在朝野里能信任的人沒幾個,邊陲急缺戰力,他兄長請纓去戰場殺敵。皇后孝服都沒來得及脫,哭著闖進殿讓陛下收回成命。
“長竹才十三,你怎麼捨得讓他上戰場!若不是當初許大哥和陳姐姐把我們一家從死人堆里背出來,怎麼會有我們的今天。你難道要讓他們的孩子為了我們去死在戰場上嗎?”
在朝臣面前不苟言笑的陛下手足無措的去給皇后娘娘擦眼淚,嘆道:“長竹那孩子跪在殿前求我答應,不答應他就不起來,我能有什麼辦法啊子衿。許兄一家為了我能坐穩這個位置付出了多少我怎麼敢忘?可邊陲十餘萬百姓還在流離失所啊,唉......”
許星橋記得最後還是許母趕回來,一錘定音決定了兄長去守邊陲的事。他那時年紀小,不懂事,拉著兄長和母親的手求他們別走,別丟下他一個人,但母親只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不顧他的哭喊,一路都沒有再回過頭。
那時候許星橋覺得自己是個被拋棄的孩子,全家沒有人愛他,甚至在不懷好意的宮人挑唆下差點恨上他母親。是皇后娘娘處罰了那些宮人,把他接到了自己的宮殿裡養著,紅著眼耐心的告訴她許母的責任和大義,告訴他兄長和父親的艱險,把許星橋又引回了一條正道上。
他怕黑怕打雷,陛下聽說後就帶著太子夜夜都來陪著他,指點江山的人笨拙地捧著話本不熟練的給他們講著睡前故事,又在他們睡著後悄無聲息地離開處理政務,留下劉公公照看他們。
許星橋在這種寵愛的環境裡長大,又有將門的血脈在,從小就表現出了跟別的孩子不一樣的虎勁兒。上房爬樹這些都算小事,除了劉公公總是擔心地站在樹下喊他小祖宗,其他對許星橋來說都不痛不癢。
後來太子開始參與朝政忙的抽不開身又怕他一個人在宮裡無聊,特地把方家的小兒子叫進宮當侍讀,陪著許星橋玩。許星橋倒可好,認識第二天就帶著方子行溜出去到街上跟欺負窮人的相府公子打架。兩個人帶著一身傷回來,把劉公公嚇的差點背過氣去。相府獨子被他們打殘了半條腿,事情雖然被陛下壓了下去,但劉公公怕相府的人私下報復,一整個夏天都像護雞仔的母雞一樣寸步不離的跟在許星橋身邊,直到相府被查出事端全家倒台才放下心來。
許星橋記得自己十歲被他爹領回將軍府的時候,陛下一家站在宮道上送他,太子一向怕他爹大將軍的威嚴,那回卻難得的擺了臉色,明晃晃地不願意讓他走。最後被皇后娘娘好言好語勸了半天才鬆開牽著許星橋的手,鄭重的和許星橋交代:“你永遠是我兄弟,我會經常去看你的,別忘了我也是你哥哥。”
兩家人被少年情誼笑成一片。劉公公身份地位低,在一堆貴人面前是不能抬頭的,只能拼命的用餘光去看許星橋遠走的背影,暗暗在燈火下紅了眼,又被看穿他不舍的陛下嘆著氣拍了拍肩。
那年不能抬眼的宮人終於抬起了眼,他的目光沉痛又哀戚,好似飽含了千言萬語要對當年那個摔跤了被他心疼地扶起來的孩子說,又好像什麼話都不想什麼責任都不想留給他。
因為他死了。
就這麼死在許星橋面前。
死在什麼都不能做的許小將軍面前。
“陛下,許將軍來了。”
領他進來的太監弓著腰,全然沒有了剛剛對許星橋那般的氣勢,匆匆介紹了一聲就跪在地上對著龍椅上的人高呼萬歲。
許星橋一直屏著氣,不可置信地盯著死在龍椅上的人,連呼吸的顫動都很有可能讓此刻的他不堪重負,在大殿裡倒下去。聽到太監的話許星橋心神一震,看了一圈,沒有找到記憶里任何一張熟悉的面孔,目光又重新落回龍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