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杜知邑抬手給趙盈倒了杯茶:「殿下遠在京城,看不見摸不著,如今既然送信回來,且既然信上說暫且無大礙,殿下也寬寬心。

  等到南境獻捷的奏報送回京城,殿下還有大事要做,否則徐將軍不是也白白負傷一遭了嗎?」

  是有大事。

  她在軍中要有人,徐冽是最好的人選。

  有了北國柔然兩場戰事中的功勞,她連昭寧帝會給徐冽擬什麼樣的官品勛贈都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眼下徐冽負重傷,在這上頭昭寧帝更不會虧待了他。

  但徐冽已經是擺在明面兒上的,她的人了,以沈殿臣等人為首的那些老東西,尤其是姜承德,更不會任由她在朝中的勢力一日勝過一日,屆時還是會想方設法的使絆子。

  那的確是一場硬仗。

  朝堂上的勾心鬥角,遠比戰火紛紜還要讓人身心俱疲。

  趙盈捏著眉骨說知道:「你去準備一些養傷進補的藥材,派人送到南境給徐冽吧,他遠在南境,我的確是顧不到他,但總不能明知道他身負重傷,我還這樣心安理得的待在京城,什麼也不做。」

  杜知邑唇角揚了一抹弧度:「徐將軍這一傷,說不得還是因禍得福。」

  趙盈正要起身,聞言駐足,回頭看去時,帶著居高臨下的桀驁:「你最好懂得謹言慎行四個字,少在我面前胡說八道。」

  第386章 徐冽篇之七

  南境的秋日,與京城總是不同的。

  景不同,人也不同。

  徐冽在秦況華閒置已久的將軍府養了一個多月,身上的傷才算是好起來。

  也好在他自幼習武,身強體健,本就是底子不錯。

  這一戰負傷雖說嚴重,當日自戰場退下來,也確實危及性命,好在救治的及時,如今恢復得不錯。

  秦況華早在大半個月前,整飭軍中,安撫南境百姓,也在妥善處置完剛收復回來的幾處失地的駐軍編制之後,便率領大軍返京獻捷。

  他臨走之前倒說要給徐冽留下幾個心腹可用之人在身邊,被徐冽給婉拒了。

  這次大戰之中,朝廷的封賞固然少不了,能與秦況華平起平坐也未可知,他六年前失去的東西,如今終於再次回到手上來。

  可那都是後話。

  如今他地位擺在這裡,不適合用秦況華身邊的副將左右手。

  何況他身邊還跟著徐四他們。

  也用不著。

  偌大一個將軍府,其實上上下下就那麼幾個人。

  秦況華也是個直爽的人。

  高門出身的貴公子,一朝入軍中,倒真的與將士們打成一片,放棄這華貴精緻的將軍府,搬到軍中去與將士們同住一處,確實難得。

  也怪不得柔然突然犯境他還能夠穩住軍心,即便是連丟城池,也仍舊能夠勉強穩住接下來的局勢。

  這都是秦況華過去六年時間在南境苦心經營換來的。

  在府中待的久了,徐冽便想出門走走。

  可出一趟門,又遇上事兒。

  賣身葬父。這種事戲文上聽得多了。

  但要說賣身葬兄,還真是頭一次遇著。

  那姑娘姓胡,徐冽是後來才知道她單名一個媛字的。

  十七歲也是花一樣的年紀,家中貧苦,沒有嫁人。

  五歲上喪父,到了七歲又喪母,自幼是跟著她兄長相依為命長起來的。

  她兄長比她年長了五歲,三年前娶了妻,可胡媛的嫂子對她一向不好。

  胡媛生的清秀,像她母親更多些,她嫂子嫁過來的第二年就動了心思要把胡媛賣了換富貴,她兄長硬撐著沒答應,才躲過去一劫。

  偏生南境戰事一起,連丟城池不說,軍中折損實在太過嚴重,秦況華依兵部所言,自行定奪,在南境徵兵。

  胡媛的兄長,就再也沒活著回來。

  徐冽本不是個喜歡湊熱鬧的人,只是出一趟門,路上圍的水泄不通,他本欲繞道,結果聽見周遭百姓說起什麼戰事,什麼可憐一類的話,這才動了心念,讓徐四上去看看。

  徐四也是個機靈會來事兒的,見胡媛可憐,便詢問了旁邊兒圍觀的百姓,可知道這姑娘來歷,這才打聽出這許多的消息來。

  徐冽捏著眉心:「陣亡的將士們都會發放撫慰金下去,一人二十兩銀,便是她和她嫂子兩個人,吃穿用度省著些,兩個女人也足夠過好幾年的富裕日子,甚至都夠做個小本經營,何須她賣身葬兄?」

  莫不是又叫欺負了去。

  戰場上的袍澤之情,是旁人很難理解的。

  儘管徐冽是參將,胡媛的兄長不過不入流的無名小卒,但是一起上過了戰場殺過了敵,就是一起出出生入死過的兄弟。

  徐冽從與北國一戰之時,才真正見識到戰場的殘酷。

  無論是打了敗仗還是大勝,都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那是一條條鮮活的人命。

  能活著從戰場回來,是幸運的,也是家人的幸運,上天眷顧。

  可一旦戰死沙場——真正能夠因功得朝廷封贈追賞的,永遠不會是那些沖在最前頭的將士們。

  徐冽提了步子,邁步上前去。

  周圍很快有人認出了他:「徐將軍,快看,是徐將軍。」

  而後就自覺地讓出了一條路給他。

  南境危局,就是從徐冽快馬奔赴南境之後,才開始有所轉變。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