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頁
陳君的手顫動了一下,下巴傳來一陣刺痛,小刀劃破了皮膚滲出一層血珠。
小兵驚愕道:「使君,您流血了。」
陳君無語地揮了揮手,讓他帶人進來。他表面上依舊八風不動,穩如泰山,但心裡著實奇怪:玄徽怎會在此時拜訪,莫非殿下那邊出事了?
玄徽很快來到了陳君面前,陳君注意到他身後還跟著一個眉清目秀的少女。陳君皺眉,玄徽一向獨來獨往,身邊何時跟了一個女子?
玄徽拱手作揖行禮道:「玄徽見過使君。」他在人前維持著仙風道骨,一代國師風範。
陳君一雙黝黑沉靜的眼睛打量著少女,「小國師有禮,你身後跟著的這位姑娘是?」
玄徽側身介紹說:「是我新收的徒兒,名叫蘇凝,西齊人氏。」
陳君將信將疑:「小國師這麼早就收徒了?」
玄徽笑笑:「我義父玄奕和柳容修相差了幾十歲都能成為忘年之交,我收了個比我年長的弟子又如何?我和義父一樣更看中的是才能,至於年齡、地位、身份都不值一提。」
「你收徒自然以你的喜好為準,但此事務必要知會殿下得到殿下允准方可行之。」
「這是自然。」玄徽招呼說,「蘇凝,還不見過陳使君?」
吳宜歸莫名其妙就變成了玄徽的徒弟,但也知道順勢而為,為了見到葉蓁這點小事忍就忍了。硬著頭皮給陳君行禮:「蘇凝拜見使君大人,久仰大名。」吳宜歸從口袋裡掏出一個自製的創可貼,遞給陳君說:「使君大人,您貼上這個可以止血。」
陳君接過創可貼但卻不知道如何使用,吳宜歸親自揭開膠條替陳君貼好。「別沾水,否則容易感染。」
陳君頷首致謝,他摸了摸創可貼,對玄徽收下蘇凝的理由相信了幾分。「國師怎麼突然來了?」
玄徽揣著袖子悠悠答:「我出門辦事路過此處,聽說殿下也要來,便想要在此等著殿下。」
陳君聞言心中一喜,這麼說郡主和殿下仍舊要來。
「君哥,我姐姐何時來?」一個穿著白色錦袍,頭戴玉冠的玲瓏少年聞風而來,背著手踏入廳房中,卻猝然發現廳房裡不止陳君一人。他愣怔一瞬,認出了小國師玄徽,卻不認得他身邊的漂亮姐姐。
「世子,郡主應該午後同殿下一同到。」陳君估量。
原來少年就是淮南王世子茅元儀,比起半年前他個頭長高了許多,五官也長開了一些,但臉上的稚氣未退,眼神仍舊是當初的模樣。
茅元儀盯著吳宜歸半晌,吳宜歸也瞧著他,倆人默默對視良久一聲不吭。陳君出口打破了詭異的寂靜:「這位是蘇凝姑娘,她是國師的弟子。」
「你居然找了個比你大的姐姐當徒弟?」茅元儀直言不諱,嘲諷道,「你該不會別有所圖吧?」他雖然僅比玄徽小了幾歲,但心智要比玄徽稚嫩許多,能想到的無非是男女□□。
玄徽輕蔑道:「世子管好自己家裡的事,護國寺的事不勞您操心。」
茅元儀撩起袖子要和對方辯論一番,卻聽吳宜歸打斷二人道:「世子不是說你姐姐要來嗎?萬一被她撞見您和國師鬥氣……」
所謂一山還有一山高,陳君可以慣縱茅元儀,但婉平郡主不會。於是茅元儀迅速收斂爪牙,安靜穩重地站在一側。
玄徽淡定地整理蓑衣,扯了扯領口。
茅元儀陰陽怪氣道:「你穿不起衣服嗎,為何穿著如此寒磣的蓑衣?」
玄徽不疾不徐地回:「我不像世子這般有使君和姐姐庇護,能在亂世之中日日更換錦衣華服。」
茅元儀慚愧地羞紅了臉。
吳宜歸出聲道:「國師體察民情,入鄉隨俗,穿著自然需要樸素。世子坐鎮淮南,代表了淮南王府,衣著更加講究。二位各有立場,穿著打扮也合時宜。」
玄徽冷笑:還是你能說會道。
茅元儀覺得玄徽收的女徒弟比玄徽本人順眼多了,對她頗有好感。
陳君一直在暗中觀察「蘇凝」的一舉一動,即使有玄徽作保,他仍舊對蘇凝持有疑慮。畢竟她來歷不詳,不可掉以輕心。
諸人又在廳房裡等候許久,眼見著即將日落西山,茅元儀靠在太師椅上打了個哈欠,嘀咕說:「怎麼還沒到?」
陳君也在焦急等著,恨不得親自衝到城門口接駕。
幾人之中只有玄徽不著急,他端正坐著喝茶,偶爾百無聊賴地瞅著吳宜歸。
吳宜歸能感覺自己被人盯著,索性仰起頭衝著玄徽對視一笑,玄徽一怔,偏過頭假裝去看牆壁上掛著的山水畫去了。
其實吳宜歸也是心急如焚又很忐忑,因為她即將要見到葉蓁,她不清楚葉蓁會不會認出自己,能不能接受現在自己的模樣,葉蓁有沒有長胖一些,她的身體是不是已經恢復健康……
一想到即將見到葉蓁,吳宜歸心裡居然還有些恐慌,甚至一度想要躲藏起來。
正在諸人各懷心思胡思亂想的時候,有人通傳說:「殿下的馬車已經到了……」沒等他說完,便感覺到廳房裡的諸人先後沖了出去。
茅元儀最耐不住性子,首當其衝地跑向大門,緊跟其後的是陳君,他步伐既急又快,很快趕上了茅元儀,二人並駕齊驅。
玄徽跟著走了幾步,驀然發現吳宜歸沒跟上,回頭奇怪地看著吳宜歸,吳宜歸一腳跨出了門檻表情卻很糾結。
小兵驚愕道:「使君,您流血了。」
陳君無語地揮了揮手,讓他帶人進來。他表面上依舊八風不動,穩如泰山,但心裡著實奇怪:玄徽怎會在此時拜訪,莫非殿下那邊出事了?
玄徽很快來到了陳君面前,陳君注意到他身後還跟著一個眉清目秀的少女。陳君皺眉,玄徽一向獨來獨往,身邊何時跟了一個女子?
玄徽拱手作揖行禮道:「玄徽見過使君。」他在人前維持著仙風道骨,一代國師風範。
陳君一雙黝黑沉靜的眼睛打量著少女,「小國師有禮,你身後跟著的這位姑娘是?」
玄徽側身介紹說:「是我新收的徒兒,名叫蘇凝,西齊人氏。」
陳君將信將疑:「小國師這麼早就收徒了?」
玄徽笑笑:「我義父玄奕和柳容修相差了幾十歲都能成為忘年之交,我收了個比我年長的弟子又如何?我和義父一樣更看中的是才能,至於年齡、地位、身份都不值一提。」
「你收徒自然以你的喜好為準,但此事務必要知會殿下得到殿下允准方可行之。」
「這是自然。」玄徽招呼說,「蘇凝,還不見過陳使君?」
吳宜歸莫名其妙就變成了玄徽的徒弟,但也知道順勢而為,為了見到葉蓁這點小事忍就忍了。硬著頭皮給陳君行禮:「蘇凝拜見使君大人,久仰大名。」吳宜歸從口袋裡掏出一個自製的創可貼,遞給陳君說:「使君大人,您貼上這個可以止血。」
陳君接過創可貼但卻不知道如何使用,吳宜歸親自揭開膠條替陳君貼好。「別沾水,否則容易感染。」
陳君頷首致謝,他摸了摸創可貼,對玄徽收下蘇凝的理由相信了幾分。「國師怎麼突然來了?」
玄徽揣著袖子悠悠答:「我出門辦事路過此處,聽說殿下也要來,便想要在此等著殿下。」
陳君聞言心中一喜,這麼說郡主和殿下仍舊要來。
「君哥,我姐姐何時來?」一個穿著白色錦袍,頭戴玉冠的玲瓏少年聞風而來,背著手踏入廳房中,卻猝然發現廳房裡不止陳君一人。他愣怔一瞬,認出了小國師玄徽,卻不認得他身邊的漂亮姐姐。
「世子,郡主應該午後同殿下一同到。」陳君估量。
原來少年就是淮南王世子茅元儀,比起半年前他個頭長高了許多,五官也長開了一些,但臉上的稚氣未退,眼神仍舊是當初的模樣。
茅元儀盯著吳宜歸半晌,吳宜歸也瞧著他,倆人默默對視良久一聲不吭。陳君出口打破了詭異的寂靜:「這位是蘇凝姑娘,她是國師的弟子。」
「你居然找了個比你大的姐姐當徒弟?」茅元儀直言不諱,嘲諷道,「你該不會別有所圖吧?」他雖然僅比玄徽小了幾歲,但心智要比玄徽稚嫩許多,能想到的無非是男女□□。
玄徽輕蔑道:「世子管好自己家裡的事,護國寺的事不勞您操心。」
茅元儀撩起袖子要和對方辯論一番,卻聽吳宜歸打斷二人道:「世子不是說你姐姐要來嗎?萬一被她撞見您和國師鬥氣……」
所謂一山還有一山高,陳君可以慣縱茅元儀,但婉平郡主不會。於是茅元儀迅速收斂爪牙,安靜穩重地站在一側。
玄徽淡定地整理蓑衣,扯了扯領口。
茅元儀陰陽怪氣道:「你穿不起衣服嗎,為何穿著如此寒磣的蓑衣?」
玄徽不疾不徐地回:「我不像世子這般有使君和姐姐庇護,能在亂世之中日日更換錦衣華服。」
茅元儀慚愧地羞紅了臉。
吳宜歸出聲道:「國師體察民情,入鄉隨俗,穿著自然需要樸素。世子坐鎮淮南,代表了淮南王府,衣著更加講究。二位各有立場,穿著打扮也合時宜。」
玄徽冷笑:還是你能說會道。
茅元儀覺得玄徽收的女徒弟比玄徽本人順眼多了,對她頗有好感。
陳君一直在暗中觀察「蘇凝」的一舉一動,即使有玄徽作保,他仍舊對蘇凝持有疑慮。畢竟她來歷不詳,不可掉以輕心。
諸人又在廳房裡等候許久,眼見著即將日落西山,茅元儀靠在太師椅上打了個哈欠,嘀咕說:「怎麼還沒到?」
陳君也在焦急等著,恨不得親自衝到城門口接駕。
幾人之中只有玄徽不著急,他端正坐著喝茶,偶爾百無聊賴地瞅著吳宜歸。
吳宜歸能感覺自己被人盯著,索性仰起頭衝著玄徽對視一笑,玄徽一怔,偏過頭假裝去看牆壁上掛著的山水畫去了。
其實吳宜歸也是心急如焚又很忐忑,因為她即將要見到葉蓁,她不清楚葉蓁會不會認出自己,能不能接受現在自己的模樣,葉蓁有沒有長胖一些,她的身體是不是已經恢復健康……
一想到即將見到葉蓁,吳宜歸心裡居然還有些恐慌,甚至一度想要躲藏起來。
正在諸人各懷心思胡思亂想的時候,有人通傳說:「殿下的馬車已經到了……」沒等他說完,便感覺到廳房裡的諸人先後沖了出去。
茅元儀最耐不住性子,首當其衝地跑向大門,緊跟其後的是陳君,他步伐既急又快,很快趕上了茅元儀,二人並駕齊驅。
玄徽跟著走了幾步,驀然發現吳宜歸沒跟上,回頭奇怪地看著吳宜歸,吳宜歸一腳跨出了門檻表情卻很糾結。