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個時候的崔溥,還是滿心歡喜的。

  畢竟甄家出了一位皇后,皇帝也已經立過了太子。

  攀上了這個關係,崔溥自認為仕途只會更加坦蕩。

  皇帝輕咳了兩聲:「朕如今將你二人問罪,你服嗎?」

  崔溥微楞了一下,叩首下去拜了拜:「罪臣不敢不服。」

  皇帝嗯了一聲:「也就是說,你承認,毒害清和,是甄籍授意,以往你做過的許多事,只怕也都是甄籍叫你乾的吧?」

  比如康明德的那件事,再比如他曾悄悄地去見過嚴競。

  「陛下。」崔溥一時心驚,脫口叫了一聲。

  「怎麼?難道你是為了自己去見的嚴競?難道康明德死了,就只對你有好處?」皇帝冷哼了一聲,「不要以為朕什麼都不知道,朕以往不追究,不過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你們真拿朕當傻子糊弄呢?」

  崔溥的臉色,立時煞白。

  嚴競在朝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誰私下裡去悄悄地見他,都不是打了什麼好主意去的。

  陛下是個生性多疑的人,壓了這麼多年不提,這時候卻揭穿了他,只怕是真的要下死手了。

  「陛下……」崔溥下意識的抬頭看向寶座,「您這是要……」

  「不錯。」皇帝見他這樣,大概也看明白了。

  皇帝心下不由的長嘆一聲。

  崔溥的確是聰明人。

  他也見過崔潤,那也是個難得的精明能幹的主兒。

  只可惜了,崔家這兩個兄弟,都是心術不正的人。

  所謂心術不正,倒不是說他二人如何的歹毒陰損。

  只是他要的,是高孝禮這樣的純臣。

  為臣者,眼中該只有君上和江山社稷。

  崔潤和崔溥,心中所存的私慾太多了。

  真是可惜,不然這二人,是真的可用的。

  「你猜對了,朕這樣下工夫,為的就是這個,所以事到如今,你也不必替自己求情,」皇帝吸了口氣,摸了摸鼻頭,「打從一開始,這就是你自己個兒選的路。你們都忘了,這是誰的天下,誰的江山。你們把甄籍捧的萬丈高,殊不知,正是把自己往深淵送。」

  崔溥抿唇不語。

  皇帝的話,已然說的很明白了。

  求情沒什麼用了。

  他和孟夔,難逃一死,任憑是誰,也保不住他們這條命了。

  而就在此時,門外卻有個小太監慌裡慌張的進了殿內來。

  皇帝眯了眼打量他,似乎很是不悅。

  那小太監自知惹惱了皇帝,忙跪下去磕頭:「陛下,江南送來六百里加急,萬閣老在外頭等著回話。」

  皇帝緊鎖的眉頭,倏爾舒展開來,斜眼看了劉光同一回。

  劉光同抿唇,幾不可見的點了點頭。

  皇帝這才擺手:「叫他進來。」

  小太監知道自己逃過一劫,忙退了出去。

  不多時,萬雲陽面色凝重的進了殿中來。

  一入了內,看見跪在地上的崔溥和孟夔,萬雲陽先愣了愣。

  皇帝免了他的禮,順勢看了崔孟二人一回,嘖了一聲:「萬卿有話就回,無妨。」

  358:亂臣賊子

  萬雲陽心下生疑,隱隱覺得似有哪裡不對,可是手中的摺子有千斤重,他哪裡敢耽擱。

  於是上前兩步,一撩袍子,跪了下去:「臣剛接到江南送來的六百里加急,公孫大人與康定伯一路下江南賑災撫民心,途徑戶縣過山路時,遇到山匪。公孫大人——遇難了。」

  皇帝的拳頭,猛然握緊成拳,可是他一雙眼睛,還盯著崔溥看。

  果然,崔溥肩頭猛地抖了兩下,似乎用了很大的力氣,才平復下去。

  皇帝心下冷笑。

  他沒有冤枉公孫睿華。

  公孫睿華,也確實該死。

  連崔溥都知道這件事,足可見他與甄籍交情不淺,絕非三五年能成的。

  這個逆賊!

  然而萬雲陽並不知其中內情。

  他見皇帝臉色陰沉,忙低下頭去:「摺子中還寫道,康定伯在公孫大人遇難之後,竟將其失.身棄之不顧,命隨行衛士一路護衛,倉促逃走。臨行前,陛下撥給用以賑災先行帶去的五千兩官銀,也全都落入了山匪手中。」

  「放肆!」

  皇帝拍案而起,怒不可遏。

  劉光同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陛下息怒。」

  萬雲陽也被這一聲嚇了一跳。

  然而未待萬雲陽開口時,皇帝已經冷著嗓子回了話:「立刻給江南去旨,叫知府把康定伯給朕就地羈押!戶縣的那貨山匪,派兵去給朕剿了,公孫的屍體,一定得找回來!」

  話到後來,已然是咬牙切齒的了。

  萬雲陽心裡的不安越發的重,他還有好些問題想問,可是皇帝龍顏震怒,連康定伯都下旨羈押了,他此時便也不好多問什麼。

  還沒等萬雲陽往外退,皇帝叫了劉光同一聲:「你帶上朕的手諭,即刻動身,往江南去。朕要知道事情的始末原由,一清二楚的知道!」

  萬雲陽此時抬起頭來,深深地看了劉光同一眼。

  叫劉光同去?

  除了這樣的事情,再不濟,也該交付三司,派遣三司官吏前往江南。

  況且江南水患剛過,民心尚且不穩,當朝首輔又為歹人所害,豈不是更要人心惶惶?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